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產業化背景下的農戶融資行為及影響因素

2015-06-15 02:30邱楚翹彭媛媛周月書王麗穎
江蘇農業科學 2015年4期
關鍵詞:農業產業化農戶

邱楚翹 彭媛媛 周月書 王麗穎

摘要:以江蘇省泰州與南通2地參與到產業化中的水產養殖戶為調查對象,調查分析養殖戶的資金需求現狀、融資需求意愿、融資行為影響因素以及融資滿足程度,運用Binary Logistic模型實證分析影響養殖戶融資行為的因素。分析結果表明,年齡相對較小、受教育程度高、參與養殖活動家庭成員多的養殖戶,越傾向外部融資;同時年產值和能承受的利率越高的養殖戶,也越有可能進行外部融資。針對農戶融資需求難以滿足及與金融機構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農村金融機構應簡化借款手續,并針對產業化下農戶的特點進行產品創新,提高農戶借款的可獲得性和靈活性,政府應促成建立“公司+農戶+金融機構”的機制,加強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資金支持力度。

關鍵詞:農業產業化;農戶;融資行為; Binary Logistic模型

中圖分類號: F304.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5)04-0443-04

收稿日期:2014-06-12

基金項目: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編號:2012JDXM007);南京農業大學“SRT”項目(編號:1327A06);南京農業大學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編號SKCX2014009)。

作者簡介:邱楚翹(1993—),女,江蘇泰州人,主要從事金融研究。E-mail:qiuchuqiao5@163.com。

通信作者:周月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農村金融和公司金融研究。E-mail:yszhou@njau.edu.cn。

國務院2012年10號文件《國務院關于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農業產業化是我國農業經營體制機制的創新,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2013年1月31日,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我國應著力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按照規?;?、專業化、標準化發展要求,引導農戶加快轉變農業生產經營方式。文件進一步指出,推動龍頭企業與農戶建立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采取保底收購、股份分紅、利潤返還等方式,讓農戶更多分享加工銷售收益。因此,鼓勵農業產業化發展是建立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必然要求。而作為農業產業化經營主體之一的農戶,面臨著制約其生產發展的資金瓶頸問題,農戶借貸一直是學術界關注的熱點問題,但鮮有針對產業化背景下農戶融資行為的研究?;诖?,本研究通過對泰州與南通參與農業產業化生產農戶的調查,分析農業產業化下農戶的融資行為特征及其影響因素,以期為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提供依據。

泰州溱潼籪蟹專業養殖合作社是省級產業化龍頭企業,年產值1 300萬元,純效益達51 000 元/hm2以上,帶動100余名養殖戶,是泰州地區農業產業化的典型代表。南通市如東水產養殖合作社組建于2005年,主要經營扣蟹、對蝦等水產品,輻射養殖戶達200多戶。由于2地同處蘇中地區且經濟發展狀況相近,產業化水平相似,并且對我國蘇中地區農業產業化下農戶融資行為特征具有很好的代表性,本研究選取2個地區加入產業化鏈條中的農戶為調研對象。

1 文獻綜述

我國學者從金融供給與金融需求等方面對構建我國農村金融體系、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進行了研究。謝家智從我國農業發展現狀出發,認為當前制約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瓶頸是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和金融供給[1]。何廣文指出,我國當前農村金融服務的供給遠遠不能滿足農村經濟主體的金融需求,并且由于我國農業經營分散性、弱質性等原因,農業產業化下的企業和農戶的經營規模和經營項目有很大的差異,產生的多元化金融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滿足是阻礙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2]。林毅夫認為,由于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農村資金的橫向流動性不強、農村金融信貸機構的信貸功能缺失和非正規金融引導不足等原因造成信貸困難[3]。陳柳欽研究發現,由于農業產業化的天然弱質性、農村經濟主體自身資金不足和信用情況不明晰,導致商業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不愿意涉足涉農信用貸款[4]。

相關研究對現存金融制度下農戶借貸需求或意愿及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周小斌等運用貴州、河南、遼寧3省農戶調查數據做實證分析,發現對農戶需求具有正向影響的是農戶經營規模、農戶投資和支付傾向,而有負向影響的是農戶自有資金支付能力[5]。曾學文等以全國12省市農戶借貸需求的問卷調查為樣本數據,分析影響農戶借貸需求的主要因子是農戶純收入、借貸利率、借貸期限以及農戶家所在地與金融機構的距離[6]。劉純彬研究實證,農戶從事的行業和家庭到鄰近集鎮距離是影響農戶生產性借貸最顯著的因素,其次是性別、技能,最后是年齡、借貸率等因素[7]。

