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種殺菌劑對番茄青枯病菌的毒力測定及田間藥效

2015-06-15 12:26王梅尹顯慧龍友華吳小毛楊再福田雪蓮李靜
江蘇農業科學 2015年4期
關鍵詞:毒力測定

王梅+尹顯慧+龍友華+吳小毛+楊再福+田雪蓮+李靜

摘要:為了篩選出有效防治番茄青枯病的藥劑,采用抑菌圈法測定10種殺菌劑對番茄青枯病菌的抑制作用,并選擇其中防效較好的4種藥劑進行田間藥效試驗。結果表明: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0.5%氨基寡糖素水劑、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濕性粉劑、0.1億CFU/g多黏類芽孢桿菌細粒劑對青枯病菌的抑菌效果好,其EC50值分別為 1.308 mg/L、2.180 mg/L、5.202 mg/L、0.071億CFU/L;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 800倍液對番茄青枯病的防效最好,達90.53%,其次為0.5%氨基寡糖素水劑400倍液,防效為79.24%。

關鍵詞:化學殺菌劑;生物殺菌劑;番茄青枯病;抑菌效果;EC50;毒力測定;田間藥效

中圖分類號: S482.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5)04-0151-03

收稿日期:2014-05-14

基金項目:貴州省農業攻關(編號:黔科合NY字[2010]3066、黔科合NY字[2012]3010、黔科合NY字[2014]3034)。

作者簡介:王 梅(1989—),女,貴州甕安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農產品質量安全研究。E-mail: 421036605@qq.com。

通信作者:尹顯慧,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有害生物綠色防控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研究。E-mail: agr.xhyin@gzu.edu.cn。

番茄是貴州省主要蔬菜栽培品種,種植面積(含復種)達1.33萬hm2以上,當前各種番茄病害已成為貴州省番茄產業發展的瓶頸。番茄青枯病是一種由茄科勞爾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世界范圍的毀滅性土傳細菌病害,高溫、高濕環境下,病原細菌經土傳由根部傷口侵入寄主[1]。一般連種3~5年番茄,該病害就會嚴重發生。發病初期,植株上部葉片葉柄出現下垂,以后葉片漸次枯萎,同時莖部出現不定根,植株快速萎蔫并逐漸枯死[2]。該病害一旦發生就難以控制,往往造成作物大面積萎蔫死亡甚至絕收,導致番茄產量嚴重下降,嚴重制約著番茄產業的發展和經濟效益的提高[3-4]。筆者通過3年調查發現,在貴州省獨山縣、關嶺縣、修文縣、清鎮市、貴陽市白云區等番茄主產區,番茄青枯病發生普遍,而且有逐年加重的趨勢。目前,該病的防治仍然是世界難題,生產上使用的防治藥劑主要為農用鏈霉素、新植霉素、硫酸銅等,因使用多年,防效不理想。本研究通過測定10種殺菌劑對青枯病病菌的室內毒力,并對其中抑菌效果較好的4種殺菌劑開展田間藥效試驗,以期篩選出可用于番茄青枯病防治的農藥品種,從而增加青枯病防治藥劑的選擇性。

1 材料與方法

1.1 病原菌分離純化

在修文縣番茄青枯病重發田采集番茄青枯病病株的地上莖稈部位,在室內用NA培養基分離純化鑒定,采取柯赫氏法則測定菌落致病性,挑選出具有較強致病性的菌落保存于 4 ℃ 冰箱中備用。

1.2 供試藥劑

選取3種已登記用于青枯病防治的藥劑和7種未登記藥劑(表1)。

1.3 10種殺菌劑對番茄青枯病菌室內毒力測定

采用改進抑菌圈法[5-6],用微量加樣器吸取 1億CFU/mL 細菌懸液1 mL至直徑為9 cm的培養皿上,倒入冷卻溶化的9 mL NA瓊脂的固體培養基混勻凝固。用打孔器將濾紙打成直徑為5 mm的圓片,分別浸入含系列濃度的藥液里,移到平板上,等距放置,每個處理3皿,每皿3片,設無菌水為對照。將培養皿置于28 ℃恒溫培養箱里培養 36 h 后,用十字交叉法測量抑菌圈直徑,然后運用農藥室內

