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系雜交水稻隆兩優6號“3414”肥料效應試驗

2015-06-15 01:53謝葉荷
安徽農學通報 2015年10期
關鍵詞:水稻

謝葉荷

摘 要:通過高產、優質、抗病兩系雜交水稻品種隆兩優6號在黃山市徽州區不同施肥比例的種植試驗,分析其高產栽培需肥特性,為該品種在該區域較大面積的推廣提供理論依據。結果表明,各施肥處理中,以處理N2P1K1即氮、磷、鉀施用量分別為12kg/667m2、1.8kg/667m2、3.75kg/667m2時,肥料經濟效益最佳,化肥貢獻率和1kg養分增產率分別亦為最高,產量達到600kg/667m2以上。

關鍵詞:水稻;隆兩優6號;施肥比例;產量表現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10-84-02

1 試驗目的

隆兩優6號系安徽隆平高科種業有限公司研發和培育的高產、優質、抗病性強兩系雜交水稻新品種[1],在不同的肥水條件下種植表現出增產潛力大的特性[2],2010年通過安徽省水稻品種審定。為進一步摸索該品種在黃山市徽州區不同施肥水平下的產量表現,為該品種在該區域的迅速推廣提供科學施肥的理論依據,筆者開展了此次試驗研究。

2 材料和方法

2.1 供試材料 供試兩系雜交水稻品種為隆兩優6號。2.2 供試土壤 2014年在徽州區西溪南村水稻田塊安排水稻不同施肥比例種植試驗。供試土壤耕層養分含量為有機質32.12g/kg,堿解氮298.0g/kg,有效磷34.05mg/kg,速效鉀121mg/kg,有效硼0.34mg/kg,有效硫10.65mg/kg,屬高肥力田塊。

2.3 供試肥料 氮肥品種為尿素,含純氮量(N)46.0%,產地山東;磷肥品種為過磷酸鈣,含P2O512.0%,產地為銅官山;鉀肥品種為氯化鉀,含K2O60.0%,產地為俄羅斯。

2.4 試驗方法

2.4.1 試驗設計 試驗設計氮、磷、鉀3個因素,4個不同施肥水平即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當地常規施肥量即氮12kg/667m2、磷3.6kg/667m2、7.5kg/667m2,1水平為2水平的0.5倍,3水平為2水平的1.5倍,共14個處理,隨機排列,不設重復。試驗小區面積20m2,小區間作小埂,小埂用塑料膜覆蓋,深入底層10cm防串滲,各小區獨立排灌。四周均設保護行。移栽密度為1.67萬穴/667m2。

2.4.2 試驗過程 磷肥按基肥一次深施,鉀肥按基肥60%,40%拔節前施入,尿素基肥50%、促蘗肥20%、30%作穗粒肥分次施用。5月6日育秧,6月5日移栽,6月15日第1次追肥、7月21日第2次追肥、8月11日第3次追肥,病蟲害防治3次。收獲前田間取樣考種,分析產量性狀,9月16日收獲,單收單曬計產量水平。

3 結果與分析

3.1 不同施肥處理對水稻經濟性狀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處理N2P1K2的有效穗數最高,為10.57個/穴,處理N0P0K0空白對照有效穗數最低,為5.33個/穴,表明即便是在高肥力田塊要獲得合理的有效穗數,也必需增施氮、磷、鉀肥;從結實率考種結果分析,以無氮處理N0P2K2為最高,為90.2%,但單產并不高,表明要獲得理想的結實率和單產,必需適當增施氮肥,但不宜過量施用;處理N3P2K2的千粒重最高,為27.47g,其次分別是處理N2P2K1(27.30g)、N0P0K0(27.16g),其單產水平與千粒重關系并不密切。

3.2 不同施肥處理對水稻產量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除處理N1P1K2和N2P1K2的理論單產與實收單產有差異外,其他處理的理論和實收單產位次均相符。其中,以處理N2P1K1實收單產最高,為602.3kg/667m2,較空白對照(處理1)產量412.5kg/667m2增產189.8kg/667m2,增產率為46.01%,施肥效果顯著;化肥貢獻率和1kg養分籽粒增產最高的也是N2P1K1處理,分別為31.51%和10.81kg;處理N1P2K1化肥貢獻率最低為12.18%;處理N1P1K2的1kg養分增產率最低為3.71kg。

3.3 氮、磷、鉀單因素分析

3.3.1 氮元素 由表2可知,當磷、鉀施肥量保持常規施肥量不變的情況下,氮肥施用量以12kg/667m2為宜,該品種單產為最高,達594.5kg/667m2。

3.4 不同處理對水稻經濟效益的影響 由本次試驗得出,肥料純收益最高的是N2P1K1處理,為1 119.22元/667m2,處理N0P2K2最低,為880.24元/667m2,處理N2P2K2為1 071.04元/667m2。

4 結論

通過隆兩優6號在徽州區高等肥力水平水稻田不同施肥比例的試驗結果可知,以處理N2P1K1即氮、磷、鉀使用量分別為12kg/667m2、1.8kg/667m2、3.75kg/667m2時,其肥料經濟效益最佳,化肥貢獻率和1kg養分增產率分別亦為最高,產量達到600kg/667m2以上。

參考文獻

[1]王朝斌.隆兩優6號水稻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2(19):27,31.

[2]戴大斌,羅先剛,張萬富.雜交水稻“兩優多系1號”和“隆兩優6號”高產試驗初報[J].安徽農學通報,2010,1(20):71,152.

(責編:張宏民)

猜你喜歡
水稻
水稻和菊花
機插秧育苗專用肥——機插水稻育苗基質
有了這種合成酶 水稻可以耐鹽了
水稻種植60天就能收獲啦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樣實現機插
中國“水稻之父”的別樣人生
海水稻產量測評平均產量逐年遞增
對水稻機插秧技術推廣的思考
有些地方的水稻待收割(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