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2015-10-21 17:10楊朝光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年33期
關鍵詞:改進對策水利水電工程

楊朝光

摘要:水利水電工程既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利益,也極大的破壞了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文章從自然氣候、水文、水質、生態系統、社會環境等方面分析了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并從開展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生態環境評價,根據生態環境評價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研究和完善移民政策三方面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生態環境影響、改進對策

引言:可持續發展理念是人類社會在其發展過程中總結而出的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戰略,是人類對社會和經濟活動與自然界之間關系的重新認識。在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已經成為指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基本國策,其實質是協調好經濟發展與環境問題之間的關系,保持經濟系統和環境系統之間持續的,穩定的發展和動態的平衡。然而,隨著現代工程技術手段的不斷發展,近100多年來人類對河流進行了大規模開發利用,興建了一批蓄水庫和跨流域調水工程。這些水利水電工程既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利益,也極大的破壞了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如何在充分發揮水利工程為人類造福的優勢的同時,減輕其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已經成為擺在國家發展面前的一個必須面對的難題。

一、 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分析

1 打破自然界氣候自身的平衡系統

一般情況下,地區性氣候狀況受大氣環流所控制,在正常情況下,大氣環流不會出現劇烈的變化,從而保障地區氣候的穩定。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將原來的陸地變成了水體或者是濕地,這就會造成地區的氣候變得較為濕潤,從而增加了該地區的蒸發量,在大氣循環中,增加了該區域的降水量,也導致霧霾天氣的增多,也增加了該區域極端天氣的出現。

2 改變地區水文特征及地質的影響

水利水電項目的修建改變了下游河道的流量過程,從而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水庫不僅存蓄了汛期洪水,而且還截流了非汛期的基流,往往會使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斷流,并引起周圍地下水位下降,從而帶來一系列的環境生態問題:下游天然湖泊或池塘斷絕水的來源而干涸;下游地區的地下水位下降;入??谝蚝铀髁繙p少引起河口淤積,造成海水倒灌;因河流流量減少,使得河流自凈能力降低;以發電為主的水庫,多在電力系統中擔任峰荷,下泄流量的日變化幅度較大,致使下游河道水位變化較大,對航運、灌溉引水位和養魚等均有較大影響[1]。

修建大壩后可能會觸發地震、塌岸、滑坡等不良地質災害。如大型水庫蓄水后由于水體壓重引起地殼應力的增加;水滲入斷層,可導致斷層之間的潤滑程度增加;增加巖層中空隙水壓力可誘發地震。水庫蓄水后水位升高,岸坡土體的抗剪強度降低,易發生塌方、山體滑坡及危險巖體的失穩。水庫滲漏造成周圍的水文條件發生變化,若水庫為污水庫或尾礦水庫,則滲漏易造成周圍地區和地下水體的污染。

3 對生態系統的影響

首先,人們較為關注的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系統的影響是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對魚類等產生的影響。一方面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切斷了洄游性魚類的洄游通道,使的其生活習性收到威脅,生活環境被打破,嚴重的會造成洄游性魚類的滅絕,如長江特有的白甲魚、巖原鯉、中華鲅在漁業產量中的比重已很少,特別是白暨豚近幾年來的種群數量急劇下降。另一方面水庫深孔下泄的水溫較低,影響下游魚類的生長和繁殖;下泄清水,影響了下游魚類的餌料,影響魚類的產量;高壩溢流泄洪時,高速水流造成水中氮氧含量過于飽和,致使魚類產生氣泡病。

其次,水庫淹沒區和浸沒區原有植被的死亡,以及土壤可溶鹽都會增加水體中氮磷的含量,庫區周圍農田、森林和草原的營養物質隨降雨徑流進入水體,從而形成富營養化的有利條件。

此外,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也會對陸生生物產生影響。一方面,由于庫區淹沒和永久性的工程建設,對于原本的陸生植物和動物以及他們的生存環境都會造成直接的破壞;另一方面由于指局部的氣候和土壤的變化對于植物和動物的生長所造成的影響。此外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往往將原有的森林淹沒,同事工程的施工又會對地表植被造成破壞,新建的道路系統阻隔了原有的野生植物和動物的生存通道,這些問題必然會造成當地原始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甚至對生物的生存造成嚴重的威脅[2]。

二、對策和建議

生態與環境是當前全社會十分關注的問題。關注生態,是經濟社會高度發展后人們思想認識的升華所產生的必然結果。作為水利水電工作者,我們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保護生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對社會各界關于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建的不同看法,我們應持歡迎態度。但同時,對偏激的、全盤否定大壩的錯誤觀點也決不能茍同。發展是第一位的,在發展中應牢記新的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以科學的發展觀來統領新時期水利水電事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水利建設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自然面貌和生態環境,使已經形成的平衡狀態受到干擾破壞。水利工程師的職責是研究由平衡狀態到不平衡狀態再到平衡狀態的發展規律。只要遵循"因勢利導,因地制宜"的原則,合理規劃,周全設計,精心施工,加強科學管理,大多負面影響都可以得到緩解。水利工程帶來的環境問題千變萬化,只要沒達到極度惡化的程度,就總能找到解決的辦法。水利工程能否帶來環境效益,能否把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是衡量水利工程建設成敗的重要標志之一。因此,我們必須充分發展和應用現代科學技術,深入研究自然與生態的平衡機制,研究人類改變自然時對生態的近期和長遠的影響[1]。為了建立生態環境友好的大型水電工程建設體系,需要重點進行以下工作:

1 開展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生態環境評價

開展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生態環境評價需要從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實際情況來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是必然的。如何趨利避害才是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應注意的問題。因此,從工程建設的情況出發,以環境科學的經濟價值理論對工程建設的價值進行評價,在評價過程中,應對工程的自然生態、環境價值、社會生態等變化情況,包括有形、無形變化兩種,立足現狀,但也應注重長遠利益、整體利益。應按照"大水利"思路制定總體規劃,徹底改變"技術經濟最優"的工程目標。工程項目的選擇、建設和運營都要真正體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統籌兼顧。

2 研究和完善移民政策

使移民能長期共享水電開發的效益。我國水庫移民經歷了安置型和開發型兩個階段,國家還出臺了庫區后期扶持政策。為了解決好移民能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有專家建議研究"投資型"移民政策。其主要思路是將淹沒的土地、房屋及其他有價設施進行評估,加上對生態環境的補償作為股份,參與水電開發建設,使移民和開發方形成利益共同體,使移民能長期共享水電開發的效益。建設期安置移民的費用通過預支若干年應得的收益來解決。移民區地方政府和移民代表作為股東參與工程建設的決策管理。

三、 結束語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是必然產生的。如何減少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如何趨利避害,發揮出水利水電工程的最大價值,是當前水電開發和利用中應特別注意的問題。當前,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應特別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認識到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潛在影響,做好水利水電工程規劃、設計和施工,在造福人類的同時,還應該將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促進我國水電事業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潘家錚.中國水利建設的成就問題和展望[ J].中國工程科學,2002,(2).

[2]劉昌明.調水工程的生態、環境問題與對策[ J].人民長江,1996,27(12).

猜你喜歡
改進對策水利水電工程
高中化學教學現狀及改進對策
試論水利水電大壩工程的施工技術及注意問題
淺談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管理
論述基坑排水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應用
我國城市社區服務存在的問題與改進
關于水利水電工程中土石壩施工技術的探討
初中語文教學現狀與改進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