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西游補》的解構主義特征

2015-08-15 00:50董立婕
語文學刊 2015年7期
關鍵詞:解構主義解構項羽

○董立婕

(西南大學 文學院,重慶 400715)

《西游補》是一部章回體長篇白話神魔小說,該書以《西游記》的人物關系為基礎,將故事情節插入在《西游記》三調芭蕉扇之后,與《西游記》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實際上,《西游補》是一部世界觀念、思想內容和形式結構都獨成體系的小說,雖然只有十六回,但仍不失為一篇優秀的作品。

《西游補》中閃耀著解構主義的光輝,解構特征充斥全文,顛覆傳統是《西游補》的一大特征。首先,在人物形象上,《西游補》對原《西游記》中的孫悟空的形象進行了重建,使之人性的一面更加凸顯;而通過孫悟空的夢中經歷,也對一些歷史人物形象進行了顛覆。其次,在敘事邏輯上,《西游補》自然而然地融合了正敘、倒敘、插敘、補敘,由于時間觀念和空間觀念的顛覆,其敘述有著獨特的魅力與藝術特色。最后,《西游補》所用的語言也呈現出解構主義的特征,主要體現在詩文和獨白兩方面。

一、人物的解構

(一)孫悟空形象的重塑

《西游記》中的孫悟空是集猴性、人性與神性為一體的藝術形象。而《西游補》在塑造孫悟空形象時,加強了孫悟空人性的一面,該書對孫悟空的心理動機和潛在意識進行了大量的描寫,表現了人性在困頓局面時應有的反應和心態。同時,《西游補》削弱了孫悟空神性的一面以及其神力,孫悟空由一個無所不能的齊天大圣,變成了一個也會投降、作揖的普通人,并且還講述了孫悟空娶妻生子等許多現實生活故事?!段饔窝a》在看似荒誕的情節背后,將孫悟空放下神壇,還原到了現實生活中,對《西游記》中讀者的原本認識是一種解構:“與《西游記》相比,《西游補》里的一切似乎都顛倒了?!段饔斡洝分械膶O悟空始終是清醒的、明智的,《西游補》中的孫悟空表面上是清醒的,是在哄騙別人,其實他做的一切都在別人的掌握之中?!保?]17-21

(二)歷史人物形象解構

1.歷史人物與歷史真實的反差?!段饔窝a》中描寫了多為在歷史中真實存在的人物,如西施、范蠡、項羽、虞姬、秦檜、岳飛等,并且對他們所經歷的重要歷史時間進行了重寫,通過顛覆而對人物形象進行了解構,放逐與瓦解了人們的傳統認知。如在第六回《半面淚痕真美死 一句蘋香楚將愁》中,孫悟空為向項羽打聽秦始皇消息,于是扮作假虞姬,欺騙項羽,項羽聽信了假虞姬的言辭,沒有聽任何解釋便起手將真虞姬殺死。這在與人們對歷史的認識以及項羽形象的認識上形成了一種顛覆:虞姬不是在垓下自刎而死,卻是被項羽親手殺死?!段饔窝a》解構了項羽的形象,使他由《項羽本紀》中所記載的情深義重的西楚霸王,變成一個不分是非、難辨真假的糊涂人,極具諷刺的意味。

2.置換性對歷史人物形象的影響?!段饔窝a》在對歷史的關照上,符合解構主義學說的置換觀念。解構主義學者普遍認為,小說與現實和歷史之間存在著一種置換的關系,即“作者置換成虛構的敘事者的角色,再將敘事者置換進想象中的角色生活……然后故事(在歷史事件或是作者的生活經歷中)的“本源”又置換成了敘事的虛構事件”。[2]37《西游補》并沒有作者主體或是第一敘事人稱的介入,這種置換方式主要通過主人公孫悟空而實現。孫悟空本身作為虛構的人物,存在于虛構的小說中,又通過夢境置換到了真實的歷史生活中。虛構人物在真實歷史中的出現是對歷史人物形象的一種解構,使得歷史人物的真實性顯得異常微妙。

二、時空觀念的解構

神魔小說本身是對現實世界的一種解構和重新解讀,即反傳統、反現實,這使得神魔小說“獲得了極大的自由,不必再受現實邏輯的制約”。[3]139而《西游補》在情節設定方面有自己的新意,而在時空設定上,《西游補》另辟蹊徑,在當時的神魔小說中別具一格。

1.《西游補》時空觀念的解構與重建。在空間概念上,同《西游記》所采用的手法一樣,《西游補》在孫悟空上天下地的過程中擴大了現實的真實世界,架成了新的世界結構?!段饔窝a》繼承了《西游記》的空間結構,而《西游補》中的空間,除了指的是實質的天與地范圍外,還將其內涵進一步指向了“夢境”。在以夢境為背景空間的基礎上,還衍生出了新的世界和新的架構體系,《西游補》的空間范圍更廣闊。

