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臨床護理帶教老師與學生的相處模式

2015-10-21 18:14杜湜周樊華
延邊醫學 2015年29期
關鍵詞:護生

杜湜 周樊華

摘要:目的:探討臨床護理帶教老師如何與不同性格的護生相處。方法:采用觀察法和訪談法,對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科實習的60位護生進行性格分類,觀察不同類型護生在臨床實習中的不同表現,通過直接訪談形式探討不同性格護生對臨床護理帶教老師的共同期望。 結果:不同性格的護生希望和帶教老師相處的方式各有不同。 總結: 臨床護理帶教老師應該根據護生的不同性格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才能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并讓護生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想學的護理知識,完成實習計劃,充滿熱情地走向即將從事的護理工作。

關鍵詞:帶教老師; 護生; 不同性格; 如何相處

臨床實習是護理教學中的重要環節,也是護生踏上工作崗位的起點,通過實習,護生能掌握臨床上常用的護理操作技術,鞏固和發展護理理論知識[1],而臨床護理教學使有資歷帶教的護士多了一層為人師的身份,在日常繁忙,超負荷的工作中,帶教老師往往更注重的是讓護生學習護理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以順利完成實習計劃,忽略了主動和護生培養感情,讓護生在沒有過多壓力的狀態下實習,如何與不同性格的護生相處其實很重要,融洽的師生關系能讓護生在輕松愉快地環境中學以致用,能潛移默化的影響護生養成良好的人際關系,能讓護生帶著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即將從事的護理工作中,從而轉變成為一名合格的護士。

1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在我科實習的護生,共計60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50人。

1.2 方法

1.2.1 觀察法

不同性格護生分類及臨床實習表現

1.2.2 訪談法

采用一對一訪談法收集資料,訪談前根據護生的性格選擇交流的場地和方式,如外向型的護生不受環境的拘束,氣氛愉快即可交談;內向型的護生則選擇不被打擾的讓其能釋放自己的環境,多傾聽不要隨意打斷;敏感型的護生往往跟帶教老師談話之前比較多疑,擔心自己出錯顯得焦慮,帶教老師應直接告訴此類護生心中所想,避免護生顧慮過多而達不到訪談的效果;懶散型的護生配合度不高,帶教老師在訪談前可了解此類護生的興趣愛好,建立共同愛好再適時轉移到準備交談的話題中;

2結果

2.1 不同性格的護生對帶教老師共同的期望

2.1.1 能主動關心 尤其在護生剛步入醫院的初期,從學校轉變到醫院,還未適應新的環境就隨著帶教老師步入忙碌的節奏里,面對各種疾病纏身的患者無所適從,壓力可想而知,幾乎所有的護生都希望老師在帶教的幾周時間里能表現出主動的關心。

2.1.2 能換位思考 大部分的護生都能理解老師工作的繁忙和辛苦,他們也希望老師能夠“三慢”語速慢一點,腳步慢一點,指導慢一點,站在他們的角度,能讓他們跟上老師的節奏。

2.1.3 能指點工作的建議 實習進入尾聲時,所有的護生圍繞的話題都是找工作,臉上卻又寫滿了迷茫和未知,無法專注于實習的最后階段。

2.2 不同性格的的護生希望老師與其相處的方式

2.2.1 外向型護生 能像朋友一樣相處 外向型的護生思想和個性都比較鮮明,實習期間尊重老師無可厚非,但他們更多的想和老師成為朋友,而不是老師眼中的小輩或者不諳世事的小孩,可以忘記年齡的表達心中的各種實習感受。

2.2.2 內向型護生 能像家長一樣關愛 內向型的護生由于適應新環境的能力較差,不擅長交流,希望老師能像家人一般多點耐心和關愛,得以敞開自己的心扉,從被動接受學習到主動學習。

2.2.3 敏感型護生 能坦誠相對 敏感型的護生自尊心和細膩的感情是并存的,希望得到帶教老師的能力上的認可,也希望老師能夠喜歡自己,希望自己的帶教老師不隨意和其他老師談及自身的不足,也希望老師能直接指出自己的錯誤,避免胡思亂想。

