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解讀

2015-10-21 01:50季洪輝
現代企業教育·下半月 2015年1期
關鍵詞:文化功能解讀思想政治教育

季洪輝

摘要: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和道德水平已明顯滯后于社會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在提高人們整體素質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與文化的關系基礎上,闡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內涵,進而從物質、精神以及制度三方面說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的體現,全面地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進行解讀,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功能 內涵 解讀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物質至上的思想傾向不斷膨脹,人們的思想觀念和道德判斷標準已不能與現實社會發展相匹配。思想政治教育是喚醒人們精神理想的主要動力,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僅是將思想道德修養知識或者社會行為規范強加給受教育者,而是通過引導、啟示和思考等行為,喚醒受教育者的自身意識,使受教育者自覺地對思想道德標準進行取舍,將外在社會道德規范及價值標準內化為自身的需要。由此看見,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思想道德水平的矛盾統一過程。這樣的矛盾統一過程是和某一階段的社會文化環境是分不開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一、思想政治教育與文化的關系

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創造了文化,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擔負評判者角色。隨著人類社會的漫長發展,文化得到不斷積累,形成的知識、行為習慣和生存經驗得到傳承,也就是最初意義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之后,人們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斷增強,生產力得到顯著提高,剩余產品開始出現,階級分化愈發明顯,統治階級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來維護和不斷鞏固自身階級利益,顯著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從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在真正的意義上形成并走向成熟。

(一)思想政治思想教育目標是文化核心價值的外在表現

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主要是根據社會總體發展水平、黨和國家的發展要求以及受教育者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和道德水平來制定的,而這些依據標準均是在一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下形成的,受文化環境的巨大影響。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系發生改變,人們文明程度也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也就必須依據社會文化水平進行調整,提煉總結社會文化核心價值,對人們的價值觀形成和判斷標準進行引導。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是政治文化,包括知識、技術和觀念等要素,是一種精神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對先進文化進行歸納總結,形成思想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以此來影響人們的價值取舍和行為方式等。由此可見,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來自于文化,是先進社會文化的代表。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內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以及道德教育的結合體,與人類社會的形成和發展相伴相生。它區別于一般的教育活動,主要借助文化形式得以實施,通過文化傳承和文化融入等形式來使人們自覺遵守思想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并吸收內化成為個人的思想品質。概括起來說,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把一定的文化方式應用于培養人的過程中,用文化來武裝人們的頭腦,增強其對不同文化的判斷力,深入發掘人們自身潛力,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自律性,以達到提高人們自身綜合素質的目的,實現自身全面發展和自由成長,也就是馬克思指出的對人的本質的全面占有或者本質的回歸。

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的體現

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內涵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對人的文化判斷和核心價值觀形成的影響,來作用于社會結構的不同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從社會的物質、精神以及制度層面得以顯現。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物質文化的激勵者

思想政治教育是上層建筑的范疇,反映了某一個階段的社會經濟基礎,它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代表了先進階級的意志,先進階級結合對社會發展方向的預期,總結出一套符合自身階層利益的核心文化,形成文化動力,影響人們的思想,使人們認同并形成合力,推動物質基礎的發展??v觀世界歷史,社會的更替和發展,總有大思潮在前方披荊斬棘,引領生產力提高和發展。文藝復興以及啟蒙運動叩開了世界文明的大門,我國實踐檢驗真理的大討論也是文化激勵生產力發展的主要表現。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利用自身意識形態的先導地位,為物質文化的發展提供創新環境。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精神文化的導航者

不同的國家和民族都有屬于其自身獨有的發展史,因此對于精神文化來說,因為意識形態不同,所以才使得精神文明差異化。西方一再強調霸權主義,而我國則高于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思想政治教育倡導積極和先進的文化,摒棄腐朽落后的文化,整合形成一種主流意識形態,通過主流意識形態,充分調動一切精神資源,為階級利益服務。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制度的沃土

政治文化主要是指一個民族在特定的發展階段盛行的一整套信仰及政治感情,而政治制度則是指在社會特定的發展階段,統治階級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來組織政權,并以此鞏固其階級統治的原則及方式的總和。文化一方面對制度發展產生積極影響,一方面又由于個性化制約制度發展。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強調民主、自由以及平等,從而孕育出三權分立的體制。而文化與制度的關系,在中國表現得更加明顯。中國經過幾千年的封建王朝統治,從而使得中國民眾性格中帶有濃重的君權思想,這在很長時間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制度的發展。而在新中國成立之后,我國高舉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大旗,從而實行人民大會制與之相匹配??v觀古今中外制度發展史,各種制度的產生、

形成以及發展成熟,常常會受到文化的無形支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不管什么樣的精神或者思想,總會有與之相適應的制度起源和制度調整。一旦某種制度或者法律確立下來,思想政治教育就會引導人們去掌握他,并提高自身整體素質,自覺地遵守以及維護該制度,從而實現“德”與制度的高度統一。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劉先進,李經綸.試論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引領功能[J].求實,2007(05).

[3]朱志剛.論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J].理論學刊,2007(11).

[4]鄭永延,董偉武.論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及其發展[J].江蘇高教,2008(05).

[5]尉天驕,王恒亮.論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屬性[J].求實,2011(08).

猜你喜歡
文化功能解讀思想政治教育
新聞學的人文學科基礎研究
服裝廣告
解讀日本攝影家植田正治的擺拍寫實現象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關注生成,激活學生認知
當代流行音樂的文化功能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