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樅陽縣基層農技推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015-06-15 01:13王念龍
安徽農學通報 2015年10期
關鍵詞:樅陽縣措施問題

王念龍

摘 要:該文通過對樅陽縣種植業技術推廣體系分析,針對推廣體系及推廣環境現狀,提出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的思路和措施,主要包括:確立大農業理念,加強農技隊伍建設,實施科學精細管理等,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提升、農村經濟發展。

關鍵詞:基層農技推廣;問題;措施;樅陽縣

中圖分類號 F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10-20-02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升農產品質量,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基層農技推廣不可或缺。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工業化進程的推進,農技推廣受重視程度趨弱,特別是縣鄉機構改革后,農技推廣出現“線斷網破”,體系弱化,推廣漸顯疲態。對此,通過對樅陽縣種植業推廣體系分析,結合基層推廣實際,就加強基層農技推廣工作,進行了一些思考與探討。

1 推廣體系及推廣存在的問題

1.1 推廣隊伍與推廣任務不匹配 主要表現在農技人員數量不足、年齡偏大、分布不均衡。樅陽縣總人口97.4萬,農業人口86萬,常年農作物播種面積約13.5萬hm2。目前從事種植業推廣人員84人,30歲以下14人,僅占16.7%,而50歲以上25人,達29.8%,近1/3;2002年機構改革時,農技人員被分流,個別鄉鎮站人員全部改行,造成農技人員缺乏和各鄉鎮分布不均衡并存現象。

1.2 推廣經費與基礎建設嚴重不足 經費短缺是基層推廣機構難以開展有效服務的重要制約因素,不少基層站房屋陳舊,缺少下鄉交通工具,農技人員工作和生活環境差,待遇偏低,難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1.3 知識技能與實際需求存在偏差 目前,農村勞動力短缺,廣大群眾偏愛的技術是省工、高效,而農技人員熟悉的,基本仍處在追求高產的層面,對群眾高產、優質、高效技術的渴望,降低生產過程對生態影響的技術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1.4 跟不上推廣對象與客觀環境發生變化形勢 推廣對象方面,以前年齡是老中青結合,目前除種植大戶,基本以老人為主;生產規模方面,過去是數量龐大、相對分散的農業生產經營格局,現在是大戶和分散小戶并存,小戶漸少,大戶增多,目前種植業規模生產比例達到40%以上,且規模生產仍在不斷發展;知識結構層面,散戶基本上文化水平較低,接受和應用科技能力弱,規模生產者文化水平和專業技能較高;推廣手段方面,以前受交通和通訊限制,只能面對面、手把手搞推廣,現在通訊快捷網絡普及,可以充分利用現代科技為推廣服務;推廣目標方面,過去主要是增產,現在要轉到增產增效、生態安全并重上來。

2 加強基層農技推廣對策措施

2.1 確立大農業理念 基層種植業推廣體系建設必須與時俱進,通過加強宣傳,讓廣大群眾了解、重視、支持農技推廣。樹立科學發展觀,確立大農業理念,加強橫向聯系,農藝與農機結合,種植與養殖結合,生產與生態并舉。在保證必要的技術人員和硬件建設基礎上,強化科學管理,調動農技人員積極性,提升推廣技能和理論水平,提高推廣實際效能。從增產增效技術推廣轉到增產增效技術和基礎科技推廣并重,重視病蟲害預報、測土配方、環境監測、植物檢疫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等公共性基礎性推廣工作。大力支持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組織,推進公益性推廣與經營性推廣協同發展。

2.2 加強農技隊伍建設 建設一支精干的農技推廣隊伍是完成推廣工作的重要保證。隊伍建設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必要的數量。通過逐年招聘農業類院校畢業生,充實基層農技推廣隊伍,達到基本滿足推廣工作的必要人數,建立合理的年齡梯級結構;二是較高的質量。首先農技人員專業必須對口。其次要重視繼續教育,采取集中培訓與自我學習的方式,提升知識技能,拓寬眼界,學習重點在農業政策、農業知識和科技應用等方面,確保推廣隊伍的高素質高水平;三是著力培養基層站長。站長是一個站的領頭雁,其組織水平、工作能力、精神狀態和個人素質,對所在站推廣工作至關重要。因此培養站長是隊伍建設的有效抓手;四是建立專家指導組織。將縣鄉專業水平較高、推廣經驗豐富的技術骨干組織起來,開展實用技術研究、技術難題破解和突發事件的應對;五是開展縣級技術人員下鄉駐點工作。在農作物生長季,到鄉鎮站長期駐點,深入基層學習指導,接地氣,與大戶對接,貼身服務,細致掌握基礎情況。

2.3 實施科學精細管理 精細管理目標是充分調動推廣人員的積極性,及時解決生產難題,高效完成推廣任務??h級農業主管部門應分類制定合理、可操作的考評細則,在財產管理、安全生產、農技服務、試驗示范、科技推廣等諸多方面,細化考核內容,定性和定量相結合,對農技人員和基層站分別進行考核??己私Y果與績效工資、優秀和先進評定、職稱評聘及晉升掛鉤。探索建立既合規,又可行的激勵機制,讓實干者、苦干者得實惠有榮譽,引導廣大農技人員積極投身科技推廣。

2.4 增加財政經費投入 必要的經費是做好推廣工作的重要條件。要逐步增加縣級農技推廣財政預算,穩定和加強基層農技推廣等公益性服務機構,同時,國家和省市在安排工作經費時,應適當向貧困縣市、糧油生產大縣傾。增加基層農技推廣投入,改善推廣手段落后現狀,完善病蟲測報、動植物檢疫、土壤及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硬件,建設基層站辦公用房,添置交通工具,提高基層推廣人員待遇,改善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讓基層推廣機構能夠留住人才,并為他們施展才華創造條件。

2.5 落實高效差別推廣 深入田間地頭,試驗示范,現場指導,這些傳統的推廣方式要堅持,但也要針對農村經營體制的變化,與時俱進,要立足當前,放眼長遠,改進推廣思路與推廣方式。既要針對散戶,著力加強面上推廣,又要針對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和專業合作組織等,進行有差別的科技推廣和技能提升,開展一對一服務;既要進村入戶,開展調查,設立宣傳欄,面對面搞推廣,也要利用現代科技,通過短信群發及聲訊平臺、網絡郵箱、QQ群等方式,開展及時快捷服務;既要對一般農戶,直接進行現場示范,促進新技術、新品種、新材料的推廣,也要對有較高文化的大戶等群體,進行引導點撥,促其自學,讓新型農民增強自我學習能力;持之以恒抓培訓,組織有意愿的大戶到先進地區培訓觀摩,請高水平專家授課指導,長知識,增見識,轉觀念,換思路。同時,各鄉鎮站要結合本地實際,認真建設規模不等的示范點片,發揮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

2.6 開展社會協同推廣 當前進入推廣領域的主體呈現多元化,有政府的公益性推廣機構,有農資農機供應企業,也有病蟲害防控專業服務組織,以及其他各種專業合作社和專業協會等等,多元化推廣是農技推廣發展的內在需要和必然規律。在不斷加強基層公益性推廣的同時,各級政府要大力支持發展社會性經營性推廣組織,在政策、項目、資金及組織等方面,扶持社會化推廣發展,支持技物結合,開展物化科技推廣,引導社會資金進入農業生產領域,開展土地平整、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形成各類組織協同推廣,共同成長的良好局面。

(責編:徐煥斗)

猜你喜歡
樅陽縣措施問題
放養雞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數學解題中構造法的應用措施
減少豬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豬熱應激及其防治措施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