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放式大學語文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天津中醫藥大學為例

2015-08-15 00:50邢永革王忠一
語文學刊 2015年7期
關鍵詞:大學語文語文課程人文

○邢永革 王忠一

(天津中醫藥大學 語言文化學院,天津 300193)

中國語文高等教育是鞏固民族文化認同、廣大母語文化的最有效途徑,是高校不可或缺的素質教育課程。而現代醫學由“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對于醫學生的人文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醫學院校進行大學語文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天津中醫藥大學緊密結合時代發展需求,自2008 年起面向全校本科專業(除了漢語言和漢語國際教育兩個中文專業)開設了大學語文必修課,至今已經6 年。通過6 年的教學,我們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也發現了不少問題。借鑒其他院校的大學語文教學經驗,以及當前我國高校素質教育課程改革成果,探索更加適合中醫院校特點的教學內容和方法,有效提高中醫藥專業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人文素養和科學精神兼具的中醫藥研究人才和中醫藥文化傳承者,是我們人文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

一、關于大學語文課程改革探討的回顧

20 世紀70 年代末,我國高等院校陸續恢復大學語文課,從此對大學語文教學的探討也拉開了序幕。一開始人們關注的是大學語文的教學內容與教材建設問題,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大學語文教學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探討大學語文教改的論文大增。進入21 世紀,對大學語文教學的討論更是全方位展開,涉及課程意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學科定位等諸多問題,研究越來越深入。其中爭論的焦點是大學語文的定位問題,有的強調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1]13-15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則是“高標”定位,即建立“高等語文”的概念;[2]2006 年朱曉 進在外研社召開的大學語文教材研討會上提出“大語文”的概念,認為應該將大學語文置于一個大文化的背景和框架中來審視,在此基礎上葛娟(2007)提出了開放式大學語文課程的建構,將大學語文定位在語言和文化的層面上;[3]35-372006 年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長楊志堅在高等學校大學語文教學改革研討會上指出:“大學語文教育是在高等教育層面進行母語教育的一種形式”,并提出大學語文改革的思考路徑:能力性、審美性、民族性。[4]1-2陳洪(2006)認為“大學語文應該兼具提升素質與能力的雙重目的”;[5]4魏飴(2007)認為“大學語文就是對學生進行就業前的語文適應能力的教學?!瓚斪裱Z文學科工具性、人文性和美育性的三性定位”。[6]8-9還有的學者提出“教育生態”觀念,認為大學語文的定位應該放在整個高等教育課程體系中考察,“教學內容系統應該是動態發展的”。[7]90

關于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探討也如火如荼地展開,有學者從學生主體角度出發,提出“元認知”能力的培養,[8]17-18有的提倡經典專書研習,[9]82-83有的提倡大學語文教育與國學教育接軌。[10]6-9教學模式的探索也比較深入,如網絡課堂教學、信息技術與大學語文整合、多學科教師共同教學等。近兩年理工、醫學、軍校、體育、衛生、高職高專、獨立學院等從學科及專業角度探討大學語文教學的論文增多,說明教育研究者已開始著眼于不同學科背景、不同專業層次,尋找適合自己學校特色的教學內容與方法。

在此大背景之下,對醫學院校大學語文教育的討論也從無到有。黃蕾等分析了我國素質教育現狀,通過借鑒美國醫學人文素質教學的經驗,提出從樹立意識、改革課程體系、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完善考核評價等方面來加強我國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11]282-284劉春雨等對中美醫學院校人文素質教育從歷史發展、人文基礎、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五個方面作了對比分析,認為我們應該轉變教育觀念,調整課程設置,豐富教學方法和內容。[12]18-19郜 曉芹認為“中醫藥院校大學語文應具有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的雙重屬性”,建議“適當增加對醫家名著的鑒賞”,“實行文理分科授課”。[13]28-30王明強提出“構建大學語文課程群”的構想:“高等中醫藥院校大學語文教育的基本內涵應該以傳統文化為主線和中軸,并與現代人文教育緊密結合,構建以必修課大學語文為主課、相關選修課為輔助課程的課程系列,并搭建以課堂教學為主、網絡課堂為輔、學者講座為拓展的立體教學平臺?!保?4]87-88

綜上,我國大學語文教學研究能夠緊跟時代步伐,密切結合國內外教育形勢和新的教育理論,不斷拓展研究領域,變換研究視角,積極摸索行之有效的教學內容和方法。

二、開放式大學語文教學實踐與探索

開放式教學的提出與近些年來提倡的自主性學習密切相關,導源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教學理念。浙江傳媒大學的葛娟等老師認為:“所謂開放式大學語文課程,簡言之就是課程內容及學習時間不受有限的教學篇目和教學時數規定,將課程教學作充分的擴張,從課內走向課外,從有限引向無限,以期實現大學語文終極教學目的?!保?5]36-37作者提出的思路和方法很值得借鑒。開放式大學語文教學,既涉及教學內容的調整,也涉及教學方法的變革,同時也與評價考核機制密切相關。我們認為,開放式教學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開放”:(1)教學內容開放。有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適量拓展課外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書目、論文、教學視頻或網絡資源等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增強學生自主性學習的興趣。(2)教學地點開放。教和學不限于課堂,還包括課外的網絡平臺、社會實踐。(3)教學手段和方法多樣化。翻轉課堂教學帶來了教學理念的變革,課堂教學、視頻教學、網絡教學等各種教學手段,講授、討論、探究、練習、實踐、任務驅動、自主學習等各種教學方法,都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4)改革考試評價機制??荚u方法應隨著教學內容的變化而調整。