現已有報道大多局限于對現有金融制度下農戶資金供需影響因素的研究,并未涉及農業產業化背景下新型經營主體農戶融資行為特征及影響因素的研究。本研究以江蘇省泰州市和南通市農業產業化下的水產養殖戶為調研對象,對農戶資金需求現狀、融資需求意愿等進行描述分析,實證分析影響農戶融資行為的因素,并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2 數據來源及描述性分析

2.1 數據來源

本研究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對江蘇省泰州與南通2地參與農業產業化的養殖戶進行調查,共發放和回收問卷200份,其中有效問卷為182份,問卷有效率為91%。

調查顯示,被調查養殖戶平均年齡在40歲左右,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初、高中水平,其中,初中學歷占比達54%,高中學歷占33%,小學學歷占12%,大學學歷僅占1%,說明在農村從事產業化養殖的農戶具備掌握現代農業科技知識的學習能力。農戶養殖規模方面,樣本農戶每戶參與養殖的勞動力平均為3.21人,戶均年產值為19.5萬元;約59%的樣本農戶承包的養殖面積在4.67~8.00 hm2。大多數養殖戶認為合適的利率水平為6%。

2.2 樣本地區水產養殖產業化情況

農業產業化的基本類型主要有市場連接型、龍頭企業帶動型、農科教結合型、專業協會帶動型。根據調查,泰州籪蟹養殖的產業化經營模式與如東水產養殖的產業化經營模式相近,主要是松散型龍頭企業帶動型,在此經營模式中龍頭企業與養殖戶聯系的主要紐帶是市場,即龍頭企業對養殖戶生產的水產品一次性收購,雙方大多采用口頭協議,自由買賣,價格隨行就市。也有少數龍頭企業按口頭協議約定的形式向養殖戶購買水產品的同時,還給予養殖戶適當的技術指導及農業生產的物質支撐。以下從收購商對農戶的資金或技術支持、農戶與收購商的關系對資金穩定性的影響這2個方面調查分析。

2.2.1 收購商對農戶的資金或技術支持 統計分析發現,樣本農戶中僅有9%的養殖戶得到龍頭企業給予的技術或資金方面的支持,4%的養殖戶得到龍頭企業給予的技術和資金雙方面的支持,而78%的養殖戶既沒有得到龍頭企業技術方面的支持,也沒有龍頭企業資金方面的支持。結果表明,養殖戶的生產經營活動大多缺少龍頭企業的技術與資金支持,水產養殖業產業化處于低水平、不完善的階段。

2.2.2 農戶與收購商關系對資金穩定性的影響 調查發現,目前被調查地區的農業產業化水平較低,收購商與養殖戶之間一般只存在口頭協議約定收購時間,對收購量與收購價并未事先確定,且約定僅建立在個人信用的基礎上。有高達83%的農戶認為與收購商之間的生產經營關系并不能夠保證他們的資金穩定,在生產經營活動中,資金融通仍是一個難題。只有17%的農戶認為與收購商之間的生產經營關系有助于其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的穩定。表明盡管養殖戶與龍頭企業有口頭協議,但養殖戶與龍頭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的聯系不夠緊密,養殖戶資金并未因龍頭企業而有所改善,農業產業化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2.3 農戶資金缺口及融資狀況

2.3.1 農戶資金缺口狀況 調查數據顯示,82.41%的農戶有資金需求,其中資金缺口在10萬元以上的占到49.1%,缺口在5萬~10萬元之間的占40.0%(表1),說明在產業化背景下農戶的資金需求量較大。調查結果表明,生產性資金需求一般用于擴大生產規模(41.2%)與維持正常營運(41%),上游企業拖欠貨款是農戶需要資金以維持正常生產營運的主要原因。在不考慮利率的前提下,農戶期望的融資期限大多集中在3~5年,根據水產養殖業特征,在3~5年內還清所借貸款對養殖戶來說比較合適。

