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患子育苗試驗及苗期生長規律研究

2015-06-15 02:17申曉紅
安徽農學通報 2015年10期
關鍵詞:播種育苗

申曉紅

摘 要:通過對無患子育苗試驗及苗期生長規律的研究,結果表明:(1)無患子種子經變溫吸脹吸水、沙藏催芽后,發芽率可達95%以上,播種后40d左右形成幼苗;(2)無患子當年生苗苗高、地徑生長趨勢均呈“∧”型單峰曲線,表現為“慢—快—慢”的生長規律。兩者均于7月中下旬進入速生期,8月呈現生長高峰期,1年生苗生長期約247d,平均樹高達114.5cm,平均地徑達11.38mm,表現出對本地自然條件有較強的適應性。

關鍵詞:無患子;播種育苗;生長規律

中圖分類號 S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10-125-02

無患子(Sapindus mukorossi)為無患子科深根性落葉喬木,抗風力強,喜光,稍耐陰,樹高15m,樹齡達100~200a,種子無胚乳,黑色球形,光亮而堅硬[1]。無患子自溫帶到熱帶均有分布,耐干旱、貧瘠,抗病蟲害能力強,其在安徽天然分部區主要在長江以南,但在長江以北的低山、丘陵地區也能正常生長。無患子冠形美觀,秋葉金黃,被稱之為“城市黃金樹”,并且可吸收汽車尾氣、空氣中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在城市綠化、水土保持、環境保護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2]。

無患子果肉富含無患子皂苷,起泡性好、去污力強,現已被開發成潔膚化妝品、洗發香波及金銀珠寶清潔保養劑等;其種仁含油率高達42.8%,全果壓榨出的油脂所含亞油酸、油酸高達62.5%,是我國臺灣及淮河以南地區的一種具有廣泛利用價值的新型生物柴油制備原料[3]。此外,無患子木材不需任何防腐劑處理可自然防蛀蟲,在對生態環保日益重視的今天,生產無患子有機木材無疑是一個具有巨大發展空間的新興產業。

近幾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安徽省“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的實施,尤其是生物化工、生物能源等方面綜合利用程度的提高,無患子作為一種多功能植物,其開發利用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其良種壯苗的使用量也急劇增大。為此,筆者基于對無患子引種育苗及壯苗培育試驗,重點研究了其苗期生長規律,意在滿足無患子工程用苗的需求,以實現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在含山縣國有蒼山林場,地處117°53′23″E,31°24′18″N,北亞熱帶溫潤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適中,年均降水量1 011mm,年均氣溫15.7℃,極端最低溫度-10℃,最高溫度40℃;年均風速3.1m/s,年日照時數2 102h,無霜期235d;土壤為黃棕壤,土層厚約30~50cm,pH值為6.5。地帶性植被類型以落葉樹種為主,并伴有少量常綠闊葉喬、灌木種類的落葉與常綠闊葉混交林,區內人工林以松類為主,分布樹種300多種。

2 材料與方法

試驗用無患子種子于2013年10月采自江西省九江種子園;自播種出苗至落葉期,定期觀測苗木物候期、生長量及病蟲害情況。當幼苗出齊后,隨機設立6個固定樣行,每個樣行觀測記錄50株,每隔30d分別用卷尺、游標卡尺測量苗高和根徑,最后求得平均值。

3 結果與分析

3.1 無患子種子采收、調制與低溫催芽處理

3.1.1 種子采收除雜 2013年10月下旬選擇無患子健壯的結果母樹,當果實外皮呈微透明的橙黃色、稍起皺時,用長竹竿敲擊果序,使種子脫落、收集,用清水浸泡、漚制;當發現外殼充分吸水、脹裂時,用手搓洗,去外果皮及其他雜質,撈出種子,再以流水浸泡24h,用浮選法選出飽滿種子,晾干備用。

3.1.2 種子消毒 先將選出待用的飽滿種子用0.5%高錳酸鉀液浸種2h后撈出,再以流水漂凈藥液,放入40%硫酸中脫脂處理2~4h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凈。

3.1.3 變溫吸脹吸水 將消毒備用種子倒入事先準備好的瓦缸或木桶容器中,慢慢地沿容器壁注入100℃熱水,一邊注水,一邊攪拌,使種子觸水冷熱均勻,水量多少以沒過種子1~2cm為宜;然后用塑料薄膜封密容器口,靜置24h,到第2天倒出容器中的水,再加入清水浸泡7d,水量以沒過種子即可。

