?

不同氮肥運籌對粳稻南粳9108生長發育及產量的影響

2015-06-15 00:03張安存陳新紅呂宏飛滕志英韓正光
江蘇農業科學 2015年4期
關鍵詞:生長發育粳稻產量

張安存+陳新紅+呂宏飛+滕志英+韓正光+陳素芳+周青

摘要:以南粳9108為材料,研究不同肥料運籌對其生長和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以總純氮量23 kg/hm2,基肥 ∶ 分蘗肥 ∶ 穗粒肥=40% ∶ 30% ∶ 30%配比最好。機插秧苗小,前期快促,中期控,有利于干物質積累;后期施好穗肥,攻大穗,能顯著提高產量。

關鍵詞:粳稻;氮肥運籌;生長發育;產量

中圖分類號: S511.2+20.6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5)04-0074-03

收稿日期:2014-04-29

基金項目:江蘇省農業科技支撐計劃(編號:BE2012445);江蘇省淮安市農業科技計劃(編號:SN0956)。

作者簡介:張安存,男,碩士,農藝師,從事水稻育種及農作物栽培技術研究。E-mail:dhzac7310@163.com。

通信作者:陳新紅。E-mail:cxh-xj@163.com。

肥料運籌是水稻高產栽培中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1]。關于氮肥運籌對水稻產量、產量構成因素和干物質積累的影響已經有較多的研究,但目前對新育優質高產新品種的需肥特性還缺乏系統的研究,尤其是在長期大量施用氮肥導致土壤背景氮含量較高的情況下,使得氮肥投入過多,品種的產量、品質潛力不能正常發揮,嚴重制約著稻作生產及其產業發展。因此,如何精確、經濟地施用氮肥并使水稻生產向超高產優質高效型轉變,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2]。南粳9108是江蘇省農業科學院選育的高產優質遲熟中粳新品種,米飯柔軟滑潤,有淡淡的清香,該品種獲得2013年全國優良食味粳稻品評一等獎,深受廣大市民的喜愛[3]。本試驗以水稻新品種南粳9108為材料,研究適宜的施氮量和基蘗肥與穗粒肥比例,以期為水稻高產優質栽培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地點為江蘇省白馬湖農場種業科技園區綜合展示基地(淮安)內。選用江蘇省農業科學院選育的優質食味水稻新品種南粳9108為材料,該品種全生育期153 d,主莖葉片數為17張,株型緊湊、分蘗力較強、穗型半直立。

1.2 試驗設計

試驗設3個氮肥水平:0 kg/hm2 純氮,270 kg/hm2 純氮,345 kg/hm2 純氮,分設7個處理即:(1)N270(6 ∶ 4)基肥 ∶ 分蘗肥 ∶ 穗粒肥=40% ∶ 20% ∶ 40%;(2)N270(7 ∶ 3)基肥 ∶ 分蘗肥 ∶ 穗粒肥=40% ∶ 30% ∶ 30%;(3)N270(8 ∶ 2)基肥 ∶ 分蘗肥 ∶ 穗粒肥=40% ∶ 40% ∶ 20%;(4)N345(6 ∶ 4)基肥 ∶ 分蘗肥 ∶ 穗粒肥=40% ∶ 20% ∶ 40%;(5)N345(7 ∶ 3)基肥 ∶ 分蘗肥 ∶ 穗粒肥=40% ∶ 30% ∶ 30%;(6)N345(8 ∶ 2)基肥 ∶ 分蘗肥 ∶ 穗粒肥=40% ∶ 40% ∶ 20%;(7)N0不施肥,作為空白對照;試驗設3次重復。小區面積 333.3 m2,長10 m,寬3 m,四周設2 m寬保護行,小區間筑埂并用塑料簿膜隔離,實行單灌單排。防竄水竄肥,其他管理同一般大田。

