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提高蒙語授課學生的漢語口語表達能力——以呼和浩特民族學院為例

2015-08-15 00:50崔鳳珍
語文學刊 2015年7期
關鍵詞:蒙漢雙語表達能力

○崔鳳珍

(呼和浩特民族學院 漢語言文學系,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呼和浩特民族學院蒙漢雙語生占全校學生總數的87.5%。學生主要來源于內蒙古的民族地區,其中一小部分來自于各盟市的城鎮。除城鎮學生漢語水平相對較高一些之外,其他學生說漢語時有時在用詞和語法上會出現一些問題。筆者在大學漢語文教學、普通話培訓和測試中發現,蒙漢雙語生漢語口語表達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在民族學生就業難和規范普通話的雙重壓力下,對如何提高蒙授學生漢語口語表達的研究越來越重要。如何提高蒙漢雙語生漢語口語水平,以適應蒙古族自身經濟發展的需要,業已成為民族教育迫在眉睫的事情。因此,使民族大學生成為蒙漢兼通的實用型專業人才,始終是我院蒙漢雙語教學與研究者為之奮斗的目標。

以呼和浩特民族學院大學漢語文教學研究為陣地,以呼和浩特民族學院蒙語授課學生為研究對象,探索大學漢語文課程的教學改革,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等諸多方面進行改革探索,以改進和提高以呼和浩特民族學院為代表的內蒙古地區民族院校少數民族學生的漢語口語表達能力為目標,以期該研究成果能為內蒙古地區高校乃至其他少數民族地區高校漢語口語表達教學提供借鑒與參考。

一、呼和浩特民族學院大學漢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通過多年來教學經驗的總結,筆者發現呼和浩特民族學院大學漢語文教學目前仍存在的一些問題。

1.在蒙漢雙語生口語教學中,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中的實踐力度強度不夠,一直是制約學生提高漢語表達能力的重要因素。蒙漢雙語學生考入大學后,厭倦了中學功利性極強的漢語教學模式,如果繼續實行認字、閱讀文章,總結文章的形式,勢必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再加上大學漢語實行大班上課的客觀條件,一百多人的班級,學生上課時沒有更多的鍛煉機會,致使學生難以準確地用漢語言文字表達自己的思想。

2.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學生更愿意使用母語——蒙語來表達思想和意愿,還有的甚至在交流的過程中使用蒙漢語混搭的形式表達思想,這種情況以內蒙古東部地區的學生為主。這樣,學生的漢語口語表達能力就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3.蒙授生入校以后,在專業學習中,除了大學漢語文之外的課程,全部是用蒙語授課,蒙語考試。這樣,又在大學的課堂里形成了一個用蒙語交流、學習的環境。學生因為漢語說的少,用的更少,僅僅依靠漢語老師上課時使用漢語教學,他們的漢語口語表達能力是得不到明顯提高的。

隨著普通話的普及,大學生就業壓力的加大,學生在社會語言場合必須使用漢語的影響下,盡快掌握漢語口語越來越引起學生們的重視。針對這種情況,大學漢語文教學從課程改革入手,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提高蒙授生的漢語口語表達。利用有利的條件為民族學生加強漢語口語表達創設情境,提高他們學習語言的興趣,拓展知識面,不斷樹立自信意識,培養大量蒙漢兼通的人才。

二、完善大學漢語文課程教學的措施

在學院不斷加強課程改革的要求下,為了不斷提高我院蒙授學生的漢語口語表達能力,筆者與大學漢語文學科組針對大學漢語文的教學現存的問題,提出一些完善的有效措施。

1.重新修訂了大學漢語文課程的教學大綱,調整了課程教學內容,以符合漢語實踐教學的要求。大學漢語文課程是我院為蒙授生(除漢語言文學專業班學生外)開設的公共必選課程,教學大綱和課程結構與課程內容的設置以提高學生的漢語口語表達能力、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為主。具體分為漢語表達與交流實訓、閱讀訓練和漢語寫作實訓三個模塊。根據我院學生漢語教學的實際情況,將這三個模塊的實訓內容有序地結合在一起。每堂課都要依據具體的教學目標實施實踐教學,宗旨是致力于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與書面語表達能力,同時提高少數民族學生的人文素養。

