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我與地壇》看生命的價值與終極意義

2015-10-21 16:59管青峰
作家·下半月 2015年11期
關鍵詞:價值生命

摘要 史鐵生是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的著名作家,其作品多以哲理性的語言、深邃的思想詮釋完美的精神世界,表達對生活、生命和宇宙的思索?!段遗c地壇》是史鐵生的代表作,該文以睿智的言辭、悲憫的文字講述了生命的虛無、人生的無奈,表達了史鐵生對生命困境的思索和對生命終極意義的思考。本文從死亡意識、生命困境等方面出發,分析了《我與地壇》所蘊含的生命哲學,展現了史鐵生對生命的終極關懷。

關鍵詞:《我與地壇》 生命 價值 終極意義 生命困境

在當代文壇上,史鐵生是最具哲思的作家之一,他以平淡的文風、哲理性的語言、深邃的思想詮釋了完美的精神世界。對于史鐵生而言,地壇無疑是靈魂再生之地,在地壇上,史鐵生“回到生命的起點”,開啟了“寫作的零度”?!段遗c地壇》就是史鐵生搖著輪椅在地壇上思索十幾年的思想結晶,也是一篇至真、至誠、至情的散文,該文章以睿智的言辭、質樸的風格、悲憫的文字講述了生命的虛無、生活的苦難、人生的無奈,揭示了生命、社會與生命的意義和真諦,建構了“詩性的生命存在”,表達了史鐵生對人生困境的思索以及生命的終極關懷。

一 從死亡出發思考人生的困境

死亡是人類永恒的宿命,也是每個人都不得不面對的人生命題,但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生命過程和生命機緣,往往會形成不同的生命探索和人生思想。史鐵生成長于社會動蕩的文革年代,年輕時被送到偏僻的山村接受知識青年再教育,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他只能在輪椅上痛苦地過一輩子。面對從天而降的厄運,史鐵生陷入了生活的絕境,“找不到工作……幾乎什么也找不到”,“兩條腿殘廢的最初幾年……什么也找不到了”,殘疾的不幸、工作的挫折、生活的磨難等讓史鐵生產生了失落、恐懼、孤獨、絕望的生命體驗,“我成了廢物、累贅、負擔”。同時,史鐵生也產生了自棄、自殺、自虐的念頭,產生了濃重的死亡意識。

史鐵生對生活價值、生命意義的思索也是從死亡開始的,在雙腿殘疾之后,史鐵生常??释劳?,甚至祈禱上帝能夠讓他離開這個世界。有時,史鐵生會搖著輪椅獨自來到地壇,在地壇上專心致志地冥想和思索死亡問題,思考“人為什么要活著”、“我為什么要出生”,等等??粗氖彾j敗的地壇,史鐵生發現了生命的靈光,“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這一切帶給了史鐵生無盡的生命感悟,在與地壇的生命交流中,史鐵生領悟到,“一個人,出生了……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人生種種都是必然的,包括殘酷的命運、無盡的傷痛等都是無法選擇的,這是人的宿命。史鐵生將人生困境總結為孤獨、痛苦和恐懼,人生只能使自己的人生,人永遠無法與他人進行徹底的溝通,這意味著人生是孤獨的;人生來是有欲望的,而人實現欲望的能力永遠無法趕上欲望的腳步,這注定人生是痛苦的;每個人都無法超越或抗拒死亡,于是,每個人都會產生恐懼的意識。顯然,這些人生困境是任何人都無法逃避的,也是每個人都不得不面對的人生困境。

在《我與地壇》中,史鐵生不僅描寫了殘疾人的生活渴望,展現了殘疾人自卑、自棄的內心世界,“沒有愛情……如此寄身于世”,還表達了自己對生活意義、生命存在的思索。文中,史鐵生用細膩柔軟的語言表達了內心的痛楚,他這樣寫到:“真不知道為什么還要活著,幸虧人可以死”,“死應該是一件輕松的事,生才是嚴峻的”。在思索死亡的過程中,史鐵生找到了活著的理由,漸漸穿越了陰郁、黑暗的死亡峽谷,拋棄了狹隘的生命認知,進入了開闊、平整的生命境界,產生了一種悲天憫人的博大情懷,“恨是不好的……隔斷了一切意義自己就沒有意義”,“生命是有限或殘缺的,從而有愛的必要”。

