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炎平治療嬰幼兒輪狀病毒性腸炎的臨床效果

2015-08-19 17:23陳果林藍雪容李橋輝
中國當代醫藥 2015年19期
關鍵詞:腹瀉嬰幼兒

陳果林++藍雪容+++李橋輝

[摘要] 目的 探討喜炎平治療嬰幼兒輪狀病毒性腸炎的臨床效果。 方法 選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輪狀病毒性腸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治療組給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療,對照組給予利巴韋林注射液治療,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情況。 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1.67%(55/60),對照組為76.67%(46/60),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937,P<0.05);兩組平均脫水糾正時間、平均退熱時間和平均止瀉時間分別比較,治療組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7%,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1.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3.428,P<0.05)。 結論 與利巴韋林相比較,喜炎平注射液治療嬰幼兒輪狀病毒性性腸炎的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喜炎平注射液;嬰幼兒;輪狀病毒性腸炎;腹瀉

[中圖分類號] R51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5)07(a)-0138-03

輪狀病毒(Rotavirus,RV)屬于呼腸孤病毒科,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該病毒的感染率高,患者年齡分布較廣,全球都有相關病例報道,其中以嬰幼兒發病最為多見。RV是誘發輪狀病毒性腸炎(Rotavirus viral enteritis)的主要原因,且秋季為發病高峰期,故名“秋季腹瀉”[1]。臨床上傳統多采用利巴韋林注射液進行治療,但療效欠滿意,且病程較長,用藥治療過程中常伴有白細胞損害、皮疹等不良反應發生。為了尋找可縮短患兒病程、減輕病患痛苦、減少不良反應的治療方案,本研究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方案進行治療,并與利巴韋林注射液治療方案進行比較。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輪狀病毒性腸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均通過《2009年兒童腹瀉病診斷原則》[2]確診。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兒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兩組在性別、年齡、入院病程和臨床病癥(含大便次數、每日最高體溫、脫水等)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患兒男女各半,年齡在2個月~5歲;②發病時間<3 d;③大便如水樣,不存在黏液或膿血狀態;④不存在嚴重并發癥;⑤大便常規鏡檢結果顯示不存在異?;驍祩€白細胞出現;⑥RV抗原檢測陽性。排除標準:①患兒在住院、入院前的病程>3 d;②存在多器官功能不正常、低血容量休克、嚴重酸堿失衡等有關并發癥。

1.3 治療方法

為了避免治療中出現水、電解質紊亂的情況發生,兩組患兒首先通過靜脈補液,均給予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腸溶膠囊(晉城海斯制藥有限公司,批號:20130405)、蒙脫石散(湖南千金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130203)口服,進行前期準備治療。治療組在前期準備治療的基礎上加喜炎平(江西青峰醫藥集團有限公司,批號:2013021803),5~10 mg/(kg·d),共靜滴3 d,對照組在前期準備治療的基礎上加利巴韋林(廣東南國藥業有限公司,批號:150220),10~15 mg/(kg·d),共靜滴5 d。兩組患兒治療期間均禁用抗生類藥物。

1.4 療效評價標準

治療后72 h進行療效評定,根據療效分為3類。①顯效:患兒的大便呈正常顏色,每日大便次數<3次,其他病癥全部消失;②有效:患兒的大便次數變少,每日大便次數<5次,臨床病癥好、全身癥狀改善或消失;③無效:以上病癥和大便次數均無改善,或者惡化??傆行?顯效+有效。

1.5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

治療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1.67%,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6.67%,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 兩組臨床癥狀緩解時間的比較

治療組的平均脫水糾正時間、平均退熱時間和平均止瀉時間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差異(P<0.05)(表2)。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

治療組有1例出現皮膚風團,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7%;對照組有7例出現皮疹,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1.67%;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3.428,P<0.05)。經對癥處理后,兩組的不良反應均治愈。

3 討論

RV是嬰幼兒腹瀉最主要的病原,其屬于呼腸孤病毒科,在電子顯微鏡下呈車輪狀,故稱之為輪狀病毒。RV包括光滑型顆粒和粗糙型顆粒,光滑型顆粒直徑為70~75 nm,當外殼脫落后變成具有傳染性的實心顆粒,直徑為50~60 nm。病毒體的核心為分階段的雙鏈DNA,有11個不連續的RNA節段組成,采用非結構蛋白NP 1~5、病毒蛋白VP 1~4、VP 6及VP 7進行編碼,結構蛋白VP 4、VP 6及VP 7主要與RV抗原性有關[3]。根據VP 6的抗原性的不同,又可將RV分為A~G 7個群,其中A群主要感染人群為嬰幼兒,B群主要感染人群為成人,C群則主要引起散發病例,此外感染各種動物的還有D、E、F、G群。