表1 供試藥劑

登記情況 藥劑名稱 生產廠家

已登記 0.1億CFU/g多黏類芽孢桿菌細粒劑 上海澤元海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20%噻森銅懸浮劑 浙江東風化工有限公司

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 廣東省東莞市瑞德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未登記 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濕性粉劑 北京中農弘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20%葉枯唑可濕性粉劑 沙星達隆有限公司

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 先正達作物保護有限公司

50%喹啉銅可濕性粉劑 浙江海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0.5%氨基寡糖素水劑 貴州道元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1.5%噻霉酮濃乳劑 陜西西大華特科技實業有限公司

57.6%氫氧化銅干粒劑 澳大利亞新農有限公司

生物測定數據處理系統軟件[7]算出各種殺菌劑對番茄青枯病病菌的抑制濃度EC50及其95%置信區間、相關系數(r)。

1.4 4種殺菌劑對番茄青枯病田間藥效試驗

2013年開展4種殺菌劑對番茄青枯病田間藥效試驗。試驗地點在修文縣農場鎮建新村農戶的露地番茄田里,面積 1 332 m2,土質為潮泥田,肥力水平中等,試驗地多年種植番茄,前茬為青枯病重發地。番茄品種為鴻福8號,在2013年5月12日播種,6月5日移栽,株行距為56 cm×65 cm,29 070株/hm2。試驗設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800倍液、0.5%氨基寡糖素水劑 400倍液、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0.1億CFU/g多黏類芽孢桿菌細粒劑 300倍液、清水對照等5個處理,每個處理3次重復,每小區面積 25 m2,隨機區組排列。

分別于6月12日、6月19日、7月9日、7月24日灌根,每株每次灌根藥液量為0.25 kg。第1次施藥時全田均未有病害發生,于第4次灌根后7 d(7月31日)、15 d(8月8日)調查各小區內全部植株發病情況,觀察各小區植株長勢。計算病株率和防治效果。用DPS 2000數據處理系統進行分析和差異顯著性檢驗(Duncans新復極差法)。endprint

病株率=病株數/調查總株數×100%;

防治效果=(對照區病株率-處理區病株率)/對照區病株率×100%。

2 結果與分析

2.1 殺菌劑對青枯病菌的室內毒力測定

2.1.1 番茄青枯病病原物 鏡檢可見,菌體為短桿狀單細胞,單生或雙生,兩端圓,極生1~2根鞭毛。在瓊脂培養基上菌落為圓形或不規則,外緣為白色,中央為淡粉紅色,革蘭氏染色為陰性。

2.1.2 供試殺菌劑對青枯病菌的EC50比較 從表2可以看出,除0.1億CFU/g多黏類芽孢桿菌細粒劑以外,在其他供試殺菌劑(6種化學藥劑和4種生物制劑)中,已登記的3種殺菌劑的EC50值普遍比未登記的7種殺菌劑的EC50值低,而且生物殺菌劑的抑菌效果均好于化學藥劑。其中以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對番茄青枯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值為1.308 mg/L;未登記的殺菌劑中,0.5%氨基寡糖素水劑是D-氨基葡萄糖以β-1,4糖苷鍵連接的低聚糖,可誘導植物的抗病性[8],其EC50值稍高于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的EC50值,低于20%噻森銅懸浮劑的EC50值,對番茄青枯病菌的抑制作用顯著;同時,在未登記的殺菌劑中,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濕性粉劑的抑菌效果良好,優于已登記的殺菌劑20%噻森銅懸浮劑;0.1億CFU/g多黏類芽孢桿菌細粒劑是活體細菌類微生物殺菌劑,其EC50值為0.071億CFU/L。

表2 不同殺菌劑對番茄青枯病菌的毒力測定結果

是否登記 供試殺菌劑 毒力回歸方程 EC50

(mg/L) EC50的95%置信區間

(mg/L) 相關系數

(r)

已登記 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 y=3.940+0.949x 1.308 0.673~7.444 0.991

20%噻森銅懸浮劑 y=0.268+2.219x 20.454 18.565 1~24.354 0.988

0.1億CFU/g多黏類芽孢桿菌細粒劑 y=1.324+3.819x 0.071* 0.018~0.562 0.930

未登記 0.5%氨基寡糖素水劑 y=2.424+1.748x 2.180 1.851~4.130 0.982

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濕性粉劑 y=0.824+2.433x 5.202 4.166~7.418 0.992