2.實行分級教學。學生入學后按照漢語普通話的形式進行考試,根據學生成績和學生的意愿分為快慢班,將學生分為兩個級別優化課堂教學。漢語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分在A 級班學習,漢語表達能力中等以下的學生分在B 級班學習,每個教學班的學生人數不超過40 人。A、B 班設置不同的教學進度,B 級班要加大強化能力訓練的力度??傊?,采取循序漸進的辦法,有效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為了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大學漢語文教研室要加強師資力量建設。擁有一支相對固定的專業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是提高大學漢語文教學與研究的重要保證。教師要通過進一步加強自我學習,提高教學能力。在大學漢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定期集體備課的方式,根據教學大綱不斷補充教學內容。通過教學研討和定期選派教師參加區內外的雙語教學研討會,大家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增強教師的專業教學水平的同時,探索提高蒙授生漢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教學規律。

4.結合我院實際,完善教材建設。編寫適合呼和浩特民族學院學生的漢語口語教材,重點強化漢語口語表達能力。目前,我院大學漢語課程使用的教材是2010 年內蒙古教育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漢語口語教程》,這部教材是我院教師編寫的,以大量的練讀內容為主,突出了對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重視語言的實用價值。通過要求學生進行大量的訓練,有效地提高漢語的應用能力。但是,隨著教學大綱的更新,這部教材已經明顯滿足不了當前的教學需要,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積累更多的語言材料編寫新教材,以適應大學漢語文課程的教學目標??傊?,漢語教材應該“在內容上包容社會所需要的各種知識,在形式上體現語言與文字的運用規則,具有一定的示范性”。

5.采用適合蒙授學生的教學方法,以促進學生漢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整體提高。我們要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方法,注重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對蒙授學生來說,漢語是第二語言,學生在中學已經學習了相關的漢語語法知識,在大學漢語課上教師要精講,指導學生多練,以“學生說”為主導的漢語教學模式勢在必行。教學生學習模仿別人說話的方法,使學生既能較快地掌握基本語言,又能比較熟練地運用語言。另外還要為學生推薦一定的閱讀書目并要求其閱讀,定期召開讀書會,以即興說為主,加強訓練,避免了學生無話可說現象的發生。

6.把呼和浩特民族學院漢語言文學系作為主辦基地,采取一系列相應的提高學生漢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措施。第一,設立微信公眾平臺,以學生為中心,共享學生喜歡的一些優秀文學作品、民族文化知識和慕課視頻,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達到加強口語表達能力的效果。第二,利用漢語言文學系網頁上的大學漢語和文學園地專題營造良好學習氛圍,設置師生互動專欄為學生答疑,或者采用網上調查問卷的形式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和要求。第三,與我院教務處、團委、學生處等相關部門合作,定期舉辦全院學生漢語演講比賽、話劇表演、詩文朗誦比賽、有獎征文等活動,營造學習環境。第四,教師在講授大學漢語文課程的過程中,宣傳并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普通話培訓,爭取獲得相應的普通話證書,為其就業創造有利條件。

總之,通過采取一系列相應的措施,增強蒙漢雙語生的人際溝通能力。使學生經過一年的學習,漢語表達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能夠根據具體的交際場合,運用漢語準確流利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1]王遠新.中國民族語言學理論與實踐[M].民族出版社,2002.

[2]鄔美麗.在京少數民族大學生語言使用及語言態度調查[D].中央民族大學,2012.

[3]李鳳.蒙古族學生學習漢語去聲聲調的語音實驗分析[J].長治學院學報,2008(3).

[4]游汝杰,鄒嘉彥.社會語言學教程[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5]張立軍.民族高等教育中蒙漢雙語教學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

[6]特木爾巴根,佟志英.高等院校民族預科班教育及蒙漢雙語教學模式探析——以農民古財經學院“蒙漢語比較與轉換”課為例[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綜合版),2010(2).

猜你喜歡
蒙漢雙語表達能力
“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有效訓練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途徑
提高農村小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策略
創新寫作教學,培養表達能力
談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
《內蒙古藝術》(蒙漢刊)首屆作者培訓班掠影
蒙古族民間游戲在幼兒“蒙漢雙語”教育活動中的運用
清代歸化城土默特地區的草廠糾紛與蒙漢關系
快樂雙語
快樂雙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