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倪瓚作品的特色與古典文人精神

2015-07-12 08:34蘇州工業園區服務外包職業學院215123
大眾文藝 2015年3期
關鍵詞:倪瓚文人畫文人

鄭 亮 (蘇州工業園區服務外包職業學院 215123)

談倪瓚作品的特色與古典文人精神

鄭 亮 (蘇州工業園區服務外包職業學院 215123)

文人畫在我國繪畫歷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元代是其發展的鼎盛時期,在其中體味到的是元人沉痛的靈魂和深邃的生活思想,蘊含著極強的抒情性。而作為文人畫的杰出代表,倪瓚創新的畫面形式,成為元代畫風的經典樣式。本文在分析倪瓚畫面構成、骨法用筆、特色處理的基礎上,看文人精神,這對我們在藝術實踐中繼承和發展古典人文精神有著重要的意義。

倪瓚;文人畫;文人精神

倪瓚字元鎮,又字玄瑛,號云林、云林子,無錫人,是我國元末明初(1301—1374)文人畫的杰出代表人物。倪瓚出身江南富豪之家,志趣高雅,青年時本想有一番作為,可是家庭境遇的變遷改變了他的理想人生。在經過短短的青年時期的一段好日子之后,他后面的大半生一直處于貧困、雜亂之中。在生命的最后二十年,倪瓚一直過著時隱時出的潦倒生活。在這期間他常常泛舟太湖、杖履深山,宛若隱士高人一般,表面上吟詩作畫十分瀟灑,其實卻是處于萬般無奈的境地。動蕩年代帶來的難以言說的哀怨在他內心淤積,最終生活的磨難使他客死他鄉。倪瓚一生將繪畫作為伴隨左右的精神寄托,那積聚著內心情感的清水淡墨成為了他留給世人的一筆寶貴的藝術財富。

一、倪瓚作品之特色

倪瓚在藝術上的成就是“元四家”最為突出的?!捌椭^畫者,不過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是他公開的個人創作宗旨,這充分體現了元文人畫由宋代山水重寫實與意境的追求轉為畫者情感的情感寄托和精神的表達。元代文人畫更加注重繪畫本身的美——線條美、形式美、結構美,以及傳達出的作者的主觀精神。在倪瓚描繪的太湖風光中,景物的經營別具一格,坡坨的樹林、伏臥的遠山,大片汪洋湖水,都傳達出清幽蕭寒的意境。以倪瓚的名作《江亭山色圖》)為例,置陳和布勢極為簡括,多半只做一個開合,即近景畫石坡土岸,上植三五株或榮或枯的樹木,遠景畫一兩脈平坡遠岫,山石林木都用褐筆淡墨輕拂漫掃,著力甚輕,筆行紙上若即若似實還虛。遠山與近樹之間大片留白,是為水面,廣闊的水域不著一物,樹下有時添一草亭,單絕不見人物。畫面浸透淡淡的哀愁和一種地老天荒試的孤寂情調,處分體現了元代封建知識分子萬般無奈下的清貧與超脫出世。

倪瓚的畫面構成和筆墨情調都極具特色。他筆下的的景物大都有意識的歸納為遠山、湖水、近樹山石的三段式構圖,這樣的構圖形式具有一種極簡的美感。典型的太湖風光決定了他畫面采用的透視既不是“自山下仰山巔”的高遠,也非“自山前窺山后”的深遠,而是采用平遠的布局,在相對“平視”中觀察景物的遠近關系,與焦點透視有些類似,只是基于中國畫在表達上特有的“取近少取遠,取遠少取近”的特殊處理方法,加之畫面的視平線放置的相對較高,才使得焦點透視的感覺不那么明顯。在筆法上,倪瓚擅長以“折帶皴”表現山石,“以臥鋒拖勒后轉勢直擦,用筆堅凝松靈”,點綴疏落,勢在庸懶,以看似漫不經心的簡單筆墨,通過干濕濃淡的變化,在黑白之間讓人感受到湖光山色之光彩。

和其他元文人一樣,倪瓚的畫中也采用了大面積的題字。但他明顯不同于唐宋畫家將文字題于石隙、樹根使之不過分侵占畫面的主要部分的形式,而是有意識的使文字成為整個構圖與畫面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使書法和繪畫彼此配合呼應,形成書畫有機統一的藝術形式;另一方面借文抒情,加之朱紅印章補充畫面、平衡布局、增加氣氛。如此一來,畫面的審美因素增加,作者對于畫面的主觀設計傾向更加強烈。這對后世山水畫的發展有極為重要的影響。