表1 樣本農戶資金缺口

資金缺口

(萬元) 頻率

(%) 有效百分比

(%) 累積百分比

(%)

[1,3) 3.6 3.6 3.6

[3,5) 7.3 7.3 10.9

[5,10] 40.0 40.0 50.9

>10 49.1 49.1 100.0

合計 100.0 100.0

2.3.2 農戶融資狀況

2.3.2.1 樣本農戶融資狀況 在有資金需求的農戶中,近5年內約40.1%的農戶采取非正規融資,只有約22.1%的農戶向銀行借款(表2)。說明農戶存在資金缺口時更傾向于非正規融資,原因大多是向正規金融機構借款的門檻高和借款手續繁瑣。有37.8%的有資金需求的農戶未進行融資,未進行借貸的原因大多為害怕借貸風險,因而不考慮借貸。

表2 樣本農戶融資途徑

融資途徑 頻次

(戶) 占比

(%) 累積百分比

(%)

向金融機構借款 33 22.1 22.1

向民間機構借款 32 21.3 43.4

向親朋借款 28 18.8 62.2

未進行借款 57 37.8 100.0

合計 150 100.0

2.3.2.2 樣本農戶資金需求滿足程度 調查顯示,通過各種方式進行融資的樣本農戶中,有76%農戶的資金需求得到了滿足,其余24%的農戶表明他們的資金仍存在缺口。表明當前農戶貸款需求仍有部分無法得到滿足。

2.4 農戶對金融機構的選擇及服務評價

2.4.1 農戶對金融機構的選擇 樣本農戶對正規金融機構的選擇偏好方面,調查發現選擇農村信用合作社的農戶最多,有69戶,其次是中國農業銀行,有47戶,選擇其他商業銀行的有39戶,最少的是郵政儲蓄銀行,僅有30戶。表明農戶接觸最頻繁的是農村信用合作社,這與農村信用合作社服務農村、面向廣大農戶的目標是一致的。作為面向農業部門的中國農業銀行在農戶小額貸款上也發揮一定作用。

2.4.2 農戶對金融機構服務的滿意度評價 樣本農戶對主要農村金融機構服務水平滿意度的調查結果見表3。農村信用合作社、中國農業銀行、其他商業銀行的滿意度不及郵政儲蓄銀行,原因是經營農業貸款的金融機構沒能很好滿足農戶的金融需求,而郵政儲蓄銀行因其營業網點多而便利,在存匯款業務上農戶滿意度較高。但總體上看,農戶對各類農村金融機構的服務評價普遍不高,表明這些機構在服務“三農”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表3 農戶對各代表性金融信貸機構服務的滿意度評價

滿意度

滿意度評價(%)

農村信用

合作社 中國農業

銀行 其他商業

銀行 郵政儲蓄

銀行

滿意 60.87 55.32 53.85 63.33

不滿意 39.13 44.68 46.15 36.67

3 農業產業化下農戶融資行為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3.1 模型選擇與變量說明

3.1.1 模型選擇 在對問卷統計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實證分析農業產業化下的農戶融資行為的影響因素。本研究所指的融資行為包括了向正規和非正規金融機構(包括親友間)借貸。由于本研究探討的是影響農戶是否融資的因素,因變量是分類變量而不是連續變量,線性回歸模型不再適用,而Logistic回歸模型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同時自變量——影響因素之間不存在先后順序,是一種無序的二元選擇問題,因此本研究釆用一般Binary Logistic模型對農戶是否融資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以虛擬變量農戶有無融資行為為因變量,即因變量取1或0,1代表農戶發生借貸行為,0則代表農戶不發生借貸行為。

用Stata 12對因變量的概率值建立Binary Logistic回歸模型如下:

Logit(Y)=ln(Y1-Y)=a0+a1X1+a2X2+…+anXn+ε。

式中:a為常數項,a1到an為Binary Logistic模型的回歸系數,ε是Binary Logistic回歸的估計參數,X1到Xn為自變量,指影響農戶是否融資的因素。

3.1.2 變量選擇 影響農戶是否融資的因素既有農戶自身的因素,也有融資供給方以及外界環境的因素。本研究從農業產業化背景下農戶的視角來研究影響農戶是否融資的因素,基于此,在已有研究選取的自變量的基礎上加入與農業產業化相關的因素,并將影響因素分為3類:養殖戶基本信息、養殖戶生產特征、養殖戶參與產業化的情況。

