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創新策略研究

2015-08-15 00:50李天鵬
語文學刊 2015年7期
關鍵詞:古詩詞詩詞高中語文

○李天鵬

(甘肅省山丹縣第一中學,甘肅 張掖 734100)

一、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性

古詩詞是中國的文化精髓,蘊含著中國最豐富的文化,包括朋友的珍重、親人的愛護、尊老愛幼等優秀的中華美德,同時也隱藏著中國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以及文章表達的基本原則,詞匯準確性、情感意境的塑造等,對于高中生語文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學生終身發展的基礎。目前高中語文的詩詞教學仍然困擾著教師和學生,一方面是由于古詩詞的表達不同于現代文的表達,在詞語表達上具有濃縮性;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內容解讀而忽視情感體會。

二、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存在的問題

1.古詩詞的教學模式單一。高中語文的古詩詞教學仍然以教師中心的講授制為主,教學環節基本上包括作者和寫作背景的介紹,文學常識的介紹,關鍵詞解析和句子翻譯,文章所表達的情感。教師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詩詞內容的解讀上,通過為學生解讀難點字詞的,進行逐句翻譯,然后借助流利的朗讀和背誦來完成教學。例如,在《歸園田居》的教學中,教師介紹陶淵明,包括字、號稱、成長環境、作品的特色;然后介紹本首詩的寫作背景。公元405 年,陶淵明在江西彭澤任縣令,因為“不愿為五斗米折腰”辭官回家,從此再也沒有出仕;再次,學生通過解讀關鍵詞和逐句翻譯來引導學生學習詩詞的主要內容;最后,揭示《歸園田居》的中心思想,詩人拜托污濁官場到清新農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

2.忽視學生在詩歌中的情感體驗。詩歌是作者內容的一種情感表達,每一首詩歌都有獨特的情感,詩歌的美在于通過簡短精練的語言表達豐富的情感,情感是一些作品的源泉。因此,詩歌的教學目標不僅包括詩歌內容的學習,而且包括學生情感的體會,培養學生對生活事物感知的敏感性。但是,目前高中語文的詩詞教學為了應付考試,只注重內容而忽視情感體驗,將詩詞教學演變為枯燥的顧問翻譯。例如,在《登高》朗誦教學中,教師將目標設計為學生能夠通過重復朗讀能夠基本上背誦下詩詞,并在教學中作為要求向學生提出,于是在教師開展的個別和小組的朗誦教學中,個別朗讀成為內容的重復閱讀,甚至會出現一句詩詞的多次重復,沒有任何情感的表達,小組合作的朗讀演變成了成員間的互相檢查。

3.古詩詞教學沒有開啟學生的繼續學習。古詩詞是中國的優秀文化傳統,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既有重要的作用,應該成為學生業余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通過高中語文詩詞教學的現狀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在詩詞學習中處于被迫學習狀態,詩詞學習只存在于課堂教學和教師分配的作業中,在這樣的學習中學生的狀態也是消極的。高中教師枯燥刻板的教學模式,使高中生將詩詞教學簡單地理解為翻譯——背誦,大多數學生在詩詞的學習中沒有愉快的情感體驗,這嚴重挫傷了學生詩詞學習的積極性,導致學生課余詩詞閱讀幾乎為零。

三、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有效策略

1.構建詩詞情境,引導學生在詩詞情境中感受詩詞情感。詩詞是一種情境的塑造,但是對于高中生來說,古詩詞的內容理解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點和重點,而從詞匯理解開始的學習是枯燥和乏味的,因此教師要為新內容設計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初步感知詩詞情感,帶著初步的情感理解來學習新的內容。例如,在《詠懷古跡》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播放《出塞曲》來營造這首詩的主要情感,在出塞曲的背景音樂中,教師語言介紹昭君出塞的故事,引導學生初步了解詩詞的內容與昭君出塞有關,情感上與離別送別有關,這就為一些詞匯內涵的把握和詩詞內容的理解提供了方向。再如,在《涉江采芙蓉》的教學中,教師通過播放央視的詩詞朗誦視頻,朗誦者的一種情感表達是對詩詞的一種解讀,解讀是富有情感的,引導學生閉起眼感受詩詞的意境,通過聽覺的刺激引導學生感受詩詞的美,走進詩詞的意境。詩詞的教學不同于現代文,詩詞是充滿情感和情境的,每一首詩詞都是一幅美麗的畫卷,學生只有走進畫卷才能夠真正地讀懂詩詞。