在時間概念上,《西游補》也進行了解構與重建。同時,其對于時間的結構與重建是與空間相結合的?!段饔窝a》每到了一個新的時間之中,便形成了一個新的空間,如其回到楚漢相爭的時間與空間之中,使得該書顯得更加荒誕。所以,《西游補》對時空進行了結構和重建,時間空間相統一,形成了獨特而超越天地古今的新系統。

2.《西游補》邏輯結構的意義?!段饔窝a》也構成了特有的邏輯結構,主要具有三點意義。第一,這種邏輯本身就是對現實時空觀念的一種解構,形成了與現實世界完全不同的時間概念和空間概念。第二,這種邏輯是對“真實”與“虛幻”的一種解構,將時間和空間的束縛雙雙打破,進一步模糊了真實與虛幻的界限?!段饔窝a》中,孫悟空是通過夢境而進入了“青青世界”、“矇懂世界”中的,這本身是虛假的、不存在的,但是他又在虛假中遇到了真實世界中存在的人物,這一切又是真實的。然而,“無論何種被認為高貴的和不朽的事物,其實都是空幻的,未可執著的。他們或者已經不存在,或者終將不存在”。[4]55-65《西游補》瓦解了真與假,對真實與虛幻進行了重新分割和融合。第三,通過這種邏輯結構,《西游補》的情節與內容頗具新意,達到了戲劇性與喜劇性的雙重效果。

三、語言的解構

通常來說,文學作品的解構主義特征主要體現在其隱喻手法和語言使用上。而在《西游補》中,隱喻手法的解構方式大多是呈現在對現實的關照性和諷刺性上,是神魔小說所具有的一種普遍特征。而《西游補》語言的解構特征,卻有著自身的獨到之處,主要通過詩文和對白來體現。

1.詩文的解構性?!段饔窝a》故事情節中穿插了大量的詩文,體現了鮮明的解構特征。首先,在《西游補》的情節之中穿插進詩文,延長了情節發展的時間,使得原本某一點的時間被無限放大,破壞了原本的結構和時空性;其次,《西游補》中的詩文內容往往嚴謹、肅穆,與荒誕的神魔小說形成了莊諧相對立的情況,但又通過作者的巧妙設計而結合在書中,達到了一種相互沖突的效果,例如孫悟空誤殺他人所做的“送冤文”:

“嗚呼!門柳變金,庭蘭孕玉;乾坤不仁,青歲勿谷。胡為乎三月桃花之水,環佩湘飄?九天白鶴之云,蒼茫煙鎖?嗟!鬼耶?其送汝耶?余竊為君恨之!

……

嗚呼!南北西東,未賦招魂之句;張、錢、徐、趙,難占古冢之碑。嗟!鬼耶?其送汝耶?余竊為君恨之!”[5]4-5

2.獨白的解構性。不同于其他神魔小說,《西游補》并沒有過多對神界魔境的描寫,也沒有大量的斬妖除魔情節。反而,孫悟空在人類世界的活動才是其重心,且伴隨著其活動,出現了大量的心理獨白:“它的故事發展順序非常奇特,既不是按照時間順序,也不是按照邏輯順序,而是按照孫悟空的心理活動來發展的,頗有‘羚羊掛角,無跡可尋’的味道?!保?]29如在全書第十四回《唐相公應詔出兵 崔繩娘池邊碎玉》一節,孫悟空知曉孫丞相說的是自己,但他自己卻沒有立即起來辯解,而是想著“決是小月王一心歡喜師傅,留他不住,恐師傅想我,只得冤枉老孫,編成戲本”。孫悟空通過自己的心理活動來帶動情節發展,又強調了他的思維意識、強調了人性一面,又使得該書在幻想之外,展現出了意識流的特征。

運用解構主義學說的理論觀點來分析現當代文學作品,并不是一件稀罕的事情,但用其分析古代文學作品卻并不多見。但中國古代小說中,不乏有一些在內涵、結構、審美和特征上,較為符合西方的某些文藝理論,用來進行結合研究也未嘗不可。

正如本文對《西游補》中的解構主義特征做出了論述和說明,主要通過分析書中的人物形象、時空觀念和語言,認為《西游補》在孫悟空形象和歷史人物形象上是一種顛覆,且瓦解真實的時空概念并重建了新體系,并且該書在語言上呈現出明顯的解構性。在這些特征之下,對文學評論體系不斷地進行補充和完善,應該是今后研究的一個重點內容。

[1]劉相雨.顛覆與重構——談《西游補》的哲理意蘊[J].棗莊學院學報,2012(4).

[2]米勒.重申解構主義[M].中國科學出版社,1998.

[3]胡勝.明清神魔小說研究[M].中國科學出版社,2004.

[4]王厚懷.《西游補》的妖魔突破與主題的翻新[J].明清小說研究,2010(2).

[5]董說.西游補[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6]云燕.《西游補》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

猜你喜歡
解構主義解構項羽
還原
解構“劇本殺”
解構主義對建筑設計和工業設計風格影響
項羽為什么不肯定都關中
重塑與解構
于強 保持真實,從生活中解構設計之美
彭濤形而上的現世解構
解構主義翻譯探析
在服裝設計中解構主義的應用研究
夢遇項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