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小城鎮土地利用問題與對策的探究

2015-10-21 17:17王倩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年21期
關鍵詞:小城鎮土地利用問題與對策

王倩

【摘要】隨著我國工業化、人口化、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小城鎮在聚集農村二三產業、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帶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的作用將越來越突出,成為城鄉統籌、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的重要結合點。但是,土地是小城鎮各種生產生活的物質載體,是小城鎮建設中最重要的制約因子之一,在我國目前耕地保護形勢日趨嚴峻的情況下,小城鎮建設的發展,造成了耕地不斷減少、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及一系列土地資源開發利用不合理的問題。文章對我國小城鎮建設中土地利用存在的幾個典型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措施。

關鍵詞:小城鎮;土地利用;問題與對策;分析

一、小城鎮的土地利用問題

(一)規模普遍偏小,土地利用強度較低

我國的小城鎮數量眾多,但是規模過小,人均建設用地普遍偏高,與耕地保護存在矛盾。有關研究表明小城鎮鎮區人口在5萬左右才能正常發揮集聚的功能,而我國的一些小城鎮鎮區人口遠遠達不到這一數字,規模過小導致小城鎮功能不完善,難以吸引農村剩余勞動力和企業向小城鎮轉移,還導致基礎設施建設成本過高、基礎設施不健全,難以滿足小城鎮居民生產和生活需要,制約了小城鎮的建設和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二)用地指標嚴重不足,建設用地供需矛盾突出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小城鎮招商引資步伐的加快,各業用地的需求一直維持在較高的水平。然而,由于國家在土地問題上采取了一系列宏觀調控,實行從嚴從緊的建設用地供應政策,用地指標過緊,導致土地供需的矛盾日益顯現,小城鎮可使用的用地指標與實際用地需求缺口較大,建設用地供需壓力必然成為一個長期存在的難題。

(三)土地利用空間無法拓展,項目選址違背規劃要求

從客觀上講,在編制上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時,對土地利用空間布局、建設用地發展預測不是很科學合理,規模偏小帶來的矛盾非常突出。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鎮功能區塊重新調整,土地利用空間嚴重不足,規劃與建設脫節的現象比較普遍。上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發展目標、建設方向、產業布局和用地規模已遠不能適應當前發展的需要。

(四)土地利用結構不夠優化,建筑布局松散凌亂

多數小城鎮的各類建設用地比例失調,公共設施用地和綠地所占比例偏低,而居住用地偏高,且布點分散、占地面積較大。此外,各業用地相互混雜,布局不合理,功能分區不明顯,造成工業、商業、居住、倉儲等各類用地相互穿插、交錯,相互影響和干擾,缺少統一規劃和管理,小城鎮土地利用相當混亂。

二、小城鎮建設完善土地利用管理的對策與建議

(一)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改革開放的30余年以來,我國城市的數量激增,規模擴大。在這一過程中,人們往往只關注城市面積的擴張,而忽視了擴張過程中對土地的利用效率。再加上城鄉之間土地比較利益存在著巨大的差別,獲取城市邊緣土地的成本較低,但一味地圈占城市郊區的土地進行經濟開發區、大學新區的建設,而不注重對于原有城區的改造活動,結果必然是浪費了大量的耕地。據統計,我國城市平均建筑容積率只有0.507,遠低于西方發達國家的水平。因此,要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必須打破城鄉二元體制,建立起統一的土地市場,一方面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約度,進行舊城區的改造工程,挖掘城市原有土地的利用潛力,減少對農村土地的征用;另一方面,要將更多的科技因素引入現代農業的發展過程中去,發展綠色無公害農業,提高耕地的利用率。政府應積極引導農民注重土地的整理和養護,通過土地整理可以增加土地的使用面積,節約灌溉用水,有利于農機具的使用,改善土地的生態環境,以利于農村土地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二)科學規劃,嚴格控制土地的使用

