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軍隊院校提升學員生涯適應力的思考建議

2015-10-21 17:06梁灝
華人時刊·中旬刊 2015年11期
關鍵詞:思考建議軍隊院校

梁灝

【摘要】在從入學、畢業到入職這一特定的生涯階段中,高水平的生涯適應力能夠幫助軍校學員快速實現角色轉變,避免任職初期“水土不服”的現象。軍隊院校擔負著培養軍隊人才隊伍的重要使命,應順應軍校學員生涯發展需求,在課程規劃、教學改革、組織架構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提升軍校學員的生涯適應力。

【關鍵詞】軍隊院校;生涯適應力;思考建議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5)11-174-01

2013年11月,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視察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時強調:“要牢牢扭住培養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這個中心任務,深入研究現代軍事教育特點和規律,堅持走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努力培養造就能夠擔當強軍重任的優秀軍事人才。要堅持面向戰場、面向部隊,圍繞實戰搞教學、著眼打贏育人才,使培養的學員符合部隊建設和未來戰爭的需要?!绷曋飨倪@一重要論述,在為新形勢下軍隊院校建設發展指明方向的同時,也對軍隊院校的人才培養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從實際情況來看,一些軍校畢業學員在任職初期往往難以適應軍隊環境,出現“水土不服”的狀況。由此反映出的是,軍隊院校的人才培養工作還存在不足,離“面向戰場、面向部隊”的要求還有距離。

生涯適應力是是生涯心理學領域的前沿議題,被視為個體在快速變化的現代社會中取得生涯成功的關鍵能力,它能夠有效促進軍校學員順利實現角色轉換、快速適應崗位需求。有研究表明,生涯適應力水平較高的青少年在生涯轉換過程中會有較好的表現,這些表現體現在決策、規劃、探索和自信等多方面。因此軍隊院校應努力提升軍校學員生涯適應力,幫助廣大學員實現從院校學習到部隊工作的順利過渡,也積極推動軍校學員長遠的生涯發展。

一、開設以“生涯教育”為主題的教育課程

據調查了解,地方高校廣泛開設諸如生涯心理輔導、生涯規劃輔導、學業輔導、就業輔導之類的輔導課程,以促進大學生生涯發展,而相比之下,軍校中這類輔導課程就比較缺少。筆者認為,軍校在開設生涯教育的輔導課程時,可著重關注以下內容:一是提高學員未來關注度,協助學員找準定位,指導學員進行科學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提升他們對于未來發展的希望值;二是加強學員信息探索積極性和有效性,借助科學的興趣測評、性格測評、能力測評等手段,幫助學員加強對自身興趣、能力的了解,通過信息搜索能力訓練,促進學員對職業信息和崗位信息的了解掌握;三是增強學員自主抉擇能力,幫助學員逐步確定正確的價值觀念,培養學員對問題的分析和判斷能力;四是提升學員自我效能感,培養學員解決的能力,增強學員克服障礙的信心;五是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培養學員溝通協調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六是提高自我調適能力,加強學員心理適應能力的提高和自我調試知識的教育。筆者同時認為,這類輔導課程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應盡量避免純理論知識的講授,而要采用操作性或實踐性比較強的教學方法,比如邀請優秀校友或部隊領導開設講座,開展有針對性的團體輔導,引導和鼓勵學員自主學習和交流等等。

二、推進以“生涯發展”為重心的教學改革

推進以“生涯發展”為重心的教學改革,其目的是刺激學生生涯能力的發展和應用,讓學生經歷現實生活中的工作體驗,表達自己學習過程中問題和感受,讓學生參與一些與生涯發展相關的對話或交流。結合生涯適應力的理念以及軍校學員的學習環境,筆者認為軍校應在育人目標上足夠重視學員生涯適應能力的培養,并具體做好以下四點:一是在學科和專業的建設上,應充分考慮是否與部隊現實存在脫節現象,考慮學員在學校中的專業學習與在部隊中的工作實際是否有關聯;二是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應充分考慮在校學員學到的知識技能能否滿足未來的崗位需求;三是在教學計劃的安排上,應盡量保證課程設有實踐環節,尤其是一些關于崗位任職能力培養的課程,應通過專業實習、假期社會實踐、“三助”工作等來幫助學員縮短在新崗位的適應期;四是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必須徹底改變學生被動的“填鴨式”教學方法,而提倡“以學生為中心”的專題研討、小組學習、案例學習等教學方法,鼓勵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加強實踐,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三、建立以“生涯服務”為理念的組織體系

軍校還需著手建立以“生涯服務”為理念的組織體系,該組織體系首先是確立“現代化”的核心理念,即以服務于軍校學員的生涯發展為理念;其次是形成“多元化”的主體內容,一方面指提供生涯服務的主體是多元化的,涵蓋面從基層學員隊干部到專業系教員,再到院校領導,而不是僅僅局限于專業心理服務人員,另一方面指生涯服務的內容是多元化的,既能夠為學員提供生涯咨詢和輔導,又能夠為學員傳授生涯發展的經驗和技巧;再次是建設“專業化”的人才隊伍,即打造一批專業知識扎實、服務技能過硬、生涯閱歷豐富的人才隊伍,他們既能利用現有資源開展生涯服務,也能根據需要進行科研創新;最后是重視“個性化”的發展需求,通過研究發現,學員的性別、年級、專業類型、家庭背景和實踐經歷都會對生涯適應力產生影響,所以在提供生涯服務時要充分考慮學員的個性化差異,重視學員個性化的發展需求。

猜你喜歡
思考建議軍隊院校
面向聯合作戰保障的本科生培養方案的思考與設計
軍隊院校裝備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
混合式教學在軍隊院校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26所軍隊院校招收普通高中畢業生1.2萬名
對山東高考改革的幾點見解
試論物理教學中的環境保護教育
軍隊院校期刊建設的現狀與發展創新
文職人員對軍隊院校教員隊伍建設的影響
加強邊遠民族地區文藝人才隊伍建設的思考與建議
關于教案設計的思考與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