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其境 發其辭

2015-06-17 04:36翁佩英
新課程·上旬 2015年4期
關鍵詞:小馬口語交際

翁佩英

(上課鈴響了,于老師還沒有來。一位陌生的年輕女老師走進教室,小朋友都瞪大了驚奇的眼睛)

女:同學們,于老師在這個教室上課嗎?

生:是的。他還沒有來。

女:怎么,還沒來?——同學們,我是鼓樓區文教局的,找于老師有點兒事。局長要他帶著教學計劃參加座談會,時間是今天下午2點,地點是文教局一樓會議室,請于老師按時到會,不要遲到。我還有別的事,不等他了。等于老師來了,請同學們告訴他,好嗎?

生:(高興地)好!

女:謝謝同學們。我再把這個通知說一遍。(略)

(說完,走出教室)

(于老師走進教室,同學們紛紛舉手)

師:同學們,剛才有位學生家長找我,晚來了一會兒,真對不起!——大家舉手有什么事???

生:于老師,剛才有個人找你。

師:有人找我?哪來的?是男的,還是女的?

生:(爭先恐后地)是文教局的一個阿姨,是個女的?。ū娦Γ?/p>

于永正老師在《描述人物外貌并轉述通知》中,巧妙地設置了一個情境:鼓樓區文教局的方老師,要找于老師去文教局一樓會議室開會。在這樣真實的情境中,學生紛紛舉手,想告訴于老師剛才發生的事。

“情以物遷,辭以情發”,受到事物、環境、氣氛等特定場景的感染時,人們往往會情不自禁地內心涌起情感,產生交流的愿望。在口語交際中,這種情感的渲染尤為重要。

口語交際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人們運用口頭語言,憑借聽說,進行交流溝通、傳遞信息、聯絡感情、處理問題的一種雙向互動的動態語言實踐。

小學生已逐步從直觀動作思維階段發展到具體形象思維階段,他們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下才產生的。如果我們的口語交際中創設相應的情境,那么,在這種情境的感染下,學生就能“臨其境,發其辭”。

那么,在課堂中,我們該如何創設情境,誘發學生的交流激情,使學生敢于說、樂于說呢?

一、故事浸潤情境

孩子們是屬于故事的,孩子們也是在故事中長大的。在課堂中,將口語交際的某些內容融入有聲有色的故事中,讓孩子聽著故事,將自身轉換為故事中的一員,從而融入故事的交流中。

我們先看口語交際課《學會道歉》中開頭這樣導入:

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好嗎?

小熊和小馬是一對好朋友,他們經常在一起玩耍。有一次,他們在一起跳繩。小馬最喜歡跳繩了,他飛快地甩著繩子,邊甩邊跳,就像個靈活小精靈。小熊看著小馬跳得那么好,心里癢癢的,他靠近小馬也想跳繩。小馬正跳得開心,沒注意到小熊,一不小心,小馬的繩子甩到了小熊的腳上,小熊忍不住哇哇大哭起來。小馬該怎么辦?誰來幫幫小馬?

將孩子們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融入故事中,在這樣的故事情景中,孩子們紛紛議論該怎樣幫助小馬。交流,在自然的氛圍里進行著。

在生活故事浸潤中,學生“臨其境,發其辭”。

二、多媒體豐富情境

隨著電子科技的發展,多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用新奇鮮活的圖片資料,用悠揚悅耳的音樂,用聲畫同步的影片來創設情景,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交流欲望。如,江蘇陸萍老師的《介紹卡通人物》,老師在屏幕上出現“灰太狼”“美羊羊”“哪吒”等卡通形象,請孩子們說說自己喜歡哪個。一個外國的小朋友來到了班級里,該怎樣把你喜歡的中國卡通介紹給他。這樣,先給孩子一個視覺沖擊,以激發他們的興趣,而后,設置相應的情景,介紹也就自然生發了。

在音響畫面的喚醒下,學生“臨其境,發其辭”。

三、角色表演融入情境

在口語交際課中,我們可以將生活情景搬移至課堂,設置課堂專門現場,在現場中,孩子分別扮演角色,以角色的身份開展口語交際。

我們且看安徽史曉云老師執教的《學會轉述》教學片段:

叮鈴鈴,叮鈴鈴。

師:喂?

生:是李響嗎?

師:哦,你好,我不是李響,我是他爺爺。

生:爺爺您好!

師:哦,小朋友你好。你是李響的?