要根據用途的不同劃分土地的類別,全國和地方各級均應編制土地利用的規劃,從宏觀和微觀2個方面控制各類用途土地的數量和布局,特別是對農用土地,要建立基本農田保護區,嚴格限制其用途的轉變,守好我國的可耕地紅線。保護耕地需要長期的投入,這個成本不能僅由農民來承擔,而應該主要由政府和國家來承擔。政府要強化對可耕地的各種保護措施,從規章制度到政策層面,都需要本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履行好相關職能。不僅要規范和管理農村土地的使用,實行有效的經濟政策,促使農民對土地進行保護性投資,還應該為農村土地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各項服務,加大對農民的科技指導,增加農村土地的投入和產出比。同時應加強農田水利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荒山、荒地的復墾工作,積極開發可耕地的后備資源。

(三)完善土地市場,推進土地流轉

應該完善現行的土地征收制度,制定科學的補償標準,完善土地市場,進一步發揮市場在土地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建立集體土地使用權的流轉制度。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我國農業發展的過程中起到過獨特的積極作用,但是現階段這種分散承包種植經營的模式已經不利于農業的規?;彤a業化發展?,F階段,在城市的發展、城鄉一體化進程的推進和農業規?;男枰?,農村土地流轉勢在必行。在農村土地流轉過程中,應廣泛嘗試新方法,有效集中和管理土地資源,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增加集體和農民的經濟收入,使他們能夠主動參與到對農村土地資源的保護行動中去,從而實現我國國土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續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四)加強土地利用規劃部門協調,提高管理水平

做好土地利用規劃,是事關經濟建設和可持續發展全局的重要工作。我們要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服從國家宏觀調控大局,充分認識土地是國家最重要的可調控難以再生資源,正確處理保護資源與保障發展的關系,形成保護資源、集約用地的共識。做為村建干部我們要切實履行職責,加強宣傳,嚴格管理土地。要積極探索,勇于實踐,認真總結土地利用的經驗,不斷提高合理用地的水平。

三、小城鎮和諧高效發展的創新思路

根據當前湖上鄉發展現狀,具擬和諧高效發展的一些思路如下:

(一)創新制度,為湖上鄉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二)突出重點,切實抓好推進新型小城鎮化關鍵環節,高起點規劃和建設。

(三)健全社會服務體系,加強村鎮的基礎設施建設。

(四)狠抓落實,廣泛宣傳,注重引導。對存量土地資源實施統一規劃,集中管理,集約化利用。

(五)注重生態建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其中對土地的節約尤為重要,在執行嚴格的基本農田保護和保障農民合法權益的前提下,調整土地利用結構。

四、結束語

要建立一個完善的小城鎮體系,就必須充分考慮小城鎮所處的歷史、經濟、社會、環境等各方面因素。從大局著手,遵循因地制宜、綜合配套、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有計劃地進行建設。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更是把城鎮化提到另一個高度,提出要提高城鎮化質量,走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所謂"新型城鎮化"的新意就在于未來的城鎮化進展,將不再是鋼筋水泥式的城鎮化,而是更強調消費結構升級、信息化城市、智能化城市的城鎮化。這就明確了我國城鎮化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張海鵬;實現我國土地資源優化配笠中的兩難問題 [J]南開學報,2012,(04).

[2]徐漢明;中國農民土地持有產權制度研究[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3]黃云;小城鎮建設中土地利用若干問題探討[J]社會科學,2011.9.

猜你喜歡
小城鎮土地利用問題與對策
共享社會經濟路徑在土地利用、能源與碳排放研究的應用
基于可持續發展的小城鎮建設研究
淺談小城鎮規劃中地域特色的突出
中國特色小城鎮
新型城鎮化視角下留用地安置制度分析及完善
北京市土地利用現狀分析
信息化條件下供電公司電力營銷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業民間借貸問題探討
“生存關注”階段中學教師自我專業發展的問題與對策
關于配電運行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