天津中醫藥大學正在進行的教學設計、形成性評價、BB平臺以及網絡課堂建設等工作,為大學語文改革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在大學語文課程建設與改革中,我們做了一些嘗試與探索。

1.確定大學語文的教學目的。作為一門僅開設一個學期的公共課,大學語文不是萬能的,它教學時數固定,每周2課時,不可能像中小學那樣每年都是主課,每周6 ~8 課時。所以讓大學語文承載過多的職能是不現實的。在對專家走訪以及對學生進行廣泛調查的基礎上,我們確定了本校大學語文的三個教學目的:一是進一步鍛煉提高大學生的漢語聽說讀寫能力,尤其是讀和寫的能力;二是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讓學生繼承并發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特別是中醫藥文化),了解西方文化,具有國際化視野;三是提升學生的文學鑒賞水平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豐富其精神世界。

2.教學內容的改革。大學語文共36 課時,其中課堂講授27 課時,網絡學習9 課時。首先,處理好教學內容與教材的關系。課堂教學我們仍以一本教材為基礎。綜觀琳瑯滿目的大學語文教材,無論是專題式的,還是按照體裁或時代順序安排的,都是以文選為主(主要是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經典或新經典),輔以寫作或文學、文化知識,其中不乏非常優秀的教材。教材的主要內容是文學作品,文學作品內涵豐富,具有多樣性,所以大學語文“以文化人”的特點決定了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和不確定性。同樣一篇文章,切入的角度不同,體現出的教學目標就會有差異。所以,大學語文教學的關鍵在于教學目標的設定,是學習語文知識、寫作方法,還是提高鑒賞水平、文化素養,或是兼顧。圍繞上述教學目的,我們選擇了專題教學形式,每個專題突出一個教學目標,如詩詞鑒賞專題、寫作專題、中醫藥文化專題等。其次,盡量避免與中學學習內容重復。即使有個別的經典篇目重復,但切入的角度要有不同。其三,網絡課的內容以學生喜愛的經典賞析和文化學習與領會為主。網絡教學以視頻教學為主,主要取自大學公開課、超星學術視頻、百家講壇、地方電臺的詩文鑒賞和文化專題欄目。

3.教學手段的變化。十年寒窗從應試教育中走出來的大學生,很多人不喜歡語文,甚至抵觸語文。因此,大學語文除了要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更為重要的是喚起學生對語文、對母語文化的熱愛,突破中小學的講課模式,開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作為重點。為此,我們正在探索專題講座、多學科教師共同授課、網絡課、實踐課等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其中,除了課堂教學,還建設了以BB 平臺為依托的網絡教學。實踐教學方面,既有辯論、主題演講、熱點問題探討、影視作品賞析等課內實踐,也把課外的人文知識競賽、詩文朗誦比賽、演講賽、辯論賽、學術論文大賽等納入考核范圍。

4.評價、考核方式的改革。根據授課內容和教學目的,我們將大學語文的考核內容分為三項:平時成績考核、網絡學習考核和開卷考試。其中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45%,包括:課堂出勤及紀律,學習態度、課堂互動及回答問題,作業(以寫作和讀書筆記為主)。網絡學習考核占總成績的25%,包括網絡討論、在線測驗、課堂發言。開卷考試占總成績的30%,主要考察學生的寫作和鑒賞能力。

從2014 年9 月我們實施的第一輪改革來看,效果比較顯著,學生對大學語文的好評率上升了16.1 個百分點,說明開放式大學語文的定位和改革是成功的。但改革遠沒有結束,隨著教學研究的深入,我們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課程教學應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教學理念的變化,根據大學生專業背景和素養的不同而隨時作出調整。開放式大學語文教學本身就是變動不居的,對它的探索和實踐仍需大家不斷付出努力,才能逐漸走向成熟、完善。

[1]張玉能,張弓.大學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J].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3(6).

[2]李正榮.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大學語文”課的改革試驗[J].文史知識,2005(2).

[3]葛娟,王飛華,蔣婧.“大語文”教育觀與開放式大學語文課程教學[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7(6).

[4]楊志堅.大學語文教育是在高等教育層面進行母語教育的一種形式[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6).

[5]陳洪.對大學語文課程開設情況的調查及思考——在高等學校大學語文教學改革研討會上的講話[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6).

[6]魏飴.再談大學語文課程改革問題[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

[7]王海英,董義連.“生態化”視角下的大學語文課堂[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3).

[8]胡淑媛.大學語文教學中元認知能力與培養探析[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2).

[9]張安威,李愛華.經典專書研習——大學語文建設的另一出路[J].當代教育論壇(宏觀教育研究)2008(2).

[10]駱兵.關于大學語文與國學教育的思考[J].現代教育科學,2009(5).

[11]黃蕾,程黎明,楊文卓,褚旭霞,楊軍.借鑒美國經驗 加強醫學生素質教育[J].西北醫學教育,2011(2).

[12]劉春雨,王雁菊,楊熠晨,王韞文,朱麗蕊.中美醫學院校人文素質教育比較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1).

[13]郜曉芹.中醫院校深化大學語文教學改革的思考[J].中醫教育,2007(4).

[14]王明強.中醫藥院?!洞髮W語文》教學改革小議[J].亞太傳統醫藥,2008(8).

[15]葛娟,王飛華,蔣婧.“大語文”教育觀與開放式大學語文課程教學[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7(6).

猜你喜歡
大學語文語文課程人文
高校大學語文課程思政敘事語境建構
大學語文創新教學初探
在高中語文課程改革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山西省2018年專升本選拔考試 大學語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學校專升本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大學語文
以端午節為例談傳統節日作為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實施
人文紹興
大學語文教學模式探析
人文社科
誰來教“醫學人文”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