1.3 栽培管理

試驗于5月29日播種,塑盤育秧,播種管理嚴格按照秧盤秧操作規范進行,大田基肥施復合肥750 kg/hm2,6月20日移栽;基本苗105萬/hm2,5 d后返青肥施尿素 300 kg/hm2,并化學除草,施雙超900 g/hm2,穗肥施尿素 225 kg/hm2,中后期重點采用己唑醇、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吡蚜酮、毒死蜱、噻呋酰胺、三環唑等藥劑防治紋枯病、稻飛虱、卷葉螟、穗頸瘟。水漿管理:栽后3 d放干水。6月底前露田2次。7月上旬第1次輕擱,7月份擱田3次。8月下旬確保有水抽穗,10月15日斷水。

1.4 調查記載項目及內容

1.4.1 農藝性狀調查 群體莖蘗動態記載、生育期與株高及其節間性狀記載。

1.4.2 葉綠素含量 于齊穗期、齊穗后15 d和齊穗后30 d用SPAD-501型葉綠素測定儀測定頂3葉的葉綠素SPAD值。

1.4.3 葉面積指數和干物質積累 在N-n期、齊穗期和成熟期每小區取代表性植株5穴,連根拔出,清洗,去根。把葉片、莖鞘、穗分開,放烘箱經105 ℃殺青30 min,然后70 ℃烘干至恒質量,稱質量。

1.4.4 產量構成與實產 成熟期每個小區取有代表性的植株3穴,進行室內考種,調查每穗穗長、粒數、結實率、千粒質量;成熟期實割,晾干,人工脫粒,脫粒后計算產量。

1.5 數據處理與分析

采用Excel、DPS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方差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氮肥運籌對水稻生長發育的影響

2.1.1 不同氮肥運籌對南粳9108群體莖蘗及成穗率的影響 圖1表明,莖蘗數隨氮肥增加或前移而增加,然后慢慢下降。N345(8 ∶ 2)高峰苗數最高,為657.0萬/hm2,但莖蘗數下降較快,最終成穗數394.5 萬/hm2;其次N345(7 ∶ 3)高峰苗較高,為609.0萬/hm2,最終成穗數369.0萬/hm2,莖蘗數緩慢下降;N0高峰苗數最低,為337.5萬/hm2,成穗數 274.5萬/hm2,提高移栽密度有利于增加單位面積最高莖蘗數與收獲穗數,但群體較高,不利于提高分蘗成穗率(圖2)。

2.1.2 不同氮肥運籌對南粳9108株高及其節間長度的影響 齊穗后,對植株取樣測量:N345(8 ∶ 2)的株高最高,為 103 cm,N0(CK)的株高最低,為 96 cm,增高表現在基部第1、2節間拉長,N345(8 ∶ 2)基部第1、2節間分別比對N0(CK)長1.7、3.0 cm,顯著高于其他處理(表1)。上述結果表明:總投氮量多和氮肥前移,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植株增高。

2.2 不同氮肥運籌對南粳9108群體葉面積指數和葉綠素含量的影響

齊穗期7個處理間葉面積指數差異達顯著水平,依次為

N345(8 ∶ 2)>N270(8 ∶ 2)>N270(7 ∶ 3)>N345(7 ∶ 3)>

表1 不同氮肥運籌比例對水稻株高及其節間長度的影響

處理 基部第1節間

(cm) 基部第2節間

(cm) 穗長

(cm) 株高

(cm)

N270(6 ∶ 4) 2.1c 6.5c 14.5ab 99b

N270(7 ∶ 3) 2.3bc 7.0c 15.0a 99b

N270(8 ∶ 2) 2.3bc 8.1b 15.3a 101ab

N345(6 ∶ 4) 2.8b 8.5ab 14.5ab 102a

N345(7 ∶ 3) 3.0b 9.0a 14.3bc 102a

N345(8 ∶ 2) 3.5a 9.2a 14.3bc 103a

N0(CK) 1.8c 6.2d 14.5b 96c

注:同列不同的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差異顯著。下表同。

N345(6 ∶ 4)=N270(6 ∶ 4)>N0(CK),N345(8 ∶ 2)的葉面積指數顯著高于其他處理(表2)。上述結果表明,基蘗肥有利于提高南粳9108葉面積指數,氮肥投入與葉面積指數呈正相關;葉綠素含量也隨氮肥增加而增加,基蘗肥投入比例較高,葉綠素含量也高。

