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茵西《新編俄國文學史》的人文性書寫

2015-08-15 00:50柴詩瑤
語文學刊 2015年7期
關鍵詞:果戈理俄國文學史

○柴詩瑤

(內蒙古大學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文學史雖然承載著敘述史的使命,但更是一種文學形式,是對人類生活和時代的審美反應。毋庸置疑,文學史是一門科學,注重實證,注重史實,以求真為研究目的,但是文學史不同于歷史,正如法國朗松的觀點,他認為:“歷史學家探索一般事實,只是當個人代表一群人或改變運動方向時才處理個人,而我們則首先強調個人,因為感覺、激情、趣味、美,這些都是個人的東西?!彼杂行W者認為文學史是一種“人學”,它的對象是具有審美特性的文學現象。文學史不應該只是像自然主義那樣機械客觀書寫,也不應該過多強調文學史的功利性與目的性,文學史的書寫者只有通過審美體驗的方式才能真正進入作品。因此,對文學史的人文性究表現在某些審美活動。

20 世紀80、90 年代,歐茵西的《新編俄國文學史》問世,由于文化傳統、歷史發展、社會形態上存在著很多不同,臺灣地區對于俄國文學的關注和研究都有所欠缺,迄今為止,臺灣地區俄國文學史類專著并不多,其中較具有分量的有歐茵西所著的《俄國文學面面觀》、《俄國文學史》及馬兆熊所著的《十九世紀俄國文學十四家評傳》等。雖然對于俄國文學的研究水平有限,但是很多學者卻在俄國文學研究上做著不懈的努力,為俄國文學的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在臺灣地區俄國文學史的撰寫方面,歐茵西的《新編俄國文學史》(1993 年修訂)可以稱得上是臺灣地區最為權威的版本。歐茵西在1980 年,在相對艱難的學術環境下,獨立完成的《俄國文學史》(臺北:中華文化學院出版部,1980)。并且在1993 年時,歐茵西對原來版本進行了修訂,更名為《新編俄國文學史》。全書共分七章,以作家為主要的敘述方式,全書共涉及80 多位作家,時間從古代跨越至當20 世紀80 年代以后,涉及作家之廣,跨越時間之久,連大陸地區撰寫的俄國文學史都很難媲美。并且這是在臺灣地區出版的第一部俄羅斯文學史,而且作為一部俄國文學通史,臺灣在俄國文學史研究方面的價值是不言而喻的。

幾乎是同時大陸地區出版了曹靖華先生的《俄蘇文學史》三卷本,氣勢恢宏,敘述詳盡,可以說是到目前為止大陸地區最為權威的俄國文學史版本。兩個版本各有所長,代表了兩種不同的文學史觀,即文以載道與緣情綺靡。相較于我們常接觸到的俄國文學史的主流版本,歐茵西版本的俄蘇文學史另辟蹊徑,表現了濃厚的人文氣息,使得文學史不再是刻板的教科書,更成為一種全新的文學審美體驗。

一、飽滿的情感

在文學史的書寫過程中一直有這樣的爭論,文學史的撰寫是應該純粹客觀描寫,還是融入主觀情感。勒菲弗爾就指出:“所有的重構,無論其本意如何,總是反映出某種意識形態和詩學形態,并通過對文學的制控,使其在特定的社會中以特定的方式發揮作用?!蓖鈬膶W史本身就是一種由源語言向譯介語重構的過程,是一種創造性的叛逆,在文學史撰寫的過程中,相較于平淡冷漠的敘史方式合理的融入個人的情感,會為文學史的編寫錦上添花。

例如同樣是在評價果戈理,曹靖華版本這樣說:他的名字已經列入世界文化名人的行列,他的作品標志著十九世紀俄國文學史整整一個時代,對俄國文學的發展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果戈理是對魯迅影響最大的外國作家之一,從其“含淚的笑”中看到了他作品中“振其邦人”的作用,在80 年代的今天,果戈理的作品對于我們認識過去,并為清除舊社會的遺留的歪風邪氣進行斗爭?!保?]142我們看到這是我們大陸地區20 世紀80、90 年代特別主流的一種文學史敘事方式,撰寫者并缺乏真切的情感,干巴巴地將文學的功能生搬硬套至某種教育、社會作用。而相對的,歐茵西則懷揣著飽滿的熱情,進入作家的靈魂和生命當中,使果戈理因為她的論述而變得熠熠生輝,她是這樣評價果戈理的:“果戈理站在浪漫主義和寫實主義兩種潮流之間,以個人的努力,樹立自己的文體與風格,自成一家;他以顯微鏡的觀察方式,帶著悲憫的胸懷,以不傷人的嘲諷,描寫忽略的小人物,描寫他們千奇百怪的辛酸境遇,可以從他的作品中看到他的人道主義精神和勇敢?!保?]125顯然,歐茵西的這段評價,充滿激情,讓歐茵西與果戈理精神得到了真正的溝通,融入了歐茵西對作者真切的愛,讓讀者印象深刻,這樣的效果是前者無法達到的。

