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城市內澇看排水系統癥結及優化

2015-10-21 19:05王文亮岳媛媛
探索科學 2015年3期
關鍵詞:癥結排水系統內澇

王文亮 岳媛媛

[摘要]隨著城市化建設的加速,城市排水問題日益凸顯,近年來很多大中型城市在雨季發生城市內澇,給人們工作、生活帶來嚴重影響,甚至出現危及生命財產安全的嚴重后果。本文通過調查分析及借鑒國外先進理念,探索適合國內城市排水系統優化的方法。

[關鍵詞]內澇;排水系統;癥結;優化

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配套設施負荷不足的問題日益嚴重,頻發的城市內澇就是一個典型的方面。據統計,2008年至2010年間,全國有62%的城市發生過內澇,發生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個。頻發的城市內澇不僅給城市交通帶來嚴重不便,甚至威脅人身和財產安全;另外內澇也會給城市生活品質及形象帶來負面影響。調查分析城市內澇發生源頭,探究改進排水系統方法,是擺在城市管理者和建設者面前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城市內澇發生原因

1 排水設施老舊導致高峰排水能力不足

由于大部分城市的城區仍在使用多年以前的排水系統,設計標準和建造標準都比較低,材質較差、雨水口少、管道破損淤塞嚴重,排水能力大打折扣,在遭遇強降雨時就不堪重負,再加上地面坑洼,雨水泄流路徑不暢,很容易形成成片積水。

2 城市建筑占用滯水空間導致調蓄能力降低

城市建筑占用滯水空間,降低了調蓄能力,增大了徑流量,很長時間以來,我國在城市土地開發利用中,對城市環境和生態的保護與管理不足,城市規劃和土地管理部門僅對土地總量進行控制,缺乏對土地生態環境功能( 如濕地環境生態脆弱性)以及城市土地開發利用的關注,為了追求經濟利益,城市建設用地大規模占用河道、池塘、水田等濕地,市區內的天然水體如湖泊、池塘、小溪等幾乎被填埋殆盡,僅有的城區河道多數也被用來排污,許多低洼濕地被填平,在上面開發了大量人工建筑,致使城市的雨水調蓄能力大大減弱,而排入河道的洪峰流量加大,降低了河道洪峰匯流時間。

3 排水設施建設滯后導致負荷過大

頻繁出現的內澇凸顯了城市排水能力不足的問題。近年來,我國城鎮化進程加快,地面建筑如雨后春筍般豎立起來,城市硬化地區面積大量增加,但是城市排水設施建設卻因建設經費等原因跟不上城市發展的節奏。城市建設檔次提高了,排水設施還依然沿用幾十年一貫制的標準和做法;有的城市道路建成了,而排水設施還未配套 ;有的城市排水設施已列入建設規劃,但很不受重視,項目經常受到排擠,久久不能實施 ;有的城市降低規劃排水系統標準,僅解決當下面臨的短期問題。排水系統滯后于城市發展,不匹配城市建設水平,不適應特殊氣象條件,已是較為普遍的問題。

4 排水設施管理不善導致效能低下

對于城市雨水設施達不到設計標準的問題,一個重要原因是對排水設施長期疏于管理造成的。目前,很多城市特別是經濟相對落后的中小城市,排水管溝大多還是合流制系統,雨污水在同一管溝中泄流,雨污水中沒有隨流沖走的沉積物就積存在管道中,即使是分流制的雨水管溝,降雨初期也有大量污物被帶到管溝中沉積下來,隨著年代越積越多,形成了淤塞,不僅使排水管溝過水斷面減小,還增加了排水阻力,排水量大為減少。這種現象在年代長久的舊城區排水管溝中尤為突出,也是舊城區容易積水的原因之一。為消除這種現象,應對排水管溝進行定期檢查和清淤,然而在問題不突出的時候這項工作很難受到重視,很多城市的排水管溝多年沒有清理過,直到某處完全堵住了才會去清掏,實際這時候管溝的排水能力已經很小了,遇到稍大的雨就難以排出。還有一種情況造成排水不暢是雨水口的堵塞。我們有些城市環境衛生不好,道路上垃圾雜物多,一下雨這些雜物常常被雨水匯集到雨水口,然后雨水口就被封堵 ;有時雨水口還被當做垃圾口,有的居民將垃圾雜物倒入雨水口,因為管理不善,雨水口內的雜物得不到及時清理,雨水不能正常泄入排水管溝,由此造成地面局部積水。