53%喹啉銅可濕性粉劑 y=0.986+1.107x 42.114 30.470~51.500 0.994

20%葉枯唑可濕性粉劑 y=1.676+1.224x 51.959 5.471~493.455 0.920

1.5%噻霉酮濃乳劑 y=1.176+1.259x 108.988 118.542~1 002.038 0.969

57.6%氫氧化銅干粒劑 y=1.324+1.119x 120.879 114.653~1 125.654 0.975

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 y=0.413+1.186x 745.601 118.962~4 673.097 0.924

注:標注“*”數字的單位為億CFU/L。

2.2 供試殺菌劑對番茄青枯病的田間藥效

所有藥劑處理在試驗期間對番茄無藥害現象。從表3可以看出,4種藥劑按常規推薦濃度灌根處理對番茄青枯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是59.29%~90.54%。其中采用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 800倍液在番茄移栽后灌根4次,對番茄青枯病具有理想的防治效果,第4次灌根后7 d(移栽后56 d)和15 d(移栽后64 d),平均防效分別高達9054%、85.20%,顯著優于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濕性粉

表3 不同藥劑處理對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

處理 數量

(株)

第4次藥后7 d 第4次藥后15 d

病株數

(株) 病株率

(%) 防效

(%) 病株數

(株) 病株率

(%) 防效

(%)

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441 27 6.14 90.54a 48 10.84 85.20a

0.5%氨基寡糖素水劑400倍液 466 63 13.47 79.25ab 78 16.65 77.27a

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 470 108 22.74 64.97bc 139 29.51 59.73b

0.1億CFU/g多黏類芽孢桿菌細粒劑300倍液 458 121 26.42 59.29c 123 26.85 63.34b

清水對照 436 283 64.94 — 319 73.27 —

注:同列數據后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在0.05水平差異顯著。

劑和0.1億CFU/g多黏類芽孢桿菌細粒劑的防效;0.5%氨基寡糖素水劑防治效果較好,盡管第4次以400倍液灌根后7、15 d的防效分別比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的防效要低,但差異不顯著;盡管0.1億CFU/g多黏類芽孢桿菌細粒劑的防效與生產上常用藥劑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濕性粉劑的防效不顯著,但從表3可以看出第4次藥后15 d的防效要高于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濕性粉劑,因此0.1億CFU/g多黏類芽孢桿菌細粒劑的持效期要優于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濕性粉劑。

3 結論與討論

目前在番茄青枯病上登記的殺菌劑為中生菌素、噻森銅、多黏類芽孢桿菌。國內關于殺菌劑對青枯病菌毒力測定和田間防效的研究報道較少,主要集中在土壤改良和生物防治尤其是拮抗菌的研究[3,9],2種方法雖對病害的發生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但田間防效不夠理想。endprint

本研究選用生產上常用的10種殺菌劑測定其對番茄青枯病菌的室內毒力,同時選取毒力較強的4種藥劑進行田間藥效試驗。結果表明,已登記產品中生菌素對番茄青枯病菌的抑制作用和防效最好。中生菌素是一種農用抗生素,對水稻白葉枯病、白菜軟腐病、柑橘潰瘍病等農作物細菌性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通過抑制病原細菌蛋白質的肽鍵生成,最終導致細菌死亡,同時可刺激植物體內植保素及木質素的前體物質的生成,從而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10],因此中生菌素為番茄青枯病防治中的優選。

另外登記產品中多黏類芽孢桿菌為細菌性活體生物制劑,其代謝產物中含有多種可利用的生物活性物質,可以通過與病原菌在生態位競爭生存空間和營養物質,對病害因素的解毒以及產生多種代謝產物達到抑制、殺死或溶解病原的作用,其對植物青枯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已見諸報道[11]。本研究也發現多黏類芽孢桿菌的持效性比生產上常用藥劑農用硫酸鏈霉素好。而病原菌對噻森銅已表現出中抗水平,應引起重視,在生產中要注意交替用藥和限制用藥。

