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醉操作并發癥的防治

2015-07-04 15:21焦冬梅
家庭心理醫生 2015年7期
關鍵詞:預防治療

焦冬梅

摘要:目的 探討麻醉操作并發癥的防治措施。方法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間我院收治的麻醉患者42例,結合臨床實踐總結管理方法。結果全部42例患者手術全獲成功,成功率100%,患者均無異象。結論通過以上病人術中及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降低,減輕病人痛苦,縮短了病人住院天數,加快床位周轉,降低住院費用,術中操作簡單可行,值得推廣。

關鍵詞:麻醉操作并發癥;預防;治療

麻醉是將局麻藥注射入蛛網膜下腔,局部麻醉藥在蛛網膜下腔中作用于脊髓分出的神經根,因此產生某些神經的麻醉作用,腰麻操作簡單,可控性強,阻滯完全,肌肉松弛,多用于中下部及下肢手術,深受外科及婦產科醫生的歡迎,但也有較多并發癥。因此,術前的充分準備,術中的密切配合,術后的嚴密觀察及護理尤為重要[1]。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回顧分析病人42例,除脊麻禁忌外,如嚴重高血壓、心臟病、休克、穿刺部位感染等,其中,闌尾炎20例,男8例,女12例,年齡12-65歲;腹股溝疝12例,男6例,女6例,年齡14-62歲;下肢骨折10例,男8例,女2例,年齡15-70歲。臨床表現等基本資料差異較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氣管插管并發癥的防治牙齒損傷的防治 氣管插管時常見的牙齒損傷在氣管內插管時牙齒損傷是困擾麻醉師的常見問題。全身麻醉對牙齒損傷高達12%,低至0.04%o一個大組調查材料顯示,1000個氣管內插管的病人中有1個存在牙齒損害。氣道損傷的防治 這些并發癥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氣道阻塞。除此以外,氣管內導管對喉產生的壓力,還會對勺狀軟骨、環狀軟骨、聲門后以及聲門下的環狀軟骨內表面產生潛在的損害。插管損傷的程度因人而異,持續幾小時或更長的時間即會產生損害,最初表現為水腫和充血,以后可發展成為黏膜潰瘍和肉芽腫,引起瘢痕的形成和狹窄,造成慢性通氣障礙。因損傷而產生肉芽或瘢痕組織,能夠引起聲帶及其上下的狹窄和粘連,從而導致聲帶的功能障礙。因黏膜腺管的刺激和閉塞可形成囊腫,由氣管插管引起的氣管潰瘍最終可導致氣管支氣管漏、氣管軟化和潛在的氣管塌陷。氣道損傷的治療 療急性氣管水腫,用消旋腎上腺素噴霧劑(2%溶液0..5mL稀釋至2~4mL容積,每隔4h一次)能夠改善喘鳴癥狀。地塞米松0.5mg/kg也有良效。肺感染的防治 氣管插管引起的肺感染氣管插管和機械通氣改變了病人的第一道防御屏障,明顯增加了肺部感染的危險。這種危險比沒有接受通氣治療的高6~21倍。其他促進因素除胸腹部手術外,還有:肺感染治療一旦做出肺感染的診斷,應選用適當的抗生素治療,如果以前接受抗生素治療,那么可能需要廣譜抗生素治療。治療吸入性肺炎的抗生素原則包括:

1.2.2椎管內麻醉并發癥的防治全脊髓麻醉的防治全脊麻的原因及表現 全脊麻是指超過脊麻數倍量的局麻藥進人蛛網膜下隙,而產生異常廣泛的阻滯。臨床表現為:①窒息;②心動過緩;③低血壓;④軟性麻痹;⑤雙側瞳孔擴大,無反應;⑥意識喪失。全脊麻治療 用100%氧氣進行機械通氣。應用腎上腺素支持血壓和心率。應用阿托品降低迷走神經張力。進行ICU監護直至阻滯消失。

