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風格淺說

2015-06-17 16:58李堂先
新課程·上旬 2015年4期
關鍵詞:李白賞析教學

李堂先

作品風格,是指一個作者在長期的創作活動中,通過其作品表現出來的個性化的特點;也可以指在某種特定環境下創作出來的作品所流露出來的主觀感情。閱讀文學作品,有消遣式的瀏覽,也有帶著某種目的地去閱讀。比如,學習式的、研究式的、鑒賞式的等。中學語文教學具有學習和鑒賞的雙重目的。消遣式的閱讀,只需要讀懂大概意思就可以了。但是要鑒賞文學作品,就要咀華嚼英,細細品味,才能品出作品的風格來。

一個文學家、詩人、藝術家,對于生活的認識往往是多角度、多層次的,而且還帶著濃厚的主觀感情,以至于對同一事物,不同的作者站在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表現出來則有不同的特點:或豪放,或抑郁;或雷霆萬鈞,或幽咽流泉;或悲壯蒼涼,或凄婉含蓄;或雄奇俊逸,或翩若驚鴻、矯若游龍;或靜若處子,嬌羞內蘊……過去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我們常常對作品缺乏必要的賞析,一般停留在讀幾遍,了解大意,泛泛然地分析一下中心思想、寫作特點上。教學古詩詞,有些教師還要把它翻譯成白話,這樣做,讓那些優秀的作品變得味同嚼蠟。

像一束花,有人只看到它紅紅綠綠的顏色,有人卻能嗅到它濃郁的芳香,還有人能夠由一束花看到百花齊放的花園,看到五彩繽紛的春天。鑒賞文學作品,要借助讀者的想象思維,對作品進行主觀的藝術加工,或者憑借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借鑒前人的觀點對所讀作品作出一定評價。通過對相同主題或題材而不同作者的作品進行比照賞析,或者把相同作者的不同題材的作品進行比照賞析,就可以發現不同作者或不同作品的風格了。

人們常常把柳永的《雨霖鈴·寒蟬凄切》和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進行比照,前者稱為“婉約”派代表作,后者稱為“豪放”派代表作。作品的豪放或者婉約和作者的性格、經歷、處境及創作時的心境、情感都有一定關系。如,李白的作品絕大多數表現為豪放、浪漫,而與之同時的另一位大詩人杜甫的作品則表現出深沉、抑郁。李白一生狂放不羈,蔑視權貴,常常借酒述志,借酒抒懷,他的詩歌就運用大膽想象、無限夸張的筆調,寫出了大量瑰麗的詩篇?!熬銘岩菖d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秋浦歌》;“斗雞金宮里,蹴鞠瑤臺邊。舉動搖白日,指揮回青天”《古詩五十九首之四十六》;“倚劍登高臺,悠悠送春目,蒼榛蔽層丘,瓊草隱深谷”《古詩五十九首之五十四》;“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將盡酒》等等。從以上作品可以看出李白豪爽奔放的性格。而杜甫一生坎坷,精神壓抑。在安史之亂中,他顛沛流離,親身經歷和親眼目睹了戰亂帶給老百姓的痛苦,在他的詩里,表現了他憂國憂民的感情,其作品風格被稱為現實主義。如,“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兵車行》;“乾坤含瘡痍,憂虞何時畢”《北征》;“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官吏何足論,不及收骨肉”《佳人》。同樣是送別,在不同的詩人筆下,有的顯得豪放灑脫,有的就顯得憂傷哀愁,我們熟悉的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就顯得那么悲涼。對友人那么關切,那么留戀!而另一位詩人在送別朋友時,就顯得特別灑脫豪邁:“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薄秳e董大》(高適);“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雨霖鈴》(柳永),這就表現得很凄婉、很憂傷。但是豪放的李白還寫過“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送孟浩然之廣陵》,“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從茲去,蕭蕭班馬鳴”《別友人》;“泣與親友別,欲語再三咽”《古詩五十九首之二十》等這些纏綿的詩句。判斷一個表達同一主題的作品的風格相對容易,比如上面列舉的送別詩,王維的婉約,高適的豪放,李白的纏綿,都是出于送別當時的情景和心情、被送的對象的情況等。王維送的朋友元二是從長安到西北邊陲去,出陽關后就是一片荒涼的情景,再沒有往日的歡樂,沒有和那么多朋友在一起飲酒賦詩的愜意,被送人心情悲傷,也會感染送別者的;而高適送別的朋友董大是從邊陲到內地,到生活條件好的地方去,朋友們自然要為他感到高興的。

要分析一個作者的作品的總的風格,需要全方位考察、閱讀、賞析他大量的作品?,F在中學生閱讀面比較狹窄(特別是農村學生),在教學中,教師要有目的地給學生推薦一些作品,提供一些有助于他們擴大閱讀的資料、信息,比如要教學某個作者的某篇作品,應該先給學生布置閱讀該作者的其他相關作品,或者其他作者同類型的作品,這樣有比較才能鑒別。在中學語文課本中,還選了許多現、當代名家的作品和外國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涉及面太寬,每位作者的作品入選的文章有限,在分析他們的作品風格的時候,老師需要注意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比較,把某個作家的許多作品前后縱向比較去判斷他的風格,或者把他的作品跟同時代的其他作家的作品進行橫向比較分析,就能判斷出這個作者的風格了?;蛘呦冉榻B某個作家的風格,再用一些相關的作品進行證明。

比如,魯迅的風格是深刻、內蘊。常常以非常簡潔的描寫、點睛似的評論、平淡的敘述,就可以揭示一個非常深刻的社會問題,可以用《孔乙己》中“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聽人家背地里說,孔乙己也讀過書……”就這么一句介紹和側面敘述,一個深受迫害的封建知識分子的形象就躍然紙上;再如,《故鄉》中對中年閏土“木偶人”式形態的描寫和“豆腐西施”楊二嫂“圓規”式的體形、尖利的語言的描寫,簡直入木三分!而且這些人物不是簡單的個體,而是代表社會的某一個階層??v觀選入初中語文課本的魯迅的許多作品,無不深刻、發人深省?!稄陌俨輬@到三味書屋》里寫美女蛇的故事,《社戲》中在平橋村的孩子們的介紹時很自然地介紹鄉下的風俗,《藤野先生》中則處處都有深刻的文字,如“中國是弱國,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這樣看似簡單的內心獨白,卻深刻地揭示了弱國公民受辱時內心的憤怒。

再說還有冰心作品體現的母性、茅盾的博大、老舍的平易、郭沫若的浪漫。還有當代作家畢淑敏的敏銳、張曉風的純真……還有外國作家的作品所反映的時代特征和他們自身作品的風格。也可以由老師提示,學生在自己的課外閱讀中去體會。

作品的風格一般都可以從入選到課本里的作品里分析體會到,因為課本的編者在選文章的時候,是充分考慮作品的代表性的。

初中語文教學中,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對學生賞析式的閱讀也提高了標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分析作品風格的習慣。由淺入深,細細體會。學會分享作家寫作時的那種情感體念,分享作者用浪漫、豪放或者委婉、輕柔或者熱烈的風格所抒發的感情,也可以在自己的寫作中展示自己的風格。

參考文獻:

劉勁.李商隱其人及其詩歌風格特征淺說[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1(12).

?誗編輯 董慧紅

猜你喜歡
李白賞析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Alfred & Emily——在諒解和赦免中回望賞析
跨越式跳高的教學絕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