2.捉住關鍵詞,理解古詩詞的主要內容。古詩詞的學習首先需要學生掌握古詩詞表達的主要內容,理解古詩詞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表達的是怎樣的情感。而要掌握古詩詞的主要內容,首先需要抓住文章的關鍵詞,這些詞通常稱為一首詩的詞眼,訴說著這首詩的情感。例如,在《雨霖鈴》上闋的詞眼是寒蟬、長亭、煙波、暮靄、楚天,首先從寒蟬可以看出詩詞寫的時間是秋季,這個時候蟬的叫聲比較低微,作者懷著離別之情聽起來有凄楚之感,這是借物抒情。長亭是一個送別親人的地方,從這里可以看出這是一首離別詩,在長亭送別朋友,依依不舍,船夫開始催促,更激發了離別之情,眼淚不由得冒出來,卻不知道該在說些什么。煙波這是離別的深化和延伸,煙波中表達了小舟的漸行漸遠,表達了作者不斷地眺望送別,想再看一眼朋友,又只能看到遠處煙波的凄楚之情。這幾個關鍵詞是古詩詞中常用來表達情感的事物,是學生的先前知識,利用這些關鍵詞的理解,來促進學生多整個內容的掌握和詩詞情感的初步感知。

3.補充適當的教學內容,豐富詩詞的語境內涵。詩詞是用簡短的語言表達豐富的情感,因此在內容的處理上會有一定程度的省略和簡寫,這些內容影響著高中生對于詩詞內容的理解和詩詞情感的表達。這就需要教師要對一首古詩詞的寫作背景、詩詞意境等內容進行補充,激發學生對詩詞意境的聯想。例如,《醉花陰》是與李清照的生平和個人遭遇密切相關的,學生只有了解李清照的生活才能夠理解李清照所表達的情感。因此,教師就需要通過學生自主查資料或者教師補充的方式,引導學生了解這一部分內容,以及這些詩詞的寫作背景。李清照的一名女性,生活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18 歲的時候嫁給了當時的丞相之子——趙明誠。在在家從父,出嫁從夫的傳統觀念的束縛下,結婚后,趙明誠成為其生活的中心,他的生活每天都在圍繞著丈夫轉,丈夫在外游宦,使得李清照的生活失去了中心,情感上也失去了依托,而與日俱增的離別增強了作者的孤獨和思念。通過補充背景,學生們基本上了解了寫作的背景和文章想要表達的主要情感,在閱讀的過程中,就會借助詩詞想象詩詞的意境。

4.富有感情的朗誦,體會文章的情感。古詩詞是作者的一種情感表達,古詩詞中的每一個詞匯都抒發了不同的情感,舒緩、悲壯、凄楚、憤恨,都隱藏在這些詞匯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語氣,重音詞的強調等,來讀出文章的情感,也在讀的過程中逐漸感悟詩詞的情感。例如,《詠懷古跡》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基本內容的基礎上,和學生一起分析每一句詩在讀的過程中應該怎樣劃分詞匯,閱讀的重音應該放在哪一個詞匯上,然后由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分句閱讀古詩,教師和學生及時對學生的朗讀進行分析,分析后學生再次朗讀,直到學生能夠通過朗讀能夠體會文章的情感,然后通過組織學生自主閱讀和小組合作閱讀的方式,引導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感受詩詞的情感,感受詩詞表達的主要思想。朗誦是一種外顯的學習方式,將學生內心對詩詞內涵的理解通過外顯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既是一個不斷深化理解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檢測的過程,對于體會詩詞的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古詩詞的理解是與詩詞的內容、意境、情感密切相關的,這是詩詞理解的關鍵所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塑造詩詞情境,抓關鍵詞,朗誦等方式引導學生把握內容,體會情感。

猜你喜歡
古詩詞詩詞高中語文
古詩詞里的清明時節
踏青古詩詞
我愛古詩詞
談高中語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談高中語文閱讀理解課程的建構
關注詩詞
關注詩詞
關注詩詞
詩詞之頁
關于高中語文修辭教學的一些看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