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柴胡軟膠囊制備工藝及質量標準的研究

2015-07-13 13:12鐘彩金劉俊紅邱建波張秀娟邱燕祥
廣東教育·職教版 2015年5期
關鍵詞:質量控制方法制備工藝

鐘彩金 劉俊紅 邱建波 張秀娟 邱燕祥

摘 要:本文對小柴胡軟膠囊制備工藝進行了研究,提出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的方法,為患者提供多一種劑型選擇;通過建立和完善小柴胡軟膠囊質量標準,能有效控制產品質量。

關鍵詞:小柴胡軟膠囊;制備工藝;質量控制方法

中圖分類號:G9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5)05-0105-03

《中國藥典》2010年版原小柴胡片的質量標準【1】增加了君藥柴胡、臣藥姜半夏和佐藥黨參的鑒別項,使質量更可控和合理;因原工藝提取物料有一定的揮發性和熱不穩定性成分入藥,在實踐過程中發現所得干浸膏由于含有較多的糖類等物質,易吸濕,受熱易軟化,而且片劑制備工藝復雜,改成軟膠囊后,較原劑型更能與其工藝相適應,生產成本降低,生產效率提高;軟膠囊劑較片劑的外觀美觀,質量穩定,易于服用,崩解、釋放迅速,生物利用度高,患者更易接受。適合工業化大生產的新劑型小柴胡軟膠囊劑,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劑型選擇。

一、制備工藝的研究

1.工藝內容物處方

處方:柴胡 355.7g 姜半夏 177.5g 黃芩 133.5g 黨參 133.5g 甘草 133.5g 生姜 133.5g 大棗

處方來源是根據《中國藥典》2010年版原小柴胡片的處方進行調整而得,根據目前軟膠囊劑的生產技術水平,軟膠囊劑的內容物含固體量一般不宜超過50%,而在45%左右在大生產上較易于控制,每粒裝量一般在0.65g以下,經研究擬將相當于4片片劑的藥材量制成5粒軟膠囊,每粒含藥材量為1.2g,規格為每粒裝0.62g,每次服用量為5~7粒,原片劑處方藥材總量為1502g,可制成1251粒軟膠囊(1502/1.2=1251),則制成1000粒軟膠囊的處方中各藥應為原片劑處方的1000/1251倍,即為上述小柴胡軟膠囊的處方。

2.制法

以上七味,黨參66.7g及甘草粉碎成細粉,取142.2g采用濕熱滅菌法滅菌,備用,其余細粉與剩余黨參及柴胡、黃芩、大棗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7倍水,第二次加6倍水,每次煎煮1.5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適量;姜半夏、生姜照流浸膏與浸膏劑項下的滲漉法(附錄 I O),用70%的乙醇作溶劑,浸漬24小時后,以每分鐘1~3ml的速度緩緩滲漉,收集漉液1333.3ml,回收乙醇,與濃縮液合并,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1.40(60℃)的稠膏,加入上述細粉,混勻,干燥,研細,加輔料適量,混勻,壓制成1000粒膠丸,即得。

3.丸芯配制工藝考查

實驗結果顯示,當小柴胡軟膠囊藥粉為45.0g,助懸劑蜂蠟的用量為4.5g (即4.5%),乳化劑大豆卵磷脂的用量為3.0g(即3.0%),加色拉油至100g時,可滿足本產品的工藝及膠丸內容物物理穩定性方面的要求。

4.制丸工藝

(1)配制膠液。

【處方】明 膠 100g 甘 油 50g 尼泊金乙酯 0.5g 三氧化二鐵 1.25g 純化水 100g

【制法】先將尼泊金乙酯溶于二倍量的乙醇中;三氧化二鐵加6倍量純化水,研磨均勻,備用。取明膠、甘油及剩余水置不銹鋼夾層鍋內密封,在真空下攪拌,等混勻后,加熱至75℃使鍋內明膠熔化。緩緩放去鍋內真空,在連續攪拌下加入三氧化二鐵漿液、尼泊金乙酯醇液,待攪拌均勻后減壓濃縮至水分約30%,取出,濾過,保溫備用。

(2)壓丸,采用旋轉模壓法進行壓丸。

(3)定型干燥、洗丸、揀丸、包裝。新制的軟膠囊在溫度20~24℃,相對濕度30%以下的條件下在定型轉籠中定型干燥4小時以上, 用乙醇洗去膠丸外層蠟質,揮去乙醇,再送入干燥房內,同條件下干燥約16小時,直至膠丸干爽,硬度適中,取出,挑去不合格丸,用鋁塑泡罩包裝,外加鋁袋包裝,即得。

