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搞好小學語文朗讀教學

2015-07-14 08:45
學周刊 2015年11期
關鍵詞:課文文章情感

如何搞好小學語文朗讀教學

桑會艷 (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崗上學區莊合小學 052160)

新課程標準指出:“小學語文教學中要重視朗讀教學?!币驗樵诶首x過程學生能對課文進行整體感知,能培養語感,能享受美好情感的熏陶。在語文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疏于朗讀教學,只注重精讀和講解,忽視學生在自讀過程中的初步感悟以及在誦讀練習中的情感表達和語感培養。久而久之,學生在對文章的理解上就會難以有自己的思維和認識,很容易依賴教師。針對這種現象,本人從自讀感知、精讀分析和誦讀表達方面談了自己的認識和看法。

朗讀 感知 分析 表達

語文課堂教學一般可分為自讀感知、精讀分析和誦讀表達三個方面。在實際教學中,大部分教師為了節省時間,常常會把精讀分析階段作為課堂的主打曲,卻忽略了學生的自讀感知和誦讀表達這兩個方面,孰不知這樣貌似節省了時間,實際上卻妨礙了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把握、整體感知,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缺少對課文認識的基礎上,直接步入了精讀分析階段。這樣,學生會產生一種被牽著鼻子走的感覺。由于教師講得多,留給學生誦讀的時間少,學生很難通過誦讀來把握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到最后,學生看似掌握了教師所講內容,但實際上對文章整體思路的掌握是不全面的,對文章主旨也不能很好地領悟和理解。因此,我們教師應該在重視精讀分析的前提下,給學生自由朗讀和誦讀的時間,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自己去感知、去體會,從而提高理解和表達能力,提升表達水平。

一、讓學生在自讀中充分感知課文

我們常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蔽恼伦x得多了,我們自然就能領會其主旨和含義了。然而我們教師總是覺得:學生理解能力不高,讓學生自己讀、自己分析,還不如直接講省時省力。于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留給學生的自讀時間很少,常常是以講解為主。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疏于思考,對文章的了解就會比較淺顯,學生缺乏思考,就會缺乏深刻的感悟。由于學生對文章的體會和認識大部分都來自教師的講解,漸漸地,學生就會更疏于思考,懶于分析了。因此,教師一定要把自讀和思考的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們通過自己的閱讀來理解文章的深意,同時,教師要做好課堂指導和引導。例如,我在教《少年閏土》一文時,并沒有急于對課文進行分析,而是讓學生先帶著問題自讀:作者對閏土的外貌是如何描寫的?“閏土”這個名字是怎么來的?他們相處的時候都有哪些事……我讓學生們讀后回答問題。學生們讀得都很認真,不一會兒,就三三兩兩舉起了小手,踴躍發言。尤其是總結“我”和閏土相處的幾件事時——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瓜刺猹、沙地觀魚,學生們找得既準確、又迅速。在此基礎上,我再分析閏土形象就非常順手了。正因為我在教的過程中給了學生充分的自由閱讀時間,給了他們獨立思考、分析討論的機會,才會使學生對課文理解得那么迅速、掌握得那么深刻。

二、巧妙引導學生在精讀中分析課文

文章的主題還是需要精讀的。在學生精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巧妙地引導學生認真閱讀,仔細品味,讓學生通過精讀課文的精彩語句和段落來體驗語言文字的美妙,感悟文章的寫作意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領悟一方面來自自己的精讀,一方面來自教師的巧妙引導。學生的分析能力畢竟有限,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和理解程度進行點撥和引導,引導他們如何去品味文章語言的魅力、如何揣摩文章的層次布局、如何分析理解文章的立意。當然,教師的引導要建立在學生精讀的基礎之上,要有意識地點撥和啟發學生,讓學生去思考、去領悟。教師在啟發學生的同時,要鼓勵學生敢于思考、勇于回答,對分析到位的學生要及時進行表揚,以增加他們的信心。對不敢舉手和回答不積極的學生,教師要采取鼓勵的方式讓他們大膽地舉起手來,去嘗試獲得成功的樂趣。例如,在教學《有的人》一文時,我就讓學生在精讀的基礎上總結文章所采用的寫作手法、找出意思相對應的小節。學生一開始不知道這種寫作手法叫作對比,于是我就通過列舉熟悉的事例讓學生明白了什么是對比手法。在現實事例的基礎上,學生很快就明白了作者通過對比手法所表達的感情——對熱愛人民、造福人民的人的歌頌和對剝削人民、危害人民的反動統治者的鞭撻。精讀課文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環節,在學生們精讀課文的過程中教師巧妙的引導和有效的啟發是不可缺少的。

三、在誦讀過程中要注意作者情感的表達

真正的閱讀是一種讀與感的結合,是與文章作者心靈的一種交流。在實際教學中,如果沒有誦讀這個環節,那么學生就只能在聽教師講解的基礎上獲得體驗和感受,這種感受是膚淺的、表面化的。學生只有有感情地進行誦讀,才能領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所要表達的情感。例如,在教學《中華少年》一文時,我便引導學生反復大聲地進行誦讀,并幫助學生找出應該重讀的詞匯和語句,讓學生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學生通過語調的抑揚頓挫和充實的情感會讀出作為一名中華少年的發自內心的自豪感,讀出自己對祖國的一片深情,讀出身為中華少年、心系祖國、為中華的繁榮富強而不懈努力的決心和豪邁。為了取得更好的誦讀效果,我從網上下載了背景音樂,進一步調動和感染學生的情緒,讓學生通過字里行間了解詩歌所表達的強烈情感,讓學生通過誦讀體會中華民族所經受的磨難,深刻理解中華少年的錚錚誓言,讓學生感觸到詩歌的意境美和情感美,實現把學生的誦讀權真正還給學生的目的。

總的說來,小學語文教學是基礎教學,而朗讀教學又是語文教學最重要的環節,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增強學生對語文的情感認識,朗讀這個環節必不可少,因為學生在朗讀過程中,無論是自讀、精讀還是誦讀,都能借助文字的含義和語言的有聲表達來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引起并調動自己的感受,從而和作者達到情感上的共鳴。這樣,學生才能很好地理解課文、感悟課文,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意境。另外,朗讀是一種對語言的感受與處理的過程,提高學生朗讀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師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精心指導學生朗讀,課堂上保證學生朗讀的時間,讓學生通過反復實踐,加強練習,讀出文章的意,讀出文章的情,讀出文章的味。

[1]張婷.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朗讀教學[J].讀寫寫(教育教學刊),2008(1).

[2]汪娟.小學中高年級學生朗讀能力退化現象的研究與分析[J].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2010(1).

(責編 喬召召)

猜你喜歡
課文文章情感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背課文的小偷
情感
細致入微的描寫讓文章熠熠生輝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放屁文章
小處著眼,寫大文章
關于初中課文知識拓展教學的若干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