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養殖規模生豬飼養成本與收益比較分析

2015-06-15 01:05薛毫祥陳章言許琴瑟曹天妹郁霞
江蘇農業科學 2015年4期
關鍵詞:收益生豬成本

薛毫祥 陳章言 許琴瑟 曹天妹 郁霞

摘要:通過對2000年以來《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有關生豬的數據對生豬散養、小規模養殖、中規模養殖和大規模養殖飼養成本與收益進行比較分析,探討不同養殖規模生豬成本與收益變化趨勢、變動特征以及導致不同養殖規模生豬成本收益差異的主要原因。

關鍵詞:生豬;養殖規模; 成本; 收益

中圖分類號: F326.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5)04-0421-05

收稿日期:2014-06-05

作者簡介:薛毫祥(1971—),男,江蘇高郵人,碩士,高級會計師,主要從事財務管理和畜牧業經濟管理研究。E-mail:xhx_0022@qq.com。

通信作者:陳章言,碩士,高級畜牧師,副教授,主要從事動物生產與遺傳育種工作。E-mail:6337493@126.com。

生豬生產須按生產規模投入一定數量的生產要素(如仔豬、飼料、養殖設施、動物藥品、勞動力、能源材料費等),生豬產業是通過生產要素投入而獲取盡可能多的效益或利潤,從而為市場生產出所需要的生豬產品。本研究利用2000年以來《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1]有關生豬的數據,對生豬散養、小規模養殖、中規模養殖和大規模養殖的成本與收益進行比較分析,以期了解不同養殖規模生豬成本收益的變動特征以及導致不同養殖規模生豬成本收益差異的主要因素。

1 不同養殖規模的生豬成本構成及其變化趨勢

1.1 生豬總成本構成及其變化趨勢分析

1.1.1 生豬總成本的變化趨勢

1.1.1.1 生豬單頭總成本 成本管理是在成本核算基礎上,考察成本的各項消耗數量并分析生豬不同飼養規模盈利或虧損原因,尋找降低成本的途徑和措施,做到事半功倍,獲得最佳效益。生豬成本核算是對生豬生產過程中消耗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價值總和進行計算,得到每個生產單位產品所消耗的資金總額,即產品成本[2]。通過對生豬單頭總成本的分析表明,散養、小規模、中規模、大規模4種養殖規模的生豬單頭總成本皆呈逐年波動式上升趨勢(圖1),總體年均增長11.1%,其中2002—2004年、2006—2008年快速上升,這2個階段年均增長率分別達到20%、36%,其他年份增長或下降幅度相對較小。散養規模從2000年的601.5元/頭增加到2010年的1 250.2元/頭,年均增長10.8%;小規模飼養從2000年的525.4元/頭增加到2010年的1 164.8元/頭,年均增長12.2%;中規模飼養從2000年的548.6元/頭增加到2010年的1 179.7元/頭,年均增長11.5%;大規模飼養從2000年的586.1元/頭增加到2010年的1 164.6元/頭,年均增長9.9%[1]。

通過對4種養殖規模的比較表明,散養生豬單頭總成本始終處于最高值,其他3種規模養殖生豬單頭總成本先后交替排序,2000年為小規模<中規模<大規模,2010年為大規模<小規模<中規模,且這3種規模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因此,從單頭總成本來看,規模養殖具有成本優勢,但不同規模之間相差不大(圖1)。

1.1.1.2 50 kg生豬總成本 從圖2可以看出,50 kg生豬總成本在不同飼養規模之間的可比性相對要強一些。相對于單頭總成本,4種飼養規模生豬50 kg總成本的變化趨勢與單頭總成本非常相似,總體呈逐年波動式上升趨勢,但增長速度要慢一些,年均增長率為9.5%,其中2002—2004年、2006—2008年這2個階段年均增長率分別達到18%、33%。50 kg生豬散養總成本從2000年的272.9元增加到2010年的5532元,年均增長10.3%;50kg小規模生豬飼養總成本從2000年的250.9元增加到2010年的519.1元,年均增長107%;50 kg中規模生豬飼養總成本從2000年的267.4元增加到2010年的519.2元,年均增長9.4%;50 kg大規模生豬飼養總成本從2000年的301.4元增加到2010年的536.0元,年均增長7.8%[1]。

