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西南無文字少數民族語言與文化傳承的探究
——以基諾族、普米族、白族為例

2015-07-12 07:08黃寒玥張鐠元趙針妮大連民族學院116600
大眾文藝 2015年2期
關鍵詞:白族少數民族民族

黃寒玥 王 星 張鐠元 趙針妮 (大連民族學院 116600)

關于西南無文字少數民族語言與文化傳承的探究
——以基諾族、普米族、白族為例

黃寒玥 王 星 張鐠元 趙針妮 (大連民族學院 116600)

關于西南無文字少數民族語言與文化的傳承,本文從民族語言文化背景的介紹,綜合分析與總結,以及提出相關建議和意見幾個方面行進介紹。

基諾族;普米族;白族;文化狀態;發展建議

西南地區為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區,少數民族文化相對集中和豐富,但隨著工業文明的發展,許多少數民族出現了“漢化”的情況,而少數民族大學生更是對“漢化”情況產生了適應心理1。通過實地走訪,本文對第一手資料進行加工,并在此基礎上從少數民族自身的角度提出相關意見與建議。

一、各民族情況簡介

1.基諾族

基諾族語言的傳承方式基本上是采用口耳傳承代代相接的方式,但要特別提及的是,基諾族的祖先為了方便記事,有類似于楔形文字的符號,還有類似于結繩的記事方式,雖然,現在基本上已經不用這樣的方式了,但是作為一種符號存在,也豐富了基諾族的民族的傳統文化。

2.普米族

通過走訪發現,部分普米族居民使用的不是普米族語言,而是與生活地區相對應的白族語言。但其白語與大理地區的白族居民使用的白語,仍存在一定差異,可能是保留了普米語發音特點的緣故。通過這種情況,我們可以看出,在民族混雜的聚居地,主導文化的影響力是不可以忽視的。

3.白族

白語的在白族聚居區雖然有較大的影響力,但白語使用比例還是在遞減。一是因為白族青年定居在外,其下一代缺乏語言環境,使之失去了白語的習得能力。二是因為外來人員的介入,使而現代文明在一定程度上了沖擊了白族的原始文化。三是因為家長為了標榜身份而拒絕使孩子學習白語(不說白語更像“城里人”)。

不難看出,白語的失落與民族意識的薄弱有關。

二、情況綜合總結與分析

1.西南無文字少數民族語言保存現狀

(1)以口耳相傳的傳統方式進行保存,但在現代文明的沖撞下在一定程度上開始失落。

(2)受影響較大的民族文化圈影響,開始使用其他民族的語言,但并不影響其民族文化的保留,和其民族文化的完整性。

(3)為了方便交流,少數民族開始學習其他民族的語言,出現多種民族語言并用的現象。

(4)民族語言中開混入漢語語言成分,民族語言的純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破壞。

(5)民族語言的使用程度與當地經濟情況成為反比,現代文明發展程度越高的地方其使用人數越少,出現從農村到城市的自然過渡。

2.少數民族地方語言及其文化保存的渠道

(1)以民族文化為宣傳點,通過旅游產業來加強民族文化建設

這一點在大理白族地區十分典型。為了突出白族的文化因素來吸引更多的游客,大理地區的各級政府都加強了對民族特色文化產業的建設,如大理古城的復修,喜州民居的完善等。商業文明在一定程度激起了民族文化的發展,雖然說現代文明的沖撞是民族文化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恰當使用也會有促進效果。

(2)系統的文化產業鏈發展方式

這一點在基諾族聚居地區比較突出,基諾山政府采用按比例開放旅游區的模式?;Z政府在旅游管理方面形成了一套比較成體系的管理方案,固定開發一些村莊,為當地居民提供更多就業方式,同時推出一系列旅游附屬品,整個旅游發展,規劃有序,層次分明,在便于管理的同時,增加了旅游發展的意義和價值。

(3)底層群眾的自發保護模式

以普米族為典型代表。與政府組織的方式不同,這一模式是在一定的政策支持下由民眾自發組成的。這一模式對于民族文化發展是比較理想的一種模式,一方面,它是現代設備為輔助手段,民族文化有主動支配的地位;另一方面,商業因素介入的成分較少,能在最大限度上保持文化的完整性與純粹性。

三、相關建議與意見

1.在政府政策方面

(1)宣傳力度與手段的加強。政策出臺之后,宣傳方面較為薄弱,使得有效的政策不能得到全面的發揮,加強宣傳力度,并輔助以多種形式的手段,如文藝下鄉等民族易于接受的方式來達到宣傳目的,使民族對于自己文化有清晰的認識,同時對于政策的可行性有足夠的了解,這樣才能發揮基層力量,才能達到宣傳的意義。

(2)政策與方式的借鑒與交流。通過上述內容,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無文字少數民族對于自己的文化發展都有著相對獨特的發展渠道,所以,少數民族地區可以加強文化交流,吸收與借鑒有效的民族文化政策,促進民族文化的發展的深度和廣度。

2.民族聚居村落方面

民族聚居村落是民族原始文化的保存地,也是民族文化失落的脆弱環節,所以加強此方面的民族文化建設,也很重要。

(1)出臺相關政策保護當地的稀有文化,提高非物質文化對于外界的抵御能力2。

(2)調動當地群眾,進行自發的文化傳承,如建立民族歌舞隊,或是創建民族文化交流基地,民族文化中心,或是建立民族文化博物館。

(3)為民族文化的傳播提供相應調節,如錄制歌舞視頻,或是制作民族文化宣傳片,如果有條件可以制作相對專業的民族文化記錄片。

3.少數民族民眾方面

(1)要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心,同時增強民族文化自豪感,同時將自己作為一個文化源,帶動周圍的民族進行自覺的民族保護活動。

(2)自覺增強對于本民族文化的認知,提高民族文化的敏感度和自覺性,積極創新,為民族文化發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法和方式的建議。

在快餐文化與現代文明飛速發展的今天,少數民族文化的傳統性與獨創性顯得尤為珍貴,這些被夾在縫隙中的文化有許多東西值得我們去探究與發現,而無文字少數民族的文化傳承手段也值得進一步的探究與發現。文化傳承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的選擇機制,適應機制以及參與機制都豐富的可參與性3,我們應當把實踐與理論結合起來,為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創造更多的條件爭取更多的空間。

注釋:

1.張勁梅.西南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文化適應研究[DB/OL].HTTP:// WWW.CNKI.NET/,2008-04-30/2013-03-19.

2.張文芝.試述全球化背景下加強保護云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義及對策.云南檔案[J],2013(9):10-15.

3.晏鯉波.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綜論[DB/OL].HTTP://WWW.CNKI. NET/,2007-05-15/2013-03-21.

猜你喜歡
白族少數民族民族
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白族扎染技術的傳承與發展
云南省鶴慶縣白族本主廟及演劇活動考論
一個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少數民族的服裝
我認識的少數民族
中國云南大理白族女子頭飾文化研究
求真務實 民族之光
被民族風玩轉的春夏潮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