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自然肌理元素在裝飾織物中的應用

2015-07-12 07:08牛玖榮中原工學院451191
大眾文藝 2015年2期
關鍵詞:噴墨肌理印花

牛玖榮 任 毅 (中原工學院 451191 )

裝飾織物是指起美化裝飾作用的實用性紡織品。它在美化與改善人們的生活、工作環境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裝飾織物的圖案、色彩、風格、款式、質感等決定了裝飾的舒適性及裝飾效果。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工作方式及生活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對物質和精神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大自然更加向往。營造符合人們心理需求的環境,回歸自然懷抱,是裝飾織物設計的趨勢。自然肌理是自然界物種多姿多彩的表現形式,是生命鮮活的象征。

大自然中的萬事萬物,其外表千差萬別,各不相同。自然界中的各種物體外表的組織紋理結構,縱橫交錯,高低不平;或平滑光潔,或粗糙斑駁,或輕軟疏松,或厚重堅硬。物體表面的組織紋理變化,使之形成種種客觀的自然形態,即為自然肌理。

自然肌理可通過人們的視覺與感覺獲得,分別稱為視覺肌理與觸覺肌理。視覺肌理是利用人們的視覺感受到或看到的自然肌理;比如:晚間我們昂首瞭望夜空,會感受夜空中繁星閃爍、星云密布的自然肌理。觸覺肌理則是通過人皮膚的觸覺而獲得的;物體的冷、熱、軟、硬、光滑、粗糟等各種外界刺激通過分布在皮膚的神經末梢,傳達到大腦,使人體產生一種綜合的感受;比如人們可用手感的方式,可獲得面料的光滑、平整、細膩等方面的信息。

按自然中物質的存在形式可分為靜態肌理和動態肌理兩大類。靜態肌理是指物質外表相對不變的紋理結構,如動植物表皮、木紋、葉紋、枝紋、花紋、石紋等。葉紋的種類繁多,不同植物所具有的葉紋也不盡相同,或細膩或粗獷,色彩與紋理的變化多端;大自然形成的沙漠紋理呈不規則的條紋狀,極為壯觀;動物身體表面所形成的不同的皮毛花紋;石紋肌理的變化也是極為豐富的。動態肌理是瞬息萬變的物質表面的肌理,如:空中漂浮的云、煙、霧、雪,跳動的閃電,江河中流動的河水,燃燒的烈火等。廣袤無垠的自然界,肌理無處不在、豐富多彩。從碧茵似錦的草原、迷障層疊的山川、波濤翻滾的海洋,到動物羽毛的斑斕,大自然中物質的肌理異彩紛呈、奧妙深邃;它向人們傳達美感的同時,也給人們傳達不同的情感。如郁郁蔥蔥的綠苗使人感受到青春的美好;松柏樹桿粗糙的外表,讓人頓生生命蒼桑的感嘆。人們在接觸、了解自然肌理的同時,情感也得到滿足,在這種身心的感受中不斷地認識自然,進而模仿自然肌理,更大地滿足人們對自然的渴望。

一、傳統裝飾織物的自然肌理元素

1.裝飾織物的誕生與發展

裝飾織物與服飾的起源及發展是同步的。在原始社會的初期,人們利用野生的草、樹皮、毛羽及獸皮,經過簡單的制作可供鋪、蓋、穿,用以御寒、護身,同時展示純樸的自然美,這就是人類服飾、裝飾文化的開端。在這一時期獸皮、毛羽等是自然肌理在服飾品上的直接運用。到了新石器時代,人們利用麻等植物纖維原料通過手工進行紡織生產,揭開了人類纖維面料的歷史序幕。到了夏、商、周相繼出現了紡織品表面開始出現花紋,并施以色彩,自然肌理元素開始出現,奠定了中華服飾文明的物質基礎。

自從漢代以后,隨著織造技術、染色技術的發展及刺繡、緙絲等技術的出現,我國古代服裝、裝飾產品自然肌理元素運用更加豐富多彩,人們利用不同顏色的彩繡制刺繡品,用來制作衣服、衾枕、被褥、壁掛等生活用品及裝飾品,已成當時上層社會的崇尚。刺繡品紋樣種類造型繁多,既有植物、動物紋樣的造型,又有作者根據理念與審美觀念的創造;既有動物與花草藤蔓的共生體,也有寫實與變形的相互結合體,把圖案的變化規律與統一規律運用得天衣無縫。

2.具有自然肌理元素的傳統裝飾織物種類特征

我國具有自然肌理元素傳統裝飾織物圖案紋樣格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植物花卉類,植物花卉類是傳統紋樣的主要題材,可分為花紋、葉紋及枝紋,這類紋樣是唐代開始流行的?;y主要有:牡丹、月季、芍藥、菊花、茶花、秋葵等。多數是選取正面完整的花朵,將枝葉作裝飾性處理;也有枝葉并茂?;ㄇ宓匕?,節奏勻稱,好像春花開在田野,無限舒暢新鮮,使人們有一種回歸自然的感覺。

動物類圖是傳統紋樣中常見的,可分為現實的動物與想象中的人文動物圖案?,F實的動物有獸類,如獅子、虎等;禽鳥類,如鴛鴦、喜鵲、錦雞、孔雀等;魚類,如鯉魚、鯰魚等;昆蟲類,如蝴蝶、蜜蜂等。有時,傳統紋樣中的現實動物不是表現其自然美,而是通過動物表達某種寓意。龍、鳳、仙鶴、麒麟等想象中的人文動物,主要是表達意象美。動物類紋樣常有植物、花卉、山水相伴,展現動物與自然一體和諧氛圍及美好景觀。此類紋樣多用于屏風、壁掛等裝飾品。

