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護林中精靈的土專家

2015-10-21 07:46何疆海
云南林業 2015年6期
關鍵詞:動植物自然保護區保護區

□ 楊 華 何疆海

守護林中精靈的土專家

□楊 華 何疆海

趙金超(中)野外追蹤亞洲象足跡

身著迷彩,肩挎行囊,分花拂柳,爬坡渡水,不時駐足或俯身在地面搜尋,或仰首向高空凝望,手中相機隨著視線拍下美景。你可能認為這段話是對一段輕松愜意的林中旅行的描述,其實不然,這是我省森林生態自然保護區野生動植物保護科研工作者們日常工作的真實寫照。在我省生態景觀壯麗、野生動植物豐富卻山高路險、人跡罕至的各級自然保護區內就有這么一批學歷不高、學識豐富,數十年如一日戰斗在野生動植物保護科研第一線的“土專家”。

佤族人王志勝,大專學歷,林業工程師,于1983年2月進入云南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滄源管理局工作至今;佤族人趙金超,大專學歷,林業工程師,于1983年2月進入云南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滄源管理局工作至今。兩位因其特征鮮明的個人形象,業界人稱西哈努克和奧巴馬,是云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戰線名聲響亮的土專家。兩人好學上進,刻苦鉆研業務,勤奮工作,將自己的青春、汗水和智慧貢獻給自然保護區的山山水水,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無聞地辛勤耕耘,做出了許多令人敬佩的科研工作實績,成為全省自然保護工作者們的榜樣。

從參加工作開始,王志勝就與自然環境管護研究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從基層保護管理站管護員做起,一步一個腳印,逐漸成長為自然保護區科研所所長。三十多年來,王志勝嚴格要求自己,孜孜不倦地學習野生動植物專業知識,追蹤自然環境保護研究學科動態,為保護區野生動物科研保護作出了重要貢獻。為了觀察和監測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拍攝、收集野生動物種類圖片,他經常深入到深山老林,踏遍自然保護區的山山水水,溝溝谷谷。野外作業時,他常常不分白晝,不顧危險,尋找野象、虎、豹經常出沒的道口放置觸發式照相機。記得有一次,他在開展野生動物日常監測工作中發現了野象群。為拍攝大象照片,他冒著生命危險,悄悄跟在大象后面,不眠不休地跟了大象一晚上,直到拍攝到理想鏡頭,才結束跟蹤工作。為了完成好科研項目, 他帶領全所科技人員爬山涉水,風餐露宿,不知放棄了多少節假日,以忘我的精神,一心一意地撲在科研工程項目上。

多年來,他共主持實施完成《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珍稀野生動物種類、分布、數量調查》等28項科研項目,與省內外科研機構和大專院校合作實施完成了《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虎資源初步調查》等6個科研項目,主持建立了云南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動物標本室,撰寫《云南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亞洲象資源調查報告》、《南滾河貓科動物資源初步調查報告》、《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亞洲象資源調查報告》、《南滾河虎資源初步調查報告》、《云南臨滄機場鳥類資源調查報告》、《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計劃》等8個科研項目報告。發表了《南滾河保護區野生動物資源現狀》、《臨滄南滾河的靈長類動物的現狀》、《認真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積極發展環保事業》、《云南臨滄機場鳥類潛在威脅調查及防范措施》等4篇論文??橇?60張野生動物圖片。編制出版了《佤山綠色明珠—云南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普讀物1000冊。為云南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工作填補了空白。由于他在自然保護區管護研究工作中成績突出,自1983年至今,先后四次榮獲市縣兩級的科技工作先進個人和科技進步二等獎及三等獎的表彰;另有2篇文章獲得“優秀論文著作證書”;有三張攝影作品分別榮獲國家林業局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組委會,大自然保護協會“自然中國和諧家園——我眼中的自然保護區攝影大賽”評委會推薦獎和云南省“走進自然 呵護生命”攝影大賽銀獎和銅獎;2013年獲斯巴魯生態保護貢獻獎。

