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升級探析

2015-10-21 17:10樊勇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年33期
關鍵詞:優化升級調整

樊勇

【摘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及優化升級是新疆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中心,是新疆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關鍵,是新疆農業發展的戰略重點。本文主要分析了新疆農業產業結構存在問題,并有提出了新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升級的對策。

【關鍵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經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新疆農村經濟也得到了長足發展。新疆居住著47個民族,共計2010.35萬人,其中鄉村人口1263.5萬人,約占總人口的62??85%,要加快農業經濟發展,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切實提高農牧民收入,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是必由之路。

一、新疆農業產業結構的現狀

伴隨著我國農村生產關系的重大變革,新疆農業三十多年來保持了全面快速的發展勢頭,農業總產值高速增長,1978―2010年農業總產值由19.1億元增加到1846.18億元,年平均增長率為56.8%。表明經過近三十年的調整,新疆農業實現了穩定持續增長。1980―2008年以來,新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農民收入水平也呈顯著增長態勢。

由于新疆的農業產業占主導地位,尤其是以棉花、油菜等經濟作物種植業為主。同時牧業產值在新疆也占很大的比重。農業和牧業是新疆農業產業結構中的重點產業,這既與自然氣候有關,也與生活習慣有關。但隨著人們生活消費結構的改變以及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的加大,其他產業對農產品的需求也愈來愈顯著,漁業、林業發展速度增大,使得新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二、影響新疆發展農業產業結構的制約因素

1.環境制約日益嚴重

新疆是我國典型干旱區,降水稀少。新疆極端干旱區和干旱區的面積占全新疆總面積的65.5%(其中極端干旱區占28.8%,干旱區占36.7%),如果將半干旱區計算在內,其面積占全新疆總面積的88.7%。新疆是中國多種自然災害群生的典型地區,沙塵、大風、干旱、洪水、雪災、寒流、霜凍等自然災害頻發,近十年新疆農業平均受災率雖低于全國,但成災率卻高達65.6%,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5.3個百分點。自然災害的頻發給我區農業生產造成了嚴重損失,制約了新疆生態型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

2.水資源的約束

新疆屬于大陸性溫帶干旱和半干旱氣候區,2008年水資源總量僅占全國總量的2.9%,是我國最為干旱缺水的省區。新疆水資源利用率高但基本用于農業生產,農用地用水多卻產值不高。在新疆水資源緊缺的環境下,新疆的農業就是灌溉綠洲的農業,土地的開發、利用和效益均嚴重受水資源的制約。種植業、林業、牧業、漁業間水資源的配置也是一個動態博弈過程。

3.農業科學技術條件

科學技術本身就是生產力的組成部分,科學技術作為生產力的集中體現,是導致農業產業結構變化的最強大的推動力之一。技術進步是農業發展的主要動力,要實現生態農業產業化戰略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將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有機地結合起來,就必須以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為前提。由于經濟發展水平落后、生態環境惡化、社會發育程度不高等諸多因素的制約,新疆地區農村科技資源十分稀缺,農業科技服務的組織機構也不健全,科技進步對農業發展的推動作用還不顯著。

三、新疆農業產業結構存在的問題

1.產業結構不合理且調整速度緩慢

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結構與部分省份相比較,新疆地區農業占農林牧漁業的比重為69.3%,此比重過高,而且四川和吉林已低于50%。新疆的林牧漁業所占比重均低于其他省份??偟膩碚f,林牧漁業所占比重低,結構不盡合理。近三十年來, 新疆農業產值結構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種植業產值一直在70%左右,牧業產值所占比重基本維持在20%左右。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 新疆農業結構中種植業比重偏大,具有資源優勢的畜牧業,林果業發展與開發不足。

2.農業科學技術條件

科學技術本身就是生產力的組成部分,科學技術作為生產力的集中體現,是導致農業產業結構變化的最強大的推動力之一。技術進步是農業發展的主要動力,要實現生態農業產業化戰略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將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有機地結合起來,就必須以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為前提。由于經濟發展水平落后、生態環境惡化、社會發育程度不高等諸多因素的制約,新疆地區農村科技資源十分稀缺,農業科技服務的組織機構也不健全,科技進步對農業發展的推動作用還不顯著。

四、新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升級策略

1.調整農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發揮優勢,締造新的農產品市場競爭力

提高農產品品質,調整優化種植業結構,就是把新疆種植業原來的糧、經"二元結構"為主調整為糧、經、草"三元結構"。構造畜牧大產業,調整優化農業內部結構。農場把發展現代畜牧業作為農業結構調整的突破口,依托大西北牧業、麥趣爾、天康畜牧等龍頭企業,重點發展生豬、羊、奶牛養殖,培育一批有一定規模的養殖小區和養殖戶,迅速擴大生豬、羊、奶牛的養殖規模,為龍頭企業提供有一定數量、較為穩定的優質畜產品。新疆應抓住生態畜牧業產業化的發展機遇,不斷加大畜牧業比重,提高經濟總量和質量,把我區建設成為國家現代優質畜產品生產基地。

2.積極調整農業的區域結構,加強農業區域之間的分工與協作,發展特色農業區

我們應該充分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實行區域化、規?;_發,同時注意避免區域農業產業結構雷同,著力形成有區域特色的農業產業帶和關聯產業群。加快建設"四大基地",全面推進農業產業化。不斷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大力推進棉花、糧食、特色林果和畜牧四大基地建設。糧食基地重點發展伊犁河谷、環塔里木盆地北線、塔額盆地、昌吉東部、博州西部糧食產業區和產業帶,規劃建設糧食生產基地縣。特色林果產業區,做優做強特色林果業,加快建設環塔里木盆地優勢林果主產區,穩步建設吐哈盆地、天山北坡和伊犁河谷優質特色林果產業帶。畜牧業生態區,做大做強現代畜牧業,在天山北坡、伊犁河谷、塔里木盆地、焉耆盆地、額爾齊斯河流域加快建設牛奶產業帶;在伊犁州直、博州、昌吉州、巴州、塔城地區、阿克蘇地區重點建設細羊毛產業帶等。

3.圍繞重點領域,推進技術創新,以科技創新推動農業結構優化升級

圍繞棉花、糧食、畜牧和林果四大基地建設和名牌農產品的開發,按照特色農業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加強農業關鍵技術的創新、配套開發和應用推廣。切實加強優質農作物、畜禽及林果品品種的研究、開發和推廣工作,把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作為農業科技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切實加強生物技術、信息技術與傳統農業技術的結合,努力在優良品種引進和培育、高產種植和養殖、節水灌溉、農業機械化和農副產品加工等技術領域實現新的突破??傊?,要推進技術創新和農業生產的有機結合,把有比較優勢的農業整合成有競爭優勢的產業,以便推動我區的農業結構優化升級。

五、 總結

新疆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區,促進新疆農業發展,提高農民收入,就變得更為重要。但是農業結構的不合理,低效率等一系列問題的原因,使新疆農民還處在貧困狀態。所以我們有必要加強對新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升級。

參考文獻: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統計局.新疆統計年鑒(歷年)〔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2]張麗.新疆農村產業結構的動態演進和效應分析〔J〕.新疆財經,1997,(4).

[3]陳和清等.當前我國農業結構調整與"三農"關系分析〔J〕.南方農村,2005,(5).

猜你喜歡
優化升級調整
工位大調整
本報調整刊期
股指強勢上行 逢調整繼續增持
股指震蕩調整 創投概念興起
滬指快速回落 調整中可增持白馬
試析石油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及優化建議
外商直接投資對廣東省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分析
試論自主創新與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1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