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雞源和鴿源基因Ⅵ型新城疫病毒對鴿的致病性比較

2015-06-15 13:08胡新崗吳雙黃銀云郭廣富
江蘇農業科學 2015年4期
關鍵詞:雞源致病性基因

胡新崗+吳雙+黃銀云+郭廣富

摘要:為了比較雞源、鴿源VIb亞型新城疫病毒(NDV)對鴿的致病性差異,選取雞源毒株ZJ3和鴿源毒株 WX-10-07-Pi,分別人工感染2月齡試驗鴿。接種后,觀察試驗鴿的臨床癥狀、病理剖解變化、喉氣管和泄殖腔排毒以及組織學病變情況,結果發現,2株NDV均能導致接種鴿發病,發病率為100%,死亡率為0;WX-10-07-Pi感染組鴿泄殖腔排毒時間長,而且病毒檢出率比其他組高;此外,在接種組鴿的多種組織器官中均可檢測出病毒。試驗結果表明,不同基因型NDV對鴿均有致病性,但致病力強弱與 NDV毒株特性有關;鴿源基因Ⅵb亞型NDV在鴿體內可長期帶毒與排毒,且更易在鴿群中傳播。

關鍵詞:新城疫病毒;基因Ⅵ型;鴿;致病性;雞源

中圖分類號: S855.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5)04-0208-03

收稿日期:2014-05-09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31440083);江蘇省科技支撐計劃(編號:BE2012366);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科研項目(編號:YB201006)。

作者簡介:胡新崗(1974—),男,安徽宿州人,碩士,副教授,從事動物醫學專業的教學、科研及高職教育管理研究。Tel:(0523)86158089;E-mail:gxh008@qq.com。

通信作者:吳 雙,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動物傳染病防控與流行病學。E-mail:jswushuang@sina.cn。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一種急性、高度傳染性疾病,已知能自然或人工感染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的鳥類超過了250種,現在已經被國際獸疫局(OIE)列為法定應報告的傳染病[1]。鴿子是介于家養和野生中間狀態的禽類,在新城疫傳播中起到重要的橋梁作用,而鴿新城疫是由鴿Ⅰ型副黏病毒(pigeon paramyxovirus type 1,PPMV-1)引起的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是嚴重危害養鴿業的主要疫病之一[2]。大多數學者認為,PPMV-1是雞NDV的一種變異株[3],該病毒首次于1981年在鴿體內被分離到,其中基因Ⅵ型NDV被認為是引起20世紀80年代初期新城疫第3次大流行的主要毒株,并在世界范圍內陸續在鴿系野禽中流行[4]。

諸多分子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基因Ⅵ型NDV主要在鴿群中分離到,并且鴿群中分離到的NDV主要是基因Ⅵb亞型,與當前世界上流行的優勢基因Ⅶd亞型并不一致[5-6];此外,對雞而言,鴿體內分離的強毒NDV一般被認為是中等毒力病毒,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基因Ⅵb亞型NDV對其他家禽的傳播能力相對有限[7-8]。因此可以認為,基因Ⅵb亞型NDV非常特殊、生物學意義重大,但是目前對基因Ⅵb亞型病毒的研究開展得還不夠深入,多局限于基因組序列測定、分析和主要蛋白的表達等層面。本試驗研究鴿源、雞源基因Ⅵ型NDV對鴿的致病性,并分析鴿感染2種病毒后的臨床診斷癥狀、病理變化、排毒規律等差異,以期了解它們在病毒攜帶和傳播中的作用,對于基因Ⅵ型NDV的研究和控制具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1.1.1 毒株 基因Ⅵb亞型雞源NDV ZJ3、基因Ⅵb亞型鴿源NDV WX-10-07-Pi均由農業部畜禽傳染病學重點開放實驗室分離、純化和保存。ZJ3、WX-10-07-Pi均為對雞中等毒力毒株,雞胚半數致死量ELD50(0.1 mL接種劑量)毒價分別為108.50、108.14。

1.1.2 雞胚及試驗動物 非免疫雞胚購自揚州市某非免疫雞場,自行孵化到所需日齡。2月齡非免疫美國白羽王鴿,購自江蘇省江都市飛亞肉鴿養殖基地。經測定,試驗前所有試驗動物體內均無NDV和禽流感病毒抗體。

1.1.3 運輸液 運輸液的配制是根據OIE推薦的配方[9]并稍作調整:用pH值為7.2的磷酸緩沖鹽(PBS)溶液配制運輸液,溶液中各種抗生素的劑量分別為青霉素10 000 U/mL,鏈霉素 10 mg/mL,慶大霉素250 μg/mL,卡那霉素250 μg/mL;最后用10mol/L濃度的NaOH溶液調節pH值,使運輸液的pH值為7.2。

