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學生法律素質培養途徑探析

2015-07-17 01:59陸瑤
亞太教育 2015年18期
關鍵詞:法律意識基礎知識素質

文/陸瑤

一、中職學生法律素質的內涵

中職學生的法律素質是指針對中職學生這一學生的群體,在其后天學習中對于法律基礎知識的掌握,法律意識的形成程度,以及運用法律知識指導自己行為的能力綜合體現。其主要包含法律知識、法律意識、法律行為三個方面的內容。

二、當前中職學生法律素質的現狀

1、中職學生法律知識匱乏

目前,雖然全國就業形勢嚴峻,但就人才市場的供求來看,絕大多數企業的一線技術人員緊缺。職業學校往往以市場為導向,比較注重對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訓練的培養,學生一般在校期間就被要求獲得電工、車工、汽車維修工等各種從業資格和技能等級證書。相反,對法律這類基礎課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有的職業學校根本就不開設法律基礎課,或者雖然開設了這門課程,但在德育教育中只占了很少的比例,達不到法律素質培養的目的。以中等職業學校為例,大部分學校僅僅是開設了《職業道德與法律》這門課程,受到教學任務和課時分配的限制,學生真正能深入了解和接觸到的法律基礎知識相對匱乏。

2、中職學生法律意識淡薄

現在每個家長都有“望子成龍”和“望女成鳳”的期待,雖然由于文化成績不足,他們的子女沒能如愿考進高中,進入職業學校以后,家長立馬就把關注的焦點直接轉移到了孩子專業技能課的成績上,而忽略了子女的法律意識教育。另一方面,現在的中職學生很多都是獨生子女,父母的掌上明珠,個性張揚,在家中唯我獨尊,所有的家人都圍著他轉,處于寵溺之中。所以他們缺乏對法律的信仰。法律權威性,至上性在自身的思想意識中無足輕重。遇到矛盾時為了一時之氣,處理不當易走極端,甚至違法犯罪。

3、中職學生法律行為能力欠缺

法律行為能力是中職學生法律素質的一個重要表現。它主要包括守法,護法和用法三個方面的內容。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僅僅知法是不夠的,還要能把法律運用于實踐,做到守法和用法。在調查過程綜,我們就發現,中職學生被問到“在路口處看到紅燈亮了,可是很多行人違反交通規則依然穿行馬路,你會怎么做?”60%中職學生的選擇是隨眾人一起穿過。在回答“無人監考的情況下,遇到難題你會作弊嗎?”這一問題時,45%中職學生會選擇作弊。雖然這兩道題目更接近于道德問題,但卻能從內心反映出中職學生遵紀守法的自覺性欠缺。

三、培養中職學生法律素質的途徑

1、積極構建合理的法律教育體系,增強中職學生的法律基礎知識

學校首先要重視課堂教學的主要渠道作用,通過課堂的教學活動豐富中職學生的法律基礎知識,為提升他們的法律素質打下基礎。作為職業學校來講,開設法律基礎課程從小的方面來說,對提高學生思想覺悟和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個體健康成長,減少校園違紀違法現象起到積極作用。從大的方面來說,為將來學生走向社會成為遵紀守法的好公民,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依法治國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學校應為法律基礎課程創造良好的硬件和軟件的環境,在課時安排、師資培訓、教室和實踐場地、活動經費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讓學生在學校里既學到了專業技能本領也拓展了自己的法律基礎知識。

2、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提升中職學生的法律意識

一種思想的形成與個人生活的環境有很大關系。家庭環境、學校環境、社會環境對于中職學生法律素質的形成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我們必須重視環境熏陶對于學生法律素質養成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從家庭環境來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作為家長應該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質和心理素質,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家長有了較高的社會覺悟,才能更好地教育子女使得孩子樹立良好的人生價值觀。另外現實中很多家長更多的是關注孩子吃的好嗎?穿的好嗎?學習成績怎樣?很少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有沒有心理壓力問題。只有家長具備了較高的心理素質才能及時引導和教育孩子,防止心理扭曲,使他們及時走出誤區而不至于走上犯罪道路。

從學校環境來講,營造良好的校園法制環境,可以提高學生對于法律的認同感。職業學校在管理工作中,首先要根據相關的教育法規,建立各項規章制度,使得學生在學校有法可依,牢固樹立依法辦事的理念。這既是對學生日常在校行為的約束,也是對其合法權益的保護。與此同時,學校還可以借助“625 禁毒日”、 “119 世界消防日”、“121 艾滋病宣傳日”等安全教育日,開設一些普法知識講座,提高他們的法律防范意識。

從社會環境的氛圍來說,改革開放以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建成,但并不意味著我們的法律體系和法律制度是十全十美的。特別是社會上一些司法、執法過程中的丑惡和腐敗現象和一些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對于中職學生法律素質的形成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優化社會法制環境,首先要加強立法,建立完備的法律體系,使得我們社會有法可依。其次要嚴肅執法,依法行政,要做到有法必依。最后推進司法公正和公平。

3、積極建構實踐基地,培養中職學生的法律能力

實踐出真知。中職學生法律素質的提升,最后要落到實處,經受實踐的檢驗,要把法律知識轉化為法律能力,做到知法、用法、守法、護法。就校內實踐基地來說,可以增設校內模擬法庭來培養學生法律知識的運用能力,提高學生實際鍛煉操作能力。就校外而言,可以拓展校外實踐基地與當地的司法機關,行政機關和媒體建立聯系,給學生提供接觸真實案件,接觸司法機關和當事人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觀摩中體驗法律的權威性和公正性,培養學生遇事冷靜,用法律武器捍衛自己權利的能力。

[1]彭海. 論大學生的法律素養培育[j] 教書育人. 2014(4)

[2]徐坤. 高職高專院校學生法律素質現狀分析及措施研究[j]. 法制與社會. 2013 (12)

[3]吳一平. 大學生法律教育課程建設芻論[j]. 當代青年研究. 2008 (3)

猜你喜歡
法律意識基礎知識素質
清律的基礎知識
高鐵乘務員的素質要求及其養成
融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宣傳與法律意識
掌握基礎知識
探討培養青少年法律意識的意義及途徑
素質是一場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質
論公民法律意識對糾紛解決策略選擇的影響
基礎知識:“互聯網+”的基本概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