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蹇先艾與沈從文小說創作比較

2015-08-15 00:50高天靈
語文學刊 2015年7期
關鍵詞:沈從文貴州小說

○高天靈

(六盤水師范學院 中文系,貴州 六盤水 553001)

蹇先艾作為貴州省著名的鄉村小說家,曾被魯迅先生列入三十年代鄉土文學的作者?!板肯劝淖髌肥呛啒愕摹?。[1]魯迅先生對他的鄉土小說評價較高,說他的小說“雖然簡樸,或者如作者自謙的‘幼稚’,但很少文飾,也是夠寫出他心曲的哀愁”。[1]從他的早期鄉村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到貴州鄉村小說的最原初狀態,以及在“文研會”旗幟下,三十年代鄉土小說特色;而沈從文與蹇先艾同是京派小說家,他的老家湘西又與貴州相比鄰,同是鄉土小說家,他的作品卻與蹇先艾鄉土小說大相徑庭。他筆下的鄉村小說,著力描述了湖南西部濃郁的風俗畫,凸現出鄉村人特有的風韻和神采,在對人生的隱憂和生命哲學的思考中,描繪出三十年代湘西鄉村的生存狀態。同是鄉村小說家,一個高揚現實主義旗幟,一個噴射著浪漫主義光芒,其創作影響力卻有極大差距,蹇先艾在二三十年代被魯迅評價甚高,后來卻被枯枝般落寞沉默,而沈從文的鄉村小說從二三十年代起就一直紅紅火火,建國后被批判了幾十年,至今又花開遍野,比二三十年代還要吃香。沈從文被譽為僅次于魯迅的文學大師,成為一代名家,原因何在?讓我們從他們二人的不同創作風格中去尋找答案。

一、蹇先艾鄉村小說創作特色

蹇先艾從事文學創作時,先學寫詩,后開始小說創作,按理說他的小說創作應飄浮著清澈的詩意,但是,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在他創作的百來個短篇小說中,我們看不到多少詩意,在他引以為驕傲的鄉村小說創作中,他以絕大的篇章、最深厚的感情獻給了舊貴州這片貧困而苦難的土地,和在這片土地上生活著、掙扎著的人們。他的鄉土作品,至今也沒有失去藝術的魅力。他使我們看到的是一幅幅粗糲冷峻的貴州鄉村生存圖畫,在他的以貴州為背景的鄉村小說中,故土是帶著哀傷和痛苦的故土,貴州積山萬狀,是滿目瘡痍的貴州,在他冷靜粗糲的筆下,我們看到了二三十年代的貴州,那軍閥橫行的亂象,在崇山峻嶺、深溝險壑中浮動著不同身份地位的社會角色的身影,有虛偽庸俗的官吏、兇狠殘忍的軍警土匪,狡猾奸詐的商人;也有天真無畏的知識分子、艱辛愚昧的轎夫、鹽巴谷貧困潦倒的弄農民,他們在軍閥統治與煙鹽經濟桎梏下的哀樂苦痛,生死興衰,構成了立體的貴州地方社會20 世紀上半葉鄉村生存圖。描寫民生的痛苦,表現鄉村當時的苦難,讓人們激起對新生活的希望,這本來就是優秀鄉村小說家的創作目的,但是蹇先艾的鄉村小說并未達到這樣的高度,在講述那些令人憤怒和悲痛的故事中,作者采用客觀描寫的方法,用冷靜的筆調來再現生活,使小說成了敘述與對話的組合,由于作者缺少對現實主義豐富性的深刻認識,缺少對地域文化的深度挖掘,缺少對景物的生動描寫,缺少想象力和詩性描述。因此,他的鄉村小說顯得平淡而干枯,如《在貴州道上》的開頭:“多年不回貴州,這次還鄉,才知道川黔道上形式的險惡,真夠得上崎嶇鳥道,懸崖峭壁,尤其是踏入貴州境界,觸目都是奇異的高峰,往往兩三個山峰并峙,仿佛筆架,三峰之間有兩條深溝,只能聽見水在溝內活潑地流,卻望不到半點水的影子,中間是一條兩三尺寬的小路……天常常醞釀著陰霾,山巔籠罩著一片一片白轂似的瘴霧,被風裊裊地吹著,向四處散去……也許幾天才能看見一回太陽……都是連綿蜿蜒的山嶺,除了長壑天塹外,石梯多達幾千級。

上面這一段對于景物的描寫,雖有細節,但缺少生動的文化融入,使讀者印象中的貴州充滿了灰暗色調。蹇先艾也有寫得較生動的地方,如善于使用貴州方言來表現人物的身份和個性,如《在貴州道上》兩個轎夫的對話,兩個加班匠擺起龍門陣來。

“弟兄,老趙抬轎該有一把手吧!不客氣地說,下雨天,老子逗敢放開腳步跑,翻山同走平路是一樣的”。

“老實說,老趙,你前會些不是說家里出了什么事情,你怎么還是這樣歡喜法?”