二 從生的意義探索生命的真諦

對史鐵生而言,死亡是輕松的、簡單的、快樂的,只是一瞬間的事情,但是活著卻是痛苦的、艱難的、沉重的,要生活下去,就必須深入探討生命的意義,探尋生命的真諦。在與地壇的交流中,史鐵生獲得了生活超越于生命的解脫,他不僅悟透了“不該死”的問題,還深入思索了“怎樣活”的問題。同時,卓別林的一句名言“急什么?早晚會死的?!币步o了史鐵生許多生命啟迪,將史鐵生從死亡之谷中拉了出來,讓史鐵生將死的絕望變成了生的希望。同時,在精神煉獄的折磨中,史鐵生也意識到,“死是不必急于求成的,死亡會必然降臨的”,既然如此,又何必急于去死呢,何不活活試試,說不定還有意外收獲。正是這種人生的頓悟讓史鐵生獲得了生的勇氣,領悟了生命的價值和生活的意義。史鐵生開始思索“如何讓生命更精彩”,“活出意義”。在思索中,史鐵生認識到從生到死是生命的輪回,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過程,是任何人都無法抗拒的人生宿命,人要勇敢地“活著”,要有超越的情懷、反省的智慧,要讓生命活得更加精彩。從此,史鐵生對生與死的思考變得睿智而冷靜,實現了對人生境界的飛躍,形成了超越世俗的生死觀。

在史鐵生的生命歷程中,母親是史鐵生的精神支柱和生命伴侶。在史鐵生雙腿殘疾后,母親默默忍受生活的苦難,細心地呵護與照料史鐵生,并以寬容豁達的胸懷包容和引領史鐵生,使史鐵生走上了一條自強的生活道路,并幫助史鐵生勘破人生的虛幻,直到史鐵生重新認識生命的真諦。在史鐵生心中,母愛就是那蒼涼、渾厚、悠揚、深沉的嗩吶聲,能夠帶給人無盡的回味和追憶。在《我與地壇》中,史鐵生用追憶的方式描寫了母親對自己的關愛與呵護,如每次送“我”到地壇時,母親都是長時間站著不動;母親總是默默地為“我”祈禱,凡是有“我”車轍的地方都有母親的腳印,當“我”在寫作上稍有成績時,母親卻與世長辭了。母親的突然離去帶給史鐵生深刻的生命體驗,“死亡不僅是最大的惡……愛成為特別熱烈的并轉向永恒”。在母親猝然離去后,史鐵生常獨自到地壇尋覓愛的蹤跡,在物是人非的生命場景中,史鐵生產生了一種“子欲養而親不在”的生命遺憾,在母親“艱難的命運……毫不張揚的愛”中,史鐵生領悟到生命本然的犧牲精神,也認識到“愛是對抗死亡的唯一藥劑”。

如果說愛是推動生命創造的力量源頭,那么“美則是生命意義的感悟”,正如柏拉圖所說,“如果有任何值得為其生存的東西,那就是觀照美”。在生命思索中,史鐵生感悟到了無所不在的生活美,他用喜悅、眷戀、贊美的心態觀照生活,感受生命的充實和尊嚴,如在《我與地壇》中,史鐵生以空靈而深沉的文字、豐富而細膩的想象抒寫了地壇的季節輪回,表達了對生命存在的主體性感悟,“在每個季節我們心中都回蕩著一種活力……永遠有益于身心”。從此,史鐵生對生命的認知也從被動地接受命運轉變為由衷地感恩命運、主動地選擇命運,地壇所象征的神性在史鐵生靈魂深處生根發芽,成了史鐵生的一種自覺意識和自主行為。

三 從生命過程探索生命的超越

在史鐵生的生命思考中,“過程哲學”是最精彩、最濃重的一筆,“我們從哪里來……我們是誰?”,通過這些形而上的哲學思考表達了史鐵生對生命的終極關懷。在對生命困境的思索中,史鐵生發現了對待生命困境的辦法,即重視生命過程,讓生命過程更精彩,讓生命過程成為充實、愉快、和諧的精神過程。比如,在《我與地壇》第四章中,史鐵生以溫情、懷念、祝福的方式敘述了他與地壇的生命故事,書寫了“互相攙扶著散步的老夫妻……優雅而樸素的中年女工程師”,一個個場景和靈魂悠然而去,在這些紛紛紜紜的生命形式中,史鐵生體驗到了生命的執著與灑脫、執著與激情、堅韌與渾厚,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與生活的幸福。從此,史鐵生對生命的認知進入了另一層境界,“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命運可以用殘疾、疾病、苦難、挫折等偶然性或必然性的手法讓每個人承擔不同的命運,如果你被選擇充當苦難的角色,就應該安然地接受命運的安排,因為這是存在的需要,是任何人都無法抗拒的。