變量選擇見表4。養殖戶年齡、受教育程度、勞動力人數反映養殖戶基本信息。一般認為年齡相對較小,受教育程度高且家庭中參與養殖的勞動力越多的養殖戶越傾向于融資。養殖面積、承包池塘的年產值及能承受的最高利率水平主要反映養殖戶的生產特征。一般養殖面積越大、承包池塘的年產值和能承受的利率上限越高的養殖戶越容易發生融資行為。收購商是否能給予技術或資金方面支持及與收購商的關系是否能保證資金穩定則反映養殖戶參與農業產業化的情況。在養殖戶參與農業產業化的前提下,收購商與養殖戶在資金和技術上密切關系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養殖戶的外部融資能力。

3.2 估計結果及分析

模型回歸結果顯示,農戶年齡、受教育程度、家庭參加養

表4 變量選擇及說明

變量類別 變量名稱 變量名 變量說明

被解釋變量 是否有融資行為(Y) Y 有融資行為=1;無融資行為=0

解釋變量

養殖戶基本信息 年齡 X1 真實值

受教育程度 X2 小學及以下=1;初中=2;高中=3;高中以上=4

勞動力人數 X3 真實值

養殖戶生產特征 承包面積 X4 真實值

承包池塘的年產值 X5 真實值

能承受的最高利率水平 X6 真實值

養殖戶參與產業化的情況 收購商是否能給予技術或

資金方面的支持 X7 是=1;否=0

與收購商的關系是否能保證

資金的穩定 X8 是=1;否=0

殖的勞動力人數、承包池塘的年產值、能承受的最高利率水平、與收購商的關系是否能保證資金的穩定對農戶做出是否借貸決策的影響顯著;承包面積、收購商是否能給予技術或資金方面的支持對農戶融資行為的影響不明顯(表5)。

表5 模型的回歸分析結果

變量 變量名 估計系數 z值

年齡 X1 -0.23* * -2.81

受教育程度 X2 2.731* 2.21

勞動力人數 X3 1.459* * 2.83

承包面積 X4 -0.025 -1.32

承包池塘的年產值 X5 0.396* 2.45

能承受的最高利率水平 X6 745.156* * 2.82

收購商是否能給予技術或資金方面的支持 X7

-2.052

-1.16

與收購商的關系是否能保證資金的穩定 X8

3.732* *

2.93

常數項 C -54.523* * -3.04

注:估計系數上的* *、*分別代表變量在1%、5%的水平上統計顯著。

進一步分析表5的回歸結果發現,在養殖戶的基本特征因素中,年齡、勞動力人數都通過了1%的顯著性檢驗,受教育程度通過了5%的顯著性檢驗,它們對是否融資的影響均明顯。從回歸模型上可以看出,年齡的回歸系數為負,表示年齡越小,發生融資行為可能性就越大。說明青壯年養殖戶相對于中老年養殖戶擁有對未來長遠的規劃且較中年養殖戶有體力與精力的優勢,因此更有精力進行融資擴大養殖規模,發生融資行為的可能性越大。同時養殖戶年齡越大,思想就會越保守,越希望維持現狀,面對風險的能力以及償債能力都下降,不愿意冒著風險投資。教育程度的回歸系數為正,說明受教育程度越高,養殖戶發生融資行為的可能性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農戶其生產技術可能更加科學,通過養殖活動進行創造財富的能力越強,其通過融資以改變現狀、擴張規模的愿望更為強烈,更有可能進行融資。家庭中參與到養殖活動人數的回歸系數為正,家庭中參與養殖的人數越多,養殖活動在家庭創收活動中的地位越重要,農戶有更多的精力進行融資擴大生產規模。

在養殖戶生產特征變量中,能承受的最高年利率通過了1%的顯著性檢驗,年產值通過了5%的顯著性檢驗,而承包面積對融資行為的影響不顯著。從回歸模型可以看出,能承受的最高年利率的回歸系數為正,說明能承受的最高年利率越高,農戶進行融資的可能性越大。年產值的回歸系數為正,表明年產值越高,農戶越有可能進行融資。年產值高的農戶一方面生產能力較強,另一方面應對風險和償債的能力也相對較強,因此農戶越有能力與意愿通過融資進行生產規模的擴張。

