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溶血脂血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分析

2015-10-21 18:14張江
延邊醫學 2015年29期
關鍵詞:生化檢驗

張江

摘 要:目的:對溶血脂血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進行調查。方法:選擇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間40例門診患者,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每位患者共兩份血液,一分為常規對照組,一份為溶血、脂血標本,對80份血液標本進行檢查,調查脂血、溶血標本檢查結果,并與對照組進行比較。結果:溶血標本的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總膽汁酸、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載脂蛋白A、載脂蛋白B、鉀離子、鈣離子、氯離子、鎂離子、磷水平與未溶血標本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其余指標比較存在明顯差異,p<0.05。脂血標本中總膽固醇、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總蛋白、葡萄糖、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的吸光度影響較大,提示樣本結果偏高,結果比較存在明顯差異P<0.05。結論:溶血、脂血會對生化檢驗結果造成嚴重影響。

關鍵詞:溶血;脂血;生化檢驗;結果

生化檢驗是臨床中常用的檢驗方式,對患者疾病的診斷、治療以及預后判斷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血液在采集、運送、分離、檢測的過程中會對標本造成一定的影響,導致生化檢測結果受到影響。我院對溶血脂血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進行調查,先將結果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間40例門診患者,患者平均年齡為(42.3±19.2)歲,男性20例,女性20例。其中有20例患者為高血脂癥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情,且同意參與調查。

1.2一般方法

所有患者在抽血前12h禁止飲食,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每人抽取兩份,將20例無高血脂患者其中一份標本進行攪動,當樣本出現淡紅色或紅色表現時可停止。存在高血脂癥患者在抽取血液后,將其中一份血液進行處理,另一份血液不做處理。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比濁法或比色法對患者血液標本進行檢查。

1.3效果觀察

對所有樣本的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總蛋白、白蛋白、轉氨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血清堿性磷酸酶、乳酸脫氫酶、血清r-谷氨?;D移酶、總膽汁酸、血清肌酸激酶、尿素氮、血清肌酐、血清尿酸、血清葡萄糖、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載脂蛋白A、載脂蛋白B、鉀離子、鈉離子、氯離子、鈣離子、鎂離子、磷水平進行調查。

1.4數據統計

文中數據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表示,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資料采用t值檢驗,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溶血標本生化檢驗結果比較:溶血標本的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總膽汁酸、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載脂蛋白A、載脂蛋白B、鉀離子、鈣離子、氯離子、鎂離子、磷水平與未溶血標本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其余指標比較存在明顯差異,p<0.05(詳見表1)。

2.2脂血檢驗比較

脂血中總膽固醇、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總蛋白、葡萄糖、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的吸光度影響較大,提示樣本結果偏高,結果比較存在明顯差異P<0.05。

3.討論

溶血是標本采集、檢驗過程中常見的干擾情況,也是導致結果出現異常的主要干擾因素。溶血在臨床中可以分為體外溶血、體內溶血兩種,體內溶血多為物理因素、化學因素導致[1]。體外溶血的干擾因素則非常多,物理因素、化學因素、人為因素等等都可能導致樣本出現體外溶血[2]。物理因素包括抽血過程中壓脈帶壓力過大、樣本檢驗過程中水浴溫度過高等,化學因素主要為添加試劑,人為因素包括血液運送過程中過度震蕩等。此外,患者脫水嚴重、血容量低、休克等因素也會導致樣本出現溶血[3]。

樣本溶血后會對檢驗結果造成嚴重影響,其干擾機理主要為:(1)樣本溶血后,血液中的物質會溢出,導致血細胞中物質的濃度高于血清,進而導致檢驗結果出現較大偏差,對于敏感度較高的指標則會造成嚴重偏差[4]。(2)若血細胞中的物質低于血清,血細胞破裂后會導致血清中的物質被稀釋,進而使樣本檢驗結果降低[5]。在我院的調查結果中顯示:溶血標本的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總膽汁酸、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載脂蛋白A、載脂蛋白B、鉀離子、鈣離子、氯離子、鎂離子、磷水平與未溶血標本比較無明顯差異,其余檢驗指標均存在或增高、或降低的表現,且比較具有明顯差異,P<0.05,說明溶血會對生化檢驗結果造成影響。

脂血主要是由于血液中乳糜微粒水平明顯升高導致的改變,其對比色法或比濁法的影響非常道。脂血中乳糜微粒會使血液透光度降低,增強散射光線的吸收率,導致結果偏高,對檢驗結果產生干擾。在我院的調查中同樣可以看出:脂血中總膽固醇、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總蛋白、葡萄糖、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的吸光度影響較大,結果比較存在明顯差異。

總之,溶血、脂血會對生化檢驗結果造成嚴重影響,無法為患者臨床診斷、治療提供參考依據,因此要避免檢驗樣本發生溶血脂血改變。

參考文獻:

[1]劉燕.血液標本采集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分析[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9(22):142-143.

[2]吳永岳,曹龍翎,鄧珠連.血液標本采集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探討[J].吉林醫學 ,2014,35(08):1581-1582.

[3]潘紅,高偉,李敏智.血液標本采集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探討[J].中國傷殘醫學,2013,21(12):215-216.

[4]閏穎.采集與送檢不合格的標本對血液化驗結果的影響[J].中國杜區醫師(醫學專業半月刊)2011,11(14):179-181.

[5]張延珍.血液標本不同放置時間對生化檢驗的結果影響探討[J].臨床醫學工程,2012,19(06) :901-902.

猜你喜歡
生化檢驗
糖尿病診斷中采用生化檢驗與常規檢驗效果差異
血液標本采集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分析
生化檢驗項目在診斷肝硬化疾病中的臨床應用效果
溶血標本對生化檢驗的準確性干擾及糾正性回歸分析
生化檢驗指標對糖尿病的診斷價值分析及報告
探討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因素及對策
在病毒性肝炎診斷中相關常規生化檢驗指標的應用價值分析
標本溶血對部分生化檢測結果的影響分析及預防探討
生化檢驗中標本溶血對結果準確性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