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麥新品系“鳳科06168”的選育過程和特征特性

2015-06-15 01:29王麗芳
安徽農學通報 2015年10期
關鍵詞:高產栽培技術特征特性小麥

王麗芳

摘 要:鳳科06168是鳳臺縣農業科學研究所以鄭麥9023與馬場2號、皖麥43為親本進行復合雜交,經多年選育的高產、優質、多抗適應廣的小麥新品系。經2a多點試驗,比對照揚麥158分別增產10.4%和9.7%,差異均達極顯著水平。該文將該品系的選育過程,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作簡要概述,為進一步選育和利用作參考。

關鍵詞:小麥;鳳科06168;選育過程;特征特性;高產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1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10-40-03

鳳科06168是鳳臺縣農業科學研究所以鄭麥9023與馬場2號、皖麥43為親本進行復合雜交,經多年選育的高產、優質、多抗適應廣的小麥新品系。經2a在阜南、鳳臺、新馬橋等地進行多點試驗,表現高產穩產,抗病性好,產量比對照揚麥158分別增產10.4%和9.7%,差異均達極顯著水平。本文將該品系的選育過程,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作簡要介紹。

1 選育過程

鳳科06168是鳳臺縣農業科學研究所2004年以鄭麥9023為母本,馬場2號為父本雜交,2006用其第二代群體中(F2)的優良單穗作母本,再與皖麥43為父本進行復合雜交,以選育出適于我省沿淮稻麥兩熟麥區種植的優質、高產、抗病小麥新品種。

鄭麥9023是河南省農科院選育的優質強筋小麥品種。弱春性,早熟,成熟期比豫麥18早熟3d左右。幼苗微直立,分蘗力中等,春季生長迅速,株高82cm左右,株型緊湊直立,穗層整齊,落黃較好。紡錘形穗,長芒,白殼,硬質白粒,每667m2穗數38萬左右,穗粒數32粒左右,千粒重45g左右,容重800g/L左右??箺l銹病、葉銹病、赤霉病、紋枯病、感白粉病。產量水平400~500kg/667m2左右。但其抗寒性一般,尤其抗倒春寒能力差,為克服其不足,我們選用了曾作為主栽培品種的馬場2號和皖麥43作為父本單交和復交,以増強其抗寒性,抗病性和適應性。馬場2號是從“鄭引一號”變異單株中系統選育出的一個品種,皖麥43號(原代號皖9231-8)系安徽農科院作物所從矮敗輪回群體中選得的可育穗,經離子注入于1992年選育而成。該品種屬春性,早熟類型,分蘗力中等,成穗率高,株高85~90cm,長相清秀,穗呈長方形,長芒、白殼、白粒、半角質,每穗結籽近45粒,千粒重41g,灌漿速度快,籽粒飽滿,中抗赤霉病,白粉病輕。熟期轉色好,籽粒品質較好,據農業部測試中心檢驗:粗蛋白含量為15.51%,濕面筋為31.6%,沉降值為42.4mL,烘烤面包評分為86.5。

2006年秋,在選育圃播種其雜交種之后,采用系譜法選育,把分離當選后代分別編號分區播種,逐年逐代田間觀察記載,室內考種選優汰劣,優選者按原系下延續號,至2012年在眾多系者初選3個系,分別是0406-1-6-8-3系、0406-2-8-4-5系、0406-5-7-8-1系,此3系又經2a多點試驗,最終優選出綜合性狀最佳的0406-1-6-8-3系,除取名“鳳科06168”。

2 特征特性

鳳科06168,春性,全生育期216d與對照揚麥158相當,幼苗半匍匐,葉色深綠,分蘗力中等,株高75cm,穗層整齊,熟相好,穗呈長方型,長芒,白殼,粒色介于紅、白之間。籽粒硬質,平均穗粒數31粒,千粒重49.5g,田間表現抗倒伏,越冬和早春均沒發現凍害現象,抗寒性優于鄭麥9023,白粉病、紋枯病較輕。長勢清秀,熟相好。2010、2012年長江中下游地區小麥赤霉病嚴重發生,我省沿淮麥區小麥均不同程度感染小麥赤霉病,而本品種發病很輕,幾乎不發病,表現較好的赤霉病抗性。

