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農作物病蟲害自動測報系統

2015-06-15 01:05陳光絨李小琴
江蘇農業科學 2015年4期

陳光絨 李小琴

摘要:介紹了一種基于ZigBee網絡的農作物病蟲害自動測報系統。該系統由1個網關、若干終端分機及計算機信息發布系統組成,網關安裝有ZigBee模塊(協調器)和GPRS模塊,利用GPRS接收遠端服務器的數據采集或清零指令,并通過ZigBee網絡向終端分機采集數據或實現數據清零功能;終端分機安裝有ZigBee模塊(路由器)和4個誘捕器,每個誘捕器有2路紅外傳感器,檢測進入誘捕器的害蟲,并利用ZigBee網絡與網關進行數據和信息傳遞;同時給出了野外的網關和終端機的供電系統。經實際測試,自動測報系統使用簡單,可靠性好,自動化程度高,對害蟲預報、預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農業管理的科技含量,為推進農業數字化、信息化的發展做了有價值的探索。

關鍵詞:農作物病蟲害;ZigBee網絡;紅外檢測;自動測報

中圖分類號: TP27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5)04-0406-05

收稿日期:2014-12-10

作者簡介:陳光絨(1966—),男,浙江岱山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嵌入式系統、無線傳感網。Tel:(0574)86891332。

農作物病蟲害給農業生產帶來了極大的危害,輕則使農產品產量減少、質量下降,重則使局部農地顆粒無收,所以加強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目前常用化學、物理機械以及生物技術來防治農作物病蟲害。長期以來,人們習慣用噴灑農藥的化學方法來解決農作物病蟲害問題,由此造成環境污染、土壤板結等生態問題[1]。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數字農業的出現,物聯網技術結合物理、生物技術防治病蟲害的方法,不僅可以解決農藥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而且大大減少了成本,收到了良好效果[2]。性誘劑是采用物理機械的方法誘殺農作物病蟲害的一種方法,但目前此方法存在病蟲害數目難以統計、人們無法準確掌握病蟲害的分布特性等問題。如讓技術人員到田間去數誘捕器里的害蟲,一方面工作量大,另一方面也不衛生。為此研制了一套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農作物病蟲害自動測報系統,能自動識別農作物病蟲害的類型、自動統計病蟲害的數量,以及根據這些數據進行預報、預警。

1 系統總體設計方案

系統采用“終端分機(ZigBee路由傳感節點)+網關(ZigBee協調器+GPRS)+計算機信息發布系統”的框架[3-4]??驁D如圖1所示。

其中每個ZigBee終端機連4個誘捕器,在誘捕器中安裝傳感器,檢測病蟲害的進入,經數據統計和處理后,將數據顯示在分機的面板上。

同時由ZigBee節點組成無線網絡,分機和網關組成網絡,自定通信協議,將分機相關信息通過無線網絡傳到網關,由網關轉發給計算機采集系統。通過計算機上位機的處理,完成數據清零、采集以及記錄號設定等操作,再由計算機信息處理系統完成數據的匯總及分析,并實施短信發送,做出相應的決策[5-6]。

2 硬件設計

2.1 終端分機硬件設計

根據每個終端需要實現的功能,其硬件電路包括:野外電源供給電路(圖2-a)、CPU及控制電路、無線傳輸電路(ZigBee模塊)、害蟲(紅外)檢測電路4個部分。其中CPU及控制電路包括穩壓電路CPU、LCD顯示電路、按鍵電路(圖2-b)。

2.2 終端分機設計

2.2.1 終端分機供電系統設計 終端分機任務是采集所監控點的害蟲數量,設備通常固定在野外農田不同位置,采用市電供電難度很大,綜合考慮,采用太陽能電池與電瓶配合給終端分機供電方式[7]。為防止太陽能對電瓶的過充和連續工作造成過放而損壞電瓶,因此必須采用充放電控制器,也可以用市場上成熟的太陽能充電控制器,這里不再詳細敘述。