1.2 試驗方法

1.2.1 分組設計 將20羽2月齡的美國白羽王鴿分成2組,每組10羽,另取5羽作為陰性對照組隔離飼養,專人負責。試驗組鴿每羽滴鼻、點眼接種含1×106個ELD50病毒尿囊液。陰性對照組鴿接種同劑量的PBS。

1.2.2 臨診癥狀 接種后每天早晚定時觀察2次,持續觀察30 d,記錄試驗鴿的臨床癥狀及發病死亡情況。

1.2.3 喉頭和泄殖腔排毒檢測 接種后每天定時采集泄殖腔棉拭子及喉頭棉拭子,將棉拭子放入四抗PBS中,保存于-20 ℃。每份棉拭子接種3枚9~11日齡非免疫雞胚,每 12 h 觀察1次雞胚,觀察120 h。棄去24 h內死亡的雞胚,將24 h以后死亡及120 h以后未死亡的雞胚置4 ℃冰箱過夜后收集尿囊液,測定其血凝價。

1.2.4 病理切片 分別于接種后4、7、14 d,每組隨機取2羽鴿子(對照組取1羽),進行病理解剖,記錄剖解變化情況。采集氣管、腎臟、脾臟、肺臟、肝臟、胰腺、回腸、十二指腸、胸腺9種組織,用10%福爾馬林固定,按常規制作石蠟組織切片,蘇木精-伊紅(HE)染色,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病理組織學變化。

2 結果與分析

2.1 臨診癥狀

病毒接種后3 d,WX-10-07-Pi、ZJ3感染組僅表現出輕微的精神狀態不佳。WX-10-07-Pi組于接種后4 d糞便呈現墨綠色;接種后6 d精神不振、食欲減退,大部分病鴿表現出翅膀懸垂或向兩側分開,兩腳麻痹、不能站立;接種后10 d出現眼瞼發炎、呼吸困難、咳嗽;在觀察期后期,出現輕微的震顫神經癥狀。ZJ3組在感染后7 d糞便呈水樣稀糞;接種后9 d糞便呈墨綠色黏性稀糞;接種后12 d眼瞼發炎、眼睛半睜半閉,呼吸困難,出現神經癥狀;接種后15 d左右,出現典型的神經癥狀,呈“觀星姿勢”;接種后20 d起神經癥狀有所緩解。在1個月的試驗期內,試驗組鴿發病率為100%,WX-10-07-Pi、ZJ3組均未見死亡,所有耐過的病鴿精神尚好,但明顯消瘦;陰性對照組鴿無異常表現。endprint

2.2 病理解剖學變化

WX-10-07-Pi感染組在接種后5 d脾臟輕微腫大,肝邊緣有出血點,氣管環輕微出血;雞接種后11 d氣管環嚴重出血。ZJ3感染組鴿在接種后3 d脾臟腫大,表面有針尖至粟粒大的灰白色的壞死結節或伴有出血點,肝臟稍腫;接種后 4 d 胰腺萎縮,肝臟邊緣、表面及心葉有出血點和出血紋,氣管充血、出血;接種后6 d肝臟呈土黃色。

2.3 泄殖腔和喉頭排毒檢測

每個泄殖腔棉拭子接種3枚9~11日齡非免疫雞胚。結果發現,ZJ3感染組的泄殖腔棉拭子中沒有檢測到病毒,而WX-10-07-Pi感染組的泄殖腔棉拭子中病毒分離率較高,結果見表1。由結果還可見,ZJ3組在接種后的1~4 d能檢測到喉頭間斷性排毒,WX-10-07-Pi組在接種后1至 5 d 檢測到喉頭持續排毒。

表1 病毒 WX-10-07-Pi感染后3~17 d泄殖腔棉拭子分離病毒結果

接種時間(d) 陽性鴿數(羽) 幸存鴿數(羽)

4 0 10

5 5 8

6 4 8

7 3 8

8 4 6

9 5 6

10 4 6

11 4 6

12 5 6

13 2 6

14 1 6

15 2 4

16 0 4

17 0 4

注:由于ZJ3感染組的泄殖腔棉拭子中未檢測出病毒,因此未在表中列出。

2.4 病理組織學變化

接種后,WX-10-07-Pi組鴿的脾臟、肺臟、十二指腸發生了明顯的病理組織學變化,ZJ3組的組織學病變主要為脾動脈周圍淋巴鞘淋巴細胞數量減少、十二指腸絨毛黏膜層及固有層局部壞死脫落;對照鴿未見異常變化。具體組織病變詳見圖1至圖6,圖7至圖9為對照組肺、十二指腸、脾臟組織切片。