由于秋季為RV感染的高峰期,故又稱之為“秋季腹瀉”?,F已證實RV與受體的結合在VP 4上有結合位點,一個位于393氨基酸區域,另一個位于胰酶裂解處[4]。RV進入細胞時通過VP 4的DEG序列與整合素α2β1亞基結合[5]。RV包涵體內Ca2+濃度下降是脫殼和穿入的關鍵[6],傳統研究認為,RV感染引起腹瀉首先是破壞小腸黏膜,導致新生的上皮細胞功能低下、吸收面積變小,進而引起腸吸收不良;其次是乳糖酶的缺乏導致腸道乳糖吸收障礙;此外由于細菌對乳糖的分解,產物堆積亦可造成腸腔滲透壓的升高,這可能也與腹瀉有關。但是,傳統理論無法解釋早期腸道黏膜未出現損害者卻也出現的腹瀉,近年相關研究證實,這可能與NSP 4的作用有關。NSP 4已被證實是一種腸毒素,其機制可能為:①NSP 4制造了倚賴Ca2+的氯化分泌物,造成腹瀉[7];②NSP 4可特異性破壞細胞間隙,改變絲狀肌動蛋白分布,在上皮細胞間緊密連接形成過程中阻止相關蛋白ZO-1錨定,影響緊密連接和極化上皮形成[8];③NSP 4肽段對小腸刷狀緣膜的Na+耦合的葡萄糖和L-亮氨酸同向轉運有直接抑制作用,可造成鈉吸收不良[9]。故NSP 4在RV性腸炎腹瀉機制中的作用有待進一步確定。

“秋季腹瀉”在全球的發病率較高,通過對發展中國家有關患兒腹瀉的誘發主因進行調查,發現在“秋季腹瀉”誘發的腹瀉患者中,<5歲的住院患兒占20%~50%,死亡病例可高達44萬。包括成人在內,該病毒誘發的感染性均較高,且感染后的免疫能力也很容易下降。據統計,全球90%<3歲的兒童均感染過RV,而<5歲的感染率近100%。感染RV的患兒年齡在6~24月,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該期間患兒的免疫系統還不健全,其次是來自母體的抗體在此階段降至最低。輪狀病毒性腸炎不利于患兒的健康成長,對嬰兒的發育危害很大,不利于小兒的智力和體格發育,甚至是腹瀉死亡的主要誘發因素。目前對本病的病因治療尚無特殊有效的措施,而臨床上傳統采用利巴韋林的療效欠滿意,病程較長,長時間應用常有白細胞損害、皮疹等不良反應發生[10]。

利巴韋林是常用的廣譜抗病毒藥物,其可以進入病毒感染的細胞內抑制肌苷單磷酸脫氫酶、RNA多聚酶、mRNA鳥苷酸轉移酶,從而引起細胞內鳥苷三磷酸合成減少[11],進而損害病毒RNA和蛋白質的合成,對RV感染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但近年來研究[12]發現,利巴韋林由于會依賴病毒的腺苷激酶,長期連續應用易產生耐藥性,因此,臨床用藥受到了限制。

喜炎平是蕨床科草本植物穿心蓮提取物,即水溶性穿心蓮總內酯(穿心蓮甲素、乙素、丙素、丁素、穿心蓮新苷、脫水穿心蓮內酯等)的磺化物,近年來廣泛應用于臨床,尤在兒科中較普遍,且療效確切。藥理研究[13]顯示,穿心蓮內酯表現出來的特性為清熱解毒和抗炎,其具有解熱、抗菌、抗炎、抗病毒、促進腎上腺皮質功能等作用,可以促進中性粒細胞的吞噬能力,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對病患的感染早期起到提升免疫能力的作用,而炎癥期間又能夠產生免疫抑制的效果,可稱之為雙重免疫作用。穿心蓮內酯產生抑制病毒的作用對潰瘍也有治療效果,尤其對炎癥早期毛細血管通透性提升方面,可產生積極影響,避免出現水腫等病癥加重的情況,有利于患兒腹瀉病癥的改善[14];此外,穿心蓮內酯對效應細胞的影響作用也很明顯,還可以對機體的不同免疫活性物質產生刺激效果[15],此作用也成為穿心蓮內酯廣譜抗感染的主要機制之一。