生:朋友。

師:哦,小朋友好。你找李響有事嗎?

生:老師說明天下午要舉行樹葉貼畫比賽,讓我來轉告李響,讓他帶齊彩筆、剪刀、白紙、膠水還有采集來的樹葉。

師:孩子、孩子慢點,爺爺沒聽清楚,你能再說一遍,說慢點嗎?

生:可以。慢速說:剪刀、白紙、彩筆、膠水還有采集來的樹葉。

師重復,小朋友對了嗎?

生:對了。

師:小朋友再見。

生:爺爺再見。

史老師以課堂表演的形式,讓孩子置身于相應的角色中,在特定的情境——電話轉述中,進行口語交際。在交際中,孩子依著接電話的人的身份不同,進行著語速、語調等方面的變化。在這樣的變化中,孩子們提升了口語表達能力。

較之以上片段,我們再來看看于永正老師《描述人物外貌并轉述通知》實錄片段:

師:同學們,剛才有位學生家長找我,晚來了一會兒,真對不起!——大家舉手有什么事???

生:于老師,剛才有個人找你。

師:有人找我?哪來的?是男的,還是女的?

生:(爭先恐后地)是文教局的一個阿姨,是個女的?。ū娦Γ?/p>

師:阿姨當然是女的啦!同學們,文教局的老師我都認識,你說說這位阿姨的樣子,我猜猜看,她是誰?!礃幼?,她有多大歲數?

生:這位阿姨大約二十四五歲。

生:這位阿姨二十二歲。

師:看得竟這么準確?。ū娦Γ?/p>

生:看樣子,這位阿姨二十多歲。

師:我們只能看出大約多少歲,不可能一定看出有多少歲??偠灾?,看起來這位阿姨很年輕?!纳聿脑趺礃??

生:她不高也不矮。

生:她中等個。

生:她不胖也不瘦。

生:她身材很苗條。(眾笑)

師:噢,這位女老師是中等個兒,不高不矮,不胖不瘦,長得很苗條。(老師裝作思索的樣子)她臉上有什么特征?

生:她長得很漂亮。

在情境中進行角色表演,是口語交際課中常用的方式,而于永正老師的情境創設就更加高明了,他不僅僅讓孩子們融入情境,而是讓課堂就成為情境發生地。孩子們在真實的生活中,真實地與于老師交流著。他們將觀察到的方老師是怎樣的人,以他們的觀點進行描述。課堂,就在這樣熱鬧的氛圍中展開交流,學生就在這樣真實的情境中訓練了言語表達能力。

在角色轉換的表演中,學生“臨其境,發其辭”。

四、實踐活動拓寬情境

課堂的交流畢竟是有限的,只是為真實生活交流服務的,所以,我們的口語交際課不僅僅只停留在課堂中,更應該將之延伸至課外或生活中。

我們來看看于永正老師的《雙人傘》實錄片段:

師: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是嗎?不過,我相信,只要你會說,媽媽一定會給你買的。

小朋友,現在我布置一項家庭作業,回家向家長介紹自動雙人傘。如果你需要,建議家長為你買一把;過幾天,告訴我買了沒有。千萬別在地上打滾,硬逼著媽媽買,那不算本事。不需要的話,就不要買。

以家庭作業的形式,將這堂課的交際繼續延伸下去,延伸到生活實際。

在《學會道歉》中,我也這樣創設生活情境:

師:你們在一個班里也一年多了,你還記不記得,你曾經說錯的話或做錯的事,或不小心傷害了哪位同學?現在,你可以走出位置,真誠地向那位同學道歉,接受道歉的同學,可要原諒他哦!

以課堂為情境發生地,以真實的事——不小心傷害過哪位同學為真實交際內容,融角色于真人實事中。這樣,將課堂中的交流就延伸至真實生活中了。在真實生活的情境中,學生“臨其境,發其辭”。

就如特級教師陳林老師說的那樣:口語交際的根是生活。只有活生生的生活,才能提高口語交際的效率??谡Z交際要深度聯接生活,要讓孩子感到交際是有用的,這就是所謂的“生命意義聯接”;要在“生命意義”的驅使下,讓學生進入真實的交際場景,自覺自愿地進行“真交際”,發生“真交互”。

·編輯 張珍珍

猜你喜歡
小馬口語交際
情景交際
驕傲的小馬
提高口語Level 讓你語出驚人
口語對對碰
小馬快快跑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備搭車口語
交際失敗的認知語用闡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