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背景下歷史有效教學探究

2015-08-15 00:50圖娜木拉
語文學刊 2015年7期
關鍵詞:價值觀價值科學

○圖娜木拉

(赤峰市蒙古族中學,內蒙古 赤峰 024000)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教學的形式和方法都將有很大的改變。本人認為放在首位應該是教學的目的和內容將是什么?這才是最值得思考的問題。這個問題的答案在哪里呢?答案就在新大綱里。關鍵是大家應該怎樣認識大綱的要求以及在實際教學實踐中怎樣去操作。從前些年我國提出素質教育到現在進行課程改革,應該說初步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的跨越。但現在提出并開始實施的課程改革一如當年提出素質教育后的情況有幾分相似之處。舉幾個例子說明:比如很多教師很是注重課件的制作,他們覺得這樣做才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同時這也是充分運用了現有科技資源。再比如有的教師非常注重學生的分組討論??蓪嶋H上學生的討論并沒有起到太好的作用。還有就是有些教師特別熱衷于學生的角色扮演、繪畫以及師生互動等等一些形式。當然還有另一種極端現象就是,有的教師認為課改不課改的都一樣,只要讓學生記住一些課文要點能應付考試就好。這種說法在應試體制下仍然有效,但隨著教育改革和課改的深入,這種論調將不會有太大的市場。那么熱鬧非凡的種種新形式會有怎樣的價值呢?在此我們不細談這個問題,不過應該肯定各種形式以及花樣應有的作用,但筆者認為不能過分強調形式的作用。最重要的應該是教學的有效性。不然教學過程就成了舍本逐末的小游戲了。那么怎么界定這個有效性呢?

“有效教學”(effective teaching)是一個通俗而又復雜的教育命題。這一命題和西方教學科學化運動有關。大致的內容就是認為教學過程也可作為一項科學來研究觀察。從其核心思想看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本人在此探討有效性與以上提到的有效教學思想基本一至。但讓學生達到一個什么樣的情況才能算是有效的教學呢?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恐怕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時代以及不同的意識形態主宰下的社會會有所不同,甚至是截然不同。不過從我國現階段提出的新課標教學三維目標來看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知識,還注重了學生的能力培養和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了說明問題我們有必要把大綱中的“三維”目標在此重復一下。

具體地說三維目標是:

第一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 目標:主要包括人類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識和學科基本知識;基本能力——獲取、收集、處理、運用信息的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

第二維目標:

過程與方法 目標:主要包括人類生存所不可或缺的過程與方法。過程——指應答性學習環境和交往、體驗。方法——包括基本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和具體的學習方式(發現式學習、小組式學習、交往式學習……)。

第三維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目標:情感不僅指學習興趣、學習責任,更重要的是樂觀的生活態度、求實的科學態度、寬容的人生態度。價值觀不僅強調個人的價值,更強調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不僅強調科學的價值,更強調科學的價值和人文價值的統一;不僅強調人類價值,更強調人類價值和自然價值的統一,從而使學生內心確立起對真善美的價值追求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三維的課程目標應是一個整體,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互相聯系,融為一體。

在教學中,既不能離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的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也不能離開知識與技能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的學習。

再回到我們探討的問題。在我們課改后的現實中怎樣的教學才算是有效的呢?我們的回答就是能很好地實現“三維”教學目標的教學便是有效的教學??墒钦绱缶V所提出的要求,我們首先要讓學生掌握歷史知識。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其他的方面更是無從談起。在這個基礎上再讓學生擁有獲取、收集、處理、運用信息的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及學習的能力。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本人認為這一系列要求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那么在下面談一談怎樣讓學生很好地掌握歷史知識的問題?,F在我們教授的任何一門課程都是有用的和有益的。只不過我們的教育體制和教材使得課程和學習變得異??菰锒?。尤其是歷史知識對于我們中國的學生來講應該是很有吸引力的,不然就不會有大受歡迎的“百家講壇了”。要想讓學生掌握歷史知識首先要讓他們感興趣。再者是要打破教師原有的思維定勢。必須時刻提醒自己現在所面對的課堂已不再是過去的課堂,現在所從事的教學已經與過去有很大的不同了,同時要讓學生知道歷史知識的用途以及同他們生活和未來的關系。讓他們懂得歷史不只是年表和事跡串兒,歷史更是生動的過去,個性的人物。在新課程背景下做到這一點也是完全可能的。凡事都有個來龍去脈,歷史發展也不例外。任何人都有好奇心和探究愿望。教師所要做的就是怎樣激發學生的探究愿望,通過激發學生們的探究愿望來引領他們的歷史課程的學習,這樣歷史知識的學習就成了輕松的過程。成了不經意間獲得的驚喜。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愿望當屬第一步,然后教師接著要做的應該是培養學生的討論問題和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