二、詩情畫意的語言

文學史與一般的史著不同,文學史的語言是一種文學語言,文學語言是一種按照美的規律來建構的言語形式,這就要求文學史的書寫,不光要有科學的知識傳遞,更要給讀者帶來美的體驗。讀歐茵西的《新編俄國文學史》就像一次美妙的文學旅行:她評價朱可夫斯基(大陸譯作:茹科夫斯基)的詩精致典雅,“成為感情的直接流露,而這些感情的細致描寫、優雅,絕不粗鄙、生澀,像一串珍珠,晶瑩剔透?!保?]67并且“繼承了新古典主義的雅,接受了傷感主義的美,加上他個人的青春個性與對生命的愛,圓熱的運字技巧與音樂韻律的安排,使他的詩歌像人間仙樂或天堂美夢,大大影響了他的同時代的人,將俄國帶進浪漫時代”;[2]69她評價普希金的詩獨特別致,認為“他可以用熱烈激昂的韻律來寫一向凄婉冷靜的挽詩,也可以用冷漠的韻格寫燃燒的戀情。各種文學對他而言都已經失去界限”[2]77。她評價屠格涅夫的小說細膩綿長,“像引人無限懷思的情書,信里夾帶著枯萎花瓣,泛白絲帶,尤令你低徊欷歔不已”[2]153……像這樣感性而富于形象的語言在這部文學史中隨處可見,營造一個詩情畫意的審美空間,讓讀者流連其中,恍如天造地設,呈于象,感于目,會于心。

三、不拘一格的審美感悟

對于相同的事物不同的審美主體會有不同審美感悟。舉個簡單的例子,魯迅就曾經評價紅樓夢時說:“單是命意,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正因為如此,獨到的文學體悟或許可以為文學研究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和審美空間。由于歷史傳統、意識形態,文化觀念的差異,在歐茵西的俄國文學史版本中,有很多新穎的觀念是我們在大陸地區主流俄國文學史中聞所未聞的。

比如在評論別林斯基時,大陸地區多看到他的貢獻,認為他是推動俄國民族文學發展的斗士,是偉大的革命評論家,但歐茵西卻認為“他是一位積極、熱情、別有見地,但思想有欠細膩、眼光不夠長遠的批評家,他的文字亦過分冗長繁瑣而紊亂。自十九世紀中葉以來,俄國未見第二位作家,像別林斯基這樣一手拙的文筆,卻能發生如此強大深遠的影響力”。[2]133當談到高爾基時,曹靖華版本說:“高爾基對世界文學的意義是很難估量的……他不僅反映了底層人民的痛苦與要求,并寄予同情,而且重要的是,高爾基表現了他們的力量、智慧、精神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決心。這位偉大的作家不僅使俄國文學走上世界文學的前列,而且在世界文學中第一個表明了應該如何正確地描寫工人階級,描寫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開辟了無產階級文學的新紀元?!保?]而歐茵西則認為高爾基不具備任何哲學修養,作品中只要不帶任何隱射意義,而忠實描繪的話,語氣就立刻順暢自然得多。他的俄文也是中性的,它們只是一種記號,沒有自己的生命,若非不斷出現強調的字眼,讀者很可能會以為是翻譯作品。很多人認為,高爾基一生未曾寫出一部具水準的作品,主要原因在此?!保?]211對于這一褒一貶的評價,我們暫且不對他們的觀點做價值判斷,也排除政治意識形態引起的偏差,就歐茵西本來的觀點來看,確實耳目一新,會引發學者對于經典的重新思考。

文學史是人文科學,它不同于自然史。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看,它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受社會存在的制約,因此,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文學史是社會文化的一面鏡子。它是客觀事實下主觀因素的產物,不同的側重和取向是自身選擇的結果。大陸和臺灣雖屬一母同胞,但在文化傳統、歷史發展、社會形態上存在著很多不同,因此臺灣地區的俄國文學研究也形成了自己的范式。歐茵西版本的俄國文學史以自己獨特的人文特征為中國地區整體俄國文學的研究提供更多不同的思路和角度,并在一定程度上補充大陸對中國俄國文學史編撰研究的相對不足。

[1]曹靖華.俄蘇文學史(第一卷)[M].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

[2]歐茵西.新編俄國文學史[M].書林出版社,1993.

[3]曹靖華.俄蘇文學史(第二卷)[M].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

[4]陳平原.文學史的形成與建構[M].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

[5]陳建華.中國俄蘇文學研究史論[M].重慶出版社,2007.

[6]肖四新.“外國文學史”編寫中的主觀性問題[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10(3).

猜你喜歡
果戈理俄國文學史
當代詩詞怎樣才能寫入文學史
作品選評是寫好文學史的前提——談20世紀詩詞寫入文學史問題
現代視域中文學史著對《紅樓夢》經典化的推進(1900—1949)
堅持寫作,一絲不茍
在俄國歷史中理解歷史俄國
俄羅斯提出俄國式的二元政治模式
《20世紀俄國史》前言
俄烏爭奪 文學巨匠果戈理
俄烏同慶果戈理200年誕辰
果戈理四焚書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