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三角地區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師繼續教育現狀調查與分析

2015-07-02 06:39
體育師友 2015年3期
關鍵詞:特校問卷體育教師

□ 王 鵬

1 前言

特殊教育學校是殘疾學生接受體育教育的重要形式,其教師專業化水平的高低,都將直接影響著體育教育的質量,影響著殘疾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繼續教育是提高教師隊伍素質、提升教師專業化水平、解決教師職業倦怠和職業素養落伍的重要途徑[1]。我國特殊體育專業建設起步晚,時間短,縱觀國內學者研究,特教學校均存在體育師資專業化水平低、繼續教育薄弱等問題[2],成為制約我國特殊體育教育發展的瓶頸。本文以珠三角地區特殊學校的體育教師為研究對象,對其繼續教育現狀進行調查及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使繼續教育更符合體育教師個人需求及社會發展要求,并為提升廣東省特校體育教師的整體素質、加強特殊體育專業人才建設提供思路。

2 研究方法

2.1 文獻資料法

利用中國學術期刊網和國家相關部門網站,檢索近10年與本研究相關的國內外文獻資料和政策文件,結合研究實際,對有關體育教師及特殊體育教師繼續教育的文獻和法規進行分析歸納,獲得研究的理論支持。

2.2 調查法

2.2.1 訪談法

設計訪談提綱,在進行實地問卷調查時,與近17所特殊教育學校的校長及一線體育教師進行咨詢與訪談,為本文的寫作提供現實依據。

2.2.2 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目的和任務,將涉及特殊學校體育教師繼續教育的相關問題綜合歸納后,設計《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師繼續教育現狀研究》調查問卷。

2.2.2.1 問卷的效度檢驗

為確保問卷內容的效度,本文采用專家評定的方式對問卷涵蓋的內容進行有效分析,并參照修改建議和評價結果(見表1)對問卷的結構和內容進行補充和修正。

2.2.2.2 問卷的信度檢驗

為保證調查內容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本文運用重測信度法,選取特校體育教師41名,將同一問卷進行兩次發放與回收,時間間隔為14天,運用SPSS17.0進行統計并計算相關系數,R=0.83,P<0.01,說明問卷具有較高的可信度。

2014年9月至12月,向廣東省珠三角地區9個城市的17所特殊教育學校的體育教師下發調查問卷74 份, 回收有效問卷74份, 回收率為100%。

2.3 數理統計法

按照研究內容、目的任務對調查問卷獲得的有效數據進行分類,采用SPSS17.0軟件,對回收的有效問卷進行相應的數據處理與分析。

3 特校體育教師繼續教育現狀的調查結果與分析

調查顯示,目前特校體育教師參加繼續教育的積極性很高,89.19%的教師都參加過崗前培訓,71.62%的教師入職以來參加過的培訓超過4次。而對于已參加過的繼續教育,僅8.11%的教師表示非常滿意,12.16%的教師表示不滿意,問及目前繼續教育存在的問題,繼續教育針對性和實效性差、培訓形式單一、課程設置不夠合理等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3.1 參加繼續教育動因

對參加繼續教育的動因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最主要的動因是充實更新知識及適應工作需要,接著就是晉級或評職稱、提高科研能力及完成行政命令。我國特殊體育教育培養起步晚、發展慢,專業教師生源少,許多教師在校時并未進行特殊教育相關的學習,從而缺失特殊教育通識知識[3];此外,隨著醫學康復技術的發展和全納教育理念的倡導,目前就讀于特殊學校的學生絕大部分是中、重度甚至多重殘疾的孩子[4],特殊學校體育教師不僅要承擔較高難度的體育教育教學工作,還要承擔特殊孩子的運動功能評估、動作康復治療實施等工作,這就造成了其工作難度和數量的劇增,因此教師們迫切需要不斷充實及更新知識以適應工作的需要。

3.2 教師所期望的繼續教育內容及形式

本文對特校體育教師所希望接受的繼續教育內容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排在前三位的分別為提高專業實踐技能類課程、拓寬更新知識類課程、加強鞏固基礎理論類課程;目前,特校體育教師除日常體育教學、校隊體育訓練工作外,同時還要通曉體育康復醫學知識及體育康復技能手法,因此特校體育教師繼續教育的內容必須致力于提高教師專業實踐技能及拓展更新其專業知識;如3.1中提到的,由于許多教師大多來自于體育教育專業,在校時并未進行特殊教育及體育康復知識相關的學習,從而缺失此類知識,因此繼續教育應成為彌補鞏固該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最重要的途徑。