本研究所選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熱、脫水等癥狀,治療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療,療效確切,在總有效率、止瀉時間、退熱時間及脫水糾正時間上均顯著優于采用利巴韋林注射液治療的對照組(P<0.05),說明喜炎平注射液在抗RV感染方面的療效較好。

綜上所述,喜炎平注射液對由RV感染引起的嬰幼兒腹瀉的臨床療效較好,且無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安全性較高,可用作抗RV感染的藥物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余林普.輪狀病毒合并細菌性腹瀉的病原實驗室檢查及臨床意義[J].實用檢驗醫師雜志,2014,1(3):40-42.

[2] 溫秋玉,薛琳琳,王曉娣.新生兒輪狀病毒腹瀉伴心肌損害的臨床分析及護理體會[J].中國醫刊,2013,48(8):99-100.

[3] 黃敏,黃英.輪狀病毒腹瀉研究進展[J].華西醫學,2014, 29(4):780-782.

[4] Fuchigami T,Goto K,Hasegawa M,et al.A 4-year-old girl with clinically mild encephalopathy with a 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associated with Rotavirus infection[J].J Infect Chemother,2013,19(1):149-153.

[5] Chung JW,Foppen JW,Lens PN.Development of low cost two-step reverse transcription-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ssays for Rotavirus detection in foul surface water drains[J].Food Environ Virol,2013, 5(2):126-133.

[6] Hervás D,Hervás-Masip J,Rosell A,et al.Are hospitalizations for 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 associated with meteorologic factors?[J].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2014,33(9):1547-1553.

[7] Choi UY,Lee SY,Ma SH,et al.Epidemiological changes in 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 in children under 5 years of age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Rotavirus vaccines in Korea[J].Eur J Pediatr,2013,172(7):947-952.

[8] Weycker D,Atwood MA,Standaert B,et al.Public health impact of accelerated immunization against Rotavirus infection among children aged less than 6 months in the United States[J].Hum Vaccin Immunother,2014,10(7):2032-2038.

[9] Krishnarajah G,Demissie K,Lefebvre P,et al.Clinical and cost burden of Rotavirus infection before and after introduction of Rotavirus vaccines among commercially and Medicaid insured children in the United States[J].Hum Vaccin Immunother,2014,10(8):2255-2266.

[10] 高月喬,鄭紅云,劉燕.腸道菌群及其微生態制劑在兒科的臨床應用[J].臨床兒科雜志,2011,7(6):31-32.

[11] 陳啟明,高運金,陳雅琴.氯苯那敏聯合利巴韋林治療輪狀病毒腸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9):57-60.

[12] 莫大,陸薪合.利巴韋林聯合喜炎平治療手足口病86例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1,9(12):262-263.

[13] 黃毅嵐,羅宏麗,胡永淑.喜炎平注射液治療小兒病毒性腹瀉的系統評價[J].中國藥房,2011,22(23):2195-2198.

[14] 張曉,游楚明,傅萬海,等.喜炎平注射液治療小兒輪狀病毒性腹瀉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科學,2013,3(1):100-101.

[15] 喬倍倉.喜炎平注射液治療小兒秋季腹瀉的臨床療效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5,24(4):125.

(收稿日期:2015-04-29 本文編輯:李秋愿)

猜你喜歡
腹瀉嬰幼兒
無創吸痰法在嬰幼兒呼吸道護理中的應用研究
家政服務員應如何發現并應對嬰幼兒異常情況
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圖解嬰幼兒窒息緊急處理
淺析如何培養嬰幼兒良好的睡眠習慣
舒肝健脾方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68例療效觀察
腸炎寧顆粒治療小兒腸炎疾病的可行性分析
乳酸菌片聯合復方胃蛋白酶散治療小兒肺炎繼發性腹瀉效果觀察
雙歧桿菌活菌聯合蒙脫石散對腹瀉患兒的療效影響
蠟樣芽孢桿菌對入住ICU多發傷患者腹瀉影響的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