清澈南滾河 王志勝 攝

趙金超,一個農民的兒子,普通得象佤山里的一塊石頭。但他卻多次榮獲市縣各級地方政府和林業主管部門及學術界的嘉獎,多次獲得各級地方政府頒發的獎狀,被人們譽為“佤山自然環境管護研究人”。雖然他的崗位是平凡的,但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出精彩的人生價值,三十多年來科研工作碩果累累。他的好學與博學在林業圈里是公認的,參加了多項野生動植物調查科考工作,在野生植物資源科研保護方面能力突出。1987年參加“南滾河野象考察情況及保護意見”調查并撰寫調查報告;1990年至1991年在西南林學院接受“自然保護管理”高等專業教育;1995年至1998年參與南滾河自然保護區綜合考察團;1996年在國家級優秀科技期刊《資源開發與市場》發表《南滾河自然保護區的蕨類植物資源及其特點》;同年在《臨滄科技》雜志發表《高山榕種子育苗技術簡介》;2000年在《佤山文化》雜志發表《佤族竹文化》;2001年在《中國植物雜志》發表國2級保護植物“蘇鐵蕨”圖片;2002年在《植物雜志》發表《滇西南生物寶庫——南滾河保護區》,同時在滄源縣佤山文化雜志發表《佤族與高山榕之情》;2004年配合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對國家2級保護植物,三棱櫟的生物學特性研究,考察南滾河保護區珍稀植物三棱櫟生態環境和種群數量,同年在《生態學報》雜志發表了《三棱櫟的分布現狀,種群特征、生物學特性保護對策》;2007年5月在《佤山文化》雜志發表《滄源佤族動植物崇拜與生態保護》;2013年陪同中科院上海植物研究中心在南滾河流域調查衛矛科植物。

熱帶雨林中的野生植物科研考察十分不易,有的植物生長在大喬木上,有的長在石崖上,采集起來很危險,趙金超常常需要冒著生命危險爬上去采摘標本。為了可以多學到一些專業知識,他數十年如一日,珍惜每一次培訓和科考機會,邊學習邊實踐。他白天在野外精心記錄植物特征,請教專家攝影知識,晚上標本帶回營地后又仔細研究,不懂的難題就馬上提出來請專家給予解答。每一項工作結束,他都收獲頗豐,常感慨此行等于讀大學。 勤學好問的好習慣為趙金超科研知識積累打下了深厚的基礎,勤奮工作獲得的科研成果也給他帶了諸多榮譽。1997年,榮獲全國首屆生態經濟中國生態經濟學會、生態經濟教育專業委員會、優秀論文二等獎;2002年獲“社會科學與西部大開發”學術成果特等獎;2006年在“十五期間生物多樣性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理工作中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保護區工作人員野外巡護

“我是大山的兒子,我要把畢生的精力獻給家鄉的綠色事業,讓家鄉的山水更綠更美,讓父老鄉親們的生活更加富裕美滿”,這個樸實而偉大的愿望激勵著王志勝和趙金超兩位“土專家”成長起來,在保護區作出了許多有意義的工作,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他們在努力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時,積極帶領保護區全體科技人員學習專業技術知識及業務實用技術,要求科研所職工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在他們的帶領下,南滾河自然保護區科技人員的業務素質不斷得到提高。正如西南林學院教授、竹類專家薛記如在《中國云南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書的序言中寫到:“尤其值得提出和贊賞的是南滾河自然保護區的科研人員從未停止過他們自己的調查和研究工作,在遠離科研機構、科技文化又較為落后的云南省最為邊遠的少數民族地區,他們克服了種種困難,尤其是克服了缺少科技文獻資料和專業知識的困難,采取“送出去,請進來”的辦法,每逢外地專家來到當地就抓緊機會多問多學。幾年來通過外出進修、訪問學習和刻苦鉆研,他們的專業知識提高很快,他們不僅先后在保護區內及周邊地區采集、制作和鑒定了大量的動植物標本,而且還自己進入保護區內調查。上述各方面開創性的工作,無疑對保護區的建設與管理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欄目編輯/周 雯)

猜你喜歡
動植物自然保護區保護區
動植物新視界
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河南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類名錄與分布
動植物為何能夠預測天氣
動植物御寒方法大比拼
黃河三角洲保護區自然資源的開發與保護
高黎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方案
鋒視覺
保護自然保護區刻不容緩
三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獲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