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小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

2015-06-17 16:31孫艷萍
新課程·上旬 2015年4期
關鍵詞:教育環境獨立自信

孫艷萍

摘 要:一個人良好習慣的養成對其來說可謂終生受益,作為一名小學生,從小就要培養良好的習慣,而小學階段正是養成良好習慣的最好時機。因此,小學生在校期間教師要認真培養他們的良好習慣,在培養他們時教師應身體力行,給學生做出榜樣。并通過課堂教育進行良好習慣的滲透,讓學生感受到良好的習慣就在他們周圍,并且教師要為學生創設展示的平臺,培養對他們獨立、自信的好習慣,學校也要開展各項活動強化良好習慣的養成,凈化學生周圍的環境。

關鍵詞:習慣;榜樣;滲透;獨立;自信;教育環境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是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绷己玫牧晳T,對于一個人來說終生都是受益的。良好的習慣應該從小養成,而小學階段恰好是一個人各種習慣形成的重要時期,適時地對其行為習慣進行必要的培養和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所以,在小學階段有目的地對小學生進行良好習慣的培養和教育,是每一位老師必須認真做好的一個重大課題。那么小學生的習慣有哪些呢?他們的習慣有: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品德習慣。下面就是我對怎樣培養小學生良好習慣的一點淺見。

一、各種習慣的主要內容

1.生活習慣,它包括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相互的謙讓、怎樣說話、怎樣鍛煉、生活節儉、個人衛生、睡眠、個人的時間安排、坐立行走的姿態、各種規則的遵守、有計劃的做事、與人合作、頑強毅力等等方面,這些內容都需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教育學生時應注意加強自身的修養。

2.學習習慣,它包括學生怎樣才能學得好,這就需要制訂一個計劃,從預習開始,上課認真聽、認真思考、提出問題、做好筆記,同時寫字工整,獨立完成作業。課后要復習,整理改錯,善于觀察思考,積累知識,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從開發自己的潛能,自我評價等等這些方面入手,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品德習慣,它包括人和人之間要相互關愛,要有責任心,要講文明、懂禮貌,誠信、樂觀、豁達,尊重他人,還要寬厚待人,熱愛勞動,愛幫助他人。要懂得與人分享,有錯就改,自信、獨立。在尊老愛幼等方面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習慣。教育學生如何做人,從小養成良好的品行,為學生進入社會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教師應身體力行,給學生做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要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教師就要起到帶頭作用,教師平時的習慣就要規范,它包括教師的儀表、教師的言行、教師的態度等,作為表率,教師要做到衣著大方得體,儀表端正;說話文明,在各方面應以身作則,一絲不茍,處處做學生的典范,真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教師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影響學生的思想、感情和行動,把高深的思想理論、抽象的道德標準人格化,使學生在富于形象性、感染性和現實性的范例中獲得難忘的印象??傊?,教師要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道德楷模和學習的榜樣。

三、教師在課堂教育時要進行好習慣的滲透

課堂教育是教育學生的主要陣地。教師在上課前應要求學生的坐姿標準,要坐直,看書寫字時手距筆一寸,胸距桌子一拳,眼距書本一尺,這樣不僅可以防止學生眼睛近視,還能使學生腰不彎、背不駝。同時學生上課舉手姿勢整齊,發言要使自己身體挺直,語言清楚、響亮,桌面課本、文具要擺放整齊。并且各任課教師要從實際出發,把好習慣自覺地、有目的地貫穿于課堂教學之中,在教學中自然滲透,使各學科互相促進,相輔相成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四、為學生創設展示的平臺,培養他們獨立、自信的好習慣

蔡元培先生也曾說過:“教育者,養成人格之事業也?!睘榕囵B學生的自信心,不論是班主任還是科任老師都要善于接近學生,關心他們,愛護他們,與他們進行友好的交流,了解他們的思想,為他們排憂解難。只有這樣,才會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心和友愛。同時教師還要準備展示的平臺,創造成功的機會,讓學生表演他們的特長,培養他們自信、獨立、堅強的良好習慣,并且學校要將日常教學活動和學生習慣的養成有機結合起來,充分利用作業本跟學生進行思想溝通。教師在作業本寫上一些寄語和豐富的鼓勵性評語,使學生受到鼓舞,堅定自信,增強學習興趣,為培養他們良好的人格打下基礎。

五、學校開展各項活動強化良好習慣的養成

學校應定期開展各種比賽活動,如課間操比賽、跳繩比賽、隊列比賽、書畫寫字比賽、唱歌比賽、朗誦智力競賽等等,通過這些活動培養學生嚴于律己,遵守比賽規則,善于與他人合作。這樣有助于學生責任感習慣的養成,學生在愉悅、和諧、有序的校園中生活,會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六、培養良好的習慣,要注意家庭教育和社會育人環境

家庭和社會環境也是影響學生良好習慣養成的重要因素,現在社會有許多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現象,絕大多數是由于家庭環境和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所致,因此,學校要與家庭、社會通力合作,堅持不懈地開展掃黃打非活動。堅決杜絕小學生出入網吧和營業性歌廳等場所,凈化小學生的成長環境,同時,利用社會各種德育陣地,組織開展寓教于樂、富有吸引力的思想和社會文化活動,使社會成為未成年人課余活動的樂園。

實踐證明,通過優化家庭育人、學校育人、社會育人環境,逐步培養和教育小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品行習慣是行之有效的,對此項工作要天天抓、月月抓、年年抓,一抓到底不放松。行為形成習慣,習慣決定品質,品質決定命運,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培養出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王坤.淺析小學生的良好習慣養成教育[J].群文天地,2011(16).

?誗編輯 張珍珍

猜你喜歡
教育環境獨立自信
做一個自信的“小小音樂家”
深化年輕化戰略108萬已是“小目標”
李嘉誠:香港沒資格“獨立”
西班牙憲法法院判加泰羅尼亞“獨立”違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