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螟的發生與防治探討

2015-07-09 10:46王靜
農民致富之友·下半月 2015年6期
關鍵詞:光燈玉米螟成蟲

王靜

[中圖分類號] S4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5)06-0089-01

玉米螟俗稱玉米鉆心蟲,屬鱗翅目螟蛾科,主要危害玉米,也危害高梁、谷子、棉、麻、豆類、甘薯、甜菜、番茄、辣椒、小麥等多種植物。近些年,由于小麥、玉米秸稈完全還田,玉米螟越冬基數逐年增加,致使玉米螟為害面積和造成的產量損失逐年上升,一般減產10%左右,嚴重的減產30%以上。部分受害的玉米粒商品價值也降低。為更有效地控制玉米螟的危害,筆者根據當地生產實際情況和該蟲發生危害特點與綜合防治進行總結并提出新的觀點。

1 玉米螟的發生危害特點

玉米螟危害玉米時。除根部很少外其它各部均有危害,初孵幼蟲群集心葉啃食葉肉,玉米苗期受害,嚴重時植株干枯死亡;危害較輕時葉片展開呈現橫排小圓孔,稱為花葉。玉米生長中后期受害,莖被蛀,導致養分與水分的運輸遇到阻礙,在風中易被吹折。抽雄穗時期受害,則不能開花結果,大多呈黃白色,甚至枯死;受害在雄穗抽出后,會致使上部分呈枯白狀,中部易折斷,而影響授粉。受害在雌穗結果前,則不會接觸果實;受害在結果實后,籽粒被蛀食且有蟲糞,造成籽粒缺損霉爛,品質下降。溫度達到16~30℃或者是多雨季節非常適宜于玉米螟的大量生存;在高溫、干旱的環境中,玉米螟的存活率明顯降低;產卵和低齡幼蟲期,大的暴風暴雨可使卵和低齡幼蟲大批死亡。

2 玉米螟發生的規律及生活習性

發生規律 以末代老熟幼蟲在玉米稈、根茬、果穗中越冬。越冬幼蟲4月中下旬開始化蛹,5月上旬羽化產卵在小麥田和春玉米田,6月中旬為為第一代成蟲和第二代卵盛期。7月上中旬為第二代成蟲和第三代卵盛期,8月上中旬為第三代成蟲和第四代卵盛期,有世代重疊現象。9月下旬開始越冬。在許昌嚴重為害玉米,被害株率達50%~90%。

生活習性 成蟲白天躲在作物或雜草叢內,夜間活動,飛翔力強,有趨光性,壽命5~10天,羽化后當天交配、1~2天后產卵。通常選擇離地50厘米以上、生長茂盛的玉米葉背面中脈的兩側產卵,一個雌蛾可產卵300~700粒,卵期3~5天。孵出幼蟲后,幼蟲最先是聚在一起取食卵殼,然后爬行于植株的幼嫩部分,進行危害。剛孵出的幼蟲,通過吐絲下垂,借助風力遷移,形成轉株危害。幼蟲多為五齡,三齡前主要集中在幼嫩心葉、雄穗、苞葉和花絲上活動取食,被殘害的嫩葉展開后,即呈現許多橫排小孔;四齡以后,大部分鉆入莖稈。被玉米螟殘害的葉片,會使植株在進行光合作用時的光合效率降低;雄穗被蛀,常易折斷,影響授粉;苞葉、花絲被蛀食,會造成缺粒和秕粒;莖稈、穗柄、穗軸被蛀食后,形成隧道,破壞植株內水分、養分的輸送,使莖稈倒折率增加,籽粒產量下降。玉米螟適合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發育,冬季氣溫較高,天敵寄生量少,有利于玉米螟的繁殖,危害較重;卵期干旱,玉米葉片卷曲,卵塊易從葉背面脫落而死亡,危害也較輕。幼蟲期20~30天,老熟后一般在被害部位化蛹,蛹期4~10天。

3 玉米螟的綜合防治

防治玉米螟危害應采用田內田外結合,越冬與生長期結合,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為主,配合化學防治,重點抓好6月中旬和7月中旬的防治工作。

3.1 還田期:白僵菌大田撒施 每畝用每克含孢子50~100億的白僵菌粉1-2公斤兌水噴在還田秸稈上。

3.2 5月上旬:第一代玉米螟發生期,在搞好小麥田蟲害防治的同時對地頭、溝渠內的雜草進行化學處理,減少蟲源。

3.3 6月中旬:玉米苗期全田噴施可用25%滅幼脲40~50克(或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蟲啉(或阿維菌素)20克兼治薊馬和灰飛虱。

3.4 7月中旬: 1)每畝噴施蘇云金桿菌100~150克+2.5%溴氰菊酯30~50克噴霧。2)畝噴灑25%滅幼脲50克。3)0.1%功夫顆粒劑1.5公斤或1%對硫磷顆粒劑4~5公斤。4)用青蟲菌粉0.5千克拌細土100千克,點施在心葉上,每667平方米用菌土2.5~3.5千克;5)在玉米螟產卵始期至產卵盛期釋放赤眼蜂2~3次,每667平方米放1~2萬頭。注:蘇云金桿菌不能與內吸性有機磷殺蟲劑或殺菌劑混合使用。

3.5 種子選擇:浚單20、鄭單958、蠡玉16、登海605。

3.6 黑光燈誘蛾:6月上中旬和7月中旬每晚開燈3~5小時。

3.7 性誘劑:1、赤眼蜂:屬于卵寄生蜂。主要防治玉米螟的第二、三代對植株的危害,優點是這種試劑對環境不造成污染,但是這需要較強的技術,而且對氣候及玉米螟發生的預測方面要求也很高。放蜂時間:要根據害蟲情況而定,一般在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達到20%時,往后推11天左右,共釋放兩次。放蜂量:每畝1.5萬頭,第一次釋放0.7萬頭,第二次釋放0.8萬頭。放蜂方法:在放蜂點,選一棵玉米植株中部葉片,將葉片中間撕開一半,向下卷成筒狀,然后用針線或其他的東西別在圓筒內即可。2、黑光燈:是一種較新的物理防治措施,其理論依據是玉米螟的成蟲趨光性強的特點,宜在非雨天和無風或微風天使用。3、性誘劑(直接購買)擾亂成蟲交尾產卵,降低產卵量。赤眼蜂、黑光燈、性誘劑三種方法適用種糧大戶的大面積防治。

玉米授粉后田間防治因用藥方式費工費時、對人身安全較低和田間高溫中暑性增加,因此不建議人工用藥防治。目前,在大面積防治玉米螟方面,在加強科普宣傳,提高農民對玉米螟防治的科學性和積極性的同時,也要嚴格按技術要求實施和注意人身安全(用藥和天氣)。

猜你喜歡
光燈玉米螟成蟲
論玉米螟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JJRC H47 ELFIE航拍無人機
淺談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生物防治技術
濟寧地區美國白蛾越冬代成蟲的監測與防治試驗
沈陽舟蛾科成蟲調查分類研究
論玉米螟防治措施
上帝說要有光
“隆達”主推LED系列燈具
興城地區玉米螟重發原因及防治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