3.1.4 濕沙催芽越冬 先用清水將新采的細河沙濕度調制好,以“手握沙成團不滴水,松開即散”為宜;再將濕沙與種子按3∶1比例,充分均勻相拌后裝入已浸透水的大口徑瓦盆中,蓋好塑料膜,細繩扎緊,放置背風向陽處越冬催芽。

3.2 無患子種子沙藏催芽后的播種育苗

3.2.1 苗床制作及施基肥 苗圃的選擇與整地按常規育苗要求,圃地用濃度為3%硫酸亞鐵液按2.5kg/m2對土壤消毒和緩解堿性。結合整地撒施無機復合肥、腐熟餅肥各1 500kg/hm2。苗床南北走向,寬1.2m、高20~25cm、步道寬40cm,邊溝深約45cm。

3.2.2 適時點播 2014年3月中旬發現有部分種子胚根露白,及時挑選出,按株行距30cm×50cm,挖10cm左右深穴,澆透水,點播后覆土3~5cm。尚未露白的種子繼續催芽,然后再按上述方法適時點播。

3.2.3 苗期管理 在幼苗真葉發出后,于清晨澆透水1次,并及時松土保墑。6月份底前每30d追施N肥1次,7月份每15d追施1次速效肥,以N、P肥為主,8月份后改施復合肥,同時葉面噴灑2%磷酸二氫鉀液。其他如除草、澆水、病蟲害防治等苗期管理按正常進行。

3.3 無患子1年苗物候特征、苗高及地徑生長規律研究 3月10日開始出苗,4月3日開始大量出苗,4月19日幼苗出齊,出苗期持續40d,此階段苗高、地徑生長量非常??;生長初期持續96d,苗高、地徑生長仍很緩慢;7月下旬進入速生期,8月中、下旬呈現高峰生長,平均高凈生長量達26.5cm,月最大凈生長量出現在8月,達32.4mm,占全年高生長的28.37%。苗木硬化期后,10月25日后苗高、地徑生長減緩,11月15日后陸續落葉,進入休眠期(如圖1)。據2014年底調查,無患子當年苗生長期約247d,當年苗高達114.5cm,平均地徑11.4mm,產苗量達6.66萬株/hm2,符合壯苗標準。綜合分析認為,無患子為中等速生樹種。

在整個生長期中,無患子月地徑最大凈生長量也出現在8月,約1.89mm,占全年地徑16.61%;進入10月份后逐漸下降,月凈生長量僅0.70mm;11月中旬地徑生長停止。無患子播種苗地徑生長高峰集中于7~9月,地徑速生期較長,期間地徑的生長量達5.36mm,占全年地徑生長量的47.10%(如圖2)。

4 結論與討論

(1)無患子外種皮附生蠟質層,其質地為硬骨質,在常溫下自然完成吸脹吸水困難,萌芽力極低。因此,在人工播種前,必須對其種子進行變溫浸泡和濕沙低溫催芽處理,可大大提高出苗率。應用此方法育苗,出苗時間相對一致,苗木生長均勻,個體間差異小,壯苗率大大增加。

(2)無患子幼苗出齊后,根據苗木分布情況,要適時間苗、移植,一般密度控制在6.66萬株/hm2;幼苗在生長初期非常弱小,雜草與幼苗爭奪水、肥、光、熱等因子相當激烈,此時要及時中耕除草2~3次,直到苗木冠幅完全覆蓋整個苗床。另外,還要根據幼苗的不同物候期,結合天氣狀況,及時灌溉與追肥,尤其要注意的是苗木生長高峰期的7~9月。

參考文獻

[1]笪紅衛,武坤紅,李金蘭.無患子的育苗與定植栽培[J].林業科技情報,2007(2):25-25.

[2]黃素梅,王敬文,杜孟浩,等.無患子的研究現狀及其開發利用[J].林業科技開發,2009,23(6):1-5.

[3]賈黎明,孫操穩.生物柴油樹種無患子研究進展[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12,17(6):191-196.

(責編:張宏民)

猜你喜歡
播種育苗
文冠果育苗技術
番茄栽培技術
無公害小辣椒在唐河縣的種植模式及栽培技術
紅葉小檗的育苗技術及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