自然山水風景類,以大自然中的云、氣、雪、水、火等為題材,將其視覺肌理的特征與效果展現在織物上是傳統裝飾織物設計的基本特點。在中國傳統的裝飾中,自然山水被賦予了“國畫意境”,凸顯了肌理與中國文化形成的獨特的關系。這種自然氣象可與動物、山川、河流、人文動物等集合成各種吉祥圖案,開拓了裝飾圖案理想化的空間。明代的云龍紋織品,展現了龍在云中舞動的姿態,表達人們祥和如意生活和向往;清代瑞錦,以瑞雪預兆豐年,象征人們對豐收的希望。云龍紋與瑞錦是一種程式化、表達人們愿望的傳統紋樣。

二、現代裝飾織物圖案的自然肌理仿真

1.傳統裝飾織物自然仿真存在的問題

傳統的裝飾織物,為中華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它記載了我國文化以及紡織品發展的源遠流長,我們的先輩們發明了許多裝飾織物的自然肌理模擬技術與方法,創造了舉世聞名成績,對世界文明做出重大貢獻。但是相對于現代高度發達的科學發展技術來說傳統的裝飾織物較難實現自然肌理的再現。傳統裝飾織物對于自然景觀、復雜肌理圖案只能進行簡單的模仿,而無法進行逼真的再現或復制。也是由于受限于加工生產的方式,使得傳統的裝飾織物自然仿真的效率低。傳統的緙絲技術,雖然實現了復雜圖案紡織品加工生產,其作品有很大的觀賞性,但技術操作復雜,只能手工操作,難以實現快速化、規?;呐可a。還有就是受到染料種類、測色配色的方法、染色工藝技術條件的限制,對自然生物的色彩仿真也受到限制,無法對自然界中的生物色彩進行完美再現。

2.自然肌理元素在現代裝飾織物中的應用

隨著自然環境的不斷惡化,以及新技術和新材料帶給人們不停的視覺和審美刺激,現代人反而越來越追求返璞歸真,追求原始質感和視覺的沖擊。自然肌理能夠給人們帶來情感上的撫慰,在一定程度上,不同的肌理在視覺和觸覺上會帶給人們不同的心理感受,滿足人們對于自然美的追求。從選材來說,對自然材料的選擇和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在裝飾織物中,可以根據棉、麻、絲、毛自身特點和優勢將其應用于不同方面;新型材料自身所具有的一些特性,或柔軟或硬挺,或輕薄或厚重,以及一些獨特的功能性,都可以輔助設計師完成標新立異的設計和創作。

3.現代裝飾織物自然仿真技術

當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極大地推動了圖像采集、信息存儲、信息傳輸、計算機、紡織計算機輔助設計、電子提花、噴墨印花等技術的發展,可實現對自然肌理進行形態仿真、色彩仿真,從而實現自然肌理的再現與復制。裝飾織物圖案的自然肌理仿真可分別通過噴墨印花、電子提花兩種方法實現。

噴墨印花技術,噴墨印花技術進行自然仿真的方法是:首先,進行圖像采集,即將所需要的自然肌理用像機拍照,得到自然肌理的圖像信息。需要注意根據裝飾織物的用途與要求,確定取景的對象、主題,巧思結構、精心布局,使圖像信息具有強烈地藝術感及渲染力。然后,利用計算機進行圖像處理,即使用制圖軟件對將所采集的圖像信息進行編碼、壓縮、增強與復原,并對圖像匹配處理,以提高圖像的質量及表現力。也可以根據仿真對象制造出第三步,噴墨印花,將計算機處理后的圖像信息,輸出噴墨印花機的顏色處理系統,即可實現織物表面的噴墨印花,從而實現人們需在的自然肌理圖案。采用噴墨印花技術生產的裝飾織物自然仿真面料,圖案層次分明,效果逼真。

電子提花技術,開始與噴墨印花技術相同,即通過圖像采集及圖像處理后,使用軟件將仿真圖案轉換成織物組織圖或將設計出的織物結構圖輸入相應的軟件中,再將織物組織圖傳輸入電子提花織機中,可完成較為復雜的組織結構。不但可以較為逼真呈現出仿真效果,而且豐富了織物視覺和觸覺的層次感。采用電子提花取消了手工繪紋版,提高了生產效率。

三、結語

神奇的大然界為我們提供豐富多彩的自然肌理元素,為裝飾織物設計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及新途徑。在裝飾織物圖案設計采用自然肌理元素,可滿足人們對大自然的渴望,緩解人們由于緊張的工作而帶來的緊張及煩躁情緒,有利于促進家庭與社會的和諧。隨著紡織品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噴墨印花技術及電子提花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自然仿真技術會更加完善,自然肌理元素在裝飾織物圖案設計領域的應用將會越來越廣泛。

[1]李福順.中國美術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鄒明.繪畫肌理斷想[J].美術觀察,2001(10).

[3]毛文正.肌理之魅,物品包裝的自然肌理與人為肌理[J].包裝工程,1998(6).

[4]馬駿.肌理:設計中的時尚元素[J].藝術百家,2011(7).

[6]李澤鋒.論設計元素中的肌理[J].美術大觀,2013(7).

[7]袁宣萍,趙豐.中國絲綢文化史[M].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9.

[8]蔣滿.紡織計算機輔助設計(CAD)技術[J].紡織導報,2000(12).

[9]房寬峻.數字噴墨印花技術[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8.

猜你喜歡
噴墨肌理印花
《愛情神話》臺詞點到為止 描摹深入肌理
印花派對
歡愉印花
肌理的感受與表達
與奢侈品說不——繪創動物中的“肌理”美
噴墨怪獸
感受肌理
印花游戲
生產型噴墨數字印刷機大盤點
印花上裝往上爬讓清新Flora裝扮整個春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