3 結論

不同宿主源基因Ⅵb亞型NDV同時感染鴿的試驗研究數據目前還比較缺乏,在本試驗中,用雞源毒株ZJ3、鴿源毒株WX-10-07-Pi分別感染美國白羽王鴿,均未引起感染鴿的死亡;ZJ3感染組出現疾病癥狀比WX-10-07-Pi感染組晚,但是臨床癥狀比WX-10-07-Pi嚴重許多,尤其是相關的神經癥狀更為明顯,試驗結果與相關文獻報道雞源強毒

NDV感染鴿未表現出任何臨床癥狀不一致[10]。大體病變結果表明,肝臟和脾臟是最先觀察到的病變部位,隨著病程發展,更多的臟器出現病變,但其出現比例和嚴重程度都不算很高。大體病變最明顯的區別是ZJ3感染組中肝臟呈現土黃色的病例較多,有個別病鴿雖然臨床診斷癥狀相當嚴重,但大體病變卻并不顯著,與文獻報道的一致[11]。

盡管2株病毒對鴿的致病性相當,但是ZJ3感染組泄殖腔卻沒有檢測到排毒,WX-10-07-Pi感染組的泄殖腔棉拭子中病毒分離率較高;喉頭排毒檢測結果表明,鴿源毒株WX-10-07-Pi帶毒時間長且排毒率明顯高于ZJ3感染組。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鴿源NDV更容易在鴿群中傳播。此外,病鴿多種組織器官出現明顯的組織損傷,主要見于消化系統和免疫系統,但是出現病變的比例和嚴重程度都不高。WX-10-07-Pi組的肺臟發生組織學病變,而ZJ3組的肺臟正常,在一定程度上說明WX-10-07-Pi對鴿的呼吸道親嗜性較強。

從臨床癥狀、泄殖腔的排毒時間以及泄殖腔的病毒檢出率可以部分看出,同為基因Ⅵb亞型,鴿源NDV比雞源NDV更易在鴿群中傳播。這些結果一定程度上驗證了目前在我國,Ⅵb亞型是鴿群中所特有的基因型,且鴿源分離株絕大多數屬于該亞型的結論。

參考文獻:

[1]Alexander D J. Newcastle disease[M]//Saif Y M,Barnes H J,Glisson J R,et al. Diseases of poultry. 11th ed. Ames: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2003:64-87.

[2]Alexander D J. Newcastle disease and other Paramyxoviridae infections[M]//Calnek B W,Barnes H J,Beard C W,et al. Diseases of poultry. Ames: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7:541-569.

[3]Alexander D J,Russell P H,Parsons G,et al. Antigenic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paramyxovirus type Ⅰ isolates from pigeons—an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study[J]. Avian Pathol,1985,14(3):365-376.

[4]Kaleta E F,Alexander D J,Russell P H. The first isolation of the avian PMV-1 virus responsible for the current panzootic in pigeons ?[J]. Avian Pathology,1985,14(4):553-557.

[5]Liu X F,Wan H Q,Ni X X,et al. Pathotypical and genotyp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strains of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isolated from outbreaks in chicken and goose flocks in some regions of China during 1985—2001[J]. Archives of Virology,2003,148(7):387-1403.endprint

[6]Guo H B,Liu X L,Han Z X,et al. Phylogenetic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eight strains of pigeon paramyxovirus type 1 (PPMV-1) isolated in China between 2010 and 2012[J]. Archives of Virology,2013,158(6):1121-1131.

[7]Aldous E W,Fuller C M,Ridgeon J H,et al. The evolution of pigeon paramyxovirus type 1 (PPMV-1) in Great Britain:A molecular epidemiological study[J]. Transboundary and Emerging Diseases,2014,61(2):134-139.

[8]Kim L M,King D J,Guzman H,et al. Biological and phylo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pigeon paramyxovirus serotypes 1 circulating in wild North American pigeons and doves[J].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2008,46(10):3303-3310.

[9]王志亮,劉華雷.新城疫[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2.

[10]de Oliveira T C A,Seki M C,de Freitas R T,et al. Experimental infection of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in pigeons (Columba livia):Humoral antibody response,contact transmission and viral genome shedding[J]. Veterinary Microbiology,2008,129(1/2):89-96.

[11]萬洪全,劉海俠,吳力力,等. 鵝副黏病毒對鴿的致病性研究[J]. 中國獸醫科技,2002,32(5):5-8.endprint

猜你喜歡
雞源致病性基因
雞源沙門氏菌病的分離鑒定、診治及綜合防治
Frog whisperer
上海市雞源單增李斯特菌株分子流行病學調查
一例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診治
高致病性藍耳病的診斷和治療
陜西省部分地區雞源A型產氣莢膜梭菌分離株的藥敏試驗
山東省雞源大腸埃希菌I類整合子及基因盒研究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防控
PCR-RFLP鑒定常見致病性念珠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