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應用

2015-10-21 17:10鄭梅源蔡志坤李濤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年33期
關鍵詞:生態水利河道治理工程應用

鄭梅源 蔡志坤 李濤

【摘要】:隨著我國人口的增多,百姓生活對水資源量與質量的需求也在逐步提高,由于全社會缺乏水資源的保護意識,大肆地水土資源開發利用,造成水土資源遭到不同程度的流失破壞。河道是水利工程改造建設的對象,加強對河道治理,從生態角度入手,探索開發生態水利河道治理方案,實現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的和諧統一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生態水利;優勢;河道治理;工程應用

【前言】:水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水利工程建設是維持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工程措施;目前,隨著社會經濟的高度發展,社會生活及生產用水量不斷增加,水是生命之源,然而,由于長期不重視河道的生態保護,我國水污染極其嚴重,已經影響到百姓的安全用水。為保證百姓的用水安全,做好河道治理工程意義重大。生態水利作為以生態環境保護與構建為基礎的水利工程建設理念,對河道治理工程的治理效果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文章就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優勢作用,論述了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中應用。

1、生態水利的河道治理優勢

傳統的河道治理方式比較單一,對河道周邊的自然景觀和河流的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為了達到河道治理效果達到最佳,實現生態環境的和人類經濟發展的和諧統一,將生態水利理念融入到河道治理工程中,采取有效的生態水利方案措施,對改善水環境極其周邊的生態環境是現代河道治理工程的新舉措、新思路。

1.1生態水利理念下的河道治理工程是根據河道周邊的自然地形、地貌、水及水生物等通過科學配置將河道、河堤周邊植物及水中生物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形成穩定良性循環的河道生態系統。生態水利理念下的河道治理工程,對河流中的水生物及河道周邊的鳥類提供良好的棲息和繁衍生殖的環境。河道治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對河道兩側的植被進行恢復。河道兩側的植被作為河道和河岸的生態過渡帶,河岸生態緩沖帶的邊緣效應極其明顯。

1.2生態水利符合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求隨著社會生活對水資源需求的逐漸增大,越來越多的大規模水利工程得以建設,其對水力資源的利用也趨向綜合性,水力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已實現多元化。生態環境作為人類生存、發展的基礎自然環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傳統水利工程無法達到人與環境和諧相處效果,反之卻帶來越來越多的生態環境問題,河道問題就是其中之一。以生態水利為基礎的河道治理,能夠在實現河道治理目標的同時,最大限度將人與環境和諧相處變為現實,這對人類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符合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求。

1.3生態水利理念下的河道治理可起到凈化河道有機污染物,提高河道水流自我凈化能力的作用。有機物是河道水域中的真菌和細菌的主要食物,有機物在氧化作用下造成污染破壞進而分解為無機物,被河道水域中的藻類吸收,藻類在光合作用下在水中和空氣中釋放氧氣,滿足水體內好養生物的生長需求。在這樣的循環模式下,河道水體自身就能凈化,降低水域的污染程度,使污染的水域變得清澈,為河道水域中的魚蝦等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也給河道周邊鳥類提供了食物豐富的覓食場所。

1.4生態水利是實現生態系統循環的途徑生態系統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內容,支持著世間萬物的生存與繁衍。在實際生活中,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是確保社會環境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要想使生態系統始終保持這種良性循環狀態,就必須控制好影響生態環境的關鍵因素。水作為萬物之源,其在生態環境系統當中的作用性無可比擬,做好對其的保護就是對生態系統的保護。所以,以生態水利為基礎的河道治理是實現生態系統循環的重要途徑。

2、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實際應用

傳統的河道治理工程通常是以人工的方式刻意地對河道生態環境進行改造,而沒有遵循自然規律,即生物鏈關系,生物同生物間的相互影響。使得人工改造后的河道生態環境造成了極為嚴重的破壞。所以,為了能夠實現河道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達到環境、人、河道生物的可持續和諧發展,必須要依靠大自然的力量來實現,將生態水利理念應用到河道治理工程中。

2.1生態河堤的建設生態河堤是指通過對自然河堤進行人工恢復和人工護岸,使其能在保持河床原有功能的基礎上,兼顧河道與河岸之間的相互作用性,充分保障河流與河岸之間的水分交換與調解功能,在實現對河道有效治理的同時,達到抗洪防澇和水土保持的目的。