在農戶參與產業化情況的變量中,與收購商的關系是否能保證資金穩定這一變量通過1%的顯著性檢驗,收購商是否提供資金或技術支持沒有能通過顯著性檢驗。資金穩定性通過了顯著性檢驗,其系數為正,表明養殖戶資金的穩定性越高,越有可能發生融資行為。當收購商遵守口頭協議在約定日期對養殖戶的產品進行收購并付款時,有助于提高農戶的資金穩定性。資金具有穩定性的養殖戶其相應經營風險小、還款能力強,養殖戶融資擴展生產規模的能力越強,在正規金融方面,銀行能夠以更加優惠的利率借款給優質、還款能力強的融資者,優質潛在資金需求使得養殖戶也會被優惠的利率吸引而進行借款,從而融資行為發生的概率更大。

4 結論與對策建議

通過對江蘇省泰州與南通水產養殖戶的調查,考查農業產業化背景下農戶的資金需求現狀、融資行為特征及融資滿足程度后得出,有信貸需求的養殖戶占82.4%,有62.2%的養殖戶都發生了融資行為,說明外源性融資意識較強,然而通過各種渠道進行融資后并非所有養殖戶的資金缺口都得到了滿足,仍有24%的養殖戶表示資金需求沒有完全得到滿足,說明農村借貸市場仍然存在供給缺口,需要進一步擴展融資渠道,實現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以及市場化融資多渠道相結合。

通過實證研究,在農業產業化背景下農戶資金穩定性越高則越有可能發生融資行為,說明產業化給農戶的融資提供了一個更為有力的保障,農戶在有穩定收入的前提下更有意愿通過融資去擴大生產經營規模。此外年齡、文化程度、收入等因素都對農戶融資存在顯著影響。調查結果,目前水產養殖的產業化仍然處于低水平,很多產業化組織成員之間只存在簡單的口頭協議,與成熟的產業化生產相比還有很長一段距離,國家必須進一步加強產業化資金支持力度,深化產業化組織成員之間的金融合作關系。

基于以上研究結論,提出如下對策建議:(1)加強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資金支持力度,鼓勵產業化深入化、正規化發展。政府應當通過如財政補貼等政策給予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幫助,通過出臺相應政策與指導意見進一步推動產業化走向正規,由于產業化將各主體利益聯結、風險共擔,因此龍頭企業與農戶的關系也會對農戶的收入以及整個產業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2)建立“公司+農戶+金融機構(商業銀行、信用社和其他金融中介機構)”機制,以公司作為金融機構和農戶之間的信用中介,貸款通過公司發放給農戶,公司在信用中介中作為貸款的擔保人,商業銀行貸款的回收可以通過公司扣除農戶向公司銷售的原材料收入來進行。通過這種模式可以降低金融機構與農戶之間信息不對稱的程度,也降低了銀行經營農戶貸款的成本,更有利于解決養殖戶融資問題。

參考文獻:

[1]謝家智. 我國農村金融組織體系重構的思考[J]. 財經理論與實踐,2000(6):32-34.

[2]何廣文. 中國農村金融供求特征及均衡供求的路徑選擇[J]. 中國農村信用合作,2001(10):14-16.

[3]林毅夫. 金融改革與農村經濟發展[R]. 北京:北京大學經濟研究中心,2003.

[4]陳柳欽. 我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金融支持[J]. 經濟研究參考,2005(54):31-38,42.

[5]周小斌,耿 潔,李秉龍. 影響中國農戶借貸需求的因素分析[J]. 中國農村經濟,2004(8):26-30.

[6]曾學文,張 帥. 我國農戶借貸需求影響因素及差異性的實證分析[J]. 統計研究,2009(11):82-86.

[7]劉純彬,劉俊威. 中部較發達地區農戶借貸需求的影響因素研究[J]. 經濟經緯,2009(5):140-143.

猜你喜歡
農業產業化農戶
農戶存糧,不必大驚小怪
讓更多小農戶對接電商大市場
糧食日 訪農戶
農戶存糧調查
南昌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制約因素分析
苗族自治區農業產業化問題研究
關于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中現狀及完善途徑
邛崍市農業產業化的問題與對策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