“這叫做黃連樹下撫瑤琴嘛——洋洋坡!”

“慢慢梭!”“越走越陡!”“越上越好走!”

“滑得狠!”“踩得穩!”

以上兩個轎夫的對話,由于作者采用了生動的貴州方言和職業習慣語,人物個性顯得鮮明生動。

蹇先艾善于用細節來表現人物形象,善于通過民俗描寫來再現山地文化浸泡下的鄉民生存狀態,如《到鎮溪去》對春云棧老板娘的描繪:

老板娘今天和往天不同,頭梳得很光,戴一對大圈銀耳環,圍腰是黑布做的,領口粘花,臉色特別有光彩。

老板娘起初是背著身子坐的,只看得她的頭發很光,那別著銀簪,紅頭繩扎心的圓髻垂在后腦和頸項之間,他很失望,對著他的不是她那白胖的正臉。

以上描述,通過簡潔和生動的筆觸就把客店老板娘的形象寫得躍然紙上,鮮活感人。

在民俗描寫中,蹇先艾通過對貧苦農民駱毛水葬的民俗,深刻揭示了貴州荒遠山地鄉間習俗的冷酷,和出于這冷酷中的母性之愛的偉大,鹽巴客背鹽巴,趕馱馬老人的趕馬,這些民俗描寫都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貴州特定的地方色彩和生命韻味,但是由于作者只強調現實主義,要求在小說創作中,用白描手法去忠實敘述生活,去記錄當時貴州封閉落后的現實和邊地鄉民的麻木癡頑,缺少想象力、審美能力和藝術提升能力,內容顯得平淡而干枯。

在語言上,蹇先艾有意識地使用了原汁原味的貴州方言,融入了生動的各種俗語,在小說語言中透著機智和幽默,如《春酌》中初昌達在證婚時說的那一段演說詞:

前清的時候,先父曾經留學東洋日本,兄弟也旅行過云南四川……今天來擔任證婚之職,愧不敢當,但又十二萬分榮幸,要讓兄弟來演一個說,那真是‘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了。兄弟是個做生意買賣的,根本就不會說話,在這種場合,又不能不演幾句說。好在今天到場的,大半都是我們商界同人,三句話不離本行。我就敬祝新婚夫婦的愛情,像陰丹士林布一樣,永不褪色……

這段證婚演說,話語不多,卻顯得生動、機智、幽默,凸顯了布商初昌達的鮮明個性。

以上所述,可見蹇先艾的小說有劣勢也有優勢,但是為什么始終不如沈從文小說的影響力大?是什么使沈從文小說具有那樣大的藝術魅力?

二、沈從文鄉村小說的創作特色

沈從文和蹇先艾一樣,也在北京居住了多年,寫了鄉村小說,多是故鄉湘西往事的一種回憶,他的鄉村小說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對故鄉湘西地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詩性表達,由于他的創作趨向浪漫主義,要求小說創作具有詩意效果和美化功能,所以他的小說猶如閃耀著濃烈故鄉生命意識的一幅幅風俗畫。

沈從文是個熱愛大自然的人,就因為他對大自然生態的美滲透著狂熱的愛,他的鄉村小說每逢及景物描寫,無不盈滿了他的神情和詩意。如《邊城》中對酉水的描寫:

若溯流而上,則三丈五丈的深潭可清澈見底,深潭中為白日所照映,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紋的瑪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魚來去,全如浮在空氣里。兩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紙的細竹,長年作深翠顏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里只須注意,凡桃花處必有人家,凡有人家處必可沽酒。

以上這段描寫采用了如詩如畫的白描手法,顯示出作者寫景物的功力,正是這樣純美的地方,才能孕育出翠翠這樣水晶般瑩潔,野花般純真的個性,也顯示了湘西山美水美人美的迷人魅力。

