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廓街的前世今生

2015-10-21 18:50程德美
中國西藏 2015年4期
關鍵詞:八廓街大昭寺金頂

程德美

這一張照片是在2006年元旦清晨拍攝的,它展示了大昭寺廣場的真實面貌,祥和、平靜,也是我無數張大昭寺廣場照片中最滿意的一張。

我第一次走近大昭寺和八廓街,是在48年前,也就是1967年3月。那時候,文化大革命的高潮還沒有過去,大昭寺被解放軍守護著,狹窄的八廓街一片狼藉。整個拉薩城的風沙很大,小巷子里沙土飛揚,除了兩家狹小的尼泊爾商店還有動靜外,整街幾乎沒有聲息,沒有磕長頭的人,沒有經幡、沒有桑煙。所有的巷子口都泛濫著大小便的臊氣,即便是在宇拓路邊,也總看到蹲著大小便的男男女女。當時的宇拓街上,僅有一座現代建筑,也就是如今迎賓館臨街的老樓。沿川藏公路一路走來,3個多月里,只有這座建筑里有著耀眼的燈光。

第二次走進八廓街是在1981年夏天。大昭寺依舊是老樣子,金頂灰溜溜的。八廓街依然狹窄,但出現了不少攤鋪,大昭寺前有了磕長頭的人們,巷子口還是散發著臊氣。那一年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八廓街上出現了一些乞討的孩子,他們會扯著行人不放,又因為給了他們一毛、兩毛、五毛的紙幣就歡呼雀躍。當時,布達拉宮已經對外開放,但幾乎沒有什么游人,每座佛堂都開著,金頂也可以上。許多穿著樸素的藏族婦女背著大水罐、攀著陡立的木梯往上面送水。

如今,我在八廓街遇到的藏族人已經變得十分富裕了。內地畫家最熱衷的老翻毛光板兒大羊皮袍已經消失,從獐子皮翻毛綢里的皮袍,從點綴的吉祥八寶上,從步履匆匆的藏族婦女、老人、孩子的穿著和每個人幸福的微笑中,在整齊的老巷子里,在每條小巷嶄新的公共廁所邊,在八廓街的每一個熟悉的攤位前,尤其是在老甜茶館的熱氣騰騰中,我深切地感覺到了西藏50年的巨變。

八廓街是自吐蕃以來逐漸形成的拉薩古城中心,近年來,政府多次整修八廓街,2012年投資約15億元,啟動了拉薩老城區改造工程,包括排水改造、整治消防安全、實施古城特色風貌保護等十項主要工程,旨在對老城區進行全面修繕與保護。如今走在拉薩的八廓街,可以看到經過拉薩老城區改造工程后的八廓街主干道已經換成了新的青石板路面,而專門為磕長頭的信眾鋪設的2米寬的“朝圣路”格外引人注目。在平坦寬闊的路面上,轉經的信眾、老城的居民、各地的游客熙熙攘攘地走過,大家秩序井然,各行其道。當地居民也徹底告別了喝井水、用旱廁、點蠟燭的歷史。

坐落于八廓街上的大昭寺距今已有1350年的歷史,大殿中供奉有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因此在藏傳佛教中大昭寺可以說是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300多年前,五世達賴喇嘛擴建大昭寺時,在原本木石結構的屋頂上釘上了鎏金銅板,金頂從此成為了大昭寺別具特色的一大標志。經過300年的日曬雨淋以后,寺廟的金頂光澤已逐漸失去,部分的地方出現了裂縫,被雨水浸濕的木頭中有70%左右都存在程度不一的腐朽現象。2013年,國家對大昭寺開展綜合性保護維修工程,工程總投入資金為西藏和平解放以來最多的一次,以恢復大昭寺的本來面貌,更好地保護大昭寺本體和寺內文物的安全。其中,僅金頂維修工程一項就耗資1.6億元。