氨基寡糖素由幾丁質降解得殼聚糖后再降解制得,或由微生物發酵提取的低毒殺菌劑,通過對植物細胞的作用,誘導植物體產生酚類化合物、木質素、植保素、病程相關蛋白等抗病物質,并提高與抗病代謝相關的防御酶和活性氧清除酶系統的活性,還可以溶解真菌、細菌等病原體細胞壁,干擾病毒RNA的合成,達到防治病害的目的[12],對西瓜枯萎病、棉花黃萎病、番茄晚疫病、煙草病毒病、黃瓜白粉病、生菜立枯病、辣椒疫病等均有很好的防效[13]??椎掠⒌葓蟮懒税被烟撬貙Ψ亚嗫莶【哂辛己玫姆乐巫饔肹4],但還其沒有被登記為番茄青枯病的防治藥劑。本研究中番茄青枯病菌對氨基寡糖素表現敏感,田間防效與中生菌素差異不顯著,可以與中生菌素輪換使用。農用硫酸鏈霉素對番茄青枯病的防效也相對較好,而且作為一種農用抗生素,其作用機制與常用化學殺菌劑不同,因此可作為青枯病防治時交替用藥的選擇。

近年來,生防制劑作為有害生物綜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農業生產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生菌素、氨基寡糖素、多黏類芽孢桿菌、農用硫酸鏈霉素均屬于生物殺菌劑,具有人畜安全,對自然環境安全、無污染,病原菌不易產生抗藥性等優點,本研究中4種生物殺菌劑均對番茄青枯病表現出良好的防效,因此今后在修文地區防治番茄青枯病時,可交替施用4種藥劑,以保證番茄的綠色安全生產。

參考文獻:

[1]Salanoubat M,Genin S,Artiguenave F,et al. Genome sequence of the plant pathogen Ralstonia solanacearum[J]. Nature,2002,415(6871):497-502.

[2]王 羽. 無致病力青枯病病菌對番茄青枯病的控病研究[D]. 重慶:西南農業大學,2004:3-4.

[3]劉肖肖,董元華,李建剛. 不同土壤改良劑對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J].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13,32(7):1368-1374.

[4]孔德英,肖崇剛. 氨基寡糖素對番茄青枯病防治作用[J]. 西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27(3):327-330.

[5]葉建如,顧 鋼,張 瀛. 幾種藥劑防治煙草青枯病的藥效評價[J]. 中國煙草科學,2013,34(1):72-76.

[6]任建國,王俊麗,岳美云. 21種殺菌劑對番茄瘡痂病菌的毒力測定[J]. 中國蔬菜,2011(4):56-60.

[7]司升云,蔡定軍,吳仁鋒,等. 農藥室內生物測定數據處理系統[CP/DK]. 武漢:武漢市蔬菜科學研究所,2006.

[8]檀志全,譚海文,覃保榮,等. 5%氨基寡糖素水劑在番茄上的應用效果初探[J]. 中國植保導刊,2013,33(10):65-66.

[9]陳志龍,陳 杰,許建平,等. 番茄青枯病生物防治研究進展[J]. 江蘇農業科學,2013,41(8):131-134.

[10]蔣細良,王勁波,王慧敏,等. 中生菌素對水稻懸浮細胞過氧化物酶基因轉錄表達的影響[J]. 中國生物防治,2006,22(3):207-210.

[11]王劉慶,王秋影,廖美德. 多粘類芽孢桿菌生物特性及其機理研究進展[J]. 中國農學通報,2013,29(11):158-163.

[12]孫艷秋,李寶聚,陳 捷. 寡糖誘導植物防衛反應的信號轉導[J]. 植物保護,2005,31(1):5-9.

[13]楊普云,李 萍,王戰鄂,等. 植物免疫誘抗劑氨基寡糖素的應用效果與前景分析[J]. 中國植保導刊,2013,33(3):20-21.endprint

猜你喜歡
毒力測定
幾種混配試劑對烤煙白粉病菌的室內毒力測定
咖啡炭疽病菌生物學特性及其毒力測定
海南椰子堅蚜對五種殺蟲劑的敏感性比較
幾種殺蟲劑對甘蔗綿蚜的室內毒力測定等
5種殺菌劑對黃瓜灰霉病菌的室內毒力測定
幾種熏蒸劑及殺細菌劑對櫻桃根癌病菌的室內毒力試驗
9種殺菌劑對茄子褐紋病菌的室內毒力測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