二、預防內澇措施研究

1.建設雨水調蓄設施

建設雨水調蓄設施是減少雨洪沖擊的方法之一,大量利用雨洪資源是解決城市暴雨內澇的新策略,即在排水系統難以實施大規模改造的情況下,通過增加蓄水設施,以蓄排結合的方式解決城市內澇問題。許多西方國家認識到雨水對城市

的重要性,通過制定法規,限制雨水的直接排放與流失,鼓勵雨水的貯存利用,改善城市水環境與生態環境。如德國在建設住宅、廠房、花園等建筑中均要設計雨水利用設施;美國芝加哥市在新開發區強制性地實施雨水貯留設施,修建蓄水湖、蓄水池,遇暴雨時用來蓄水。由此可以引申 :如果城市居住區都實施這樣的雨洪利用工程,將人行道、廣場、停車場盡可能鋪設成透水地面,綠地做成低洼形式,將屋面的雨水收集起來,那么城市現有的排水系統就無需改造或進行局部的改造,即可以應對超常降雨。

2.提高設計標準并進行雨污分流改造

排水規劃是工程建設的依據,排水工程設計是城市建設的重要步驟。在工程設計中應結合不同城市、不同地區、不同項目的具體情況合理確定設計標準和設計參數。根據規劃結合排水范圍內的地形、地貌、排水設施現狀、河湖水系等情況優化設計方案。雨水系統排水出路至關重要,為保證區域汛期正常排水要求認真選擇排水出路,需要采用泵站強排的區域一定要修建泵站;根據工程情況在滿足區域排水要求的前提下,可不采用泵站強排的區域盡量不采用強排方式,以減輕洪峰壓力。為逐步改善老城區、地勢低洼地區汛期積水問題,應多層次、多渠道籌集資金,結合排水規劃進行改造。立交地道是城市交通樞紐,應適當提高設計標準,為保證雨季地道正常通行,地道應修建獨立的排水系統。地道總體設計應采取措施盡量縮小地道收水范圍,地道排水設計應堅持低水低排、高水高排的原則,將地道以外的雨水盡可能地排人區域排水系統,嚴格控制地道以外“客水”進入地道。雨水出路應結合周邊水系情況盡量直接排人河湖等水體。

3.建立完善的防澇預報預苦系統和立體的防護防澇體系為提高養護管理水平,應加強養護管理隊伍建設,結合本地區的情況認真分析排水設施現狀及存在問題,通過有計劃、有步驟地采取防澇措施,最大限度發揮現有排水設施的作用。汛前應及時將現有排水管道、河道、泵站進行清通疏浚和維修保養,以確保排水設施的正常運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汛前應盡可能將現有排水管道提前騰空,河道水位盡可能降低。在使用傳統養護管理設備的基礎上,應加大資金投人,引進吸收國內外先進養護管理經驗和設備,在此基礎上研制適合本地區特點的養護設備,最大限度地減少洪澇災害損失。

參考文獻

[l]劉金平,杜曉鶴,薛燕.城市化與城市防洪理念的發展[J].中國水利,2009(13):15-18

[2]張大偉,趙冬泉,陳吉寧,等.城市暴雨徑流控制技術綜述與應用探討[J].給水排水,2009(51):25-29

[3]邢薇,趙冬泉,陳吉寧,等.基于低影響開發(LID)的可持續城市雨水系統[J].中國給水排水,2011(20):13-16

[4]張悅.關于城市暴雨內澇災害的若干問題和對策[J].中國給水排水,2010(16):41-42,47

猜你喜歡
癥結排水系統內澇
一顆殘缺的西瓜
試論城市道路排水及改造施工技術
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開發的癥結與對策研究
試析實體店面臨困境及轉型的出路
有關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術的探究
降雨數學模型研究與趨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