八廓街深邃的巷道里,藏著56處古代建筑院落,包括有貴族府邸、活佛私宅、寺廟僧舍、官員駐錫辦公地和富商大院?,F在采取了政府購買或業主入股的方式,將50余處古建院落由市政府收回,交由文物部門統一管理。這些古老院落的墻上會有一塊藍色的鐵皮牌匾,這便是文物管理部門頒發給它們的“護身符”。據考證,八廓街臥堆布巷內的部分民宅,甚至已經有了上千年的歷史,是當年松贊干布修建大昭寺時各地能工巧匠的住所。

在大昭寺廣場旁邊,一家名為“優·敏芭”的藏香店十分有名。那里的熏香、香座、香袋、香爐都很精致,符合都市游客的購物喜好。優·敏芭的創意者賀忠十分熟悉西藏文化,由他構思的藏香名稱也妙不可言:靈息、向善、和祥、碧波、沉金。那些高原的天然植物和藥物,和著神湖的圣水,使優·敏芭藏香更具有了魅力。如今,賀忠又把優·敏芭推到了阿里巴巴網上購物平臺,于是人們在快遞包裹中便能聞到了屬于八廓街的氣味。

在八廓北街,有一家外表不起眼的商店:夏帽嘎布,近50年來每逢進藏,我都會走進去,跟老板熱特那打個招呼,再喝上幾杯甜茶。1967年,我第一次鉆進這家店,買了兩只進口的派克筆,那時候熱特那才兩歲?,F在,熱特那和我一樣,都變老了。他是夏帽嘎布第四代掌柜,堅守著這家已有百年歷史的老店。在貧窮的過去,老店經營著來自印度的日用品,如今,主要是專營來自尼泊爾的手工佛像,生意很紅火。他和伙計阿旺會根據顧客的需求,專門到加德滿都去尋找精品。每逢有人請到佛、菩薩和金剛等銅像,憨憨的阿旺都會親自捧著,到大昭寺的二層小屋里,請師父裝藏、開光。

在拉薩八廓街北街,名為“沖賽康扎康”藏式傳統大院是清政府駐藏大臣衙門舊址陳列館所在地,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清朝政府曾在這里成立首座駐藏大臣衙門,供駐藏大臣辦公和居住。由于駐藏大臣可以從大院南樓的窗戶近距離欣賞八廓街的繁華景象,因此這里被稱為“沖賽康”,意為“可以看到集市的房子”。作為拉薩市老城區56座古建大院的重點修繕工程項目之一,駐藏大臣衙門舊址修繕工程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對大院進行修繕,并在其中開辟陳列館,進行永久性展覽,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民眾免費開放。館內,一張張歷史官函記載著138名駐藏大臣為邊疆鞏固所作出的努力。通過多種展示形式默默地訴說著數百年來西藏的變與不變:變的是王朝興替、政權更迭,不變的是中央政府對西藏一以貫之、行之有效的管轄和治理。

通往拉薩的路越走越寬,來到八廓街的游人也越來越多。如今八廓街上是一長溜臨街的店鋪門面,個個裝修精美、藏味濃郁,把古街裝扮得繁花似錦,藏族傳統手工藝品:卡墊、藏靴、木碗、轉經筒……令人眼花繚亂。世代居住在八廓街的人群,雖然以藏族為主體,卻融合和包容了相當多的漢族和回族。這里的集貿市場自然以藏貨為主,卻也不乏從內地來的現代服裝以及來自印度、尼泊爾的洋貨。一言以蔽之,在八廓街,所有來自天南地北的東西都能和諧共存。

如今的八廓街是一條感受西藏歷史文化的捷徑,一扇窺視高原民俗風情的小窗。關于八廓街前世今生,讓人欲說不休……

猜你喜歡
八廓街大昭寺金頂
世界文化遺產大昭寺文物古跡保護工程啟動
八廓街即景
大昭寺,佛教徒心中的圣殿
八廓街,人文之街
西藏,一場闊別已久的重逢(1)做一名虔誠的信徙
八廓街,歷史之街
八廓街,節日之街
峨眉山金頂女背工,背負希望的堅強母親
金頂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