2.3 不同氮肥運籌對南粳9108干物質積累的影響

由表3可知,抽穗期7個處理間干物質質量差異達顯著水平,依次為N345(8 ∶ 2)>N345(7 ∶ 3)>N270(7 ∶ 3)>

表2 不同氮肥運籌對南粳9108葉面積指數和葉綠素含量的影響

處理

N-n期 拔節期 齊穗期

葉面積

指數 SPAD值 葉面積

指數 SPAD值 葉面積

指數 SPAD值

N270(6 ∶ 4) 0.99c 39.73b 5.12abc 42.57b 5.95c 43.05b

N270(7 ∶ 3) 1.23bc 41.00b 5.44ab 43.43ab 6.48bc 43.13b

N270(8 ∶ 2) 1.46ab 41.53ab 5.09abc 44.97a 6.60b 45.37a

N345(6 ∶ 4) 1.48ab 39.77b 5.70a 42.73b 5.95c 43.67b

N345(7 ∶ 3) 1.39ab 42.03a 5.01bc 43.57ab 6.37bc 44.77ab

N345(8 ∶ 2) 1.57a 43.87a 4.68c 45.17a 7.68a 45.97a

N0(CK) 0.55d 37.23c 2.58d 38.60c 3.86d 39.58c

N270(8 ∶ 2)>N345(6 ∶ 4)>N270(6 ∶ 4)>N0(CK);成熟期處理間干物質量差異達顯著水平,N345(8 ∶ 2)的干物重最重;7個處理成熟期干物質積累量達差異顯著水平,N345(8 ∶ 2) 最高,N0(CK)最低;7個處理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質積累量占產量百分比差異達顯著水平,N0(CK)達到6468%,N345(8 ∶ 2)不足50%(4206%)。上述結果表明:過分增大基蘗肥用量,不利于高產,保證水稻一生總氮量,適量施好基蘗肥和穗肥能使南粳9108抽穗期干物質質量、成熟期干物質質量、齊穗后干物質積累量占產量百分比均處于較高水平,有利于高產;而不施肥或少施肥則使其處于較低產量水平[4]。

表3 不同氮肥運籌對南粳9108干物質積累的影響

處理 N-n期

(kg/hm2) 拔節期

(kg/hm2) 齊穗期

(kg/hm2) 成熟期

(kg/hm2) 齊穗后干物質積累量

占籽粒產量百分比(%)

N270(6 ∶ 4) 655.50c 4 243.93bc 9 222.30c 15 724.40de 58.37ab

N270(7 ∶ 3) 736.80bc 3 920.85c 8 838.45cd 20 091.30bc 46.38bc

N270(8 ∶ 2) 1 050.90a 4 234.65bc 10 524.75bc 17 623.70cd 60.38a

N345(6 ∶ 4) 928.80b 4 635.00b 12 938.55b 16 830.50cd 59.94ab

N345(7 ∶ 3) 825.90bc 6 303.60a 13 708.05ab 21 057.00b 51.68b

N345(8 ∶ 2) 984.15ab 3 817.20c 15 819.75a 22 589.90a 42.06c

N0(CK) 345.75d 2 164.80d 7 122.75e 14 014.20f 64.68a

2.4 不同氮肥運籌對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影響

由表4可知,N345(8 ∶ 2)的有效穗顯著高于其他處理,各處理的穗粒數和實粒數相互間關系基本一致,N345(8 ∶ 2)的穗粒數和實粒數均為最低,顯著低于其他處理,N0(CK)的穗粒數和實粒數均為最高,N345(7 ∶ 3)的實粒數僅次于N0(CK),與N0(CK)差異不顯著,N270(8 ∶ 2)的實粒數處于第3位,處理間的結實率均高于90%,相互間差異不顯著;7個處理的千粒質量多差異不顯著;7個處理的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相互間關系一致,且差異均達顯著水平,N345(7 ∶ 3)的實際產量最高,N0(CK)最低。上述結果表明,施足夠量的基蘗肥,才能保證足夠的穗數。同時,穗肥能滿足南粳9108生長后期對養分的需求,有利于大穗形成,提高水稻產量。