4種生豬養殖規模的50 kg總成本的大小排序與單頭總成本有所不同,2000—2009年始終以大規模養殖生豬為最高,2010年散養生豬上升為最高值;小規模養殖生豬50 kg總成本基本處于最低值,中規模養殖生豬居中,且兩者間的差距不大。因此,從50 kg生豬總成本來看,中小規模具有一定的成本優勢,而散養和大規模養殖都缺乏成本優勢。

50 kg生豬總成本與單頭總成本的排序差異,主要是由于生豬質量不同所致。農戶散養偏重于養肥豬,活質量較高,而大規模養殖生豬的活質量相對偏低[3]。2000—2009年散養與大規模養殖生豬的活質量均值分別為108.5、99.0 kg;2010年兩者差距縮小,分別為111.6、107.7 kg。小規模與中規模養殖生豬的活質量介于散養和大規模養殖生豬之間。

1.1.1.3 生豬單位增質量總成本 相對于50 kg生豬總成本,1 kg增質量總成本在不同養殖規模之間的可比性要強得多。經Person相關性測定,生豬增1 kg質量總成本與50 kg總成本具有極強的相關性(r=0.999),表明生豬增1 kg質量總成本的變化趨勢與50 kg總成本是完全一致的[3]。從圖3可以看出,4種養殖規模生豬增1 kg質量總成本總體也呈逐年波動式上升趨勢,但增長速度要比每50 kg總成本慢一些,年均增長率為8.8%,其中2002—2004年、2006—2008年這2個階段年均增長率分別達到17%、32%。散養方式的增質量成本從2000年的6.80元/kg增加到2010年的13.28元/kg,年均增長9.5%;小規模飼養方式的增質量成本從2000年的6.22元/kg增加到2010年的12.35元/kg,年均增長9.9%;中規模飼養方式的增質量成本從2000年的6.62元/kg增加到2010年的12.40元/kg,年均增長8.7%;大規模飼養方式的增質量成本從2000年的7.55元/kg增加到2010年的12.99元/kg,年均增長7.2%[1]。

通過上述4種養殖規模比較表明,中小規模養殖具有一定的成本優勢,而大規模養殖并無成本優勢(圖4)。從生豬增1 kg質量總成本走勢可以看出,我國生豬的養殖規模在不斷擴大,但養殖水平并不隨規模擴張而提高。

1.1.2 生豬生產成本與土地成本及其在總成本中所占比重的變化趨勢 生豬總成本包括生產成本、土地成本2個部分,首先分析單頭生豬生產成本與土地成本的變化特征[2]。從圖5可看出,單頭生豬生產成本總體呈逐年波動式上升趨勢,年均增長11.1%,其中2002—2004年、2006—2008年快速上升,這2個階段年均增長率分別達到20%、36%,其他年份增長或下降幅度相對較小。散養生豬從2000年的601.2元/頭增加到2010年的1 250.1元/頭,年均增長10.8%;小規模生豬從2000年的524.3元/頭增加到2010年的1 163.6元/頭,年均增長12.2%;中規模生豬從2000年的546.4元/頭增加到2010年的1 177.2元/頭,年均增長11.5%;大規模生豬從2000年的582.6元/頭增加到2010年的1 161.6元/頭,年均增長9.9%[1]。

通過對4種養殖規模的比較表明,規模養殖具有生產成本優勢,但不同規模之間相差不大。從數值來看,生豬單頭生產成本與單頭總成本變化特征完全一致。這主要是由于生豬單頭土地成本相對于生產成本幾乎微不足道,對總成本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2]。從表1可看出,2000—2010年散養、小規模、中規模、大規模養殖生豬的土地平均成本不多,平均分別為0.21、1.58、2.55、2.71元/頭,其中散養最低,大規模養殖最高,而且不同飼養方式單位土地成本在2000—2003年和2004—2010年2個階段總體呈逐年下降趨勢(表1),尤其是在2004年以后呈現出明顯下降趨勢,而且單頭土地成本在該時點呈現出拐點狀態,說明土地利用率在逐年提高。

從所占比率來看,生產成本在單頭總成本中占99.4%以上,而土地成本不到0.6%,且總體上呈逐年下降趨勢,充分說明土地成本對總成本的影響很小,詳見表2。

正是由于單頭生豬土地成本對單頭生豬總成本的影響不大,所以50 kg生豬土地成本和增1 kg質量土地成本相應對50 kg總成本和增1 kg質量總成本的影響不大。因此可以推斷,生豬 50 kg 生產成本、增1 kg質量生產成本的變化趨勢相應與 50 kg 總成本、增1 kg質量總成本一致[4]。

