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人關系模式下的先秦諸子政治理念研究

2015-10-02 10:52北京咸濟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王曉明
辦公室業務 2015年3期
關鍵詞:天人諸子墨家

文/北京咸濟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王曉明

天人關系模式下的先秦諸子政治理念研究

文/北京咸濟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王曉明

主要研究天人關系模式下的先秦諸子政治理念,對墨家、道家、儒家的天人關系模式進行了深入討論,并在天人關系模式的基礎上對先秦諸子政治理念進行了討論,從天人關系政治重要性和先秦諸子天人觀模式下的政治理念等方面對其進行了詳細分析。

天人關系;先秦諸子;政治理念

先秦諸子的政治理念是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的一個熱點,但是在當前的研究工作中,更多的學者將重點放在儒家的君權神授觀念上,實際上,諸子政治理念的形成和其天人觀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天人觀在先秦諸子政治觀念的形成中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如墨家認同天的至上性和道德性,形成了天的至上人格神,同時還要求世人按照人格神的意志作為自己行為的指導,并因此建立權利層層尚同的等級政治理念。道家追求“道法自然”,講究通過這種方法獲得天道相通的極致圓滿,儒家將天視作孕育一切的絕對主宰,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君臣民相互制約的政治思想??傊?,先秦諸子的政治理念和天人觀之間都有著密切的關系,有必要在天人關系的哲學范疇中對其進行分析。

一、先秦諸子的天人觀

先秦諸子的天人觀形成離不開時代的影響。春秋戰國時期,周室衰微,天下諸侯有機會脫離周室控制,各國諸侯皆求賢問能,四方招攬有識之士,周室失去了對文化的絕對掌控,諸子百家開始了關于民生、關于社會的思考,也有了將關于政治的思考付諸于實踐的機會,因此雖然春秋戰國是戰火連年的亂世,但是在文化方面卻欣欣向榮,儒、墨、法、道作為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宗派,對天人關系、群己關系、身心關系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索,天人觀在先秦諸子政治理念形成中的影響也更加深刻。

(一)墨家的天人觀。墨家的天人觀比較獨特。墨家不愿意舍棄對天的探索,但是也致力于現實社會政治秩序的建立,對天和人的同時探索導致人文關懷大量的滲入了神秘領域,因此,墨家天人觀中濃郁的人文情懷值得深入探索。人類對神有恐懼和希望兩種心理,在對神秘的敬畏中才能保持虔誠,因而建立合格宗教需要將神和是世俗的世界分割開來,但是墨家并沒有這樣做。

本質上,墨家思想中有著濃郁的宗教情緒,但是墨子本人對神鬼在現實中的存在本身就將信將疑,墨子一方面強調人們相信鬼神的存在及強大,同時又質疑因為鬼神迷信而拒絕收斂死去親人的行為。所以墨家的天鬼信仰中有著“功利性”“手段性”色彩。墨子認為人神世界的兩個主宰者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而且暗含兩者界限模糊的可能。天鬼欲望和現實君圣欲望的結合暴露了天人觀信仰理論的弊端,但是君圣關于政治清明天下平定的政治期望與天的“公欲”相一致。天鬼的至高身份從君主逐漸轉變為監督者,表明了鬼神強大被消減甚至否定的可能。所以從這個角度上看,墨子的天人觀是理智的需要,而非感情的認同和內心對信仰的虔誠,可以理解為一種政治實用手段,有著一定的工具性。

(二)道家的天人觀。道家起于老子,興于莊子。道家在思想理念層面和儒家并駕齊驅,其天人觀也是道家玄學研究的關鍵內容。

道家的天不同于前人無上權威的天,道家的天是居于混沌“道”之下的的自然之天,是一個和世間萬物無本質差別的,物理的存在物,認為天來自與“道”。道家推崇的道是揭示世間萬物產生、演變、湮滅的規律,但同時也是客觀存在的,具有孕育萬物的功能,有著客觀物理存在特征,并且從“道”中脫出后就不再受外界影響,具有自身恒定運轉的規律,并在人世表現為“不仁”,但是天沿著從“道”中脫出就具有的特征進行循環運行時,表現出了“道”無私、自為之的特征,在人世的表現為“以萬物為芻狗”。