在《宿命的寫作》中,史鐵生發出了這樣的疑問,“一切不幸命運的救贖之路在哪里呢?”如何面對艱難的生活?如何讓苦難的靈魂找到出路呢?史鐵生選擇了寫作,“寫作為生存找了精神上的理由……讓生命成為充實、旺盛、快樂和鎮靜的精神過程”,最初史鐵生的寫作是外在的、膚淺的,帶有一些虛榮的成分,他常常將自己局限和封閉起來,甚至為寫作而寫作,陷入了生命的困境之中。此后,史鐵生再次突破“為寫作而活著”的生命困境,并以艱難的寫作磨練自己的品格,從自我解放中進入真正的寫作,“從自己的解放中照見宇宙中的真實”,實現了生命困境的突圍與人生苦難的救贖,并在寫作中踐行著“唯一擁有的就是過程”的過程哲學。在《我與地壇》中,史鐵生以凝重的心靈之筆抒寫了眾生對終極意義的思考:神的存在不是用終極結果證明的,而是以終極關懷來證明,“面對生命苦難的發問,便是神的顯現”,因為不僅終極關懷讓人的靈魂趨于神圣,也使人有了嶄新的生命態度。

從思考死亡、承受命運、感恩命運到超越生命苦難、探索生命真諦,在對死亡和生命的思索中,史鐵生的思想認識愈加深刻,生命境界愈加博大,有一天,在神圣的祭壇上,史鐵生聆聽到了生命的節奏,“嗩吶聲時而悲愴時而歡快,時而纏綿而蒼涼……它響在過去,響在未來,回旋飄轉亙古不散”;感受到了深重的生之痛、熱烈的生之歡、蒼涼的生之悲、執著的生之探,等等。在《我與地壇》的結尾處,史鐵生用妙若天成的文字書寫了生命的狀態,向往的孩子、纏綿的情人、安詳的老人。生命是永恒的輪回,稍縱即逝卻又輪回不息,“它每時每刻既是夕陽也是旭日”,當生命如殘陽般漸漸消失時,它又如朝陽般冉冉升起,“當我扶著拐杖走下山坡時,勢必會跑了一個拿著玩具的孩子,當然,那不是我,但是那又是我”。日出日落、孩子老人,在宏偉的時空框架中,生命是如此的渺小、脆弱、短暫,同時,生命又是博大的、深邃的、永恒的。在對生命的拷問中,史鐵生超越了世俗的生命觀,進入了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人生意義在于人可以自己對世界的關系提升為一種精神關系……內心變得深刻、豐富、純潔、寧靜和溫和”。

上世紀80年代,死亡意識成了重要的文學主題,“絕望是我的哲學”成為新的文學思潮,在這種絕望哲學指引下,懷疑生命、批判存在、崇尚死亡成了思想時尚。但是,在絕望哲學流行一時的時代,史鐵生卻超越了“死亡哲學”的價值認知與思維局限,從死亡的角度揭示了生命的困境,從生命過程探尋生命的意義,表達了對生命意義的終極思考與深沉關懷,也為當代文化的發展帶來一種新的思想觀念。

參考文獻:

[1] 樸曉琳:《生命的沉思人生的解讀——重讀〈我與地壇〉》,《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2011年第1期。

[2] 史鐵生:《史鐵生作品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版。

[3] 吳高揚:《景境的啟發 生命的思考——〈我與地壇〉的另一種解讀》,《語文教學通訊》,2009年第11期。

[4] 吳?。骸懂敶骶w福斯神話——史鐵生小說的心理透視》,《文學評論》,1989年第1期。

[5] 溫江斌:《從〈我與地壇〉看史鐵生對生命的沉思》,《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7年第2期。

[6] 張新穎:《平常心與非常心——史鐵生論》,《上海文學》,1992年第10期。

(管青峰,鄭州職業技術學院助教)

猜你喜歡
價值生命
從地里冒出來的生命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一塊石頭的價值
震撼瞬間:怒放的生命
小黑羊的價值
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價值低估50名
放大你的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