2.1.1生態河堤類型根據目前我國水利部門的實際技術水平與工作效果來看,生態河堤主要有3大類型。

(1)自然原型護岸。此類河堤是指通過人工作用,實現對河提自然原型的恢復和對河道的治理與生態保護,具體栽植物種有蘆葦、水楊、柳樹等。

(2)自然型護岸。自然型護岸與自然原型護岸基本相同,但相比于自然原型護岸,其又增加了天然材料進行護底,以確保河道治理與生態保護效果。

(3)人工自然型護岸。此類護岸完全依靠人工對河岸實際生態環境的研究、調查,而為河道構建起最接近自然狀態的護岸類型。

2.1.2生態河堤建設原則生態河堤

(1)自然性原則。在進行生態河堤建設時,需盡量選用自然材料,以避免二次污染的出現。

(2)親水性原則。生態河堤作為以河道為基礎的岸堤建設,其必須要保證岸堤植物的親水性,才能保證植物的成活率,進而達到生態河堤建設效果。

(3)協調性原則。生態河堤是以河道及其周邊生態環境為基礎的護岸建設,為保證其與河道及周圍環境之間的融合性,必須要確保生態河堤與周圍環境的協調性。

(4)經濟性原則。在任何工程建設中,經濟性原則都非常重要,如何在達到建設效果的基礎上,實現對建設成本的最大化控制,是生態河堤建設的基本原則。

2.2生態護坡

在河道治理工程施工前,應對河道周邊的地形、地貌及河道自身的功能特征進行綜合考慮,進而制定科學合理的河道生態護坡施工方案。此外,還應根據河道周邊植被類型和分布情況進行調查分析,進而確保河道周邊植被在穩定的生態系統的前提下對河道進行工程區域性劃分,通常將河道劃分為3個區域,即常露區、變化區和常淹區;進而根據不同的區域選擇不同類型的適應生長的植物在護坡區域進行栽植。在長露區域種植耐旱的植物,在變化區域種植適應干旱和水淹的植物,在常淹區種植水生植物。

2.3在河道斷面留出生長空間

河道不僅具有排澇泄洪的作用,同時還能對周邊的環境產生一定的美化作用及降低大氣污染,調節生態平衡等作用,更能對河道周邊的居民創造一個休閑娛樂的空間環境。起到美化環境的同時,更能是河道水域的生態系統更加多樣性和異質性。豐富水域生物群落的種類。

2.4自然化河流建設自然化河流建設是指河流治理既要體現相關水系功能,又要滿足河流原始自然風情與生態環境的構造。

2.4.1自然化河流建設原則自然化河流建設以自然為主,因此其并沒有絕對固定的建設原則。需要注意的就是自然化河流的建設要盡量順應自然環境,利用自然動力來對河道進行治理,讓河道形態盡可能的接近原生態。

2.4.2自然化河流建設方法從河道組成部分角度分析,自然化河流建設方法主要有河道治理和護岸治理兩種。其中,河道治理主要是通過對河道流路、河床物理特性等方面的改善,實現對自然河流狀態的構建,使河流既有淺灘又有深潭,保證河床的多孔化表現,確保水體流動的多樣性,從而使河道及其周圍的生物物種多樣化發展,達到真正的自然化表現狀態。護岸治理是選用生態水利方案來構造自然型生態護岸,并以此為基礎實現對河道及其周邊環境的生態化建設,為河道的自然生態發展打下基礎。

【結語】

綜上所述,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主要指的是為了構建健康穩定的生態系統,在滿足人們對水資源利用的基礎上采取的河道治理措施;生態水利以突出自然特征為主調,讓人們更加地親近自然,享受大自然的饋贈。為更好地發揮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作用,工作人員必須要做好對河道及其周邊生態環境的把握,對癥下藥,保證生態水利河道治理的效果,促使河道恢復生機,水資源回到甘醇、清亮的狀態,為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志榮.處理好河道整治護岸工程與景觀關系的幾個關鍵環節[J].浙江水利科技,2003(05):37-39.

[2]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可持續發展水利理論分析課題組.可持續發展水利的生態學分析[J].水利發展研究,2003(10):5-10.

[3]王薇,李傳奇.河流廊道與生態修復[J].水利水電技術,2003(09):57-59.

[4]董哲仁.水利工程對生態系統的脅迫[J].水利水電技術,2003(07):7-11.

[5]魯春霞,謝高地,成升魁,于貴瑞.水利工程對河流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影響評價方法初探[J].應用生態學報,2003(05):162-166.

[6]浦德明,何剛強.城市河道整治與生態城市建設[J].江蘇水利,2003(05):37-38,40.

猜你喜歡
生態水利河道治理工程應用
關于建昌縣生態水利建設的探討
關于現代生態水利設計的研究
毛祁河綜合治理工程施工組織探究
河道治理中存在的問題與水土保持的有效實施
感潮河段堤防護坡應用與實踐
聯梁型鋼大跨度懸挑腳手架技術在工程中的應用
基于EDA平臺支撐的軌道交通信控專業電子技術課程教學
一種適用于輸電線路跨線牽引無人機的飛行方案設計
材料專業工程應用式畢業設計改革
關于河道生態水利設計的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