對其所期望的繼續教育形式進行調查,如下①各種層次的特殊體育專業研討會;②地區性現場觀摩;③分層次的特殊體育專題培訓;④專家巡回指導與校本培訓結合是特校體育教師進行繼續教育較適宜的幾種形式。

3.3 影響或制約參加繼續教育的因素

對影響或制約特校體育教師參加繼續教育的因素進行調查后顯示:學校體育教學任務繁重為最重要的原因,其次為信息封閉,缺少機會以及學校經費有限。本文在對教師繼續教育進行調查同時,對其日常工作量也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近1/3的教師每周課時數在13-16學時,近1/5的教師課時數在16學時以上,每周體育課次數超過10次的教師占到40.54%,說明老師的教學任務并不輕,教學任務的繁重致使教師進行自我知識休整、自我提升的時間和機會大大減少。此外,除廣州市外,珠三角其他地區特校體育教師獲得繼續教育資訊的渠道仍然較少,信息不夠通暢,許多學校進行繼續教育都是學校自己來辦,但缺少跟同地區其他特校進行信息互通或資源共享。另外,經費不足也是制約特校繼續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希望學校及有關部門多渠道籌措經費,以增加體育教師參加繼續教育的機會。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4.1.1 教師參加繼續教育的積極性很高,而對于已經參加過的繼續教育,僅8.11%的教師表示非常滿意,12.16%的教師表示不滿意;

4.1.2 目前繼續教育仍存在針對性和實效性差、培訓形式單一、課程設置不夠合理等問題;

4.2.3 教師參加繼續教育最主要的動因是充實更新知識及適應工作需要;

4.2.4 對其想接受的繼續教育內容調查顯示,最重要的是提高專業實踐技能類課程和拓寬更新知識類課程;教師們最期望的繼續教育形式為各種層次的特殊體育專業研討會及地區性現場觀摩課。

4.1.5 影響或制約其參加繼續教育最主要的原因為學校體育教學任務繁重,其次為信息封閉,缺少機會以及學校經費有限。

4.2 建議

4.2.1 繼續教育有關部門及授課教師在確定繼續教育內容時,應根據教師的需求加強針對性和實效性,構建合理的繼續教育內容體系;根據體育教師的需求,針對性地設置繼續教育相應的形式及方法。

4.2.2 學校應設立專門的繼續教育部門,通過網絡、講學、交流等多種方式給教師傳達繼續教育的一些相關信息,包括政策法規的學習;此外通過網絡建立體育教師繼續教育資源共享平臺,并且開設不同時間段及時間長度,使體育教師能根據自身情況來安排繼續教育。

4.2.3 學校應與上級有關部門溝通,并多渠道籌措經費,增加體育教師參加繼續教育的機會;同時繼續教育部門應進一步完善考核評價體系,根據教師不同的需求安排考核評價內容,使繼續教育達到更好的效果。

[1] 何敏學,都曉娟,林華, 等.中國特殊教育學校體育師資隊伍現狀調查[J]. 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3(1): 118-121.

[2] 吳燕丹,胡力超,吳麗芳,等.特殊教育學校體育師資現狀與專業人才培養路徑探析—以福建省為例[J].漳州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79(1): 107-112.

[3] 王 平, 陳 琳.全納教育視野下我國特殊體育師資培養現狀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37(5): 88-91.

[4] 湯利軍,季瀏. 英美日體育教師繼續教育比較研究[J]. 體育文化導刊,2010(05).

猜你喜歡
特校問卷體育教師
體育教師在線教學行為的實證分析
中小學體育教師創新行為的現狀與促進策略*
在科研支持下的特校信息技術教學模式探索
淺談聽障兒童的融合教育
特校美術課堂幼兒想象力的開發和培養
第三屆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
創新型體育教師的內涵與培養路徑研究
開展興趣小組活動,豐富特校校園生活
問卷大調查
問卷你做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