沈從文善于描繪湘西文化熏陶出來的村民形象,尤其是那些純樸熱情的青年男女,在令人動容的愛情歌吟中,沈從文筆下的男子多是熱情、勇敢、忠誠、正直、善良、品德純潔高尚的;女子多是善良、天真、溫柔、純潔、勤勞,在愛情上火一樣熱情奔放、矢志不移的。那些飽經風霜的鄉民多保持著古樸、直率、健康而優美的人性美,而正是在這桃花源一樣純美的地方,那美好人性所遭到的無情摧殘,才令人心靈震撼和激起波濤般的憤怒。

沈從文善于在鄉村小說中融入生動多彩的詳細民俗,在他的筆下,湘西的民俗如詩如畫,苗族奇特的婚俗,在《月下小景》中像野花那樣盛開,野草一樣凄涼苦澀,苗族女子同第一個男子戀愛,卻只許同第二個男子結婚,因為族人認為處女是一種邪氣的東西,執行初夜權義務的男子并不能做女子的丈夫,否則,女子就要被捆上石磨,沉入潭中,或丟入洞穴中。男女求愛離不開山歌,在月光下,田野山林間,鐘情的青年男女在美麗而富有感情的歌聲中,互相挑逗嬉笑,領略愛情的滋味,《邊城》中儺送在月光下的歌聲,浪漫地浮起了翠翠夢中的靈魂;每到端午節的時候,湘西人家必包粽子,門戶上懸一束蒲艾,全家唱過雄黃酒,穿上新衣,額頭上同雄黃酒畫個“王”字,全家倒鎖了門出城去看賽船,捉水中的鴨子;九月重陽登高,必用紫芽姜燜野鴨子野餐;冬天,在門口用石灰撒成馬形,射殺百蟲,臘月初八煮臘八粥,做臘八豆;春節穿新衣,把禮物送到相好的女子家里,開懷暢飲,青年男女聚集在一起,在月光下,吹蘆笙,唱歌跳舞,盡情歡樂。而這些民俗迷人地展現了湘西苗族生存畫卷,表現了神秘多彩的苗族文化精神,顯示了大自然賦予的純樸人性的美。

沈從文小說中的人物語言通常僅限一行,卻帶著個性化、簡潔而有韻味,如《邊城》中祖父和翠翠的一段對話:

祖父說“你試告我,愿意哪一個?”,翠翠便勉強笑著,輕輕的帶點兒懇求的神氣說“爺爺,莫說這個笑話吧?!贝浯湔酒鹕砹??!拔艺f的若是真話呢?”“爺爺你真是個……”翠翠說著走出去了。祖父說“我說的是笑話,你生我的氣了嗎?”翠翠不敢生祖父的氣,走近門限邊時,就把話引到另一件事情上去,“爺爺,看天上的月亮,那么大?!闭f著,出了屋外,便在那一派清光的露天中站定。

以上對話,簡潔而生動,清澈地顯示出了爺孫在談論天保和儺送時的個性和心情。爺爺的詼諧和好開玩笑和翠翠的羞澀慌亂以及對美好愛情的憧憬相映成趣。

沈從文鄉村小說的魅力,在于對鄉村的地城、人性、民俗進行如詩如畫的描繪,而蹇先艾的鄉村小說則顯得冷峻低沉,調子灰暗,展現出了貴州當時的野蠻和滿目創傷,使人讀到了沉重憂傷和淡淡的鄉愁。是什么原因使蹇先艾的鄉村小說不如沈從文的鄉村小說?

