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古代詩歌教學初探

2015-08-28 19:21金巨倉
課外語文·下 2015年7期
關鍵詞:古代詩歌中學語文教學

金巨倉

【摘要】本文從教學目標、欣賞過程、欣賞方法等幾方面分析了如何做好古代詩歌教學。

【關鍵詞】中學語文;古代詩歌;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學習古代詩歌,是了解承傳我國古代優秀文化的重要途徑,初中語文教材中,增加了一個古詩詞單元。每冊書集中一個單元來學習古代詩歌,增加了古代詩歌在教材中的比重。這充分體現了古詩詞教學在中學語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怎樣依據教學大綱搞好古代詩歌教學呢?談談我的幾點設想。

一、教學目標要清晰

古詩教學單元的總要求是:理解詩歌的內容和表達的思想感

情,學習欣賞優美的詩句,熟讀背誦。在此基礎上,教學中應確定的具體目標是:(1)理解詩歌的內容和思想感情。(2)初步進行詩歌欣賞能力的訓練。(3)培養反復吟誦詩歌的習慣,背誦詩歌。其中,理解是基礎,培養初步欣賞能力是目的,而反復吟誦是達成目的的有效手段。

二、欣賞過程有思路

1.教學目的決定了思路。在欣賞中,首先立足于理解詩歌內容,具體是:

(1)對詩歌的作者和與詩歌有關的背景作必要講解,以有助于理解詩歌內容。由于古今語言表達的差異,歷史變遷所形成的詩人與學生感情的距離,都造成了學生理解上的困難。因此,了解詩人其人以及寫作詩歌時的社會時代生活背景,就能夠縮減學生和詩人間的情感距離,填補詩中由于語言表達形式的限制而形成的許多空白,以幫助學生準確理解詩歌內容。在這個步驟中,可布置學生在課前自行搜集有關資料,在課堂上交流。既能夠調動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又能夠培養其自學的能力。

(2)理解文字。詩歌教學中,詞匯的積累雖不是主要任務,但一些有礙于疏通理解的文字還是要作精要講解,以更好地理解詩歌內容。這些礙于疏通的文字的確定,應先讓學生在自學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提出疑問,交由小組或集體討論,教師相機點撥,以加深學生記憶,也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為理解詩歌內容掃清文字障礙。

(3)抓住“詩眼”,理解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霸娧邸?,也就是詩歌當中集中流露和具體體現作者思想感情的詞、句,是理解詩文的關鍵所在。如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一詩,詩的“詩眼”就是“嗚呼!何時眼前突?,F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抓住這句作具體分析、理解,深入體會,就不難理解詩人推己及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了;《琵琶行》一詩,篇幅較長,詩眼就在“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兩句上,抓住這兩句就可以提挈全篇,理解作者感情了。

2.初步鑒賞能力的訓練

(1)指導欣賞優美精彩的詩句。所謂優美精彩的詩句,主要指詩歌中的名句或是富有表現力的妙句。這些句子最能引發讀者情思,余味無窮,又往往在全篇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因此,在學習時,不能停留于理解詩句的意思,還要有更進一步的發掘。首先是重點分析優美詩句中富有表現力的字,也就是詩人在行文中的“煉”字,如“春風又綠江南岸”之“綠”、“國破山河在”之“破”,這些字,要分析其在表達上的準確性和含義上的巨大包容性。其次,就是分析詩句中的“妙語”,也就是詩歌中一些詞語間的奇妙組合,如“風吹雨”(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花濺淚”、“鳥驚心”

(杜甫《春望》),這些詞語組合到一起,往往包含著豐富而深刻的意蘊,要啟發學生深入體會。

(2)欣賞藝術特色。欣賞應該遵循由局部到整體或整體到局部的認知規律。欣賞優美詩句是局部感知,欣賞藝術特色則是從整體表達上把握詩歌內容和思想感情。具體到每首詩中,主要從藝術手法和藝術構思入手,如《詩經》中所選詩歌的比興手法和一詠三嘆、重章疊句的表現形式;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層層推進、蓄勢轉筆的藝術構思,這都是整體把握詩歌的一把把鑰匙,理解了這些藝術特色,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感受詩歌的表達效果。

3.運用聯想和想象,感受詩歌中的藝術形象,體會詩歌的意境。這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是欣賞能力訓練的一種延伸。詩歌的意象和詩人的形象在最初的理解中,只是一些零散的印象,指導學生運用聯想和想象,也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和理解,把這些意象進行組合,創造出一些有條理的生活圖景和畫面來,把自我融入詩歌中去,從而把握詩人的自我形象,更好的體會詩人在詩歌中創造的意境,這是一種很好的欣賞能力培養方法。例如教授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時,就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把握詩人的形象,融入自我的情感,用自己的語言描摹一幅這首詩的畫面,使學生充分感受其蒼涼意境;教授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就可以讓學生發揮想象,融入自己的生活體驗用語言來刻畫詩人月夜無眠,在月光的清暉中低吟、徘徊,懷人思遠的情景和遠方的愛人攬鏡自憐的相思之苦,從而深刻感受作者在詩歌中營造的刻骨銘心的哀婉氣氛。

三、欣賞方法需得當

古代詩歌具有節奏鮮明,韻律和諧,語句簡練,朗朗上口等特點,這些特點,都需要讓學生通過語言表現去體會。甚至詩中的思想內涵和藝術特色,都可讓學生在誦讀中去感悟。反復吟誦,激發興趣,體會詩歌的藝術美。作為一種訓練手段,吟誦應是貫穿教學過程始終的。

1.初讀詩歌時,可選擇與詩歌感情比較一致的民樂曲,做配樂誦讀,以激發學生對詩歌學習的興趣。

2.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有節奏、按節拍地吟誦詩歌,體會詩歌的韻律美和詩中的特定氛圍。這就需要在讀法上加以指導,主要是在節奏、速度、輕重音等方面作具體示范性指導。當然,不必如古人那樣各有曲調,只要慢慢讀,適當延長某些字的讀音,有一點抑揚頓挫的情味就可以了。

3.通過反復吟誦,引發學生的想象、聯想、體驗的感受,品味詩的意境。對于初學者來說,誦讀是學習詩歌的必由之路,也是一種最有效的手段。

4.在訓練中,近體詩和詞中的小令,可先讓學生背下來,然后吟誦;長一點的古體詩和中長調的詞則可分層練習吟誦,最后也要能背下來。

中國古詩歌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蘊含了豐富的知識與美學,陶冶人的情操。

(編輯:龍賢東)

猜你喜歡
古代詩歌中學語文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弘揚民族精神,傳承傳統文化
如何讓現代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活”起來
高中古代詩歌教學的三步曲
對中學語文情趣化學習的思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學絕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