表4 不同氮肥運籌對南粳9108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影響

處理 穗數

(萬/hm2) 總粒數

(粒/穗) 實粒數

(粒/穗) 結實率

(%) 千粒質量

(g) 理論產量

(kg/hm2) 實收產量

(kg/hm2)

N270(6 ∶ 4) 363.15b 109.20bc 101.51b 92.95a 26.43ab 9 676.35cd 9 178.20cd

N270(7 ∶ 3) 365.87b 111.45bc 101.48b 91.07a 26.46ab 9 772.35cd 9 318.45cd

N270(8 ∶ 2) 368.10b 122.17bc 112.93ab 92.41a 26.31ab 10 931.40ab 1 0640.70ab

N345(6 ∶ 4) 362.85b 115.36bc 106.20b 92.01a 26.69a 10 278.20bc 10 088.25bc

N345(7 ∶ 3) 368.40b 127.94ab 115.99ab 90.67a 26.71a 11 370.20a 10 882.05a

N345(8 ∶ 2) 394.35a 107.13c 98.133b 91.60a 26.21ab 10 135.70bcd 9 500.40bcd

N0(CK) 374.65c 142.23a 131.18a 92.17a 25.77b 9319.80d 9 063.75d

3 結論與討論

水稻是喜氮植物,施用氮肥能夠增加水稻株高,促進水稻分蘗,提高有效穗數、每穗粒數,為水稻高產、物質積累與轉移提供了必要的營養儲備[5],同時適當增施氮肥可使水稻莖葉粗壯挺直,根系發達,葉片的葉綠素含量、含氮量也顯著增加。葉片面積的增加以及含氮量的增加,光合作用增強,提高了葉片同化CO2的能力,從而提高了水稻的生產能力,因此適當使用氮肥是提高水稻產量的根本因素之一。但過量施用氮肥或基蘗肥施用過多則會增加無效分蘗、降低千粒質量,影響氮素吸收,進而導致產量下降。在水稻管理條件一致和磷鉀肥滿足條件下,氮肥運籌以施純氮345 kg/hm2,比例以基肥 ∶ 分蘗肥 ∶ 穗粒肥=4 ∶ 3 ∶ 3為最佳。

參考文獻:

[1]楊永春,朱志凌,陳莉萍,等. 氮肥不同運籌方法對水稻產量的影響[J]. 上海農業科技,2000(3):45-46.

[2]萬靚軍,張洪程,霍中洋,等. 氮肥運籌對超級雜交粳稻產量、品質及氮素利用率的影響[J]. 作物學報,2007,33(2):175-182.

[3]粳稻新品種“南粳9108”獲得全國優良食味粳稻品評一等獎[J]. 江蘇農業科學,2013,41(9):45.

[4]管幫超,黃衛峰,馮加根. 水稻“寒優湘晴”后期不同氮肥運籌對其生長和產量的影響[J]. 上海農業學報,2011,27(4):61-63.

[5]孟慶東,杜洪艷. 不同氮肥用量對水稻農藝性狀和氮肥利用率的影響[J]. 江蘇農業科學,2013,41(9):46-48.

猜你喜歡
生長發育粳稻產量
2022年11月份我國鋅產量同比增長2.9% 鉛產量同比增長5.6%
今年前7個月北海道魚糜產量同比減少37%
我國雙季早粳稻實現“零的突破”
海水稻產量測評平均產量逐年遞增
2018上半年我國PVC產量數據
豫南粳稻機械化適應品種篩選及利用研究
冬油菜栽培技術探析
播期播量對晚粳稻寧84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