培養學生討論問題和思考問題必須要讓他們懂得思考不是瞎貓碰死耗子。思考也不是毫無根據的胡思亂想,同時要他們了解討論問題也不是隨心所欲的胡說八道。討論問題要有理有據,是以理服人,而非以勢壓人等基本原則。這樣學生有了學習的愿望和興趣之后教師要做的核心工作應該是培養和引導學生的邏輯思維。要讓他們知道世間萬物都有前因后果,來龍去脈。在使學生們擁有了較好的思維品質之后,教師還應當告訴學生們歷史現象是紛繁復雜的,它雖然有其發展的規律,但其不能像我們所學的自然科學那樣清晰明確。所以除了給學生以邏輯的思考問題的習慣之外還應該讓學生懂得必要的辯證思考。同時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地去搜集處理信息和材料,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和假設。但質疑也好假設也好首先要符合基本的邏輯,此外還得有證據支持其觀點。

說到“質疑和假設”我們不得不就有關問題略加展開進行一番探討。首先,我們肯定“質疑和假設”的積極方面,因為這是創新所必不可少的條件。不過一定要注意一個問題,那就是世上不會有無源之水、無根之樹。凡事都要講究繼承與發展。創新絕不是徹底推翻過去所有的一切,而是把過去存在的不合理,不符合實際的和已經過時的一些東西揚棄,繼而在引進一些富有朝氣的符合實際的合理的成分,這一點是很重要的。所以說提倡創新的同時還要強調科學精神。我們絕不能把創新精神簡單地等同于探索精神。探索精神固然很重要,但如果探索精神缺乏科學內核很可能就會造就偽科學和偽學術。當然我們的教學的目的并不是要讓每個同學都成為科學家和學問家,可是對每個學生來講科學精神的培養則是必不可少的。

談到創新和科學精神,筆者想起了一件在科學史上大家普遍熟知的一個科學家的佚事。這個故事就是被掉落的蘋果砸到之后,牛頓爵士便發現并創立了萬有引力定律。當然這個故事經后人考證原來并非如此。其實牛頓在被蘋果砸到之前就已經在考慮萬有引力的問題了,只不過這一砸使他豁然開朗,有了更好的思路而已。正所謂“幸運永遠屬于有準備的頭腦”,我們平時不能指望靈機一動便解決所有難題,更不能指望天上掉餡餅。所以說對于創新來講勇于探索、科學對待、積極證明、質疑假設、辯證思考缺一不可。不過對于我們教師而言尤其是對于我們歷史課的教師而言我們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要循序漸進,不能一開始就要求過高。我們首先應該讓學生學會積極地思考,科學的對待,然后鼓勵他們探索和創新。這里可以引用一句學術界經常用到的一句話,那便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這是從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科學精神的角度講創新。除此以外,我們還應該鼓勵學生活學活用,學會融會貫通,學會學以致用,幫助學生建立信心,積極為學生建立復合型的知識結構。

總之,只有歷史成為學生感興趣的東西,成為他們探討探究的對象,那時歷史才和他們產生真正的聯系,繼而使他們去學習、去關注、去思考、從而愿意去掌握歷史知識,培養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進而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才會在教師的引導下產生正向的情緒,豐富的情感,形成積極的態度和價值觀,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做到有效的教學。

猜你喜歡
價值觀價值科學
我的價值觀
圖說 我們的價值觀
圖說我們的價值觀(三德)
點擊科學
科學大爆炸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知名企業的價值觀
科學拔牙
小黑羊的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