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站員工培訓策略探究

2015-10-21 16:40馬福艷
中國醫學人文雜志 2015年10期
關鍵詞:血站員工培訓

馬福艷

【摘 要】員工作為企業重要人力資源,其能力對公司發展產生重要影響,而對血站員工進行培訓,是提升血站員工服務意識與質量,提升其專業技術水平的主要方式之一,亦為安全輸血提供有力保障。下文就血站員工培訓策略進行分析并提出幾條建議,以期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血站;員工;培訓;策略

培訓作為改變受訓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根本目的為使受訓員工擁有與業務需要相匹配的工作能力,從而滿足崗位需求。下文就血站新員工上崗培訓,員工轉崗培訓,員工在崗與繼續醫學教育培訓及員工培訓評估四個方面,就血站員工培訓策略問題進行探究。

一、新員工上崗培訓

為使新員工能盡快了解血站發展歷史及文化傳承,縮短其適應采、供血工作內容及環境的時間,應對新到崗員工進行系統化、規范化、專業化培訓。一般將培訓時間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集中培訓,為期兩周;第二階段為科室培訓及崗位帶教,為期三個月;第三階段為培訓考核,此部分與第一、二階段同時進行,并及時記錄存檔[1]。

(一)集中培訓

指新員工到崗報到后,將其進行集中化培訓,由同一培訓組織中心負責,并向業務科報備,編制詳盡、規范的培訓計劃表及實施章程,報由相關負責人審批后方可執行。培訓內容主要為日常通用知識,其中包括:血站概況、歷史文化、制度章程、管理體系及禮儀社交等。

培訓一般采用基礎知識授課與專題討論相結合形式,培訓人員由師資庫選定,培訓負責人應制作授課課件與相關考核題目。培訓過程中采用多媒體方式教學,并全程進行錄像管理,同時建立培訓人員專用資料庫,不定期充實資源。

(二)科室培訓與崗位帶教

新員工到崗報到后,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向業務科發出培訓通知,業務科根據員工擬任崗位帶回培訓。崗位帶教分為科室基礎知識培訓、操作技能培訓與崗位帶教三個部分,基礎知識培訓一般由科室負責人負責,其內容包括:科室概況、質量目標與崗位職責;操作技能培訓及崗位帶教,一般由科室負責人從資深員工中挑選,并制定明確培訓計劃及內容后進行培訓。

于培訓過程中,負責人與帶教老師應嚴格參照培訓內容與計劃表規范教學,并及時對培訓員工相關情況進行記錄,同時于各完成階段進行考察,監督培訓實施進度及效果。若培訓期間出現突發狀況,負責人及帶教老師應及時解決或向上級反映,以確保培訓計劃順利執行。培訓結束后,將相關記錄材料交予人力資源部進行保存。

(三)培訓考核

培訓期間及培訓結束后,培訓相關部門負責人應對新員工進行崗位知識理論、技能與操作進行考核,并由各部門領導對其進行審評,確認合格后方可正式上崗;若有未能合格者,應安排下一次培訓,或對無潛力受訓人員進行辭退。相關記錄材料應當交由人力資源部進行保存,并于第二年統一交由中心檔案室進行歸檔。

二、員工轉崗培訓

于工作中會出現因工作需要而進行人員調轉現象,為能幫助員工縮短其適應新崗位的時間,熟悉工作情況并滿足崗位需求,需對員工其進行轉崗培訓,一般為期一個月,培訓實施方法參照新員工上崗培訓中科室培訓與崗位帶教部分,同樣于培訓期間及培訓結束后均需進行考核。若員工于一年內由新崗位回到舊崗位,則無需再次進行轉崗培訓[2]。

三、員工在崗培訓與繼續醫學教育培訓

根據國家規定,血站全體在崗人員每年需接受>75小時的在崗培訓,其中衛生技術員工需完成醫學繼續教育>25學分。培訓內容應包括專業知識、操作技能、質量體系文件及法律法規等;培訓形式主要分為全站集中培訓、科室培訓、計劃外項目培訓及外部培訓四個部分。

(一)中心集中培訓

此培訓由業務科制定相關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一般內容有常規性業務講座、學習交流等,每兩周舉辦一次,每次時間為1-2小時;而繼續醫學教育培訓以培訓班形式開展,每年舉辦兩期,一期五天。業務科年底應向各部門發放“培訓需求調查表”征求員工意見,結合實際制定下一年培訓計劃,并將最終計劃表交由相關負責人審批。負責相關項目的培訓人員需提前制定培訓計劃表,確定培訓內容、準備培訓課件并確認評估方法,相關準備資料需于實施培訓前一周交予相關負責人審批后方可實施,確保培訓質量。培訓過程中應對受訓人員進行課程簽到、簽退,做好培訓記錄及調查表反饋信息收集,及時為學員登記學分等。

(二)科室培訓

科室培訓一般由科室主任負責,并配備一名培訓管理員協助實施,負責人將科室年度培訓企劃案于年前交予主管進行審批??剖遗嘤柊匆笮杳吭逻M行兩次以上,每次時間為1-2小時,培訓期間需進行詳細記錄流程,于每月培訓結束后將其向上級呈報,以便培訓管理人員對受訓人員培訓情況進行及時掌握。

(三)計劃外項目培訓與外部培訓

計劃外項目培訓為血站員工培訓項目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確保系統持續進行的有效方式,指質量體系于運行中出現的意外變更或不合格項時,對其進行培訓。外部培訓指根據工作實際需求,從技術骨干及管理人員中選送部分參加研討會或進修,促進其業務發展,培養人才。同時可聘請專家前來進行內部培訓,對員工服務、禮儀及管理層進行技術指導,從而促進質量體系高效運行。

四、員工培訓評估

培訓者的培訓能力將對受訓者產生直接影響,因此能力評估中除評估受訓者能力外,對培訓者能力同樣需要進行評估。對培訓者能力評估可選用可調查問卷方式,請受訓者根據自身培訓情況進行評估后,將信息反饋至培訓負責人,并召開小組會議,根據各階段反饋情況對培訓者進行適時調整。對受訓者評估可選擇理論考試及技術考核兩種方式,確保其業務水平已與崗位需要相匹配[3]。

綜上所述,血站通過對員工行系統化、規范化、科學化培訓,于過培訓過程中制定詳細計劃,嚴格實施過程、加強效果評估等方式,從而達成提升員工質量、服務意識及專業水平,提高員工工作效率,提升血站業務水平提高的目的,為血站有效運行與不斷革新進步提供助力,并為臨床用血安全提供強有力支持。

參考文獻:

[1]金舟萍.淺析基層血站培訓現狀、問題和對策研究[J].中國輸血雜志,2012,25(1):175.

[2]索曉東.淺談血站員工培訓與開發的重要性及措施[J].企業研究,2013,(20):107.

[3]方檀,王初.血站員工培訓需求分析初步探討[J].中國保健營養,2013,(2):989-990.

猜你喜歡
血站員工培訓
細節管理在血站質量控制科的應用效果
會議·培訓
廣東省校外培訓風險防范提示
關于血站文化建設的思考
會議·培訓
當前血站財務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探析
小微企業中員工激勵制度及流失管理
加強員工道德建設的思路與對策
旅游飯店服務禮儀培訓問題及對策研究
教師培訓還需“精準滴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