3 產量表現

2012-2013年度在鳳臺縣朱馬店、錢廟鄉鎮及本所3點試驗,鳳科06168平均單產536.2kg/667m2比對照揚麥158增產10.4%。2013-2014年度分別在新馬橋、阜陽、壽縣、鳳臺4點試驗,鳳科06168每667m2平均522.7kg比對照揚麥158平均467.4kg增產11.8%。

4 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4.1 精細整地 前作收后適墑整地,采用先機旋耕以滅茬切碎并再機耕15~20cm,最后反復耙地做到上無坷垃,下無臥伐,上虛下實。田間開溝作畦,做到畦溝、腰溝、田邊溝三溝配套,溝溝相通,以便旱能灌水,連陰雨天田間積水能及時排出,防明澇暗漬。沿淮稻麥區在小麥整個生育期明澇暗漬應時刻關注。

4.2 適時播種 鳳科06168在10月15日至11月15日均可以播種,其中最佳播種期是10月25日至11月5日,沿淮稻麥連作區水稻收后適墑整地即可播種。我省北部如宿州、阜陽等市縣可安排在晚茬播種,實現冬前壯苗。用播種機條播基本苗18萬/667m2,播深3~4cm,若遇天旱年份,土壤墑情不好,為不誤農時??梢韵仍靿労蟛シN,以保障及時出苗,一播全苗,苗齊,苗壯。

4.3 科學施肥 施肥方法和數量直接影響小麥的產量和品質,要根據田塊土壤肥力基礎,產量目標,科學統籌肥料,高產栽培條件每667m2需純氮15~18kg,五氧化二磷8kg左右,氧化鉀8kg。氮肥70%做基肥,30%做拔節肥,鱗鉀肥全作基肥。大力提倡多施農家肥作基肥以利培肥地力,持續高產。

4.4 化學除草 在小麥返青期到拔節前是麥田化學除草的最佳時期,針對麥田雜草種類選擇對路藥劑,防除闊葉類雜草,每667m2用20%使它隆40~50mL或10%麥帥可濕性粉劑,30~50g或5.8%的麥喜20mL兌水40kg莖葉噴霧。防除禾本科雜草,每667m2用6.9%驃馬濃乳劑60~100mL或3%世瑪油懸劑20mL,兌水40kg莖葉噴霧,化除麥田雜草,要求田間土壤濕潤,無風晴天,氣溫在10℃以上條件。

4.5 病蟲害防治 鳳科06168田間紋枯病、白粉病、赤霉病均感病很輕,這幾種病害因受氣候影響年份間也有差異??梢赃x用20%井岡霉素可濕性粉劑每667m230g或12.5%禾果利可濕性粉劑30~60g防治紋枯病,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g或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50g防治赤霉病。小麥白粉病可用每667m2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g兌水50kg葉莖噴霧。蟲害主要是紅蜘蛛和穗蚜蟲??蛇x用20%噠螨靈可濕性粉劑防治紅蜘蛛,選用10%吡蟲啉或50%辛硫磷防治蚜蟲。

4.6 預防干熱風 干熱風是我省沿淮、淮北小麥生育后期灌漿期常常出現的一種災害性天氣,氣溫高于30℃,空氣濕度低于30%,并伴有一定風力,風速超過3m/s。持續2~3d以上。嚴重影響小麥籽粒増重,一般減產10%左右,重者減產20%以上,為減輕其危害,養根保葉防早衰,可以在小麥灌漿期田間噴霧能提高土壤濕度,明顯改善田間小氣候以保根保葉。也可以在小麥灌漿期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每667m2用磷酸二氫鉀100g兌水30kg噴葉面,噴2次,間隔10d,可以減輕干熱風的危害,増粒重。

4.7 及時收獲 小麥最佳收獲期是在臘熟末期,要避開5月下旬6月初常出現的連陰雨天氣,抓住晴好天氣,及時搶收晾曬,確保豐產豐收。

(責編:張長青)

猜你喜歡
高產栽培技術特征特性小麥
主產區小麥收購進度過七成
孔令讓的“小麥育種夢”
葉面施肥實現小麥畝增產83.8千克
哭娃小麥
豐農啤1號大麥的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