老莊清晰的認識到,不能將外界影響從人產生過程中剝離,所以老莊認為人的欲望是為人的必然部分,并認為欲望是人痛苦的根源,認為如果人為欲望驅使,則成為了“倒置之民”。老莊提出了“道法自然”的天人觀,將人上升到和天、地、道同樣的高度,要求世人效法天地之道消減自身欲望。

(三)儒家的天人觀。儒家的天有著主宰、自然、義理等多方面意義,但是神秘天和政治的關系是在漢代董仲舒時才被充分挖掘??酌显谟懻撎斓谋举|時都有著道德意義,孔子受殷商文化和時代背景的影響,對鬼神以及天都采取“敬而遠之”的態度,認為天的道德義理不僅僅在天自身的運行發展中,還存在于其對人世品行的約束??鬃酉嘈湃说钠沸衼碓从谔?,并且在客觀上也受到天的制約。而孟子時代不同思想流派不斷發展完善,孟子深刻挖掘了孔子的思想,形成了思維更加縝密的“義理天”,認為天人雙方互相印證。荀子的天人相分理論強調天人之間應該互相合作,而且認為天對人的控制力是有限的,荀子提倡的天人相分不是相互分割,而是互相分工,他承認天地是萬物本源,但是也強調人的欲望追求等都應該順應天道。

二、天人關系下的諸子政治理念

(一)墨家天鬼政治理念。墨家天鬼信仰是為其政治目的服務的,所以道家依附于天鬼信仰,但是對世俗君主也有著強烈的認同,形成了雙重政治統治模式。

墨子贊同百姓在主宰天面前平等,但是也提出了人盡其才的主張,對政長制度進行了完美的詮釋。墨家認為主宰天在天子廢立上有著絕對權威,但是世俗最高權力者沒有自己的自由意愿,人政其實是天政。

(二)道家循順政治理念。道家沒能完成對圣人君主的宗教信仰,對人間興廢寄希望于圣王的感召和世俗君主的“圣王”化。并認為世人的欲望是政治的不穩定因素,統治者需要具有和道結合的身形,并為統治者定值了無為的消極管理方式,認為臣民安居樂業,清心寡欲是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措施,并按照道制定獎懲,君不能代替道對人施加刑罰,強為之就是違逆天道。

(三)儒家多維政治理念。儒家寄予天的意向更多,君主同時有著天人、圣人、仁者三種身份,儒家認可天子統治的合理性和神授的神圣性,但是對君主能否勝任,孔子、孟子和荀子都對其是否具有圣人的品德進行了考量,這對世人對圣人的道德感召力有關,對王道和霸道兩種天下指數進行了比較分析,認為“仁”是君主權利合法性的重要考量指標,行霸道可實現目的,但是有著不長久的必然性。

三、結束語

先秦諸子的政治理念是在各自獨特的天人觀基礎上形成的,除了儒家之外,其他思想流派對天過分依賴,盡管先秦政治理念都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和當前現實政治情況契合,但是卻沒有哪一思想流派能夠塑造中國歷史的全部政治文化,需要經過歷史的演進與實證,彼此融合,才能夠獲得和我國國情相適應的政治理念。

[1]朱曉鵬.道家哲學精神及其價值境域[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2.

[2]馮友蘭.中國哲學史[M].北京:中華書局,2013.

[3]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M].臺北:三民書局,2012.

猜你喜歡
天人諸子墨家
周文疲弊與諸子起源——論牟宗三的諸子起源說
先秦顯學墨家為何從歷史中消失
荀子天人觀研究述論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視域中的墨學研究——朱傳棨著《墨家思想研究》序
淺析唐朝敦煌壁畫中天宮伎樂的表現形式
先秦諸子談大小
“通”的哲學
一方漢字 幾點墨彩——訪漢字彩墨家周泰宇
墨家何以成為歷史上的失蹤者
論中國古代音樂審美的天人之“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