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2015-07-21 14:13高康
課外語文·下 2015年6期
關鍵詞:生活實際德育教材

高康

【摘要】小學語文教材蘊含著大量的德育典型,在新課程改革不斷進行的背景下,語文教師要對這種德育典型進行有效挖掘和把握,從而在課堂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教育。

【關鍵詞】德育;教材;名言警句;生活實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曾有規定:“應該重視語文課程對學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課程內容的價值取向,要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和革命傳統,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作用,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培養良好思想道德風尚?!庇纱丝梢?,語文老師應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加以足夠重視,并對學生潛移默化地滲透德育教育。

一、有效把握教材

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兼具的學科。語文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高尚的思想人文品質,并集知識、工具和能力以及美文欣賞于一體。就小學語文教材而言,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與發展,學生通過語文的學習不斷培養自己的人文品格,對良好的人格和情感的形成有了重要的熏陶作用。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有些是對祖國美好山河的贊美,有些是對真善美的褒揚和假丑惡的鞭笞等等。這些都是語文學科獨具的藝術魅力,因而語文老師應充分發揮這種優勢,有效把握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蘊含的德育因素,并以此為切入點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

二、情境創設滲透德育

小學語文課本的內容具有非常豐富的特點,可以充分利用插圖、掛圖或者多媒體來進行教學,這種新穎、豐富的教學方式能夠達到吸引小學生注意力的目的,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運用多媒體或者插圖的教學媒介,讓學生體會到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教師的神情、語言、動作以及情感與課堂的氛圍融為一體,讓學生感受到一種知識的觸動與震撼,繼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和興趣,并且能夠陶冶學生的語文情操,提高語文素養,獲得知識的啟發。

例如,語文教材中的《升國旗》一課,對新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來說,完成教學任務,識記字詞,背誦課文,對國旗有個初步的認識即可。但是我認為深入一步,對他們進行入校后的第一次愛國主義教育是個很好的時機。于是我就利用多媒體設施播放有關國旗在各種場合出現、升起的圖片和影像資料,并進行適當的講解,引起學生對五星紅旗的注意和興趣,抓住這個時機,給學生灌輸五星紅旗的深刻含義,教導學生應該熱愛國旗,尊重國旗,并引入課文的原句“國歌聲中,我們立正,向您敬禮!”引導學生向國旗行隊禮和注目禮。此時,學生的情感激發起來,我立即創設情景,國歌響起,播放天安門升旗儀式的錄像。在雄壯的國歌聲中,我看到一個個小手舉起敬隊禮,童稚的眼睛里流露出對國旗敬愛的神情。我深信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已升起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三、積累經典名言警句

我們在學習小學語文課本知識時,經常會遇到一些非常經典的名言警句或者格言,不乏在詩歌、散文和小說等題材課文中發現一些用詞精煉、文情并茂、意味深長的名言佳句。通常了解一篇課文的中心思想和主旨,只要看文中的一條經典語句就能得知。這些讀起來朗朗上口的名言佳句,往往是作者情感和思想的集中體現,不僅文筆優美、意境深遠,而且還富有耐人尋味的人生哲理和道德標準。因此,在學習小學語文的課文時,應重點分析體現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并結合文中的其他資料,再進行重點講解。

例如,人教版第十二冊語文教材《為人民服務》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边@一歷史名句。除了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以外,進一步拓展,提升到“人活著到底為了什么”這一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教育學生活著要有意義,要有價值,不要碌碌無為一生。讓學生初步接受為人民服務的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

除此以外,許多名言名句本身就折射出德育的光輝:

珍惜時間,時光一去不復返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一寸光陰一寸金?!?/p>

對待學習要勤奮努力,孜孜不倦的“業精于勤,荒于嬉”“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p>

抒發憂國憂民,強烈的愛國情感的“位卑未敢忘憂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p>

歌頌無私奉獻的人生價值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p>

表現母愛深重的恩情,情真意切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p>

樹立遠大志向,堅強意志的“志當存高遠”“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p>

……

四、聯系學生生活實際

在小學語文課堂實際教學當中,語文教師應當多挖掘出教材中的德育材料,并且結合實際生活中的一些例子,給學生進行正面的德育啟發和開導。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進行課外延伸,讓學生自由地吐露出自己的內心感受,從而讓學生在無形中受到課文思想教育的感染。比如在進行以“善于合作的人”為主題的口語交際時,可以讓學生充分聯想到實際生活中的一些體現合作的例子,讓學生打開話匣子,暢所欲言,比如有接力賽跑、廣播體操比賽、拔河比賽等等,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合作的意義和作用,從而受到啟發和教育。

語文德育教育的滲透是一項系統、綜合和全面的教學工程。語文教學只有在深入學習課程標準的前提下,對教材進行認真把握,同時讓學生能走進教材,也能走進生活,從而有效進行德育教育。

參考文獻

[1]邱玲.試論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有效的德育[J].赤子(中旬),2013(8).

[2]高曉梅.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才

智,2013(5).

[3]相霞.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4(11).

[4]王海燕.怎樣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2(11).

[5]李慶潔.潤物細無聲——談談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科技資訊,2010(9).

(編輯:龍賢東)

猜你喜歡
生活實際德育教材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新時代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深究
激發興趣, 成就精彩小學數學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