2.2.2 終端分機CPU電路及控制電路設計 終端分機的CPU及控制電路內部包括內置穩壓電路、CPU電路、LCD顯示電路、按鍵電路。 (1)穩壓電路設計??紤]太陽能和電瓶的成本,要求終端分機系統的電流越小越好,因此電源采用DC-DC轉換電路,選用TD1583(sop8)芯片,輸出電流可達 3 A 時效率為95%,輸出電壓Uo=(1+R1/R2)×1.222[8]。其電路如圖3所示。(2)CPU電路、LCD顯示電路、按鍵電路設計。根據終端分機的功能要求,CPU需要有通信接口、液晶顯示接口、按鈕接口、紅外傳感信號接口(2組),因此選擇STC15W202S,該芯片工作電壓為2.5 V~5 V, 具有很好的抗

干擾能力。為簡化用戶操作,控制器設置了3個按鈕:分別是設置/查看按鈕、+1按鈕、-1按鈕。為降低系統耗電,同時兼顧顯示信息,這里采用1602液晶顯示模塊。具體電路如圖4所示。

2.2.3 無線傳輸電路設計 根據農田監控點距離相對近、監控點多的特點,無線傳輸采用ZigBee模塊,其最大特點是可以自由組網,只要節點配置成路由方式,可以將傳輸范圍覆蓋到非常廣范圍,另外根據ZigBee的ID號和信道,可以組建不同的網絡,這給實際應用帶來了極大的便利[9]??紤]系統功能以及擴展需要,ZigBee直接采用透傳模塊,與CPU的串口相連接?;贑PU的5 V供電系統與 ZigBee 的3 V系統不

能直接相連,CPU 的TX端需要分壓獲得與3 V系統匹配的信號電平[10],具體電路如圖5所示。

2.2.4 害蟲誘捕檢測電路設計 害蟲檢測采用光電(紅外)檢測方式,通過誘捕器結構的特殊設計,使得害蟲進入誘捕器時,因阻擋紅外光而被檢測到,同時為盡量精確測量,設置了相互垂直的1對紅外收發系統[11],如圖6所示。

為減少傳感器接入系統的能耗,發射時采用間歇發送脈沖方式,也就是每隔300 ms發射1次頻率為1 kHz、持續時間為100 ms的脈沖串,通過單片機軟件的特殊處理,不影響對害蟲的正確計數。另外,在面板操作時間外液晶顯示器都處于休眠狀態。

通過上述設計,電源的效率為75%,如選用12 V、7 A·h 的電瓶,可用8 d多的時間,能滿足系統的要求,而且此電瓶價格較低,也為整個系統設計降低了成本。

2.3 網關部分設計

網關如同終端分機一樣置于野外農田,只不過不直接采集害蟲,它的任務有2個: 其一是定期向所“管轄”的終端分機采集數據;其二是利用GPRS接收來自遠端公司服務器的數據“上傳”和“清零”指令,轉發給終端分機,并將采集的數據通過GPRS發回到公司服務器。

為降低用戶今后維護難度,協調器采用CPU+ZigBee模塊+GPRS方式,將這里的ZigBee模塊配置成協調器即可,它在系統中起到組織者的作用:首先負責各個終端分機組網,組網完成后負責數據采集與轉發。

網關的CPU需要與ZigBee通信,同時又要跟GPRS通信,所以選用STC15W1K32S,該芯片內置3個獨立串行通信口,可以完全滿足系統的要求,當然第3個串口可以預留給Wi-Fi或其他以后需要擴展的通信[12-13]。

網關部分的結構如圖7所示。

具體實現時,CPU的TX端也必須經分壓處理與ZigBee的RX相連。

為考慮今后維護方便,GPRS直接采用工業級模塊,直接與CPU的串口相連即可,這樣可以隨意“脫卸”,方便故障判斷與維護。

3 軟件設計

3.1 終端分機程序設計

終端分機軟件需要實現的主要功能有:按鍵掃描與功能執行、傳感信號發送與檢測、數據及信息顯示、數據通信。軟件設計上包括初始化函數、循環執行函數以及中斷函數3大部分[14]。 其中初始化部分包括:I/O初始化、定時器初始化、中斷初始化、串口初始化、內置EEPROM初始化、LCD初始化。 循環執行部分包括按鍵掃描、LCD顯示、EEPROM寫(數據修改后寫入)、數據發送(有發送標志時發送)。 中斷部分包括傳感信號中斷、定時器中斷、通信中斷。

下面就部分函數及功能的實現作一說明:

(1)按鍵掃描與執行

終端分機內部有1個按鍵,外部給用戶提供3個按鈕。

內部按鍵稱為ID鍵,用來在出廠時給終端分機設定唯一ID號(即身份識別號),ID號包括機器版本號和數字序列,實現過程如下:

按一下此鍵,內部LED顯示燈快閃,此時用專用ID發生器(自己制作)向終端分機發送1組5字節數碼,其中包括1字節的數據頭、3字節的ID號(4位版本信息,20位數字序列)和1字節的校驗碼,終端分機接收此數據序列后將ID號存入EEPROM,作為終端分機的唯一身份識別符。

對外給用戶提供的按鍵有3個,分別是設置/查看鍵、+1鍵、-1鍵。

設置/查看鍵:設置主要是讓用戶設定終端分機的編號(此編號可以跟捕捉的害蟲建立對應關系),按一下此鍵,進入設置界面,顯示機器的編號并處于閃爍狀態,此時可以通過+1、-1進行編號設置;查看是讓用戶查看當前的捕蟲數量,同一個頁面可以同時顯示4個誘捕器的數據,操作時按1次“設置/查看”鍵進入設置狀態,再按1次切換到查看狀態,再按后回復正常。

+1鍵:將閃爍位的數據加1,設置范圍為1~999。

-1鍵:將閃爍位的數據減1,設置范圍為1~999。

按鍵功能執行流程如圖8所示。

(2)通信中斷函數

終端分機的串口負責接收ID設置號、網關轉發的信息,并根據需要發送數據。其中ID信息設置在按鍵中已經說明,這里給出數據格式,其余不再重復。

數據格式:數據頭(1字節)、ID號(3字節) 、校驗(1字節)

另外,終端分機主要任務是處理從網關轉發的信息,為確保數據通信可靠,這里指定通信格式:

數據頭(1字節)、ID號(3字節) 校驗(1字節)

串口中斷函數流程如圖9所示,其中省略了ID=2、3、4。

3.2 網關軟件設計

網關如同終端分機一樣置于野外農田,只不過其不直接采集害蟲,它的任務有2個: 其一是定期向所“管轄”的終端分機采集數據;其二是利用GPRS接收來自遠端公司服務器的數據“上傳”和“清零”指令,并將采集的數據通過GPRS發回到公司服務器或向終端分機發送數據清零指令[15]。

(1)接收來自服務器的信息

服務器的數據直接通過GPRS發給網關,數據格式如下:

數據頭(1字節)、采集或清零指令(1字節)、終端分機ID號(3字節)、校驗(1字節)

其中字節2中的采集用代碼01、清零用代碼02表示。

終端ID號如果非0,相當于定點采集或清零;如果ID全部為0,相當于廣播(全部終端分機都執行)采集或清零指令。

校驗是將數據頭以外的所有字節“異或”處理,其余檢驗也如此。

(2)接收來自終端分機的信息

網關接收GPRS指令后,將此數據直接轉發給網絡內的終端分機,分機接收采集指令后將數據發給網關,數據上傳給網關,如果接收的是清零指令,則清零后作應答。

終端分機回傳的數據格式如下:

數據頭(1字節)、0x01(代表采集)、終端分機ID號(3字節)、終端分機編號(1字節)、誘捕器1數據(2字節)、誘捕器2數據(2字節)、誘捕器3數據(2字節)、誘捕器4數據(2字節)、校驗(1字節)

清零后應答數據格式如下:

數據頭(1字節)、0x02(代表清零)、終端分機ID號(3字節)、 終端分機編號(1字節)、0x00 校驗(1字節)

網關除了數據通信外,另一個主要任務是將定期采集到的數據“依次”存入內部的EEPROM中,根據每個終端分機的數據信息,需要給每個終端分機分配11字節的存儲單元,如表1所示。

表1 分機11個字節存儲單元

Id3 Id2 Id1 誘捕器1

高字節 誘捕器1

低字節 … 誘捕器4

高字節 誘捕器4

低字節

根據以上結構可以看出,分機號是一個十分關鍵的數據,知道所要找的分機就能立即找到其所有信息,計算公式如下:

addr=addr0+(number-1)×11;