按以上工藝進行三批試生產研究,結果所得產品的各檢查項目均符合要求。

5.小結

綜上所述,小柴胡軟膠囊生產工藝確定為:以上七味,黨參66.7g及甘草粉碎成細粉,取142.2g,用熱壓法滅菌,備用,其余細粉與剩余黨參及柴胡、黃芩、大棗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7倍水,第二次加6倍水,每次煎煮1.5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適量;姜半夏、生姜照流浸膏與浸膏劑項下的滲漉法,用70%的乙醇作溶劑,浸漬24小時后,以每分鐘1~3ml的速度緩緩滲漉,收集漉液1333.3ml,回收乙醇,與濃縮液合并,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1.40(60℃)的稠膏,加入上述細粉,混勻,70℃下干燥,粉碎過100目篩,所得細粉加處方量4.5%的蜂蠟和3.0%的大豆卵磷脂,并加適量色拉油調整每粒重量為0.62g,研磨配制成具有適宜流動性、勻質的囊芯液,壓丸,每丸裝0.62g,干燥,包裝,即得。

二、三批樣品中試工藝研究

為進一步驗證該產品的生產工藝,投料進行三批次中試生產研究,每批按10倍處方量進行投料。

小柴胡軟膠囊制備工藝及質量標準的研究

1.設備與藥品

設備:TQ-6直筒式提取罐,DJE-2000三效濃縮蒸發器,CT-C-II熱風循環烘箱,30 B萬能高效粉碎機組,FS0.6×1.5方形振蕩篩、RJNJ-2水浴式化膠罐,RJWJ-II軟膠囊機,RJWG軟膠囊轉籠干燥機,DPP-250II自動泡罩包裝機等。

藥品:柴胡、姜半夏、黃芩、黨參、甘草、生姜、大棗,蜂蠟、大豆卵磷脂、色拉油、明膠、甘油、三氧化二鐵、尼泊金乙酯,乙醇等。

2.方法與結果

(1)中試方法。處方中各藥按10倍處方量配齊,按上述擬定的制備方法制得膠丸。

(2)中試結果。按上述擬定的制備工藝條件,生產三批中試樣品,測定各工藝過程中收率,結果如表1。

3.結果分析

由以上三批樣品中試結果可知,小柴胡軟膠囊生產各工藝過程:提取粉碎、囊芯液配制、制丸等收率數據較為穩定、物料平衡,表明該工藝是符合生產要求的。

三、質量標準研究

1. 方法與結果

(1)黃芩、甘草的薄層鑒別:因工藝無質的變化,故參照2010版《中國藥典》中原小柴胡片項下黃芩、甘草的薄層鑒別方法[1]。

(2)如法進行試驗,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顯相同顏色的斑點。取缺黃芩或甘草的陰性樣品進行對照試驗,結果陰性對照在與黃芩或甘草對照藥材色譜的相應的位置上無干擾。

(3)柴胡的薄層鑒別。取本品內容物2g加甲醇40ml,超聲20分鐘(59kHz,45W),濾過,濾液濃縮至5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取缺柴胡的陰性樣品,同法制得陰性對照溶液。另取柴胡對照藥材1g,同法制得對照藥材溶液。分別吸取上述三種試液5μl,點于同一硅膠G板上,以乙酸乙酯-乙醇-水(8∶2∶1)展開,取出,晾干,噴以2%對二甲氨基苯甲醛的40%硫酸溶液,60℃加熱至斑點清晰,日光及紫外燈(365nm)檢視,可見供試品溶液在與對照藥材溶液斑點相同位置呈相同顏色斑點,而缺柴胡的陰性樣品色譜在相應位置上無干擾。

(4)黨參的薄層鑒別(新增)[2]:取本品內容物5g,加正丁醇20mL,超聲處理20min(59kHz,45W),濾過,濾液濃縮至0.5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黨參對照藥材1g,同法制得對照藥材溶液。按處方配比,取除黨參外的其他藥材按工藝制成內容物,再按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得陰性樣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VI B)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5~10u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丁醇-乙醇-水(15∶3∶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主斑點,而陰性對照無此斑點。

(5)姜半夏薄層色譜鑒別(新增)[3]:取本品內容物10g加甲醇50mL,加熱回流30min,濾過,濾液濃縮至約0.5mL,作為供試品溶液。 另取姜半夏對照藥材3g,同法制得對照藥材溶液。按處方配比,取除姜半夏外的其他藥材按工藝制成內容物,再按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得陰性樣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VI B)實驗,吸取上述四種溶液各10u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冰醋酸(10∶7∶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主斑點,而陰性對照無此斑點。

