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析如何在建筑規劃設計中實現建筑節能

2015-10-21 17:17黃淑宇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年21期
關鍵詞:實現節能建筑

黃淑宇

【摘要】節能建筑設計是建筑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一是要加強政策引導,使節能意識深入扎根全社會。二是,需要不斷開發各種新型節能技術和材料,并在規劃設計中積極貫徹,在建筑施工中廣泛使用。

【關鍵詞】建筑;節能;實現;設計

一.前言

隨著能源損耗在建筑成本中占比的日益加重,建筑行業在規劃設計時更加重視節能。在建筑實踐中,用最新節能理念指導規劃設計、用最新的節能技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建筑企業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能釋放更大的社會效益。本文重點對此進行研討。

二.概念與發展

建筑節能是一個基于資源節約目標提出的全新概念,它提倡節約資源、降低能耗、減少排放,并強調能源的可再生和重復利用。從發展趨勢上看,它在未來必然要融合其它現代建筑概念(綠色建筑、生態建筑、智能建筑等),從而更易為人們所接受。其中綠色建筑和生態建筑的特點是,建筑不能脫離而且必須立足當地實際環境條件,一是應當體現人文環境中的當地文化、地域特色,二是盡量采用當地可以提供的建筑材料,三是充分了解和順應當地氣候特點,保證部分能源能從氣候要素(如日照、風能等)直接獲得。在此基礎上,把新能源概念引入建筑實踐,擴大綠色能源和再生能源的使用占比,要在通風、換氣等各施工環節,從技術上對其工藝和工序進行節能設計,提高工程建設中能源利用效率,減少建筑工程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直接和間接的破壞。

三.實現原則

1.全壽命周期原則

周邊環境和建筑資源,必然在工程建設中受到較大影響,節能建筑設計必須對此予以關照和規劃,這就是全壽命周期。它從時間上涵蓋了"規劃設計"(開始)--"竣工驗收"(完工)的全部建筑過程。如何在建筑全程減少資源消耗?如何在全壽命周期降低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如何提高當地環境條件在工程建筑中的利用占比?這些對工程造價形成制約,也都需要在規劃和設計工程時予以完善。

2.環境友好和資源節約原則

推進生態保護,確保建筑資源有效利用值最大、損耗值最小,是節能建筑設計最直接的追求目標。從我國實際出發,由于人均資源占有率較低,資源損耗又逐年增加,已探明的可利用資源總量日益減少,因此在建筑過程中,對有限的資源既要節約使用,又要循環利用。

3.功能滿足原則

綠色設計不能限制建筑對人們日常生活需要的滿足功能,相反必須能使其性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在節能建筑實踐中,要確保人們的生活品質不因節能而降低,身體健康不因節能而受傷害。與智能施工技術相結合、提高節能工程質量,是落實節能設計目標的最佳手段。

4.自然和諧原則

在現代觀念中,建筑已不僅僅是單純的房子,而是融合了文化、生態、理念、追求等虛擬內容的物體。這一特點,已難以被傳統的建筑模式所實現。"建筑、人、自然"是影響現代城市建設的三要素,推動其"三位一體、和諧統一"是節能建筑設計在城市生態建設中的核心追求。

四.實現方法

1.整體及外部環境

節能建筑設計的主要關照對象是建筑的整體及外部環境。為保證建筑人工環境得到良好的設計和創造,在設計實踐中,要集中建筑、環境、能源方面的設計和分析專家,按照整體概念,立足環境條件(環境優勢),并科學調控整體與外部環境兩者之間的關系。比如:從氣候條件看,對高溫、高濕、高鹽的環境,為使其建筑使用壽命得到最大程度延長,在施工時就必須選擇耐熱、耐濕、耐腐蝕的建筑材料。