2.2.4 懶散型護生 能給我選擇的空間 懶散型的護生對于帶教老師直接分配的任務是不太樂意的,比如他們希望老師能多給點選擇,先做感興趣的護理操作再嘗試難度大的操作,讓他們在實習中建立自信才有強烈的表現和學習的欲望。

3 針對措施

3 .1 相互了解 帶教老師的個性心理特征會影響其對學生的態度和行為,有研究表明,過于挑剔、冷漠、偏執、的帶教老師較大度、寬容、熱情、靈活的帶教老師更難看到護生的長處,更難容忍護生的不足,與護生的潛在沖突也更多一些[2]。所以當護生進入科室,帶教老師不要急于讓其參與護理和治療,會徒增護生的焦慮感,可先讓護生自由活動,熟悉病房的結構和環境,了解帶教老師日常的工作狀況,讓護生對科室有一個整體的框架,對帶教老師的行為、動作、語氣等有接受的心理準備,帶教老師也可通過簡單的交流讓師生之間有初步的了解,再來因人而異制定教學計劃,開展“個性化”教學。

3.2 培養感情 帶教老師應該有意識的培養師生感情,把護生介紹給每位帶教老師,讓護生有一種被尊重被接納的感覺,同時也能感受到每位帶教老師熱情、信任的態度,她們就會有一種受到信賴、鼓舞與激勵的內心情感,從而從內心深處愛戴帶教老師[3]。

3.3 亦師亦友 帶教老師在工作中要以身作則,首先要避免自身帶有情緒的工作,對于外向型護生,要注重他們的內在素質,不可做事大大咧咧,要養成嚴謹的學習態度;對于內型的護生,可以讓他們先選擇自己認為簡單易學的護理操作,提升他們的自信,同時要主動和內向型護生多交流溝通,培養他們的主動性;對于敏感型護生,因為他們情感較豐富,心靈脆弱,所以不要隨意批評,尤其要注意作為老師的言行舉止;對于懶散型護生,先要從學習態度上改變他們,再涉及實習教學等。生活中,帶教老師可以像朋友般對待護生,彼此有個適宜的昵稱,建立共同的愛好,節日里的問候,都能增進師生間的感情。

4. 換位思考

當護生在實習中遇到覺得困惑的問題時,也許對于老師來說不算問題,切不可主觀的一概而過,讓護生以為這種問題實在可笑,以至于打消了護生不懂就問的積極性,要多站在護生的角度和立場上考慮問題,并選擇一種簡單易懂的方式指導護生。

4.1 合理建議 在實習的最后階段,幾乎所有的護生都在為工作迷茫,無法專注到實習中,作為帶教老師,可以給護生提供一些應聘經驗,合理化建議,比如護生想要工作于何地,心中理想的醫院選擇,不要盲從傾向一所醫院,制作良好獨特的簡歷等等,既分擔了護生的煩憂,又能讓護生稍安勿躁的度過實習的尾聲。

5 小結

總而言之,臨床實習應該是師生共同參與,和諧互動,臨床護理帶教老師掌握了怎樣與不同性格的護生相處的技巧,既讓自己在帶教中感受到了輕松,也讓護生在學習中感受到了關懷。要想改善教與學的成效,就應當培養教師親近的人格,良好的師生相處方式,精湛的專業能力,有效的教學能力,讓教師懂得如何“教”,以便更好地引導學生的“學”[4]。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僅有效地提升了護理教學質量,也提高了護生的臨床綜合能力,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吳遼芳,李映蘭.臨床護理帶教老師與護生溝通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8,24(9):63-64.

[2] 趙漢蓮,董素蓮.帶教老師與護生溝通方面若干缺陷的討論[J].護理研究,2011.56(6):168-169.

[3] 覃衛和,臨床護理帶教老師與護生的溝通技巧[J].蛇志,2011,23(1):41-42.

[4] 唐?,?,蘇雅玲.臨床護理教師受歡迎與否之行為調查[J].榮總護理,2012,16(2):142.

猜你喜歡
護生
如何提高少數民族地區護生溝通交往能力
護理專業學生實習效果因素的調查
護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現狀及培養策略
團體心理輔導對五年制高職護理新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護生職業認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多元化健康宣教模式對護生關鍵能力的影響研究
護生“崗位勝任力”培養模式的探討
成就動機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對本科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