三、蹇先艾與沈從文小說創作比較

蹇先艾的鄉村小說由于恪守狹隘的現實主義原則,認為只`要是為民族而寫作、為人民服務,只要是客觀地表現現實,深刻地揭示時代的創傷和弊病,揭示出生活中的假丑惡,可以不必追求什么詩性敘述,不必強調什么作家的豐富想象力,也就是說,只要達到目的,不求更加生動和豐富多彩,不必像沈從文那樣去表現鄉村地域之美,不必去搞什么豐富的文化魅力,不必去強調什么生動的故事性和語言的詩性表達?,F實主義只能寫成這個樣子,浪漫主義的手法,不可以用在現實主義小說創作中。其實,這是一種不正確的想法,也是蹇先艾小說提升不上大師地位的原因。龔翰熊在評價現實主義小說大師巴爾扎克的小說時認為,“故事在巴爾扎克小說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他的小說的基本面,他甚至常常稱他的小說為故事”。[2]小說還強調高度的娛樂性,龔翰熊認為巴爾扎克小說的魅力在于,“他繼承了前人諷刺喜劇的傳統,精心設計出一幕幕荒誕不稽的鬧劇場面,將尖刻的諷刺和開懷大笑聯系在一起,在笑聲中丑惡受到鞭撻,敗德受到摒棄,而人性的小缺點也收到批評?!保?]而二十世紀以后,小說的形象隨之一變,隨著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小說的沖擊,小說家往往著力于人的內心世界的探討,舍棄了故事性和戲劇性,不再重視人物性格的塑造,不再強調小說的審美教育作用,這造成小說的自弒性惡果。使小說出現了難以閱讀的硬傷,這實際上是“奉行一種文化破壞主義”。[3]在這里,種種符號化的敘述手段接踵而至,純粹虛幻的意象,歧義叢生的隱喻和似是而非的現代神話像煙花般噴射,“象征主義者迷信神秘的直覺,表現主義者迷信神秘的直覺,表現主義者追逐幻象和瘋狂,超現實主義者膜拜夢幻,意識流小說家醉心于混亂多變的無意識和潛意識?!保?]只有魔幻現實主義創作手法,又使小說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歸?!靶≌f的故事變得特別荒誕不經、稀奇古怪,現實與夢幻交織,撲朔迷離,充滿魔幻、神奇色彩?!保?]這實際上又回歸了人們對神奇故事的審美偏好?,F當代中國小說的發展,雖然有著中國傳統小說的文化傳承,但更多的是受到西方、拉美文學的影響,所以,蹇先艾小說受契訶夫的影響,沈從文受屠格涅夫的影響,但蹇先艾只學到了契訶夫小說文筆的簡潔,沒有學到他的文筆的鮮活和詩性表達;只有沈從文,不僅學到了屠格涅夫小說的抒情味,還學到了精確優美的詩性描述,因而他的鄉村小說,才遠遠超過蹇先艾的鄉村小說,他也才成為險些奪到諾貝爾文學獎的一代小說大師。

通過蹇先艾與沈從文鄉村小說的比較,我們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啟迪,小說要想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就應充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審美教育的需求。如果沒有一個曲折有趣的好故事,沒有鮮活人物的命運所給予讀者經驗性的滋養,如果不能在閱讀中達到美目養德、積學獲知、消愁破悶的效果,讀者憑什么要看你的小說?現當代的一些小說家,幾十年來,在創作上養成了懶惰的壞習慣,以為寫小說就是敘述和對話的簡單組合,舍不得在故事情節和語言上下工夫,以缺少想象力為榮,自以為現實主義不需要詩性描寫,結果造成了小說枯燥無味,既無故事的美,無人文的美,也無語言的美,造成了讀者的遠離和拒絕,造成了小說的衰落和孤芳自賞,足可令人深思。

小說應是一種給人以美德和文化提升的、賞心悅目的精神力量,這就需要小說家具有高尚的品質,具有“觀察的能力、想象的新穎,思想的雄渾和杰出的敘事能力”[4]。同樣是走現實主義創作道路的作家,小說大師肖洛霍夫在創作`上的杰出成就,就在于他正確地理解了現實主義的豐富性和不斷發展變化性,在于對頓河哥薩克生動的民俗描寫和廣闊的文化深度,由于“他在對頓河流域的史詩般的描寫中,以藝術力量和正直的創造性,反映了俄羅斯人民的一個歷史階段?!保?]從而使《靜靜的頓河》得到讀者的喜愛,獲得創作上的巨大成功。作為作家,應該深入生活,在生活中獲取豐富的創作資源,在創作中努力使生活藝術化,尋求創作手法和技巧的多樣性、豐富性,“偉大的詩的藝術就應該使事實與虛構相融合”[5]。在生動的詩性表達中,顯示小說引人入勝的藝術魅力,這才是我們新時代小說家追求的遠大目標,和小說存在并繁榮昌盛的美好途徑。

[1]魯迅.魯迅文萃第四卷[M].百花出版社,2001.

[2]龔翰熊.歐洲小說史[M].四川大學出版社,1997.

[3]柳鳴九.從現代主義到后現代主義[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4]孫坤榮,等.歷屆諾貝爾文學獎金獲獎作家小說選(上)[M].貴州人民出版社,1994.

[5]伊恩·P·瓦特.小說的興起[M].三聯書店出版社,1992.

猜你喜歡
沈從文貴州小說
丁玲 沈從文 從摯友到絕交
貴州,有多美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沈從文先生在西南聯大(節選)
沉醉貴州
多彩的貴州 多彩的茶
我與貴州茶一起
沈從文小說開頭藝術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