表1 單位生豬土地成本

養殖規模

生豬土地成本(元/頭)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平均

散養

小規模

中規模

大規模

0.27

1.07

2.16

3.50

0.23

2.33

1.70

2.33

0.19

1.56

1.68

2.09

0.05

1.37

2.22

2.74

0.10

3.66

7.37

3.05

0.01

1.41

3.02

3.27

0.01

1.12

1.67

2.28

0.99

1.13

2.09

2.63

0.36

1.54

1.82

2.41

0.02

1.02

1.89

2.58

0.07

1.17

2.42

2.95

0.21

1.58

2.55

2.71

表2 土地成本占總成本的比率

養殖規模

土地成本占總成本的比率(%)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平均

散養

小規模

中規模

大規模

0.04

0.20

0.39

0.60

0.04

0.42

0.29

0.39

0.03

0.30

0.31

0.37

0.01

0.24

0.37

0.44

0.01

0.48

0.96

0.39

0.00

0.19

0.40

0.44

0.00

0.16

0.23

0.31

0.09

0.11

0.21

0.26

0.03

0.12

0.14

0.20

0.00

0.09

0.17

0.23

0.01

0.10

0.21

0.25

0.02

0.22

0.34

0.35

2 不同養殖規模的生豬收益變化趨勢

定期的財務分析可使經營者明確目標,做到心中有數,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有針對性地加強成本管理。

2.1 生豬產值變化趨勢

2.1.1 單頭總產值 通過對生豬單頭總產值的分析表明,4種養殖規模的生豬單頭總產值與總成本一樣也呈逐年波動式上升趨勢(圖6),總體年均增長11.1%,其中2002—2004年、2006—2008年快速上升,這2個階段年均增長率分別達到28%、44%,其他年份增長或下降幅度相對較小。散養生豬從2000年的646.6元/頭增加到2010年的1 341.0元/頭,年均增長10.7%;小規模生豬從2000年的616.1元/頭增加到2010年的1 299.3元/頭,年均增長11.1%;中規模生豬從2000年的608.9元/頭增加到2010年的1 259.1元/頭,年均增長10.7%;大規模生豬從2000年的626.4元/頭增加到2010年的1 228.1元/頭,年均增長9.6%[1]。

通過對4種養殖規模的比較表明,除個別年份外,散養生豬單頭總產值始終處于最高值,其他3種規模生豬單頭總產值先后交替排序,而且差距較小。2000—2007年期間生豬單頭總產值年均值排序為:散養>中規模>小規模>大規模,2010年也是如此(圖6)。

2.1.2 50 kg總產值 從圖7可以看出,4種養殖規模生豬50 kg總產值的變化趨勢與單頭總產值十分相似的,總體呈逐年波動式上升趨勢,但增長速度要慢一些,年均增長率為92%,其中2002—2004年、2006—2008年這2個階段年均增長率分別達到24%、39%。50 kg散養生豬總產值從2000年的305.3元增加到2010年的601.0元,年均增長9.7%;50 kg 小規模生豬總產值從2000年的302.9元增加到2010年的585.8元,年均增長9.3%;50 kg中規模生豬總產值從2000年的306.0元增加到2010年的595.9元,年均增長95%;50 kg大規模生豬總產值從2000年的327.3元增加到2010年的599.0元,年均增長8.3%[1]。

但4種養殖規模生豬50 kg總產值的大小排序與單頭總產值卻不同,除個別年份外,生豬50 kg總產值始終以大規模養殖生豬為最高,其他3種養殖方式生豬單頭總產值先后交替排序,而且差距較小[3](圖7)。2000—2010年期間散養、小規模、中規模、大規模養殖的50 kg生豬總產值年均值分別為4553、455.6、457.2、470.7元。

2.1.3 增1 kg質量產值 從圖8可以看出,4種養殖規模生豬增1 kg質量總產值的變化趨勢也與單頭總產值是一致的,總體呈逐年波動式上升趨勢,但增長速度要比50 kg總產值慢一些,年均增長率為8.9%,其中2002—2004年、2006—2008年這2個階段年均增長率分別達到24%、36%。散養生豬增產值從2000年的7.31元/kg增質量效應增加到2010年的14.25元/kg,年均增長9.5%;小規模生豬增質量產值從2000年的7.29元/kg增加到2010年的13.77元/kg,年均增長8.9%;中規模生豬增質量產值從2000年的7.34元/kg增加到2010年的14.09元/kg,年均增長9.2%;大規模生豬的增質量產值從2000年的8.07元/kg增加到2010年的 1439元/kg,年均增長7.8%[1]。