其中addr是某個分機對應的數據區起始地址,addr0是總的數據區起始地址,number是所找分機自身的編號(1~255)。

同樣的,要想獲得某個分機(如編號n)的誘捕器1的數據,可以用下面公式找到數據所在的單元地址:

addr_n _h=addr0+(number-1)×11+3;

addr_n_l=addr0+(number-1)×11+4。

其中,addr_n _h是所找編號為n終端分機誘捕器1數據高字節所在的存儲單元地址,Addr_n _l是低字節所在的存儲單元地址。

4 系統測試與功能驗證

啟動計算機系統采集軟件(計算機采集系統設計在此不作介紹),用戶可設定系統的分機編號和目前記錄號,按下“確認”鍵后,進入系統的主界面,系統默認的是COM1口,也可自行設定,其波特率為2 400 b/s。

(1)設置終端分機編號功能測試

軟件可根據需要設置當前的記錄號,可將記錄號設置為1,點擊“設置記錄號”按鈕,則系統自動從1開始依次設置分機記錄號,用戶可從軟件界面中核對是否將某臺ZigBee終端分機的記錄號修改成1。經測試,能正常設置記錄號。

(2)自動采集功能測試

用模擬的辦法讓某臺ZigBee終端分機(如5號)進行計數,當用模擬的辦法使第3個誘捕器為3時,在軟件可看到4個誘捕器的害蟲數分別為0、0、3、0(軟件用“節點”表示),記錄此數據。

設置“自動采集時間”,比如PM15:00,將計算機的時間修改為PM14:59,待時間到PM15:00時,觀察采集的數據。如圖10所示,5號分機的數據被采集,經觀察,此數據與實際記錄的數據一致。

采集后,記錄號自動加1,與設計思想一致。

5 總結

本系統設計后,經現場使用測試,數據通信正常,網絡穩定性好,系統能比較準確地測量害蟲的數量,為害蟲預警、預報提供現場第一手數據,為農業管理現代化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

由于能力有限,本系統還有些不完善的地方,需要不斷改進,我們認為在以下幾個方面還可進一步研究:

(1)研究一種圖像識別的方法,能檢測更小的病蟲害,檢測范圍更大[14]。

(2)在距離超過100 m的終端分機之間單獨放置路由器,以實現更好的網絡全覆蓋。

(3)研究數據分析軟件,可通過數據得出趨勢分析,提供更有效的測報信息,通過網絡發送給執行人員和有關職能部門,從而為農業數字信息化做出樣板工程[15]。

參考文獻:

[1]宗長全. 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技術探討[J]. 河南科技,2014(16):166-167.

[2]趙明華. 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EB/OL]. [2014-10-20]. http://mc.mofcom.gov.cn/news/P1P65313119991254.hlml.

[3]王權平,王 莉. ZigBee技術簡析[J]. 通信世界,2003(4):41-43.

[4]徐亞峰,劉煥強,顧曉峰,等. 基于ZigBee和GPRS的遠程水質監測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 江蘇農業科學,2013,41(3):328-331.

[5]于海洋,劉艷梅,董燕生,等. 基于空間信息的農作物苗情監測系統[J]. 農業現代化研究,2013,34(2):253-255.

[6]李雪剛,黃夢醒,朱東海.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遠程農田監控系統設計[J]. 計算機工程,2012,38(17):20-23.

[7]張舟云,徐國卿,沈祥林. 無源濾波器在開關電源中的應用分析[J]. 電力電子技術,2004,38(5):45-47,68.

[8]張煥新. 電源的抗干擾設計[C]//中國空間科學學會. 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空間探測專業委員會第十八次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北京:中國空間科學學會,2005:315-320.

[9]張 婕. 無線傳感器網絡[J]. 中國數據通信,2005(6):45-48.

[10]Werner-Allen G,Lorinez K,Ruiz M,et al. Deploying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on an active volcano[J]. IEEE Internet Computing,2006,10(2):18-25.

[11]Chintalapudi K,Fu T,Paek J,et al. Monitoring civil structures with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J]. IEEE Internet Computing,2006,10(2):26-34.

[12]Choi P,Park H C,Kim S,et al. An experimental coin-sized radio for extremely low-power WPAN (IEEE 802.15.4) application at 2.4 GHz[J].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2003,38(12):2258-2268.

[13]呂昭智,沈佐銳,程登發,等. 現代信息技術在害蟲種群密度監測中的應用[J]. 農業工程學報,2005,21(12):112-115.

[14]于鳳榮,杜國明,薛 劍,等. 黑龍江省墾區大豆和玉米重迎茬遙感監測研究[J]. 農業現代化研究,2013,34(2):248-250.

[15]賈科利,張俊華.信息農業現狀與發展趨勢[J].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6):13-1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