妥善處理建筑和環境的關系,才能保證整體節能效果在規劃設計上得到最佳呈現。

影響建筑節能的環境要素主要是太陽輻射和空氣流動。小區和居室的氣候環境、生活的舒適性都受到它們的直接影響。在節能設計時,通過調整建筑朝向、擴大或縮小建筑間距,以提高或降低太陽對小區建筑的直接輻射,增加或減小通風效果,是實現節能目標的主要手段。當地夏季空氣流動方向是決定建筑朝向的主要因素,通過增加夏季時室內空氣流動,營造良好的室內小氣候,降低空調使用頻率和使用強度,間接降低能源損耗。同時,到了冬季,室內可以有較為充足的陽光照射,可以改善室內小氣候。對建筑物之間的間距進行設定時,空氣流動性是其主要考慮要素,自然通風效果能否達到最好,取決空氣流動性能否因建筑物的合理間距而得到加大。

2.單體的節能設計

對單體進行節能設計,既要考慮如上所述的建筑朝向因素,還要考慮建筑體型帶來的空氣流體特性,并考慮室內空間分布對熱交換的影響。建筑朝向的正確節能效果是,能夠降低制冷負荷(夏季)、制熱負荷(冬季)。朝向不一定必須選擇南北朝向,必須具體條件(位置、環境、氣象、面積等)具體分析,因地制宜進行設計。

設計建筑單體內部空間布局時,必須根據功能要求,并考慮采光、通風等實際需要?;玖鞒淌?,第一,平面設計,設計空氣流動路徑,保證通風順暢,空氣交換效率較高;第二,剖面設計,設計一個空間,位置在建筑物中部,比建筑物屋面更高,對建筑形成垂直關系并貫穿,出風口設置在高出屋面的部分。

3.綠化布局

綠化工程是居住區建筑節能設計的重要實現手段。綠化工程的表面目標是,居住環境因綠化而更美,居民情操因綠化而得到熏陶。實際上,綠化工程也有很大的節能作用。根據實地測量,在夏季,地面(裸露)溫度要較樹蔭下、綠地上分別高出3℃左右和2℃左右。改善居住區微氣候,也可以對小區景觀水系統進行合理布置。怎么樣規劃和設計居住區綠化工程呢?首先,空間綠化以地面為主,植物選擇以灌木為主,引進景觀水系統也是不錯的選擇,但要因地制宜。其次,高大的落葉喬木應該種植在住宅近處的適當位置,在夏季時用濃蔭遮擋太陽輻射,在冬季時落葉后放進陽光,為夏冬兩季居室節能提供外部條件。再次,建設多層次立體性的垂直綠化結構,擴大綠化工程對平屋面、墻面、陽臺等的覆蓋范圍,增加綠化對陽光的隔絕效果,利用這種復合綠化結構,提高冬夏兩季的節能效果。以本文所關照小區為例,該小區立足自身環境條件,其中央部分是一個較低的洼地,規劃時把此地設計成了人工湖,從節能層面說,一是減少了施工中的填地所需的土石方工程量,減少了能源損耗;二是擴大了水資源利用效率,因為人工湖也是一個雨水收集器;三是整個小區的氣候微環境,因人工湖的調節功能而得到較大改善,并使建筑物室內室外的空氣流動和熱量交換都向好發展。從生態景觀說,小區中,中央湖面、各綠化組團單元、架空綠化等有機融合、渾然一體;而且,因為印證了中國傳統的山水田園觀念,使環境景觀既在滿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之外,具有了更為高層次的生態和精神品位,為居民提供了良性循環的居住質量。

五.結束語

當前,我國人均資源占有率、社會能源有效利用率等都較低。改變這一現狀,必須引進和廣泛推廣建筑節能設計。同時,降低工程造價,提高工程質量也離不開節能設計。節能建筑設計融合了能源節約、環境保護、資源循環利用等現代觀念,有利于建筑工程中對有限資源的優化配置,并把建筑工程對環境和資源的影響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 魯春華.建筑節能設計在建筑規劃設計中的實踐應用[J]. 江西建材. 2014(22)

[2] 鄧愛英.淺談建筑節能與建筑規劃設計[J]. 山西建筑. 2011(03)

[3] 郭連榮.提高公眾的建筑節能意識[J]. 山西建筑. 2014(13)

猜你喜歡
實現節能建筑
辦公室人員尚需制定個人發展規劃
蘇州信息學院教務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淺析鐵路通信傳輸的構成及實現方法
暖通空調的恒溫恒濕設計
獨特而偉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想象虛無一反建筑的建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