4種養殖規模生豬增1 kg質量總產值的大小排序與 50 kg 總產值是一致的,除個別年份外,始終以大規模養殖生豬為最高,其他3種養殖方式生豬單頭總產值先后交替排序,而且差距較小[2]。2000—2010年期間散養、小規模、中規模、大規模生豬單頭總產值年均值的增質量效應分別為10.8、10.8、10.9、11.4元/kg。

2.2 生豬凈利潤變化趨勢

2.2.1 單頭凈利潤 通過對生豬單頭凈利潤的分析表明,4種養殖規模的生豬單頭凈利潤在不同年份之間呈不規則波動,上下波動幅度較大,其中2002—2004年、2005—2007年較快或快速上升,2004—2005年、2007—2009年快速下降,其他年份緩慢上升或下降(圖9)。從波動程度來看,散養生豬波動幅度最大,2005年為最低點(10.5元/頭),2007年為最高點(415.1元/頭),最高點與最低點相差404.6元/頭;小規模與大規模養殖生豬波動幅度較小,其最高、最低值之差分別為319.9、319.2元/頭;中規模生豬居中,其最高、最低值之差為335.7元/頭[1]。

通過對4種養殖規模的比較表明,除個別年份外,中小規模養殖的生豬單頭凈利潤處于較高值,散養和大規模養殖的生豬單頭凈利潤處于較低值,在2000—2010年期間散養、小規模、中規模、大規模養殖生豬凈利潤年均值分別為117.5、149.1、143.8、118.2元/頭。2008—2010年期間,小、中、大規模養殖的生豬單頭凈利潤都明顯高于散養生豬[5]。

2.2.2 50 kg凈利潤 從圖10可以看出,4種養殖規模的生豬50 kg凈利潤與單頭凈利潤相似,上下波動幅度較大。從波動程度來看,散養生豬50 kg凈利潤波動幅度最大,最高點與最低點相差174.5元;小規模養殖生豬50 kg凈利潤波動幅度較小,其最高、最低值之差為149.0元;中規模與大規模生豬50 kg凈利潤居中,其最高、最低值之差分別為155.6、156.0元[1]。

通過對4種養殖規模的比較表明,除個別年份外,中小規模養殖的生豬50 kg凈利潤處于較高值,散養、大規模養殖的生豬50 kg凈利潤處于較低值。在2000—2010年期間,散養、小規模、中規模、大規模養殖生豬50 kg總利潤年均值分別為53.7、70.5、67.5、58.1元;2008—2010年期間,小、中、大規模養殖的生豬50 kg凈利潤都明顯高于散養生豬[6]。

2.2.3 增1 kg質量凈利潤 從圖11可以看出,4種養殖規模的生豬增1 kg質量凈利潤也與單頭凈利潤相似,上下波動幅度較大。從波動程度來看,散養生豬波動幅度最大,最高、最低點相差4.45元/kg;小規模養殖生豬波動幅度較小,其最高、最低值之差為3.52元/kg;中規模與大規模生豬居中,其最高、最低值之差分別為3.70、3.76元/kg[1]。

通過對4種養殖規模的比較表明,除個別年份外,中小規模養殖的生豬增1 kg質量凈利潤處于較高值,散養和大規模養殖的生豬增1 kg質量凈利潤處于較低值,在2000—2010年期間,散養、小規模、中規模、大規模養殖生豬增質量凈利潤年均值分別為1.28、1.67、1.61、1.41元/kg。2008—2010年期間,小、中、大規模養殖的生豬增1 kg質量凈利潤都明顯高于散養生豬[6]。

根據以上4種養殖規模生豬單頭凈利潤、50 kg凈利潤和增1 kg質量凈利潤的分析結果可以看出,散養生豬凈利潤波動幅度最大,小規模養殖生豬凈利潤波動幅度最小。4種養殖規模生豬在2000—2010年期間的凈利潤年均值計算結果表明,中小規模養殖凈利潤要高于散養、大規模養殖,增1 kg質量凈利潤與養殖規模的關系如圖12所示。