二、倪瓚作品的文人精神

當然,倪瓚之所以成為元代文人畫最杰出的代表,原因不只是單單表面可見的形式。他的畫面簡淡至極,在這樣的風格樣式下蘊涵著無限奧妙。正如王世楨講的“元鎮極簡雅,似嫩而蒼,宋人易學,元人難摹,元人猶可學,獨元鎮不可學也”,方薰也指出“云林大癡畫,皆于平淡中見本領,直使智者息心,力者喪氣,非巧思力索能造”,均明確的指出倪瓚的作品看似簡單,實則豐富充盈,非一般畫者可及。經歷世事滄桑與人生悲愴的倪瓚,他筆下的景物已不再是單純的摹寫,而是成為一種精粹的藝術構成,其中淺默一種高尚、清逸的、特有的文人精神。他眼中的客觀世界不再是常規的青山綠水,多了一份沉思和淡漠。不見一人的處理,偶爾零落的孤單亭廊,觸動無限世事蒼涼;三段式的構成,近樹遠山間大面積空白的水色,望穿一切離合悲傷。相比曹知白那松靈秀逸的疏松曲岫,黃公望那漫溢柔情的富春山居和馬遠那尚有蓑翁泛舟的寒江獨釣,倪瓚無論是在畫面的提煉表現還是主觀感情的詮釋上都做的更為獨到。他通過世俗的景色,傳達出遠高于世俗的美感,展現自己特有的心境,緩緩勃發的寧靜與1思考宛如古箏樂曲一般,單純中孕育深沉,醇厚里浸透空靈,形象之外的韻味尤然而生。

倪瓚的藝術成就是常人難以企及的。他的畫印證了簡潔的力量,宣揚精神的內涵。對于大多數身處變幻莫測、急功近利的今天的人們,藝術不再單純是體味人生、凈化心靈的手段和產物,而是更多的充滿功利色彩。盡管如此,我們同樣可以從他的作品中有所展獲。首先,倪瓚的描繪對象是再為平常不過的自然風景,畫面沒有強烈的對比,沒有絢麗的光色,沒有抽象費解的形式,看似簡單的褐筆淡墨中包含了最為高尚的人類情感。這正說明相對繪畫表達的主觀精神,對象和題材都是次要的;其次,優秀的藝術品都是作者有感而發的情感凝結。不管這種情感是十分強烈外在的沖動還是緩緩積淀的內在觸動,都要通過對生活的體驗,以真感情換真感情,而經歷苦難的頭腦往往更清醒,更能避免浮躁和情緒化,看問題更加接近本質。這也是大思想家、藝術家往往都歷經坎坷才終成大器的原因。在今天,舒適安逸的生活弱化了人們的心志,面對眼前的花花綠綠,面對意料之外的艱難困苦,我們往往無所適從?,F實的迷茫和失意換來的不是冷靜的思考,一些人屈從了自己的無助,看似充滿“精神性”充滿“思想”的所謂圖式、符號浮躁的充斥著畫面。倪瓚的作品被明清的文人推崇備至、奉為上品,推崇的是向往美好的文人理想,供奉的是清高出世的文人精神。沉寂在倪瓚創造的美麗意境中,不禁想起當代文人周國平的一句話:“在淡泊中堅持,在變遷中沉默,在名利場外自甘寂寞與清貧,何嘗不是一種人生追求?!?/p>

倪瓚的作品及其文人精神,對于今天的從藝者具有積極的意義。盡管時代不同,在我們的藝術創作中也理應堅守自己的精神家園,不做迎合現實的妥協者,而是要成為高尚情操的守望者。面對紛繁蕪雜的現代社會,崇尚的是不同的價值觀,而透過倪瓚的作品所傳達出的中國古典文人精神,顯得是那么彌足珍貴。藝術是一條會讓人有所失也有所得的道路,不必因為暫時、部分的失去就懷疑自己的人生價值。因為,失去的只能是額外的物質滿足,而永恒不變的是整個精神世界的充盈。

[1]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中國美術史教研室.《中國美術簡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杜哲森.《元代繪畫史》[M].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

鄭亮(1982),男,講師,工藝美術師,主要從事美術基礎教育與藝術創作,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猜你喜歡
倪瓚文人畫文人
“文人畫”里寫春秋
禪畫文人畫中的簡約與蕭散
倪瓚題跋在書畫作品中的意義
古代文人與琴棋書畫
古代文人的雅號由來
圖說書法(155)
文人吃蛙
當代畫家 胡石
元末畫家:潔癖是—種生活方式
文人畫:內心自省的外在流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