1.2.3椎管內麻醉并發癥感染的防治感染的原因及表現椎管內麻醉后發生感染是中樞神經阻滯致命性并發癥。在鞘內或硬膜外細菌感染的最可能表現是腦膜炎和膿腫形成壓迫脊髓。在進行局麻時,穿刺針可能將皮膚菌群或污染物帶人;留置導管可能使病原體進人硬膜外或鞘內引起感染。除了外源性感染,中樞神經可能因菌血癥造成感染。感染的治療盡可能快地使用適當的抗生素治療腦膜炎。在未確定細菌敏感性前使用廣譜抗生素,然后再根據藥敏試驗結果使用特異性抗生素。大多數硬膜外血腫是表面的,有必要切開引流和靜脈使用抗生素。如果膿腫深并侵犯神經,應及時手術減壓,在神經損害12h內進行外科手術治療,可獲得滿意恢復機會。

1.2.4椎管內麻醉并發脊髓血腫的防治發生脊髓血腫取決于穿刺及置管時間、拔管時間和抗凝治療的程度。在一項4000多人的調查中,Rao和Eletr提出在全身肝素化期間,脊髓和硬膜外置管是安全的。Ruff和DotLglI~erty報道,342例行診斷性腰穿隨后肝素化病人,有7例出現脊髓血腫。在抗凝治療病人行診斷性腰穿,腰穿后1h內開始抗凝,如同時口服阿司匹林治療,在抗凝病人被認為是發生脊髓血腫的危險因素。

1.2.5椎管內麻醉并發馬尾綜合征的防治脊麻后的任何神經癥狀都應受到重視。通常神經功能障礙是診斷的第一線索。任何占位性病變(如脊椎血腫和膿腫)的存在,應通過適當的放射學檢查加以證實。顯著的運動無力的出現,警告臨床醫師可能出現脊髓前動脈綜合征。應立即檢查病人神經系統損傷的潛在病因,因早期治療可減輕神經系統損傷的程度。并發癥治療 急性治療神經損傷可逆的因素(如血腫、膿腫)。長期康復治療;長期疼痛的治療[2]。

1.2.6脊麻穿刺后頭痛的防治現有的麻醉技術脊麻后1%~7%的病人出現PDPH。已表明病人的特點和麻醉技術是造成PDPH的易發因素[2]。下述病人的特點是造成PDPH的危險因素:①年輕病人,②女性,③PDPH病史。下列麻醉性因素可降低PDPH的發生。小直徑脊髓穿刺針的應用(可能由于造成的硬脊膜穿孔?。?。硬脊膜為縱向纖維,穿刺針斜面的方向與其呈水平,穿刺時硬脊膜纖維只被刺成一小孔。

1.3統計學分析 對本文所得實驗數據均采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進行檢驗,所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所得計數資料采用χ?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全部42例患者手術全獲成功,成功率100%,患者均無異象。通過以上病人術中及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降低,減輕病人痛苦,縮短了病人住院天數,加快床位周轉,降低住院費用,術中操作簡單可行,值得推廣。

3討論

脊麻后頭痛的治療包括全身治療 已證實PDPH的病理改變包括腦血管反應性擴張,因此使用血管收縮劑治療,咖啡因300mg口服,其成功率達50%。靜脈給咖啡因治療,成功率為40%~80%。也有報告用Sumatriptan治療PDPH,其成功率為83%。侵人性治療腦脊液通過硬脊膜穿刺孔流失引起腦脊液壓力降低,促使研究代替物注入硬膜外間隙,以便恢復腦脊液壓力至正常水平。脊麻后頭痛的預防有在硬膜穿刺時選擇小的尖端無切割的穿刺針。為減少PDPH的發生應充分考慮到病人和麻醉的促發性因素,硬膜外自家血補片治療被認為是有效的治療措施[3]。

參考文獻

[1]周代明.脊麻并發癥的臨床觀察[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醫學版,1989,01.

[2]徐啟明、李文研主編:臨床麻醉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120.

[3]莊心良,曾因明,陳伯鑾.現代麻醉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631.

猜你喜歡
預防治療
62例破傷風的診斷、預防及治療
淺談跑步運動中膝關節的損傷和預防
1例急性腎盂腎炎伴有胡桃夾綜合征保守治療和護理
腦卒中合并腦栓塞癥的預防及護理觀察
新生兒驚厥的臨床診斷及治療研究
構建高校大學生網絡成癮“五重”預防體系
新形勢下預防校園暴力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