3 結論與討論

3.1 注重規模養殖,實施科學飼養

按總成本及其構成分析,生豬單頭總成本、50 kg總成本或增1 kg質量總成本皆逐年呈波動式上升趨勢,其中中小規模具有一定成本優勢。對于生豬單頭總成本,規模養殖具有一定成本優勢,散養生豬始終處于最高值,其他3種規模養殖生豬相差不大。對于50 kg總成本或增1 kg質量總成本,中小規模要低于散養和大規模養殖。生豬單頭土地成本呈逐年降低趨勢,并隨規模增大而增加,但其在單頭總成本中所占比例很小,對總成本的影響甚微,所以生產成本的變化趨勢基本與總成本一致[6]。

3.2 強化成本管理,降低飼養成本

加強飼料采購和使用過程中各環節的管理與控制是降低飼養成本的有效途徑?,F代化管理、科學化養殖適合大型生豬養殖場規?;i養殖,利于生豬品種優、肉質好、數量多、售價高,利于提高生豬出欄率和利潤空間,同時規?;B殖可以適當進行飼料加工,降低飼料、防疫等成本。只有做到精細化管理,才能高產、低耗、安全、高效,建立健全豬場各項規章制度、工作流程和飼養管理技術操作規程,做到制度化、流程化和規程化管理,最大限度地調動人的生產積極性。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和員工素質的提高,從根本上培養員工工作自覺性、主動性和創造性[7]。

3.3 強化集約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按養殖收益分析,生豬單頭(50 kg或增1 kg質量)總產值呈逐年波動式上升趨勢,而凈利潤則呈不規則波動,且波動幅度較大。對于總產值,單頭總產值以散養生豬為最高,50kg和增1 kg質量總產值則以大規模養殖生豬為最高。對于凈利潤而言,不同年份間的波動幅度以散養生豬最大、小規模養殖最小,同一年度以中小規模較高、散養和大規模養殖較低??梢?,隨著豬場規模的擴大,勞動生產率越來越高,資金技術越來越集約[8-10]。

此外,精飼料費用所占比重與仔豬費用所占比例的年度變化趨勢方向相反,這主要是由于仔豬價格或仔豬費用大幅漲落,變化幅度大大超過精飼料費用的變化幅度,從而掩蓋了精飼料費用的上漲趨勢,反而使得精飼料費用所占比重出現下降。

參考文獻:

[1]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司.2011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M]. 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1.

[2]張曉輝,Somwaru A,Tuan F.中國生豬生產結構、成本和效益比較研究[J]. 中國畜牧雜志,2006,42(4):27-31.

[3]李 真. 生豬規?;B殖與散戶養殖的對比研究[J]. 安徽農學通報,2009,15(12):15-16.

[4]胡 浩,應瑞瑤,劉 佳. 中國生豬產地移動的經濟分析——從自然性布局向經濟性布局的轉變[J]. 中國農村經濟,2005(12):46-52,60.

[5]劉 軍. 對生豬養殖銷售及價格的調查與思考[J]. 衡陽通訊,2009(5):41-43.

[6]王富勇,曹朝峰,董紅燕,等. 當前生豬養殖效益測算及2009年養豬形勢分析[J]. 河南畜牧獸醫,2009,30(3):32-33.

[7]李 靜,張昕欣,費本飛. 我國不同模式下生豬養殖的成本與收益對比——基于1988—2006年統計數據分析[J]. 中國畜牧雜志,2008,44(24):26-30.

[8]徐 鑫,徐幸蓮,吳平華,等. 我國生豬產業鏈整體系統的優化[J]. 江蘇農業科學,2013,41(4):11-13.

[9]李 樺,鄭少鋒,郭亞軍. 我國生豬不同飼養方式生產成本變動分析[J].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5(1):63-67.

[10]姚於康,汪 翔,劉 媛. 基于農戶抽樣調查的江蘇省農戶生豬養殖適度規模經營研究[J]. 江蘇農業學報,2014,30(2):430-436.

猜你喜歡
收益生豬成本
生豬中暑的診斷及治療
生豬貼“秋膘” 管理要跟上
2021年最新酒駕成本清單
螃蟹爬上“網” 收益落進兜
入伏后,怎樣防止生豬中暑
溫子仁,你還是適合拍小成本
生豬 廣西生豬自成一極
怎么設定你的年化收益目標
2015年理財“6宗最”誰能給你穩穩的收益
如何解開設計院BIM應用的收益困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