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談如何培養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2015-07-05 22:19陸桂英
教育管理與藝術 2015年1期
關鍵詞:詞匯量生詞原文

陸桂英

閱讀理解是中學英語學習中一項重要的能力要求,新課程標準對中學畢業生的閱讀技能的要求是:能理解閱讀材料中的觀點和態度;能意識到不同文體的特征;能通過分析句子結構理解難句和長句;能在教師的幫助下欣賞淺顯的文學作品。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 5000詞以上,讓學生從中學起就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正確的閱讀方法,讓他們在以后的英語學習中能從容地面對各類考試,同時為他們將來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這是中學英語閱讀教學所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如何提高中學生的閱讀閱讀能力,是一項值得研究的課題。因此,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必須子以充分的重視。

一、利用英語報刊資源,大量閱讀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必由之路

就英語學習本身來說,在讀聽寫幾種語言技能中,閱讀占第一位,而且閱讀對其它語言技能的發展和提高具有巨大促進作用,特別是在缺乏外語環境的條件下,只有從閱讀入手,才能更好地積累語言經驗和增強語感。中學生多讀一些淺顯易懂的英文文章,多多益善。剛開始,可以嘗試著讀一些英文小故事。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進入狀態有了感覺。這時可以讀一些有生詞但可以通過上下文能推理出詞意的原著簡寫本。這樣通過擴大閱讀量,學生們可以盡快地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同時還可以擴大詞匯量,一舉兩得。 聽力差的同學,不完全是聽的技巧問題,常是由于閱讀不夠,因而生詞多,對語言規律不熟悉,缺乏語感及背景知識等。說的能力差并不一定是“水壺煮餃子”有貨倒不出,常常是由于沒有通過閱讀掌握大量的語言材料,說起來沒詞兒。至于閱讀和寫作的關系則更為明顯。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通過大量閱讀掌握大量的語言材料和表達形式,寫起來才能得心應手。

閱讀的題材范圍要廣泛,最好先讀些文字淺顯,生詞不多,內容比較熟悉的材料,然后逐步擴大范圍,增加閱讀材料難度。內容包括現代文學作品、歷史、地理、經濟建設、政治、科普常識,甚至廣告、通知、信件、圖書目錄、產品說明書等都納入閱讀范圍,廣泛接觸各種英文材料,可以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學到許多新東西,使學過的知識得到復習和鞏固,使語言能力得到發展和提高。

二、擴大詞匯量是提高閱讀能力的突破口

語言能力是形成閱讀能力的首要因素。語言能力包括詞匯、語法、語音及篇章理解能力等。其中詞匯占特別重要的地位,因為它是語言的主體。專家說:“事實上,沒有語法不能傳達很多東西,而沒有詞匯就不能傳達任何東西”。在《新課程標準》中要求中學生詞匯量達到3500左右。一個人掌握的詞匯量多少與其語言水平的高低有密切的關系,語言水平高的人都擁有較大的詞匯量,而詞匯量少的人不可能達到較高的語言水平。

擴大詞匯量從以下三點入手:第一,記憶單詞。充分利用構詞法,學習一些常用的前綴、后綴和詞根可以迅速增加詞匯量。第二,通過聽、說、讀、寫、譯等練習,鞏固詞匯,光靠背誦單詞是難以記住的。因此聽、說、讀、寫、譯同步進行可以明顯提高效果,其中尤以閱讀為重要。大量閱讀可保證詞匯在二定的語言環境中反復出現。因此可大大提高理解和閱讀效果。第三,做詞匯練習測驗自己,英語教材和英語讀物常配有詞匯練習,做這類練習也是學習詞匯的好方法。這些練習的編選一般都是重點突出,目的明確。所要練習的詞都是詞匯的重點和難點,而且它們又都出現在一定的上下文中,有利于加深對詞的含義和用法的理解。

據估計,一個人掌握6000個基礎詞匯,再加上通過構詞分析可辨認的詞,大約可以理解任何材料的90~95%。這樣,你的詞匯就過關了。

三、鞏固語法知識是提高閱讀能力的輔助手段

語法一直是中國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對學生要求掌握大量規范的句句型、習慣用法和常用結構,這是中國英語教學的一個優點,是符合英語的本質和學習規律的。英語是一種邏輯性很強的拼音語言,其結構比較規整、有很多規律性的內容。體現在具體的行文里,就是存在大量的固定句型、慣用說法等,這些相當于數學里的公式,可以把類似的詞語套進去,構成不同的句子。根據英語的這一特點,如果掌握足夠多的英語常用語法便對句子結構有一個總體性的把握,在腦海里建立起一個理解語句的框架,能夠較快地捕捉句子所表達的意思,這樣必然會提高閱讀的效率。此外,記憶某此習慣用法對于培養閱讀理解能力也有很大的助益。在日常的閱讀實踐中經常會發現,有一串詞乍看起來根本不符合語法結構,而且盡管沒有一個生詞,卻無法理解它的意思,這時,很可能是遇到了某個慣用法。這就不能靠語法公式去套了,而必須像背詞們那樣扎扎實實地逐個記憶,不斷擴人自己的知識量,才會減少閱讀中的“熟悉的陌生人”。

四、提高閱讀能力的過程和規律

提高閱讀能力一般要經歷四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字面心譯階段,即在閱讀時要通過逐詞心譯來理解原文,由于兩種語言在詞語用法、句子結構、語言習慣等方面都存在許多差異,這個階段對原文的理解常發生錯誤。第二階段是分析性心譯階段,即在對原文的詞語和結構進行一些分析之后,再進行心譯。這一階段比前一階段有所提高,但閱讀速度很慢。第三階段是綜合心譯階段,這時由于語言水平的提高,閱讀經驗的積累,不經分析,而直接將原文心譯成本族語。第四階段是直接理解原文,即達到用外語思維的水平。這四個階段只是大體的劃分,實際上不可能截然分開。

理解閱讀能力發展提高的過程有利于加強閱讀能力的提高。一般來說,理工科一年級學生的閱讀水平處于第二階段,對所讀的材料要經過查字典,分析結構心譯成漢語才放心,這作為閱讀能力發展提高的一個階段是不可避免的。但要縮短這個過程,防止這種閱讀方式成為定勢,要盡可能減少分析、減少心譯,提高閱讀速度,達到綜合心譯,乃至直接理解原文的目的。

總之,提高閱讀能力必須要在正確的理論和方法的指導下進行,掌握正確的閱讀思路,科學的閱讀方法和靈活的閱讀技巧來增加知識,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猜你喜歡
詞匯量生詞原文
『五個生詞』快速閱讀法
用詞類活用法擴充詞匯量
Receptive and Productive Vocabulary in Language Teaching
詞匯量測試對語言水平的預測性的實證研究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元認知策略對閱讀詞匯量的補償作用
生詞庫
生詞庫
生詞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