2. 含量測定

本品由小柴胡片劑改劑型而得。原2010版《中國藥典》小柴胡片劑標準項下已有黃芩苷含量測定的指標。故本品參照2010版《中國藥典》第509頁黃芩苷含量測定方法[1],該法操作簡單、重現性好、專屬性高,可作為含量測定的方法。其方法學研究如下。

(1)檢測波長的確定:參照文獻[1]選用315nm為檢測波長。

(2)流動相的確定:參照文獻[1],選用甲醇-水-磷酸(47∶53∶0.2)為流動相,經過試驗,選用甲醇-水-磷酸(47∶53∶0.2)時,樣品峰形對稱,理論板數按黃芩苷峰計算不低于3000。黃芩陰性樣品溶液在相同色譜條件下未見有干擾色譜峰。

(3)供試品溶液制備:取裝量差異項下的內容物,精密稱定約0.5g,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70%乙醇50ml,密塞,稱定重量,超聲處理30min,放冷,再稱重,用70%乙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濾液5ml,用70%乙醇稀釋,定容至10ml,即得。

(4)對照品溶液制備:取黃芩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70%乙醇制成每1ml含黃芩苷60μg的溶液,即得。

(5)線性關系考察。精密吸取濃度為0.061μg/μl的黃芩苷對照品溶液2.5μl 、5.0μl、 7.5μl、10.0μl、15μl、20.0μl,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按上述色譜條件測定,記錄對照品峰面積, 以注入的對照品溶液所含黃芩苷的含量為橫坐標(X), 對照品峰面積的積分值為縱坐標(Y), 繪制標準曲線,求得回歸方程為: Y=6997+6.433e+005X, R=0.9998。結果表明, 注入的對照品溶液黃芩苷在0.1525μg~1.22μg間呈良好線性關系。

(6)精密度考察。取同一供試品,按[含量測定]項下方法重復測定5次,試驗結果平均峰面積為336657,峰面積的RSD為0.52% 。由此可知儀器的精密度符合要求。

(7)穩定性考察:取同一批樣品,按樣品制備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精密吸取10μl,間隔2小時測定其含量,測定供試品溶液峰面積RSD為0.77% ( n=5), 結果表明供試品溶液在10h內穩定。

(8)回收率考察:采用加樣回收法,分別精密稱取已知含量(9.934mg/g)的樣品適量,分別加入0.061ug/ul的黃芩苷對照品溶液1ml使其含量為100%,按樣品測定方法制備供試液,依法測定,結果平均回收率=99.83%(n=6),RSD=1.29% 。由上述結果說明方法回收率較好。

(9)樣品測定:分別取三批小柴胡軟膠囊,按樣品制備方法制備樣品。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以外標法進行測定。結果140801批, 140802批140803批中黃芩苷的平均含量( mg/粒 )分別為6.363, 5.702, 6.056。

四、結論與討論

鑒別方法項下樣品和供試品色譜行為良好,特征斑點明顯,專屬性強,可作為小柴胡軟膠囊的鑒別標準。

含量測定方法學考察項目指標均達到要求,證明該含量測定方法可行。參考原標準中小柴胡片的黃芩苷限量,即本品每片(每片相當于總藥材1.5g)含黃芩以黃芩苷計,不得少于含量2.0mg,同時考慮到藥材的來源并參考三批樣品的含量測定的結果,暫定小柴胡軟膠囊中黃芩苷的限量標準,即本品每粒(相當于總藥材1.2g)含黃芩以黃芩苷計,不低于2.0mg/粒,我們將在生產中繼續積累相關數據,制定更為合理的含量限度。

參考文獻:

[1]中國藥典委員會. 中國藥典(一部)[M]. 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

[2]車曉彥.養陰降糖片的薄層色譜鑒別[J] .時珍國醫國藥,2001(5).

[3] 蔣俊春.仙術健胃膠囊中半夏的薄層色譜鑒別方法[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16).

責任編輯 陳春陽

猜你喜歡
質量控制方法制備工藝
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質量控制方法研究
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質量控制方法研究
高速鐵路橋梁施工技術措施與質量控制方法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質量控制方法研究
盤后封嚴擋板零件加工變形質量控制方法
頭孢氨芐片劑的制備工藝研究
扶正化瘀丸的制備工藝探討及治療大腸癌的藥理學分析
新型復合材料點陣結構的研究進展
暢想非晶態金屬在銀飾材料上的應用及前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