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農村信息化建設的信息消費問題研究

2015-06-15 02:24張本余
安徽農學通報 2015年10期
關鍵詞:農村

張本余

摘 要:隨著農村信息化建設的深入,農村信息消費發展迅速。該文分析了農村信息化建設對信息消費發展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完善農村信息化建設,促進信息消費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農村信息化;信息消費;農村

中圖分類號 F32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10-141-02

Abstract:At present,information consumption develops quick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The paper analyzed the effect that rural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put the information consumption.Then it put forward some rationalization improvement measures to improve rural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Key words:Rural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Information consumption;Rural

信息消費是指直接或間接以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為消費對象的消費活動。隨著我國信息化建設的快速發展,信息消費已成為我國居民消費性支出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再加上信息產品和信息技術應用的普及和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的提高,信息消費將逐漸成為當今的消費潮流和消費熱點。2013年國務院發布了《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凸顯出政府已經重視利用信息消費來促進經濟發展,同時隨著我國大力發展農業現代化,加強了農村信息化建設,也更加注重農村信息消費發展。

1 農村信息化建設對信息消費的影響

農村信息化建設主要包括農村信息基礎設施,農村信息環境,農村居民信息意識和農村信息管理機構等要素,因此農村信息化建設對信息消費的影響主要通過這4個要素發揮作用。

1.1 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對信息消費的影響 農村信息基礎設施水平高低直接影響農村信息消費水平。由于當前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薄弱,導致傳播途徑缺乏,信息覆蓋率低。當前農民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就是通過電視、廣播媒體,較少從報紙、雜志、網絡等其它媒體獲取信息,所以農村居民接觸媒介的種類顯得非常單一。因此農村居民很難獲取與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的信息,所得到的信息也是不完善,滯后性的。再加上由于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和網絡媒體操作需要較高的專業操作、理解等能力,農民很少使用網絡(智能手機、電腦等)的途徑獲取信息資源。正因為這些原因,農村居民很難獲取到對他們有利的、與他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信息,導致他們對信息產品或者信息服務的認知度不高,所以減少了自己在信息服務或者產品方面的支出。

“最后一公里”信息服務的問題仍然存在。由于經濟發展比較落后,投入的資金很少等限制因素,導致農村信息服務體系的基礎設施建設單一,不完善。由于農村地區比較偏遠,交通不便利的因素,有線電視和網絡寬帶服務無法普及到每一戶農村居民,所以信息獲取量會大量減少。信息服務平臺涉及政府公告和政策、農業生產與科技新聞、蟲害疫情、災害性天氣預報等信息,農民非常需要這類信息,但當前農村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的情況不容樂觀,無法提供這些信息,因為無法獲得足夠的經濟和政策支持。農村信息服務人才非常缺乏。其原因是農業信息服務人員往往工作在相對偏僻的農村,經濟條件比較落后,專業人才都不愿意扎根于農村,導致在遇到關于農業生產或者經營方面的困難時,缺少農村信息員,問題經常得不到解決或者科學的解釋。再加上信息服務人員需要充分了解每個地區不同環境下不同農戶的具體信息需求和及時掌握各種惠農政策等才能提供準確的信息,所以這需要信息服務員具有更高的文化素質和各種媒體靈活運用的能力,在農村就缺少這樣的高技術素質人才,影響了農村居民信息消費積極性的提高。

1.2 農村信息環境對信息消費的影響 農村信息環境最嚴重的問題是信息污染,這對信息消費的影響是較大的。信息污染是在眾多的信息中摻雜了一些無關性、欺騙性、誤導性的信息,對農民產生了不利影響。同時面對市場利益的誘惑,相當多的營銷商利用不正當的營銷術,例如電話短信詐騙或者給產品設置各種各樣的收費項目。由于農村居民文化素質較低,對信息的認知水平較低,無法對信息的真假進行分辨,使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落入陷阱。由于信息污染的影響,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因而降低了農村居民的信息消費積極性。

1.3 農村信息管理機構對信息消費的影響 由于農村信息化建設缺乏相應的政策和經濟扶持,大部分鄉鎮政府部門既沒有建立相應的農村信息管理機構,也沒有設立相應的信息反饋機制,引起信息不對稱,直接導致農村居民對信息消費需求降低。由于缺乏相應的信息管理機構,政府部門對信息資源缺乏統籌協調,資源浪費現象比較嚴重,政府各級部門和其它機構之間共享程度低,導致信息市場環境得不到合理規劃,從而抑制了信息消費的發展。

