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提問一石激起千層浪
——芻議小學科學課堂提問的策略

2015-07-14 08:45
學周刊 2015年11期
關鍵詞:科學生態實驗

讓提問一石激起千層浪
——芻議小學科學課堂提問的策略

邱祖英 (福建省建陽市橋南小學 354200)

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啟發功能。在小學科學課堂中合理地滲透提問機制,不但可以有效激發小學生的探究熱情,還能讓他們的探索領域變得更加寬闊,并引導學生進行作答,對于提高科學教學的實效性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圍繞四個方面探討了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做法。

課堂提問 小學科學 策略

在傳統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所制定的教學目標和策略往往是以學生學會為主,至于學生能否根據已學知識完成探索工作,教師們根本不去思考。長此以往,便間接造成了課堂教學的定式,以至于學生只會老師教過的,老師沒有教過的卻不知從何下手,繼而讓教學工作出現了短板。在這種教學模式中,縱使課堂教學效果上去了,但是學生的學習能力依然無法得到加強。而且受到定式思維的束縛,當學生遇到其他類型的習題時將很難成功解答,從而影響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進行適當的提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讓他們的思維得以延伸,還能讓他們的探索領域變得更加寬闊。

一、構建趣味情境,讓提問形象逼真

問題源于生活,所以教師應從生活的角度出發構建問題,讓學生在形象逼真的情景中感受知識,這樣無疑會增強學生的代入感,并讓課堂教學效率更加高效。但是,考慮到小學高年級學生的知識、情感、思維等各項因素,教師在提問的時候可以適當讓問題偏難一些,或者讓問題更加貼近生活,這樣一來,學生更容易感受知識的韻味。

比如,在學習《改變生態瓶》的時候,我們可以給學生構建這樣的問題情境,我首先將兩個生態瓶擺在講桌上,然后提出問題:“大家快看,生態瓶里的生物生活的好嗎?假如我們把生態瓶中的某些條件進行改變,會出現什么樣的變化呢?”配合這個問題,我將教學帶入到小實驗中:將其中一個生態瓶中的水草數量增加一倍,將另一個生態瓶中的小魚數量增加一倍,之后提出問題:“這次大家看一看兩個生態瓶中的小魚的狀態有什么不同呢?”通過這幾個問題,可以讓學生了解水草增加,生態瓶中的氧氣便會增加,小魚浮出水面的次數會降低;而小魚數量增加,則會耗費大量的氧氣,這時小魚浮出水面的次數會增加。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可以深刻了解生存環境改變對于生物的影響,還能間接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

二、抓準提問時間,讓提問靈活有效

課堂提問不是盲目且無所顧忌的,我們教師必須抓準時間,利用學生興趣高漲的機會提出問題,這樣可以讓提問更加有效。相反,假如我們不去考慮學生的情感,也不去考慮他們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而是任意的提問,不僅會讓學生覺得厭煩,還會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繼而干擾教學,降低教學效率。

以《神奇的小電動機》為例,在講解之前,我首先給學生觀看了電子遙控汽車這類電器玩具,然后提出問題:“相信大家對這類玩具都不陌生,那么大家知道它們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嗎?”聽到我的問題,學生們結合所學知識紛紛回答出“小電動機的作用”。這時,我趁熱打鐵:“那么請大家思考一下,小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它與哪些因素有關呢?”在學生對這道問題進行回答的過程中,我適當地給予引導,而當學生回答完畢之后,我趁機將一些簡單的問題復雜化、開放化。不過,如此創設問題的目的并非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某一樣事物,而是希望他們能在探究的過程中更加深刻地掌握知識,繼而實現課堂教學的最終目標。

三、導入問題實驗,讓提問科學合理

科學離不開實驗,實驗是將科學還原于課堂的有效途徑。所以,在創設課堂提問的時候,我們可以借助一些趣味性強的小實驗來加以輔助。這樣一來,不僅可以鞏固學生對知識的印象,還能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讓他們既能學好,又能動手,繼而讓課堂教學真正活起來。

比如,在學習《鐵生銹了》時,我們可以開展相關的小實驗,并在開展的過程中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鐵生銹的原因。之后,配合這個實驗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既然大家已經知道了鐵生銹的原因,那么請大家思考一下,我們如何做才能控制鐵生銹的速度呢?”這個問題具備了一定的延伸性,能讓學生的探究范圍延伸到“控制鐵生銹的速度”上面。此外,由于實驗讓人看得到、摸得到,所以當學生對這一問題成功解答出來后,他們對這類知識的領悟、理解會更加深刻。

四、延伸探索領域,讓提問聯系實際

俗話說知識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當我們創建課堂提問的時候不妨從生活的角度出發,這樣既能夠加深學生對問題的認知,還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對知識的實踐能力。不過,受小學生理解能力有限的束縛,我們究竟該如何讓提問回歸生活,并深化他們的認知呢?

以《環境問題和我們的行動》為例,在講解這一知識點的時候,我事先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們播放了一些關于環境破壞的幻燈片,然后提出問題:“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但是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環境被破壞的越來越嚴重,能源也幾近枯竭,那么大家能不能想出一些好的治理對策呢?”這是一個開發性的問題,透過這個問題,學生的思考范圍會更加寬廣。在這個思考的過程中,學生既可以溫故以往所學的某些知識,還能間接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從而讓學習從課內延伸到課外,讓學生們明白了生活處處是知識的道理。

總而言之,教學的目的并非讓學生掌握某個知識,而是教會他們探索知識的方法和解答問題的技巧。所以,在開展小學科學教學時,教師首先要轉變自己的教學思想,并以書本為平臺,幫助小學生構建更加實效的知識探索空間,然后通過合理有趣的課堂提問延伸學生對知識的思考和探索,只有這樣,才能“問”出學生的思考,“問”出學生的思維,“問”出學生的思想,才能使學生在學習的路途中越走越遠。

[1]房小龍.小學科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探討[J].教師,2012(11).

[2]曹金雁.淺談小學科學課堂提問的設計[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6(1).

[3]焦安愷.淺析小學科學課堂提問技巧[J].黑河教育,2013(9).

(責編 趙景霞)

猜你喜歡
科學生態實驗
“生態養生”娛晚年
住進呆萌生態房
生態之旅
做個怪怪長實驗
點擊科學
科學大爆炸
NO與NO2相互轉化實驗的改進
實踐十號上的19項實驗
科學拔牙
衰落的科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