1.4 農村居民信息意識對信息消費的影響 農村居民信息意識對信息消費具有重要的影響。由于農村居民文化程度低,導致信息意識薄弱,接受信息的能力較差,直接導致對信息消費行為產生不利影響。由于現在農村信息媒介傳播形式主要就是電視和廣播為主,而且對其傳播的信息需要較高的教育程度,這對農民是嚴重的信息障礙。特別是在一些偏遠落后地區,農村居民思想比較陳舊,不會輕易嘗試信息消費,所以相應的信息消費市場得不到有效建立,這直接限制了信息消費。

2 完善農村信息化建設,促進農村信息消費發展

2.1 加大資金投入,培養農村信息化建設人才 由于目前農村信息基礎建設不完善,所以政府部門應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資金來加強和完善。首先應建立健全相關政策和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特別是加大對農技部門或者農村信息服務機構的資金投入,用相應的優惠政策吸引高技術人才。同時也要加大農村信息服務人員的培訓力度,增強他們對各種信息技術的靈活運用能力,切實為農民網上提供政策咨詢、發布農業產品供給與需求信息和天氣預報等信息,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

2.2 優化信息消費環境 面對信息污染帶來一系列問題,政府應該加強信息市場監督,完善信息消費法律法規,優化信息消費環境,降低信息污染和信息泛濫帶給農村居民的損失,推動信息消費的可持續發展。同時政府要打擊信息市場壟斷行為,降低信息消費的成本,使農村居民具備對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的購買力,例如降低電話月租費、有線電視的年費、電腦入網費等。

2.3 提高農村居民的信息意識和信息認知水平 政府應積極提高農村居民的信息意識和認知水平??梢酝ㄟ^開辦培訓班的方式,靈活運用信息服務產品,提高對信息的分辨能力,從而培養農村居民的信息意識。政府應加大宣傳力度,普及信息的重要性,加大對農村居民的宣傳和講解,使他們對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促進農村居民的信息消費。

2.4 建立信息管理機構,整合農村信息資源 各級政府應重視信息消費帶來的經濟影響,應設置相應的信息管理機構。面對海量的信息資源,通過信息管理機構可以有效整合農業信息,建立權威的農業信息數據庫,形成合理的分類,便于農村居民搜索信息。同時各級政府部門應建立相應的信息反饋機制,有效了解農村居民信息消費的需求,擴大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的消費市場。政府建立信息服務平臺,免費向信息用戶推送農業科技信息、農業生產種植、惠農政策、天氣預報等信息。

2.5 優化農村信息傳播途徑 農村居民信息主要來源是電視、廣播媒體,他們在信息傳播扮演了重要角色。所以應該加強和完善電視網絡建設,提高有線電視普及率,加快電視“村村通”的建設。相關媒體應該深入農村調研,了解農民的真實的信息需求,增加農業科技的節目和提高節目制作質量,并合理安排播出時間。根據不同地區的農村居民對信息的需求,制作關于農業優良的信息電視或廣播節目。報紙、雜志、網絡等其他媒體應關注農村居民的信息需求,增加農民的尋求信息的渠道。

參考文獻

[1]鄭兵云.城鎮居民信息消費的差異性研究[J].統計與信息論壇,2007(1):103-107.

[2]龔花萍,鄧碩.我國中部地區城鎮居民信息消費調研[J].現代情報,2011(11):54-56.

[3]沈司婷,李旭輝.安徽省農村居民信息消費制約因素及發展策略[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1):103-112.

[4]黃志文.論農村信息消費對農村經濟的影響[J].商場現代化,2010(24):112-113.

[5]王碩.農村傳播的邊緣化現狀與對策[J].傳媒觀察,2007(7):31-32. (責編:徐煥斗)

猜你喜歡
農村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我們的新農村
我們的新農村
提高農村小學習作講評的幾點感悟
今日新農村
四好農村路關注每一個人的幸福
愿多出現這樣的農村好報道
新天新地新農村
農村初中留守兒童教育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